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1.1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21.3 项目市场分析42.项目的技术基础72.1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72.2 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92.3项目竞争优势93.建设方案133.1 建设内容133.2 建设规模133.3 建设地点134.项目的技术方案154.1 技术原理154.2 关键技术164.3技术指标164.4 项目创新点174.5 主要设备选型185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205.1 原材料供应205.2 外部协作206环境污染防治216.1 编制主要依据216.2 环境影响概况216.3 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217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228.项目实施管理、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238.1 项目实施管理238.2 劳动定员238.3 人员培训249项目承担单位概况259.1 企业概况259.2 企业股权及经营状况279.3 组织机构与人员结构299.4 负责人情况29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10.1 投资估算3210.2 资金筹措3311经济效益分析3411.1 基础数据3411.2 产品成本估算3411.3 产品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及分配3511.4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3711.5 盈亏平衡分析3811.6 财务评价结论3812社会效益分析3913项目风险分析4013.1 政策风险4013.2 人才风险4013.3 资金风险4013.4 技术风险4013.5 知识产权风险411.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1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通信和网络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3G/4G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接入网和城域网的汇聚层,大量的话音、数据以及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促使网络流量猛增,而不同的用户和网络应用对业务的可靠性、安全性、带宽、传输质量等需求也有较大差异。传统的以太网和SDH网络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网络架构的变革势在必行。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PTN)以分组业务为核心,支持多业务传输,较之传统SDH传输网络具有更为低廉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又继承了后者的诸多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性、较高的安全性等,因而获得了业内广泛的关注。在我国,PTN网络受到运营商的普遍认可和大力支持,将逐渐取代以SDH技术为基础的现有TDM承载网。目前,PTN技术主要应用于骨干网和城域网的大型传输设备,在接入网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PDH光端机、光纤收发器、协议转换器等仍是接入设备的主流。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可以满足我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中高速、大容量、多业务接入的要求,适应于当前及未来网络发展的趋势,并保护用户原有网络投资,实现业务的平滑切换。项目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十二五”通信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意义。本项目产品的研发,填补了我国多业务接入产品核心模块单芯片实现技术的空白,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了自有知识产权的应用与发展,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科技人才。这有利于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将自己产品的技术水平推向世界先进行列,在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改善民生,为我国的民族信息产业做出贡献。项目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相比接入网同类产品具备先进性、实用性、新颖性的优点,符合国际环保标准要求,并且能够有效节能降耗。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加本公司、本地区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拉动诸如原料生产、元器件生产、量检具制造、运输等其他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经济,加速区域经济的腾飞。本项目于2012年1月立项,计划全部完成时间为2013年12月。目前第一期样机已经完成,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实现小批量试生产和销售,获得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众网络用户和电力公司、银行、部队等专网集团用户的认可,并实现了在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的试销售。目前正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改进工作主要集中在分组业务保护的增强、无线模块集成以及网管软件的开发优化等方面,使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提供更加简便易用的网管平台。预计全部改进工作将于2013年5月底完成,并按ISO9001规定进行该产品的设计确认和转产工作。