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3. 计算多品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项目3. 计算多品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多品种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与单一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主要区别,就是必须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要素费用在多品种产品之间合理分配。通过本项目学习,学生应能熟知生产费用要素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正确进行要素费用分配,掌握多品种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过程。任务3.1 归集、分配材料费用 落实一家多品种产品生产企业,如纺织厂,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多品种产品生产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过程,熟悉材料费用在多品种产品之间分配的实际做法。 【案例3.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2005年6月发出材料汇总如下:甲产品直接领用材料150 000元,乙产品直接领用材料250 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10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材料3 400元,机修车间领用材料3 530元,供电车间领用材料47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材料2 400元,产品销售部门耗用材料3 000元。甲、乙产品该月投产分别为1 000件、1 500件,共同耗用材料甲产品单件定额费用为20元,乙产品单件定额费用为40元。要求:明确甲产品、乙产品实际耗用材料费用数额各是多少? 本案是多品种产品生产耗费材料费用分配的案例。其特点主要是:(1)产品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要素费用,在多品种产品生产中往往共同耗用,在费用原始凭证中难以直接划分,通常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多品种产品之间将共同耗费的要素费用进行合理分配。(2)各个产品直接耗费的要素费用直接归集在某具体产品成本之中;共同耗用的要素费用通过适当方法分配后计入相应产品的成本。(3)某种产品耗用的某项要素费用总额应等于该种产品直接耗用额加上分配负担的共同耗用额。(4)由于各项要素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的一定技术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分配多品种共同耗用的要素费用时,应选用合理的分配标准。想一想:案例3.1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应该以什么为分配标准比较合理?一、归集、分配材料费用(一)材料费用的内容工业制造企业的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其中,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亦称为周转材料。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材料的价值表现,在会计上被称为材料费用。其中,有些材料费用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耗费,包括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物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这部分材料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还有一些材料费用则是用于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的一般性机物料消耗,应根据其用途和去向,分别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中归集,计入有关账户的“材料费”项目中。(二)材料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 为了明确经济责任,便于分配材料费用,促进材料的节约使用,防止损失浪费和贪污盗窃现象的发生,不论何种原因的领、发料,都要办理必要的手续,填制领料凭证。领料凭证一般有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及领料登记簿三种。 1、领料单表3.1-1 领料单材料类别材料编号材料名称及 规 格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额请领实发记账: 发料: 领料部门负责人: 领料:领料单是一次性有效的领料凭证,每领一次材料填写一份。领料单主要是针对难以用消耗定额控制和不经常领用的材料所采用的一种领料凭证。领料单由领料单位填写,一式三联。其中联留领料单位备查,联留存发料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另一联送交会计部门据以进行材料收发和材料费用的核算。领料单格式见表3.1-1。2、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是对经常领用并有消耗定额的材料采用的一种领料凭证。限额领料单是多次有效凭证,只要在有效期间(一般为一个月)内,可以连续领料。限额领料单是生产计划部门和供应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消耗定额等资料核定并编制的,单中事先填明领料单位、材料用途、领料限额,是有效控制材料消耗的一种领料形式。限额领料单的一般格式如表3.1-2。 3、领料登记簿表3.1-2 限额领料单材料编号材料名称材料规格计量单位领用限额实际领用备注数量单位成本金额日期请领实发退回限额结余数量领料单位领导签章数量发料人签章领料人签章数量收料人签章退料人签章合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需要的某些零星材料,领发次数多,但金额不大的,可以在仓库设置“领料登记簿”。领料时应在领料登记簿中登记领用数量,注明用途并签章,仓库据以发料。采用领料登记簿不仅便于全月物资耗用的汇总计算,而且能够大量减少日常领料凭证的填制工作,简化物资领发手续。其格式如表3.1-3。表3.1-3 领料登记簿日期领用数量用途 收料人签章 领料人签章备注4、退料单表3.1-4 退料单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成本退库实收实际成本金额备注对于已领未用的多余或不再需用的材料,应填制“退料单”办理退料。月末,对于本月已领未用而下月继续使用的材料,可以同时填制本月的退料单和下月的领料单,并将材料留存在领料车间或部门。这种做法,叫做假退料。“退料单”的一般格式如表3.1-4。(三)材料费用的计价材料日常收发核算有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两种计价方法。在实际成本计价情况下,本期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发出材料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在会计年度内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如确需变动,必须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原因及其变动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在材料日常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情况下,“原材料”等账户的收、发、存均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核算。月终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计划单价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即学即思:想一想,材料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有哪几种?材料费用计价方法有哪几种?采用计划成本价是,材料费用的实际成本如何计算?上述关于材料计价的具体核算方法已经在财务会计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为避免重复,本书不再赘述。本书采用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方法。(四)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材料费用的归集材料费用的归集是将生产过程中领用的材料,按照费用发生的地点和经济用途,归集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及所属各明细账的直接材料项目或材料费项目中。