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课程论文.doc_第1页
施肥课程论文.doc_第2页
施肥课程论文.doc_第3页
施肥课程论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施肥理论与技术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完成时间 施肥与环境的关系 摘要 从肥料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强调植物不能区分所吸收的养分是来源于化肥还是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同时, 还能减少CO2 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水土流失, 增强植物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但如果对有机物料管理不善或有机肥施用过量也会造成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在此基础上, 以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为重点, 就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化肥;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 防治对策一 施肥的正面影响1 肥料能快速有效地培肥土壤地力合理施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地表不至于裸露,间接地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农作物的经济收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2 合理施肥能节约能源,净化空气施肥改善了植物营养,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调节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据测定,每公顷产量为6 300 kg 的玉米可同化8103 kg 的二氧化碳,释放出6103 kg 的氧气,当合理施用足够的肥料使产量达9 450 kg/hm2 时,其同化量至少增加1/3,任何工业都没有这种改变大气质量的能力3。二 施肥的负面影响1 不合理施肥易造成土壤污染(1) 大量集中地施用单一化肥,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还会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2) 土壤板结不利于作物根系向下穿插,土表的水分不易渗漏到耕层土壤,容易引发植物缺水。(3) 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入土壤后,使土壤产生污染,一些带病菌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使植物出现病害。降低了产品品质。(4) 施肥过多,使一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富集,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硝酸盐类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它们在植物体内富集,当人们大量食用后,生命安全遭到威胁。2 造成大气污染,施肥产生温室气体或甲烷、氧化亚氮而使全球变暖化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因化肥本身易分解及施用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气体挥发。常用的氮肥如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和硫酸氢铵等铵态氮肥,在施用于农田的过程中,会发生铵的气态挥发,施用后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氨气、氮氧化物气体进入大气中;很大一部分有机无机氮形态的硝酸盐进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同时转化成氧化二氮进入大气。在化肥的贮运过程中,分解和风蚀也会造成污染物进入大气。与SO2 一样,NOx 也能形成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4。此外,大量的温室气体严重破坏了臭氧层,紫外线辐射加强,对植物的生长及人体的健康起到不良影响。3 不合理施肥使水体受到了污染各种作物需要的养分不是无止境的。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缺乏合理施肥的意识,总认为施的肥越多,产量越高,作物生长的越好。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作物施肥的报酬呈递减规律,多施肥不但会使作物减产,还会使环境受污染,尤其是水环境。大量的氮、磷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另外一部分下渗入地下水,还有一部分产生地表径流。一些硝酸盐类物质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有些地方地下水NO3- 含量高达300mg/L,大大超过饮水NO3- 的国际标准。大部分的氮磷肥产生地表径流,随水流入江河湖泊,地表水受到污染,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云南的滇池就是一个水体富营养化尤为突出的地方。4 肥料中存在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对作物和人体产生毒害因为重金属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十分稳定,主要通过食物链在作物体中逐步富集,当人类食用了富含重金属的食物后,就会产生各种中毒症现象。三 防治对策1 开发有机肥, 确保有机肥的施用比例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团粒结构。土壤中腐殖质的增加,可以增强作物根系的穿插性能,有利于水分下渗,也增强了植物的持水性能。合理利用有机肥主要应抓好以下3 个方面:首先,种植绿肥,拓展有机肥源;其次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据研究,水稻吸收的3要素中,有40%50%的氮、20%30%的磷、80%90%的钾还保存在稻草中1。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对于节约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是开发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产品,使其达到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又不失其增产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2 控制施肥用量根据作物需肥吸肥规律以及土壤的供肥性能适量施用化肥,在供肥性能差的土地上加大施肥力度,在肥力较好的地方则根据作物需要适当施肥。另外,作物品种不同,所需肥料种类及形状也不相同,应依据作物特性加以确定。3 注意施肥方法容易挥发损失或随水流失的肥料应注意施肥方法,如氮肥应深施、早施、控施或叶喷2,尽量避免表层土壤中无机态氮的积累;实行水肥综合管理,在水稻田中采用无水层混施和“以水带氮”法施用追肥,旱地采取下雨前后施用或施后随即灌水的施肥方法;应用缓效(长效) 肥料,使可溶性氮逐渐释放出来,以减少氮素损失和生物固定。磷肥要科学合理施用,一般不作追肥施用,在酸性土壤上,对水溶性磷肥应集中施用,而对柠檬酸溶性和微溶性磷肥,一般采用撒施。4 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减少化肥损失,收到缓急相济、取长补短的效果。调整农田化肥投入结构,使氮、磷、钾比例为10.40.31,以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5 推广先进平衡的配套施肥技术推广生态平衡施肥,做好农田养分再循环,降低化肥投入,强化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加强秸秆还田力度,并逐步解决大、中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坚持有机无机结合的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尽管化肥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对环境和资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它对解决世界人口温饱问题功不可没。因此,就现有科学水平而言,农业化学产品的使用,尤其是化肥的使用,对满足世界53 亿人口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施用化肥是进行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控制施肥方法以及推广一些先进的平衡配套施肥技术,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另外环境污染也会得到控制并有所改善。参考文献:1 万骏南,吴建富,金伟. 浅谈科学施肥J. 江西农业科技,2003 (9):2627.2 史青山,诸化斌. 科学合理施肥提升农产品质量J. 上海农业科技,2003 (4) .3 孙开彬,刘淑云. 施肥与环境J. 农业与技术,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