由于本项目的研制费用、先期设备投入费用均较高,而市场的全面启动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期,造成企业先期负担较重,发展后劲显得有些不足。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加快产品生产步伐,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企业十分需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支持,使民族工业的优质产品早日批量进入市场。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宽带化和IP化已成为通信网发展的趋势,数据业务、图像视频业务迅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一些实时性较强,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还大量存在,传统的SDH承载网在一定时间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形势下,3G/4G移动回传,企事业单位网络以及政府、银行、交通、公安、电力等行业部门的专用网络建设亟需一种适应当前及今后网络演进趋势,支持多种业务的智能接入系统。现有的移动基站回传和运营商大客户接入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SDH/MSTP或PDH传输设备,面对网络流量的迅猛增长,尤其是3G/4G移动通信业务的日益普及,要承受巨大的扩容成本压力。同时,此类设备多采用多芯片套片集成方案,比较典型如PMC、TRANSWITCH的套片,一个完整的通信处理系统由时钟恢复单元、成帧单元、低阶处理单元、高阶交换单元、低阶交换单元、支路适配单元、以太网适配单元、时钟处理单元等数十片芯片组成,结构复杂。此外,也有一些如Galazer、Gemstone等公司提供集成所有通信功能的单芯片或3至4芯片系统。但上述两种商用套片依赖进口,价格较高,导致设备整机价格昂贵。此外,现有的接入网设备支持的业务接口类型普遍较少,尤其是对于分组业务的处理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当前及今后移动基站回传和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对于多业务接入的需求。而目前市场上的PTN设备主要为应用于骨干网和城域网的大型传输设备,具备高达上百G的交换容量和大量的传输接口,但支持的业务接口数量和种类均较少,且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适于网络流量相对较小,业务类型多样,服务要求异化,价格敏感的接入网应用。与上述两类产品相比,本项目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首先,本项目采用了PTN技术,可无缝接入运营商PTN城域网和骨干网,并实现基于业务的端到端的OAM和电信级的保护,有效满足当前及未来接入网大量电信级分组业务上传的要求。其次,本项目采用了SOC技术,将诸多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可编程芯片FPGA中,极大缩减了了电路的大小和价格,提高了可靠性和可监控性;同时,由于采用完全自主研发方式,系统各单元统一规划,合理分割,并根据接入网的应用特点对PTN传输技术的部分功能(如流量工程等)进行了简化,从而使设备成本显著低于同类产品。第三,本项目支持PTN/CE/SDH多种传输平台,集成了MPLS、RPR、GFP、VCG等技术,具备丰富的接口和功能,支持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多种业务的接入和汇聚,能充分满足接入网客户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和差异化的服务体验,并有效保护用户原有网络投资,实现业务的平滑切换。第四,本项目产品的PTN/CE传输带宽最大可达4G ;SDH传输带宽最大可达2.5G,并充分考虑到客户设备及网络上联从STM-1、STM-4到STM-16的平滑升级。第五,本项目产品具有系统容量高,体积小的特点。同类接入网产品的背板容量最高仅为2.5G,而本项目实现的背板容量最低为20G。通过国内联机检索,未发现与本项目所采用的核心专利技术及其他专利技术相同内容的报道,也没有发现其他厂家或机构采用单片FPGA实现大容量交叉连接矩阵及GFP封装、LCAS、IP over E1(EOE)、IP over SDH(EOS)、VCAT、VLAN、LFP、流量控制、广播包抑制、环回检测与剔除、生成树/快速生成树、端口TRUNKING等功能的技术的报道。综上所述,本公司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设备在系统容量、设备功能和传输带宽等方面显著高于同类接入网产品,并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到与本项目产品同体积、成本接近的类似设备,也未见到有其他厂家采用单片FPGA实现满足同等指标的设备。1.3 项目市场分析本项目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三网融合技术领域,符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自2009年以来,随着3G通信系统建设的开展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光城计划”、“光纤入户”的启动,我国进入了移动通信及宽带网络迅猛发展的时期。3G通信经过三年的网络建设和持续优化,目前进入了规模发展期。截至2011年底,我国3G用户达1.28亿户,用户渗透率接近13%;3G基站总数达到81.4万个,3G累计投资达到4556亿元,已完成了三年规划发展目标。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新建3G基站50万个,相关设备总投资3000亿元。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数及业务流量的增长,市场对3G回传系统和设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本项目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已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应用于3G回传系统,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和通用性已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随网络建设的推进,其需求将不断增长。据赛迪机构预测,2009年至2014年,3G回传业务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4年可达到80亿元人民币。