地震灾情信息上报APP.doc_第1页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APP.doc_第2页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APP.doc_第3页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APP.doc_第4页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APP.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8 卷 第 2 期高 原 地 震Vol. 28 No.22016 年 6 月PLATEAU EATHQUAKE ESEACHJun. 2016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信息上报系统贾宁( 陕西省地震局,陕西 西安710068)摘要: 考虑地震应急灾情上报工作流程,设计和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信息上报系统。该系统内置多种灾情信息上报模板,帮助手机用户准确快速生成各类上报信息,并通过多种途径发送至灾 情收集中心服务器,使灾情信息上报更为快速、简便和规范,提升灾后应急响应能力。关键词: 灾情上报; 智能手机; 应急响应中图分类号: P315 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 586X( 2016) 02 0049 050引言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电话、短信上报和人工填写纸介质灾情调查问卷的方法,不仅耽误应急时, 3 4,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为了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 间而且很难快速汇总和分析 为快速获取地应急措施,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实施,第一时震灾情带来不便。本文结合地震应急现场工作流间获取震区灾情信息就成为震后的一项紧迫任务。程和智能手机平台进行研究,尝试一种灾情信息因此,如何解决地震灾情的快速上报与处理是做好 上报的途径和方法( 图 1) 。 地震应急与救灾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1 2。图 1灾情上报系统功能模块图收稿日期: 2015 03 10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编号: XH14048Y) 资助。作者简介: 贾宁( 1982) ,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网络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系统的研究工作。50高原地震第 28 卷系统整体架构筑、地震地质、人员伤亡等 4 大类别。灾情上报类1型可以通过软件菜单标签栏进行选择,针对不同本系统是一套基于微软 Windows Mobile 6 5的灾情内容进行信息上报。例如,在房屋建筑破智能手机平台开发的灾情信息上报系统。该系统坏调查模板中,房屋状况描述下拉菜单包括房屋基于微软 NET Compact Framework 平台进行软件倒塌、房屋结构破坏、房屋局部倒塌、房屋局部开开发,数据库使用微软针对智能手机系统的 SQL裂、房屋墙体出现裂缝、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Server Compact Edition,GIS 平台使用 Esri 公司的烈缝、有檐瓦掉落等选项; 毁坏程度下拉菜单包括ArcGIS Mobile 作为移动地理信息支撑平台5。轻微、严重、损毁等选项; 房屋用途为下拉菜单选该系统具有地震灾情上报模板内置功能,可以实项包括宾馆、庙宇、民居、校舍、办公楼、医院等选现多种渠道数据发送,同时具有地图基本操作、空项; 房屋结构下拉菜单包括混凝土框架、砖混、砖间定位、数据存储、调查路线记录等功能。系统功木等选项。能模块如图 1 所示。每一个选项在用户选择后就对应一个代码,关键技术全部选项选择完成后即可以自动生成全部灾情信2息上报代码用以发送,数据发送回中心端服务器2 1灾情上报模板设计直接进行入库,这样不仅提高了发送效率,而且也该系统加入了灾情信息上报模板的设计,具方便后台接收信息的服务器进行汇总和处理。有多个灾情调查选项栏,包括人员感受、房屋建灾情信息上报系统界面如图 2所示。图 2灾情信息上报系统界面2 2 地图基本操作( 2) 缩放地图: 可以使用软键盘的“+”“ ”该系统使用 ACGIS Mobile 实现地震调查位键,或者通过地图上的滑杆及放大、缩小按钮完成置的显示,地图基本操作主要实现以下几部分功地图缩放操作。能:( 3) 全屏显示: 点击地图右上角的全屏按钮,( 1) 移动地图: 在地图上直接通过触摸屏拖即可进入全屏状态。动地图,完成移动地图操作。