工业制造企业各种产品、各个车间、各个部门耗用的材料,无论是外购材料还是自制材料,都要根据审核无误的领、退料凭证,通过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按照材料的用途进行归集。其中:(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材料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明细账中“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其中:为生产某一种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费用应直接计入,为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材料费用应分配计入。(2)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性耗用的材料费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材料费”项目。(3)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或“材料费”项目。(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材料费”项目。(5)销售部门耗用的材料费用计入“销售费用”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材料费”项目。【案例3.1-1】某工业企业2008年9月份根据领料单汇总编制的“发料凭证汇总表”如表3.1-5所示。要求:根据资料进行直接材料费用归集的核算。表3.1-5 发料凭证汇总表 2008年 9月领 料 部 门合 计基本车间生产甲产品耗用 42 000基本车间生产乙产品耗用 25 000机修车间领用 5 800基本车间一般耗用 15 400销售部门耗用 8 600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8 000合 计104 800 根据表3.1-5,发生的材料费用,既有产品生产耗用、车间一般耗用,又有销售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耗用。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加以归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42 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25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直接材料) 5 8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 15 400 销售费用(材料费) 8 600 管理费用(材料费) 8 000贷:原材料 104 8002、.材料费用的分配上例中,产品耗用的材料均为直接耗用材料,即为某一种产品直接领用材料。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多品种产品生产的企业,常常发生这样的材料领用情况:不仅每一种产品各自直接耗用不同的材料,还会与其他品种的产品共同耗用同一种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不仅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成本,还应该负担一部分共同耗用的材料成本。所以,如果几种产品共同领用同一种材料,必须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分别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多品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材料费用的分配,常用的方法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费用比例法、产品产量比例法、产品重量比例法、产品体积比例法等多种方法。这里,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是指的多品种产品共同耗用同种材料费用的分配。现针对不同的分配方法分述如下:(1)重量比例分配法。重量比例分配法,是根据共同消耗同种原材料的各种产品重量比例,在各产品之间分配共同消耗的原材料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耗用数量与产品重量有直接联系的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应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重量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共同耗用材料费用【案例3.1-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直接耗用A材料28 000元,乙产品直接耗用B材料32 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8 000 千克,C材料单位成本为5元/千克。甲产品的重量为6 000 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4 000 千克。企业采用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表3.1-6 “材料费用分配表”(重量比例分配法)应 借 账 户共 同 耗 用 费 用直接耗用费用合计总账账户明细账户成本(费用)项目产量(kg)分配率应分配费用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6 00024 00028 00052 000乙产品直接材料4 00016 00032 00048 000小 计10 000440 00060 000100 000合 计-(略)(略)(略)本例材料费用分配结果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1-6。表3.1-6中,甲、乙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过程如下: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 0004=24 000(元)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8 000+24 000=52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 0004 =16 000(元)乙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2 000+16 000=48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52 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48 000贷:原材料 100 000(2)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是以材料定额消耗量为分配标准进行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第二步,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第三步,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共同耗用材料费用【案例3.1-3】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合计162 400元,8月份甲产品产量1 00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16 千克;乙产品产量650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20千克。企业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要求: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l 00016=16 00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65020=13 000(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16 0005.6=89 600(元) 乙产品应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13 0005.6=72 800(元) (3)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定额费用是指企业预先制定的各种产品材料消耗价值标准。定额费用比例法是以产品材料耗用的定额费用比例为分配依据,进行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在产品耗用材料种类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以简化分配计算工作。