在此基础上,我国以TD-LTE技术为主导的4G通信也在积极推广中。中国移动已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通过新建和升级的方式,准备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青岛、香港等城市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到2013年,中国移动的TD-LTE基站规模将超过20万个。此外,目前已有9个国际运营商开始商业应用TD-LTE网络,16家运营商公布了近两年的商用部署计划,48家运营商加入了由我国主导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预计到2014年,全球将部署50万个TD-LTE基站,覆盖超过20亿人口。同时,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最大市场,智能手机特别是千元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促使移动互联网流量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宽带网络的指标性数据成倍增长,宽带用户增长了5.3倍,年均增长1700万。三大运营商大力推进宽带网络建设,仅中国电信在“十一五”期间就累计投资1500亿元,一跃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运营商。进入“十二五”以后,工信部进一步提出“宽带中国”战略,该计划的实施将促使通信网络加速向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据市场研究公司IDC预测,2016年中国光纤接入业务收入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光接入、传输和骨干网络设备市场规模超260亿元,用户数将达1.5亿户,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网络设备市场。在稳妥推进3G/4G移动通信和宽带网络建设的同时,国家还积极扩大“三网融合”试点,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已日益成为我国政府、银行、电力、交通、公安、石油、广电、铁路、商业、制造业等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已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北京市来说,将围绕“智慧北京”建设,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列入战略新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上述通信产业规划的实施为接入网领域带来了诸如网络流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的迅猛增长,业务类型的多样化,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化,资源管理的智能化等新的挑战,必将引发对高性能、高带宽、大容量的多业务接入产品的巨大需求。然而目前国内接入网市场上大多数厂商的多业务接入产品仍基于传统的SDH传输技术,不能适应未来大量分组业务,尤其是移动互联数据业务迅猛增长,以及骨干网、城域网网络转型的趋势;产品由于采用国外进口的商用套片进行组装或OEM,具有较高的成本;此外产品还存在体积大、系统容量低、业务接口少、功能简单等缺陷,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本项目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能够提供可靠的TDM专线和分组数据专线,能够普通应用于3G/4G移动回传、企事业单位网络和政府、银行、电力、交通、公安、石油、广电等行业部门的专用网络建设,满足话音、数据、图像、监控视频等多种业务的接入、交互和汇聚上联需求,尤其适合业务安全性要求高的单位。预计该市场容量每年不小于20亿元人民币,而且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潜在市场在3-5年内将成爆炸式增长,预计将达到80亿元以上。目前,分组化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将逐渐取代以SDH技术为基础的现有TDM承载网。一般认为,国内SDH传输设备将在3-5年后进入衰退期,此后将以分组(PTN/CE)传输设备为主。同时,随着3G/4G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业务的迅猛增长,接入网日益呈现无线/固网融合趋势。本项目产品充分考虑了上述网络发展的两大趋势,系统以PTN/CE分组传输技术和SDH传输技术为双重核心,支持有线/无线传输接入方式,还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备单元插卡的配置,在不更换远端设备的情况下,使业务能够灵活接入到不同的网络,以保护用户原有网络投资,延长设备生命周期,实现业务的平滑切换。预计该产品的经济寿命可达15年,目前正处于上升期,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在海外一些欠发达国家及地区,由于电信网络建设水平落后我国7、8年左右,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将进一步延长。2.项目的技术基础2.1 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本项目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及其他主要技术均系本公司自主研发,公司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以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 “多业务接入SDH光传输设备”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124741.0)。