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doc_第1页
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doc_第2页
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doc_第3页
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doc_第4页
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李希瑾(396023581) 09:13:36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分享 2006-05-06 20:09:17.0 新闻照片怎样抓问题 周朝荣“抓问题”是新闻报道中说得较多的词汇,新闻照片抓问题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说明这个新闻专用词汇,首先得弄清“问题”两个字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的释义,有四层意思:1、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2、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3、关键、重要之点。4、事故或意外。我理解的新闻照片要抓的“问题”,主要是前三层意思,当然也包括了第四层意思在内,但显然事故或意外不是“问题”的核心。我想,词典将“事故或意外”的解释放在“问题”这个词的最后一层含义,可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主张新闻照片“抓问题”,就是要把精力放在“问题”这个词语含义的前三层意思上,在这三层意思上多动脑筋,多想点子。不要一提“抓问题”就理解偏了,以为是抓意外事故,给领导找麻烦,给单位捅娄子,专门揭露反面的东西,让人家部队难堪。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至少是一个偏见。 意思明白了,我们不妨针对每一层次的含义,以实例来分析说明问题。 事故或意外 这很好理解。新闻摄影中常说的“突发事件”,大多是这一类的东西。像洪灾、塌方、泥石流、台风、车祸、森林大火等等突发性的灾难。一旦出现这类突发灾难,解放军肯定是一马当先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过去,军报推出过很多这样的突发新闻照片,像生命之堤(刘士斌摄,见军报1998年8月20日一版)、铁路抢通了,战士睡着了(李应云摄,见军报1993年8月3日一版)、生命大营救(龚大志摄,见军报2001年5月22日三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李伟坤摄,见军报1998年6月5日一版)等等。这一类的事故或意外,只要摄影者获得消息,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并抓拍下来,一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新闻照片。怎么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如何观察、分析、判断,并果断作出决策,迅速进行抓拍,过去已有很多记者、专家进行过论述和经验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但这里要提醒一点:在很多灾难现场,不少摄影者往往注重于残酷、血腥类的刺激性场景,抓拍中千方百计突出这些场景的“视觉冲击力”,以此来吸引媒体和读者的眼球。而很多媒体,也喜欢突出使用这类的刺激性新闻照片,不惜版面做大做醒目,以增加卖点。而站在军报的角度,我们希望摄影者不要过分地去追求这种效应,不要单纯地为“刺激效应”而拍照片,不要以“血淋淋”的画面招徕读者,而要集中精力关注事态的关键点,关注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的决策举动,更多地抓拍抢险救灾、救死扶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崇高的精神品德,突出革命英雄主义的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类的东西。 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记得1993年初,军报二版曾推出过一幅引起极大轰动的新闻照片,这就是瞧,女老板当兵来(刘玉洪摄,见军报1993年2月12日)。编发这幅照片的初衷,是为了回答当时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当兵吃亏”问题。因为那个时期正处在商品经济大潮涌动,我国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生机勃勃,人们挣钱容易了,日子好过了,发财的机会也到处都有了。当此情形之下,一些人总觉得当兵是浪费青春、浪费时光。明摆着的,当兵服役期3年,提不了干、转不了志愿兵,你还得回家。3年尽义务,每月才几十块钱津贴;而在家经商,说不定每月就是几千块。放着大把的钱不挣而去当兵,那不是吃大亏了吗?所以,很多地方出现了征兵难的现象。“当兵真的吃亏吗?”这是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回答的题目。而这幅照片,恰好以典型的人物和事例作了正面的回答。一个月薪三千、资产几十万、还能出国发大财的女老板,毅然选择了当兵,过军营艰苦紧张的生活。为什么?就因为“发财的机会很多,当兵的机会却只有一次”;就因为军营可以锻造“忠贞坚韧,苦战奋斗,万难不屈,讲团结,守纪律,敢开拓,善进取,攻必克,战必胜的精神品质。这对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在力量。”从表面上看,当兵要放弃眼前挣钱的机会;而实际上,军旅生涯是一种特殊的积累和准备,是“磨刀”。而“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些当过兵的人后来的事业辉煌,正是得益于军旅生涯的磨炼,得益于部队熔炉的熔铸,得益于军人素质的养成。所以,我们应该佩服女老板,她的眼光是高远的,也是对盛行一时的“当兵吃亏”论的一个极好的回答。 再如中看不中吃的“龙凤呈祥”落榜了(王安友摄,见军报1993年4月22日二版),回答了连队大锅菜就要实实在在,雕龙刻凤不可取的问题。基层连队搞伙食评比,主要是比哪个连队的大锅菜炒得好,做得快,战士们爱吃,而且符合战备要求,而不是比“雕龙刻凤”花样新,不是看谁做的菜表面好看。