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及故障诊断文献阅读报告.docx_第1页
污水处理系统及故障诊断文献阅读报告.docx_第2页
污水处理系统及故障诊断文献阅读报告.docx_第3页
污水处理系统及故障诊断文献阅读报告.docx_第4页
污水处理系统及故障诊断文献阅读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阅读报告1.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水污染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污水处理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 等多个子过程,其本质是通过微生物生化反应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碳和氮污染物,使经过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指标(生物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质量浓度SS、pH值、氨氮NH等)满足污水排放指标标准。污水处理过程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参数时变、工况变化频繁、难于在线检测出水质量等特点,所以建立一个可靠的污水处理系统,并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各个重要过程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来可以控制出水的水质符合指定的标准,二来可以对整个处理过程的能耗进行优化,节能减排。污水处理有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法,其中生物法是污水处理系统的主要手段。常用的生物法污水处理有活性污泥法 ,A/O法,A2O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和MBR法等。2.故障诊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故障诊断就是查找设备或系统的故障的过程。系统故障诊断是对系统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作出判断,并根据诊断作出判断为系统故障恢复提供依据。要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对故障类型、故障部位及原因进行诊断,最终给出解决方案,实现故障恢复。故障诊断技术, 广义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故障检测、故障辨识、故障隔离; 狭义上单指故障隔离。故障隔离,就是在检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故障的部位和类型。从本质上讲, 障诊断技术是一个模式识别与分类问题, 即把系统的运行状态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分为基于系统数学模型的诊断方法、基于信号检测与处理的诊断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方法三大类。其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逐渐取代前两者,成为故障诊断方法的主流。常用的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方法有,基于故障树的方法,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专家系统的方法,基于模糊推理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和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等等。基于故障树的方法就是从树的根节点一层一层地查找故障,直到找到最后的故障为止,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是对于复杂的系统,故障树需要很庞大,需要不断更新。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就是检索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诊断,虽然容易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但是严重依赖于知识库。基于模型的诊断方法,建立相关的诊断模型,对一些难以检测获取的数据进行动态预测,可以及早诊断出系统的故障,但是建立准确的模型至关重要。基于专家系统的诊断方法是一种非常智能的方法,依赖于经验以及专家知识,可以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方法相当复杂,实现上比较困难。基于模糊推理的方法结果更接近与人的思维,结果使用,但依赖于知识库,学习能力差。基于神经网络和模式识别的方法很好地适用于非线性系统,不过依赖于训练样本集而且训练时间不受控。3.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软测量的基本思想是把自动控制理论与生产过程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技术对难以测量或者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通过构成某种数学关系来推断或者估计,以软件来替代硬件的功能。应用软测量技术实现元素组分含量在线检测不但经济可靠,且动态响应迅速、可连续给出萃取过程中元素组分含量,易于达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软测量技术主要由机理分析和辅助变量的选取,数据采集及处理,软测量模型的建立,软测量模型的在线校正。软测量的模型的建立尤为重要。基于工艺机理的软测量建模方法,根据相关的物理化学等机理找出主导变量与辅助变量的关系,从而实现对某一参数的测量。基于回归分析的软测量方法,具体可分为LR,RLS,带遗忘因子的LR,MLR,MSR,主元分析和主元回归,PLS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可以先对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得出模型参数,很好地处理非线性问题。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方法,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对样本分类,得到现有信息下的最优解。基于模糊数学的软测量建模,适合复杂工业过程被测对象呈现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难以用数学定量描述的场合。4. 故障诊断和软测量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由于目前研究开发污水处理过程水质在线检测仪表投资大,连续运行可靠性差,维护保养复杂,测量滞后较长且精度不高,尚未推广应用于污水处理工业过程。污水处理过程主要依赖于离线分析和工艺人员的经验进行控制,实时性和可靠性差,水质指标的在线可靠检测制约了控制和优化方案的实施,导致出水水质质量波动大,能耗高,因此,研究出水水质指标的实时在线测量技术是污水处理自动化亟待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软测量主要用于解决一些难以在线检测的量,如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等。方法是,首先是确定需要预测的量,然后根据相关的机理分析等找到与测量量相关的辅助变量,根据实际情况可选取不同的建模方式,经过相关算法的处理,实行分类等,再根据已得到的样本进行学习训练,确定模型。同时在学习训练过程中,不断对模型进行校正完善。则在确立了模型之后,就可以根据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获得的量,对难以在线测量的量进行预测。其中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选取的辅助变量的有进水温度T、进水pH 值、进水流量Q、污泥浓度Css和溶解氧浓度CDO等,根据不同的工况而定。故障诊断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人工智能诊断的方法。Barnet等建立了一个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故障诊断。整个过程由计算机进行模拟,过程变量包括消化池的输入输出及表征池内状态的9个参数,控制变量是进泥量、回流污泥量、稀释水量和调节 pH 值的酸碱投量。孙强、沐建国、孙礼康等将专家系统和模糊推理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异常工况判断及操作指导,以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法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背景,设计研制了城市污水处理异常工况判断及操作指导专家系统STFES(Sewage Treatment Fuzzy Expert System)。施汉昌、王玉珏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故障处理,开发了一个用于诊断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故障的专家系统。李振宇、杨昌柱、章北平、濮文虹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过程的智能故障诊断为主要内容,研究并实现了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在线、离线的智能故障诊断,研究了基于规则的产生式系统中知识库的构建和维护的方法。Comas,J建立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诊断是否产生污泥解絮的现象,已成功用于 Granollers 污水处理厂,该知识库中的知识是用判定树和产生式规则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的。参考文献:1赵立杰,柴天佑,黄肖玲.城市污水处理过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3):20-242赵立杰,柴天佑,袁德成.SBR过程自适应动态非线性MPCA建模及在线监视 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11(1):2060-20693刘大伟,沈文浩.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基准仿真模型的开发及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0):20-244瞿飚.城市污水处理厂中AZO工艺过程的建模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1-575金鑫,任献彬,周亮.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9,28(7):30-326谭勇,王伟.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及发展J.飞航导弹,2009,7:35-387黄元亮,钱清泉,肖腾蛟.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10,36(14):150-1558刘天龙,沈文浩.污水处理过程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1,30(2):75-819郑上闽,孙进生.污水处理工艺系统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23(2):43-4710周强,杨兴泉,初红霞.污水处理厂故障智能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2):119-12011施汉昌,王玉珏.污水处理厂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给水排水,2011,27(8):88-9012周振,孔卉,王英俊,麦穗海,王荣生,蒋玲燕.污水厂运行监控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27(5):1-513王刚,卿晓霞.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J.山西建筑,2010,36(29):168-16914王磊,刘载文,杨斌,许继平,王小艺,安晓东.A2O污水处理工艺过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38(10):1198-125015李晓东,曾光明,蒋茹,李峰,石林,梁婕,韦安磊, 黄国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故障诊断J.湖南大学学报,2007,34(12):69-7117齐元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问题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1-4718孟德韬.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模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1-9719陆林花.聚类算法及其在污水处理工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1-6320赵立杰,张金玲,陶成虎.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指标的非线性动态软测量模型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9,23(3):259-26521宋剑杰.污水处理过程生化需氧量智能集成软测量模型J.自动化仪表,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