2. “一种数字化时钟恢复方法及其电路” 发明专利(ZL200410006160.3);3. “准同步数字系列上具有分帧功能的虚级联通信方法” 发明专利(ZL200510053466.9);4. “一种基于循环冗余码的单比特纠错查表方法及其电路” 发明专利(ZL200610001364.7)5. “网络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发明专利(ZL200810226077.5);6. “一种获取网络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ZL200910085345.0)7. “一种单片机在线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ZL200910089143.3)8. “一种同步数字体系环网拓扑发现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601589.2)9. “一种同步数字体系环网承载以太网环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ZL201010601602.4)10. “一种图像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发明专利(ZL201010603625.9)11. “建立数据业务网元智能路由的方法、装置及数据业务传输设备”发明专利(ZL201010560827.X)12. “H7GMSW-CS网管系统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2008SR33623)13. “HiView综合网管系统软件V1.0”软件著作权(2009SR01276)14. “EasyBOM管理软件V1.0”软件著作权(2010SR006679)15. “EzTopo网络拓扑软件1.0”软件著作权(2010SR062923)16. “H9MO-LM嵌入式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2012SR017383)17. “H9系列设备操作系统软件V1.0”软件著作权(2012SR033209)18. “EzView网元管理软件V1.0” 软件著作权(2012SR125916)此外,本项目还有部分技术已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包括:1. “一种集成网络中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200910086575.9 )2. “实现SDH汇聚和以太网汇聚的双总线系统” 发明专利(200910076090.1)3. “一种时分复用数据业务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200910089896.4)4. “一种通道环回检测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200910090999.2)5. “一种以太网保护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010618553.5)6. “一种选择同步时钟源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010578415.9)7. “一种实现多路UART复用到TDM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010573241.7)8. “一种设备模拟工具及其应用”发明专利(201010537813.6)9. “一种多媒体通讯终端及应用”发明专利(201010593347.3)10. “一种主从式数字共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发明专利(201110145007.9)11. “一种用户端软件升级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110447879.0)12. “一种视频会话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201110436197.X)13. “一种时分复用业务路由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发明专利(201110436288.3)14. “一种网元IP地址的分配方法” 发明专利(201110436189.5)15. “一种向待编程设备烧录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专利(201210288886.5)16. “一种异常数据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201310042276.1)2.2 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本项目目前第一期样机已经完成,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实现小批量试生产和销售。在国内,该产品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入网测试,并陆续参加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组织的集团入围测试以及各省市组织的测试,测试成绩优异,系统架构与各项功能得到了运营商的充分肯定。现有的用户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众网络运营商和电力公司、银行、部队等专网集团。在海外,该产品已通过欧盟CE和俄罗斯CCC、GOST-R认证,以及印度等国主要运营商的测试。南亚、非洲和东南亚的部分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采购或部署。海外客户对于该系统与设备提供的超大容量、丰富的业务接口、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低廉价格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目前公司正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做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改进工作主要集中在分组业务保护的增强、无线模块集成以及网管软件的开发优化等方面,使系统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提供更加简便易用的网管平台。预计全部改进工作将于2013年5月完成,并按ISO9001规定进行该产品的设计确认和转产工作。2.3项目竞争优势本项目提供了一种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产品,可以满足当前及未来低成本、高性能、大带宽、智能化的接入需求,并兼顾保护已有投资,符合国家和北京市“十二五”通信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意义。在国内市场,该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 成本方面:产品采用自有专利技术,主要功能由单片FPGA实现,避免了昂贵的进口商用套片,大大降低了成本。l 技术方面:产品采用PTN技术,可无缝接入运营商PTN城域网和骨干网,并实现基于业务的端到端的OAM和电信级的保护,有效满足当前及未来接入网大量电信级分组业务上传的要求。