( 4) 地图测距: 通过地图上的测距功能按钮第 2 期贾宁: 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信息上报系统51完成对地图中两点之间距离的测量。( 5) 图层选择: 地图具有多层数据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图层组合显示。用户可以在图层直接上下拖拽实现对上下图层顺序进行排列。( 6) 缓冲区分析: 当在地图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时,可以在目前地图范围内查询各类相关信息。能够查询的内容有: 行政村、学校、医院、水库、危险源、崩塌滑坡泥石流、桥梁、隧道、文物等。2 3空间位置获取2 3 1选取方式调查者每进入一处新的调查地点,系统首先要对所调查地点进行标识。标识的方法支持 3 种方式: 通过系统内置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各级选项列表,让用户选择所在位置; 通过GPS 信息定位所在位置; 通过地图拖拽的方式直接定位或让用户在地图周边范围进行 POI 关键词搜索,用户进行位置确认后,位置信息就暂存在系统里供后续调查使用,一旦更换新的调查地点,再进行新地点的确认和存储。各级行政区划信息存储于中心端基础数据库中,维护人员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客户端软 件可以设置自动更新和手动更新 2 种方式。自动 更新在系统每次开启后首先检查基础数据是否有 更新内容,如有更新便从中心端下载数据包补丁 进行在线安装更新; 手动更新可以通过 Wifi、蓝牙 或 USB 连接电脑等手动方式导入离线升级包进 行数据更新,客户端软件通过 SqlClient 访问本机 数据库获取各级行政区划信息并通过代码进行关 联,软件前端显示使用 TabControl 和 LinkLabel 控件进行行政区划信息的层级显示。2 3 2GPS 信息获取使用智能手机提供的 GPS 信息进行定位和 分析使灾情上报更为方便和快捷6。GPS 一旦启动后,会自动连接卫星,接收信号,通过算法计算出位置信息,然后以 NMEA data 的格式输出。Windows Mobile 平台有 3 种 GPS 开发方式: 直接使用串口连接 GPS 接收器、GPS Intermediate Driv-er( GID) 和使用第三方类库( 例如 opennetcf 提供的类库支持) 。GID 是在开发者和设备之间加入的抽象中间层,开发人员不需要关注 GPS 硬件设备便可直接调用 GID 提供的 API 接口,这样可使软件系统具有设备无关性的特点。同时,因不需要直接通过串口访问 GPS 设备,可支持多应用程序同时访问同一 GPS 设备。系统程序引入 Mi-crosoft WindowsMobile Samples Location 类包,在GPS 设备初始化和打开后通过 position Longi-tude ToString( ) 和 position Latitude ToString( ) 函数可以获取用户所在位置经度和纬度信息。通过GID 获取 GPS 信息较之前常用的串口访问 GPS设备方式更为简单高效。2 4灾情调查路线系统可在地图上显示灾情调查点和灾情调查路线图。当用户打开记录路线图功能时,软件通过 GPS 获取到的经纬度信息来标记用户所处的位置,并且实时进行更新和记录; 如果未能获取到GPS 信息,就记录调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可以将用户的位置移动过程在地图上描绘成路线图,方便用户查看调查路线线路和方向。2 5多途径信息发送2 5 1运营商分组交换网络发送比如使用运营商提供的 4G /3G 等分组交换网络就是目前一种高效快速的方式,一旦上报信息生成后,就可以通过 http 连接和在线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将上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Windows Mobile 使用 NET Compact Frame-work 下的 HttpWebequest 和 HttpWebesponse 来进行 http 访问,直接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传送。核心代码如下所示:private void datahttpsend ( ob ject sender, EventArgs e) HttpWebequest request = ( Ht-tpWebequest) HttpWebequest Create( new Uri( http: / / www eqsn gov cn / service / api / shangbao? content = ) ) ;/ / 其中 content 为灾情上报内容编码HttpWebesponse response = ( HttpWebe-sponse) request Getesponse( ) ;if ( HttpStatusCode OK = = response Status-Code) / / http 连接成功,参数已经发送给服务器response Close( ) ;52高原地震第 28 卷2 5 2 短消息发送优势:日常情况下使用分组交换网络来发送数据较( 1) 灾情信息上报需要重点记录灾情所处地为快捷,但是为了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具有多途径理位置,本系统除了 GPS 信息获取位置外还具备发送渠道,系统设计了短消息信令通道来发送信地图标点定位以及行政区划列表选择功能,即使息。