“雕龙刻凤”的花样菜适合高档饭店,不适合基层连队,并且费时费力更不符合战备要求。但是,曾几何时,一些部队搞基层连队伙食评比,大锅菜的锅越来越小,变成小锅菜,再变成单炒,再后来南瓜西瓜萝卜雕刻都出现了。评比现场倒是好看了,雕龙刻凤各显神通。而基层连队的战士们却意见很大,说这些菜“只能看,不中吃”,漂漂亮亮的“龙凤呈祥”吃到嘴里还不如大锅菜好吃实惠。事情摆在面前,要求各级领导们回答,是比大锅菜,还是比精雕细刻?显然,这幅新闻照片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还有,文体室不是展览馆(齐金光摄,见军报1995年1月3日三版)、为摘牌鼓掌(刘卫东摄,见军报1995年6月22日三版),这两幅新闻照片则回答了连队俱乐部不是摆样子看的,而是让战士玩的。当时部队正在下大力抓基层俱乐部建设,有些基层连队单纯为了评先进、保先进,把俱乐部布置得很漂亮,但平时锁起来不让战士玩,专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这样做显然违背了建俱乐部的目的,基层官兵不满意,当然也就评不上先进,即使评上了“摘牌”也是必然的。 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这样午休行吗?(王安友摄,见军报1992年6月9日二版)抓住了部队基层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部队的军容风纪、内务卫生等等,是必须抓好的。但强调了军容风纪和内务卫生,不能以损害战士的正常休息和身体健康为代价。像这幅图片中反映的问题在基层部队普遍存在,很多战士,特别是新战士为了保持内务卫生的整洁,整个夏天都不能好好地休息。他们有的趴在铺上打盹,有的歪在马扎上眯一会儿,还有的去加班“开小灶”搞训练,在连队的菜地、猪圈等处干活。试想,战士的家长和亲人们知道了这种情形会怎么想?这就牵扯到怎样抓好军容、内务,又怎样保证战士的健康问题。军容内务不能不抓,但战士的午休更要保证,否则影响战士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大,因为它不仅关系战士的家长揪心担忧,而是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这个矛盾和疑难是急需部队各级领导认真思考、研究并加以解决的。我们说这样午休行吗?好,好就好在它及时准确地抓住了当时部队普遍存在兵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关键、重要之点 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军嫂下岗也成为部队突出的问题。虽然它不是部队建设本身的问题,但它却牵扯到广大官兵的思想稳定和精神状态,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部队的工作和建设。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后院起火”的问题。 军嫂下岗虽然是个社会问题,但在特定的时期,它却是我们部队建设和稳定的重要之点。因为部队官兵的亲人和亲属就业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了广大官兵在部队服役的心态。下岗失业,无疑会给军人家庭带来烦恼和负担,给广大官兵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干扰部队的正常工作和建设,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这可以说是一定时期内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军嫂下岗”这个问题部队怎么办?我们不能把包袱和负担消极地全部推向社会,应该积极主动为国家和社会分忧,通过部队和我们军嫂自身的努力,为全社会的再就业工程贡献力量。从下岗女工到酒店经理(线云强等摄,见军报1997年12月17日三版)这组新闻摄影专题报道,就是以典型化的、真实生动的事例,介绍了军嫂下岗以后失业不失志,不等不靠,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路子。她通过办个体小吃业,逐步发展扩大成个体酒店,当上了酒店经理,不仅没有扯丈夫的后腿给部队和社会添麻烦,而且通过自身奋斗重新获得工作并发家致富,成为下岗军嫂再就业的模范,成为自主择业的成功典型,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假如我们所有的下岗军嫂都能像报道的主人公那样,不等不靠,自强自立,通过不懈的努力,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过上安宁小康的日子。因此,我们说这个问题抓得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还有反应官兵关系的内容,这也是部队基层经常抓的关键和重要的工作。这里列举两幅很精彩的新闻照片,都是表现尊干爱兵主题的。一是雨夜宿营:战士睡车上,干部睡车下(宋国生摄,见军报1994年10月29日二版)。这是部队外出驻训途中现场抓拍的一幕:夜训结束后,某部指挥排在一辆军车上休息。因人多车厢小,排长和一位班长就睡在车厢底下。半夜,班长被雨水惊醒,发现排长的被子被雨水打湿了。他很感动,就用傻瓜相机抓拍了这一幕。照片很朴实,构图、用光非常一般,但却是一幅优秀的现场新闻照片,是官兵关系的一个生动写照。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问题新闻呀,这是正面报道表扬稿啊!对,它既是一篇表扬稿,同时又是一篇抓问题的好新闻照片。只不过它是从正面反映了部队建设的一个关键和重要之点,怎么能说它不是抓问题呢? 二是新兵壮了,连长瘦了(王应举摄,见军报2002年3月12日七版)。通常说尊干爱兵,反映官兵关系好,人们总想到干部和战士谈心,唠家常;干部为战士送病号饭;或者夜里查铺为战士掖被褥;为战士缝补衣服等等画面。而这幅照片却别具一格,选择了称体重这样一个场景,从连长瘦了5公斤这样一个小细节,反映出干部爱兵,日夜操心操劳,以至于身体掉了几斤肉。而新兵们离开自己的小家来到部队这个大家庭,在干部们的细心照料和呵护下,吃得好、睡得香,学习训练愉快,逐渐适应了部队生活,并且都长胖了。这么一个事实是多好的形象说明呀,这不是官兵关系的生动写照吗?作者就是从这么一个小侧面,抓拍了新兵们拉着带兵干部称体重这一细节,形象地诠释了尊干爱兵的主题。所以说,这张新闻照片不仅问题抓得好,拍摄场景和表现手法也活。说到这里,我们来做一个小结:所谓新闻照片抓问题,说白了,还是要抓部队建设中新出现的情况,新的动向,新的倾向,新发现的矛盾等等,也就是抓新鲜事物。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