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能够助力用户或运营商接入中心实现“绿色通信”。拥有4G的最大传输带宽和不低于20G的系统容量,能够满足当前3G/4G移动回传及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对高带宽、高效率、低运营成本的要求,提升现有网络承载能力,确保业务的迅速开展。支持可靠的内置网管通道,可实现基于业务的端到端的维护管理、性能监控和故障定位,并满足不同企事业单位客户业务的定制化专线需求,真正做到网络质量可评估,业务质量可度量、可管理。提供电信级的保护,不仅支持包括电源和汇聚上联单元的硬件冗余保护,还支持基于SDH业务的子网连接保护、复用段保护,以及基于分组业务的G.8031、G.8032和LSP 1+1等环网和链网保护,从而大大增强网络的自愈能力和业务传输的可靠性。针对接入网特点的定制化设计,以智慧接入为理念,具备丰富的业务接口和功能,精细化的业务管理,多样化的组网方式,灵活的带宽管控能力,提供基于不同客户和不同业务的层次化、差异化QoS,增强客户感知能力;同时提供性能监测、告警诊断等网络行为的统计报表,从而降低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采用以太网/SDH双总线结构,具备分组网(PTN/CE)和SDH网双重传输核心,不仅适应当前及未来分组化传输网的发展趋势,并且兼容传统的TDM网络,保护原有网络投资,延长设备的生命周期,有利于业务的平滑切换。集成无线网络传输接入技术,实现传输与接入的无线/光纤一体化。l 生产制造方面:北京电子有限公司已有十多年的通信传输产品生产经验,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部经营环节均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公司在密云工业开发区建立了万余平方米的生产制造中心,在国内通信业界率先引进SMT生产线,设备年生产能力可达20万台(套),单元板的生产达到国际水平。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于1997年开始严格实施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现在已通过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 9001B-2009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 28001-2011/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还获得了国际CE、3C认证。本项目推出的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采用SOC技术,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降低了工艺难度,具有很高成品率。l 市场营销方面:公司具有丰富的运营商公共电信网和企事业单位专用网的市场推广经验,在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份设有办事处,并拥有大量的合作代理商。这些办事处和代理商不仅保证了公司产品在国内的有效普及和推广,也便于快速服务公司客户,及时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年来,公司已拥有众多稳定的客户群,遍布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公司产品在客户中间有着良好的信誉和评价。本项目产品已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入网测试,并陆续参加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组织的集团入围测试以及各省市组织的测试,测试成绩优异,系统架构与各项功能得到了运营商的充分肯定。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曾荣获 “中国通信业成功解决方案评委推荐奖”,并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天安门阅兵指挥系统及电力保障调度通信系统的建设,获得了阅兵联合指挥部嘉奖。目前,该产品在国内接入市场已处于领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10%。由于产品性能优越,功能全面,并充分考虑了承载网络转型的趋势,采用无线/光纤一体化设计,支持分组网和SDH网双重传输核心,具有良好的业务和网络适应性,因此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市场占有率将继续增长,在3-5年后达到15%。在国际市场上,本项目产品同样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尽管全球通信市场上分组业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一些实时性较强,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仍大量存在,对基于SDH和分组传输技术的通信设备均拥有十分旺盛的需求。该产品的出口主要针对东南亚、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当地的电信网络建设水平普遍落后我国7、8年左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产品具有很高的成本优势,在一些对价格敏感的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可以替代华为或中兴的低端多业务接入产品,用于国外运营商汇聚层网络的中小型节点。在产品的国际营销方面,公司已建立有较完善的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打开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公司先后多次参加了墨西哥电信展、新加坡CommnicAisa亚洲电信展、香港ITU-T世界电信展、德国汉诺威CeBIT展会、莫斯科国际通信展、印度Convergence India展会、巴基斯坦Connect信息通信展、乌克兰ICT信息通信展等展会推广活动,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印度、尼日利亚等国设立了办事处。2012年公司还新增了国际互联网和平面媒体广告投入,以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截至2012年,产品已出口到德国、印度、越南、俄罗斯、尼日利亚、巴西、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于当地的主流电信运营商。出口额从2009年的48万美元增至2012年的215.39万美元。