使用 Microsoft WindowsMobile PocketOutlook在室内等特殊情况下无法获取 GPS 信息仍可正自带的短消息发送类库来进行短消息的发送,这常使用,灾情上报位置记录方式更为多样。样只要依据灾情上报模板进行短消息的生成后就( 2) 该系统内置了灾情上报模板,用户只需可以自动将信息发送到短信网关接收和处理,核要在相应的填报栏里勾选对应信息,就可以快速心代码如下:完成灾情上报,避免了纸介质填写调查表等原有private voidsmssend ( object sender,EventArgs灾情上报方式的复杂操作,而且统一的格式也为e)信息汇总和处理提供了便利。 string phoneno = 139( 3) 目前地震行业内各类灾情上报系统上报 ; / / 灾情上报需要发送的电话接收号码方式都过于单一。本文所述系统具有分组交互数string smstext = 此处为灾情上据网络和短信息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当其中一种报短信内容 ; / / 灾情上报的短信内容通讯链路拥塞或不可用时,系统可以使用其他途/ / 构造短信息对象径进行信息传输,多渠道数据传输保证了信息上OutlookSession ols = new OutlookSession( ) ;报的可靠性。/ / 发送信息( 4) 目前地震行业所使用的上报系统为实时SmsMessage sms = new SmsMessage ( phone-上报方式,但是震后地震现场尤其极震区的通信no,smstext) ;环境普遍较差,经常无法实时回传数据。本文所ols SmsAccount Send( sms) ;述系统在通信异常时具有灾情数据存储功能,可MessageBox Show ( 灾情信息已发送! ,实现智能网络检测及动态数据发送,也可配合卫send ,MessageBoxButtons OK,MessageBoxIcon星、无线局域网等地震现场网络环境使用,更为适Asterisk,MessageBoxDefaultButton Button1) ; 合地震现场的应用场景。2 6 数据存储( 5) 对比以往的灾情上报系统,该系统使用现场人员进行一处灾情调查后便可以立即将ACGIS Mobile 作为地理信息支撑平台,具有多调查结果发送至中心端进行处理。但由于地震灾种空间分析和离线地图功能,可配合基础数据库后网络经常出现拥塞或无效的情况,因此,系统在查询现场重点目标的属性信息,使灾情信息获取网络异常时可以将数据自动存储在手机存储卡更为便捷。上,当具有网络环境后再将数据进行发送。该系4 结 语统自动监测网络状态,当发现网络连通后会自动提示用户是否通过网络发送已存储的灾情信息。基于智能手机的灾情信息上报系统改变了当数据发送过程通过数字百分比图标进行完成进度前灾情上报方法操作复杂、信息发送渠道过于单量化表示。发送过的数据在手机中进行数据备一的现状,实现了灾情信息的快速填写和多渠道份,便于后期查询。备份数据容量可通过软件菜发送,便于中心端的数据汇总,同时具备多种适合单进行占用空间阈值设置,比如设置阈值为地震现场灾情上报应用场景的补充功能。陕西省100 MB,当备份数据超出后系统自动提醒用户空地震局为现场多台智能手机终端设备配备了该系间已满,让用户选择是否删除旧的备份数据,以释统,经过多次演练使用灾情信息上报系统运行情放手机存储空间。况良好。下一步,可以不断扩大智能手机在地震3 优势分析现场的应用服务范围,使智能手机应用服务在地震应急响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智能手机的灾情上报系统具有以下几点第 2 期贾宁: 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信息上报系统53参考文献:4 陈维锋,郭红梅,张翼,等 四川省地震灾情快速上1 刘钦,董翔,杨斌 基于移动终端的 12322 地震灾情报接收处理系统J 灾害学,2014,29 ( 2) : 116 上报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震灾防御技术,1222015,10( 3) : 673 6815 殷芳刚,吴建国,吴海辉,等 Windows Mobile 平台2 王悦,唐姝娅,申源 灾情采集 PDA 在雅安芦山 7 0下智能手机输入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级地震中的应用J四川地震,2014( 1) : 9 112011,21( 5) : 75 783 张翼,郭红梅,胡斌,等 基于 PDA 的四川灾情速报6 赵士达,张楠 面向手机终端的地震灾害信息服务系统J 华南地震,2014,34( 4) : 55 60系统J 中国应急救援,2015( 5) : 18 22SEISMIC DISASTE INFOMATION EPOTING SYSTEMBASED ON SMAT PHONEJIA Ni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