其分配计算程序及公式如下:第一步,计算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费用: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或=(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单价)第二步,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第三步,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共同耗用材料费用分配率某产品直接材料成本=该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该产品分配的共同耗用材料费用【案例3.1-4】假定某企业10月份投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产量800件、乙产品产量400件。甲产品生产需耗用A、B、C三种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A材料7千克、B材料9 千克、C材料l2 千克;乙产品生产需耗用A、B两种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A材料10 千克、B材料15 千克。A、B、C三种材料的单价,分别为5元/ 千克、12元/ 千克、6元/ 千克。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为1 193 280元。企业采用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分配共同耗用材料费用。要求: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 材料定额费用计算: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A材料:80075=28 000(元) B材料:800912= 86 400(元) C材料:800126= 57 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小计:172 0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400105+4001512=92 0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计算: 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计算: 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72 0004.52= 777 440(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92 0004.52= 415 84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77 440 乙产品 415 840 说一说:多品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的异同之处?贷:原材料 1 193 280对【案例3.1】解析如下:(1)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表3.1-7;表3.1-7 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8年6 单位:元应 借 账 户共 同 耗 用 费 用直接耗用费用合计总账账户明细账户成本费用项目产量(件)单位分配标准分配标准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1 0002020 000 25 000150 000175 000乙产品直接材料1 5004060 000 75 000250 000325 000小 计-80 0001.25100 000400 000500 000辅助生产成本机 修车 间(直接材料)- 3 530 3 530供 电车 间(直接材料)- 470 47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 料 费- 3 400 3 400管理费用材 料 费- 2 400 2 400销售费用材 料 费- 3 000 3 000合 计-100 000412 800512 800(2)根据表3.1-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175 000 乙产品(直接材料) 325 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直接材料) 3 530 供电车间(直接材料) 47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 3 400 管理费用(材料费) 2 400 销售费用(材料费) 3 000需要说明的是,从广义上讲,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燃料等均属于材料的范围,这些费用的归集方法与原材料费用的归集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价值转移不完全像原材料那样一次摊入成本费用,有时可能采用“五五摊销”的方式逐步转入成本、费用,同时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一般不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属于生产车间消耗的部分,一般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对于燃料费用,可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反映,也可以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反之,则可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也有的企业将燃料动力的消耗计入“制造费用”核算。本书如有案例涉及燃料和动力费用核算,采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做法进行处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已在财务会计中系统学习过,燃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与原材料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基本相同,本书不再赘述。 贷:原材料 512 800任务3.2 归集、分配外购动力费用 学习并掌握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案例3.2】中源公司2008年6月共发生电费18 200元,用电度数28 000度,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用电26 500度,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600度,管理部门照明用电800度,福利部门照明用电100度。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乙产品两种产品,甲产品生产工时12 000工时,乙产品9 200工时。要求:完成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归集、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动力,按其取得来源可以分为自制动力和外购动力两种。自制动力是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部门(如供电车间)自行生产,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的动力。由于自制动力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其费用归集和分配,属于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这里,主要介绍外购动力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从企业外部购买电力、蒸汽、煤气等动力所支付的费用。外购动力费用以计量仪器仪表所显示的耗用数量乘以单价来计算,一般由动力供应单位定期抄表,记录数量并按照市场价格计价,开列账单向耗用企业结算和收取款项。但是,动力供应单位开出的动力费用结算账单其起讫日期通常与耗用动力的企业会计计算期并不一致。企业一般在月末根据仪器仪表上的数据,自行计算当月外购动力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并按用途和耗用数量进行分配。这样,平时按照动力供应单位的结算凭证支付外购动力款项时,可先作为暂付款处理: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月末,再按照外购动力的用途和数量分配费用时,借记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当供应单位每月抄表日基本固定,且每月从抄表日到月末的动力耗用数量相差不多时,也可在支付外购动力费用时直接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外购的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如生产设备动力用电、生产工艺用电,有的用于照明、取暖等其他用途。