本项目产品已通过国际CE、3C认证,以及印度等国主要运营商的测试,在南亚、非洲和东南亚的部分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采购或部署。海外客户对于该系统与设备提供的超大容量、丰富的业务接口、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低廉价格给予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3.建设方案3.1 建设内容目前,“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3G/4G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网络流量的迅猛增长,业务的多样化,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的差异化,资源管理的智能化等一系列新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是研发并推出一种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适应于当前及未来网络的发展,兼顾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支持分组传送网(PTN)、电信级以太网(CE)和传统SDH网络三种传输平台,实现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全业务接入。本项目采用独立自主开发模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算法研究、单芯片实现技术、系统集成等。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包括:(1)对研发测试和系统集成场所进行修缮和环境改造。(2)购置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专用仪器设备和测试仪表;(3)形成基于PTN技术的接入网系统的产业化, 2015年实现100%达产,形成年产12500台(套)的生产规模,进行相关产业化推广工作。3.2 建设规模本项目2013年实现16%达产,形成年生产2000套的建设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800万元,上交税金65万元,实现净利润78万元。2014实现60%达产,可形成年生产7500套的规模,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上交税金242万元,实现净利润321.24万元。2015实现100%达产,可形成年生产12500套的规模,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上交税金410万元,实现净利润635.21万元,市场占有率10%,因实施本项目新增就业人数10人。3.3 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六街26号电子公司内,建设地点的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为本公司自有。项目的管理、研发、测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在公司进行,产品的生产采用委托生产加工的形式,由公司位于密云开发区的分公司完成。本项目占用电子公司大楼内1500平方米场地。大楼原有的基础设施、生活和办公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本项目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的要求,仅需进行少量的修缮和环境改造。由于本项目设计、开发所需的设备仪器主要为测试仪器、服务器、计算机等,对使用场地无特殊要求。空调工程:大厦已设有空调系统,能够满足本项目办公及研发的要求,不需再设置空调设备。给排水工程办公与开发部分除生活用水外无生产用水,大厦内已设有完善的卫生间和饮用水供应,本项目生活用水量需求不大,大厦供水系统能满足本项目需求。供电工程本项目用电无大功率设备,年用电量约为5万度。消防设施大厦内已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如消防水源、室内外消火栓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项目的使用性质与大厦原设计一致,其消防系统能满足需求。安全生产方案本项目的研发、测试过程涉及用电安全问题。大厦内供电系统运转良好,并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如消防水源、室内外消火栓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同时,公司拥有完善的物业管理,由专业的安保人员负责定期的巡查和检修。此外,公司每年还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并组织研发、测试和生产人员参加专门的岗位操作培训,以保障安全生产。4.项目的技术方案4.1 技术原理本项目采用以太网和SDH双总线结构,支持PTN、电信级以太网(CE)和SDH三种传输技术和多种业务接入。在上行方向既支持GE/10GE等PTN/CE传输网络,也支持STM-1/STM-4/STM-16等传统的SDH传输网络。此外还引入了无线传输方式,用于部分不能铺设光缆的地区。在下行方向支持PON、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和PDH三大类业务接入,分别用于FTTX、以太网数据专线以及采用传统PDH设备的场合。产品为插卡式设备,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备相应的PTN/CE/SDH汇聚单元盘和各种支路业务单元盘。设备的原理及功能框图如下:该系统中以太网总线连接CE或PTN汇聚单元,SDH总线连接SDH汇聚单元。各类本地业务由支路单元接入。采用PTN/CE技术传输时,业务数据被封装到分组包中,通过以太网总线实现汇聚(nFEGE),并由PTN/CE汇聚单元的GE接口上联到分组数据城域网的汇聚层交换机或多业务路由器;采用SDH技术传输时,业务数据被封装到SDH/MSTP基本帧结构中,通过SDH总线连接到SDH汇聚单元,实现向SDH/MSTP城域网或骨干网的上联。三种汇聚单元配备大容量交叉连接矩阵,具有强大的业务配置和保护能力。4.2 关键技术1. 高速背板总线设计;2. 利用单片FPGA实现高达30G交换容量的分组交叉连接矩阵和128*VC4等效容量的SDH交叉连接矩阵,以及GFP封装、LCAS、IP over E1(EOE)、IP over SDH(EOS)、VCAT、VLAN、LFP、流量控制、广播包抑制、环回检测与剔除、生成树/快速生成树、端口TRUNKING等功能;3. 无阻塞分组交换技术和SDH交换技术;4. MPLS-TP、RPR、PBB和PBT电信级以太网技术;5. 无线光纤一体化技术;6. 片上系统集成(单片系统开发)技术;7. 高速串行监控总线及通信协处理器设计;8. 专有的SDH数字化时钟提取技术、同步以太网和1588 V2精确时间同步技术;9. PTN及CE的运行、管理及维护(OAM)技术;10. G.8031和G.8032以太网保护技术;11. 基于Linux的通信系统专用嵌入式管理平台;12. 内置误码测试等多种在线诊断机制等。4.3技术指标1. 可组建星形、线形、环形、相切环等网络,以及构造各种复杂网络拓扑;2. 支持PON、STM-1/4、E1、E3/DS3、以太网、V.35、DSL、话音、同步/异步数据等业务的接入; 3. 可实现4路GE、4或8路STM-1、4路STM-4、4路STM-16数据的上联;4. PTN/CE汇聚单元交叉连接容量最大可达30G的无阻塞全交叉;SDH汇聚单元交叉连接容量最大可达96个VC-4级别的全交叉和32个VC-4容量的VC3/VC12级别的全交叉;支路单元交叉连接容量最大可达1G容量的全交叉;支持单向、双向、多播/广播、环回等交叉连接类型;5. 分组业务最大汇聚比可达122:1;6. 支持SDH网络的时钟同步协议,以及同步以太网和1588 PTP时间同步协议;7. 支持PTN、CE及SDH的OAM协议,可实现对网络的性能检测和故障管理(点对点链路管理和端到端的业务管理);8. 业务保护支持交叉单元的1+1保护,基于分组业务的G.8031、G.8032和LSP 1+1等环网和链网保护(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以及基于SDH业务的子网连接保护(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双纤单向复用段环网保护和线性复用段11保护;9. 支持业务感知、差异化QoS和流量整形,以及最多64K不同的队列; 10. 分组业务通过SDH网络传输采用IP over E1(EOE)及IP over SDH(EOS)技术;11. TDM业务通过分组网络传输采用电路仿真或PWE3伪线仿真技术;12. 支持GFP封装、LCAS、VCAT、VLAN、LFP、流量控制、广播包抑制、环回检测与剔除、生成树/快速生成树、端口TRUNKING等功能;13. 具备内置的网管通道,并提供网管通道保护功能;14. 支持内置误码测试等多种在线诊断机制;15. 支持电源冗余保护。4.4 项目创新点1. 将原用于骨干网和汇聚网设备的高速双总线技术应用于接入网平台,并首次创造性的采用双Y型总线结构。不仅能实现大容量数据的快速交换,而且达到了系统配置方式灵活,通用性强的目的。2. 国内首次以单片FPGA实现高达30G交换容量的分组交叉连接矩阵和128*VC4等效容量的SDH交叉连接矩阵,以及GFP封装、LCAS、IP over E1(EOE)、IP over SDH(EOS)、VCAT、VLAN、LFP、流量控制、广播包抑制、环回检测与剔除、生成树/快速生成树、端口TRUNKING等功能,实现了低成本制造的目的,设备成本仅为采用国外商用套片的同类设备成本的三分之一。3. 支持电信级的PTN/CE分组传输技术和SDH传输技术,对分组业务和TDM业务统一承载,具备完善的OAM能力,方便管理维护,可实现对网络的性能检测和故障管理,包括点对点链路管理和端到端的业务管理,具备良好的互通性。4. 针对接入网应用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接口,包括STM-1/4/16、PON、以太网、E1、E3、DS3、V.35、DSL、话音、同步/异步数据等接口,可实现话音、数据及视频图像等业务的接入和汇聚,适应各种应用场合。5. 集成无线网络传输接入技术,实现无线光纤一体化。4.5 主要设备选型本项目本着创新性与经济性并重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本项目设备投资1100万元,其中已投资649.69万元。 已购置设备明细表 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合计金额1防火墙3000-FA-10010.922配电柜10.673条码打印机42.1354数字视频光端机DTV16X-16V16A11.335收发器10.4156电话交换机17.35547高低温交变试验箱13.382M传输分析仪/误码仪BER-1560B等1511.9339网络分析仪/测试仪iTester27.47510电池测试仪355411.3711话路特性分析仪DDA26014.7812电话机测试仪JH1076A10.3413红外热成像仪Till013.6214数字示波器SDA 808Zi-A157.79810515示波器TDS1012C-SC10.84416万用表UT39A40.04417BDI3000仿真器固件GBD for PPC83x11.118编程器(含适配器)SUPERPRO等31.13719稀土永磁表座70.5620MSTP设备及管理系统115.30421ZebOS 网络平台系统软件1309.7422热泵测试系统JTR-SF118.323光功率计NF33等30.5424光源ART-1000A等30.20825光时域反射仪Palm OTDR-S20A/N11.9526光切割刀FC-6S52.16227交换机/路由器WS-C3560G-24TS-S等4377.6628计算机/服务器188124.684429激光打印机M131SF10.184930扫描仪Uniscan F30S等30.839831投影仪VPL-EX121等30.992总计301649.691605拟购置设备明细表 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合计金额1以太网测试仪SMB-6000160.002信号源14.003频谱仪18.004网络分析仪17.005配电柜110.006选择性波峰焊生产线1150.007ZebOS 网络平台系统软件附件(MPLS-TP部分)1210.00总计7449.005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5.1 原材料供应本项目涉及的产品设计、开发及销售由山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生产采用委托加工。故原材料供应主要涉及少量研发、设计用材料,如芯片、电源及接口模块、机箱、线缆等;以及打印文档用的耗材,如纸张,墨盒等。本公司拥有长期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上述材料的供应来源有保证。5.2 外部协作本项目的产品研发、系统集成、评估测试等在公司内部进行,产品生产采用委托加工形式,由公司位于密云开发区的分公司完成。该分公司具有多年的通信传输产品生产经验,在国内通信业界率先引进SMT生产线,采用表面贴装工艺,单元板的生产达到国际水平。公司已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公司的进货管理、生产安排、库房管理和销售管理等全部经营环节均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在产品批量制造、生产质量方面一直有稳定保证。外部协作条件落实。6环境污染防治6.1 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6.2 环境影响概况本项目主要是设计及开发等操作,所有过程均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影响。本项目办公与开发部分除生活用水外无生产用水,年用水量约为120吨。项目无大功率用电设备,年用电量约为5万度,年综合能耗折标煤约16.75吨。6.3 污染物的种类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生产废气、生产污水和严重噪音,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水,少量废纸、包装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以及空调机运行噪声。本项目所利用的现有场地或建筑,对此均已有防治设施。生活污水均排入现有化粪池,经无害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固体废弃物采取定点存放,统一处理的方式;空调机均为小型分散单机,产生噪音较小,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7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两年,自2012年1月开始,至2013年12月结束。从立项至投产计划分为5个阶段,具体的实施进度计划如下:2012年1月2012年2月,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阶段:充分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包括接口类型及数量,带宽及交换容量需求,组网形式,业务保护,网管监控,供电条件等。2012年3月2012年10月,设计研发阶段:完善实验室,采购实验设备;完成项目产品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参数测试,确定部分技术改进方案;2012年11月2013年5月,样机及中试阶段:样机调试、评估及问题处理、改进,样机通过多家用户试用,进行工艺试验;根据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改进和测试,以提高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实施技术改进方案,整理项目资料,完成零部件检验规范。2013年6月2013年7月,标准化阶段:完善相关的技术文件、设备管理条例、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的配置与培训;实现项目产品鉴定及成果申报。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和质量过程控制,优化设置销售网络并形成销售收入,与主要目标企业建立直接业务关系。2013年8月2013年12月,批量生产和销售阶段:进一步增加生产设施,扩大生产能力,补充流动资金;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进一步优化设置销售网络并进行市场推广。8.项目实施管理、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8.1 项目实施管理电子通过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结构,并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研发设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成立了由副总经理亲自负责、主要技术骨干参加的项目团队。本项目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下设10个项目小组,各负其责。8.2 劳动定员本项目定员18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研发技术人员11人,系统集成及测试人员4人。本项目的总负责人为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一超。项目组由传输组、网管组、结构组、PCB组、软件测试组、IC测试组、评估组、工艺组、秘书组和系统集成组的人员组成。业务分工如下:1)传输组主要负责总体设计、电路原理设计、IC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等工作;2)网管组主要负责上层网管设计;3)结构组负责机箱设计;4)PCB组负责印制板设计;5)软件测试组负责上层网管和底层软件的测试工作;6)IC测试组负责FPGA的测试工作;7)评估组负责样机的验证测试工作和说明书的编制工作;8)工艺组负责产品的工艺编制工作;9)秘书组负责样件的加工、项目进度的跟踪和技术文件管理等工作;10)系统集成组负责产品的网管配置及整机出厂测试工作协调机制:由项目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综合评审会上意见,由项目负责人宣读评审结论。8.3 人员培训对本项目人员的培训采取如下措施:1、对技术研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2、调试检测人员,进行岗前模拟培训和操作技能提高培训9项目承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编程语言实战Python编程技能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全收录
- 2025年电力系统中级火电运行值班员考试要点解析
- 甲状腺超声诊断
- 甲状腺的快速康复课件
- 职教数学复习 第3章函数 第8讲函数的单调性 课件
- 甲状腺射频消融术课件
- 田坪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讯稿
- 关于萧红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5873-2018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与质量控制规范》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Odoo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I卷英语 高考真题
- 专业公路工程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
- 陕西西安铁一中学2025届英语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赃款退还协议书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试真题2024
- 《电解质失衡课件讲解》课件
- 肌少症知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