因此,动力费用应按用途和使用部门及其耗用数量进行分配。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直接或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或另行单设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外购动力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动力费”项目。对于一般用途的动力费用,则按其使用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明细账的“动力费”成本项目。 计入成本费用的动力费用金额,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按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和市场价格直接计算。在没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动力费用,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和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等。基本的分配计算程序如下: 即学即思:外购动力费用如何归集、分配?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应通过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参见表3.2-1)的形式进行。【例3.2-1】 某企业2008年7月20支付电费6 300元,增值税1 071元,合计7 371元。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账款电力公司 6 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71贷:银行存款 7 3717月31日将本期电费按用途分配结转,编制“外购电力费用分配汇总表”如表3.2-1。表3.2-1 外购电力费用分配汇总表2008年7月 单位:元产品、部门产量(件)单位消耗定额(度)定额耗用量(度)分配率应分配费用甲产品1 20044 8003 600乙产品 580634802 610小 计82806 210基本生产车间 38 28.5修理车间 52 39行政管理部门 30 22.5合 计8 4000.756 300根据表3.2-1,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登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 600 乙产品 2 61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39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8.5管理费用 22.5贷:应付账款电力公司 6 300对【案例3.2】的解析:【解】(1)列示公式计算各产品、各部门应负担的电费:全厂电力费用分配率(单位电费)=18 20028 000=0.65(元/度)各部门应负担的电费: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26 5000.65=17 225(元)产品生产动力费用分配率=17 225(12 000+9 200)=0.8125(元/工时) 甲产品应负担的电费=12 0000.8125=9 7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电费=9 2000.8125=7 475(元)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电费:6000.65=390(元)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8000.65=520(元)福利部门应负担的电费:1000.65=65(元)(2)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参见表3.2-2):(3)根据电费发票和支款凭证支付款项时:借:应付账款供电公司 18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094 贷:银行存款 21 294表3.2-2 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8年6月 单位:元应借账户成本或费用项目电力费用分配(单位电费:0.65元/度)总账明细账用电度数生产工时分配率分配金额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12 000 9 750乙产品直接材料 9 200 7 475小 计26 50021 2000.812517 225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水电费 600 390管理费用行政部门水电费 800 520福利部门水电费 100 65合 计28 00018 200(4)根据“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分配外购动力费用时: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9 75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直接材料) 7 475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动力水电费) 390管理费用行政部门(水电费) 520福利部门(水电费) 65说一说:多品种产品共同耗用动力费用的归集、分配,与材料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有何异同?贷:应付账款供电公司 18 200任务3.3 归集、分配人工费用学习并掌握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核算。识记职工薪酬的含义和内容,熟悉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算方法。学会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案例3.3】 中远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公司,设有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本生产二车间生产丙产品;另有辅助生产机修车间为基本生产服务;还设有行政管理部门、医务及福利部门、专设销售机构等部门。2008年10月,该公司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以及行政管理部门、医务及福利部门、专设销售机构部门的人员工资等,汇总如表3.3-2所示。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并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三、归集、分配人工费用(一)职工薪酬的计算1、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人工费用归集、分配的核算内容主要表现为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产生的支出。从广义上说,职工薪酬是指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时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既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的薪酬,也包括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它是吸引和激励职工的重要手段。2、职工的分类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虽与企业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的人员,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属于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3、工资总额的构成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根据职工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国家或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规定,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它是职工薪酬的主体内容。国家对工资总额的组成作了统一的规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工资费用的核算。即学即思:什么事职工薪酬?包括哪些内容?企业职工是如何分类的?工资总额是什么,其构成内容有哪些?工资总额的内容工资总额由下列三大内容组成:(1)工资: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月、日或小时)内应得的工资额。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指企业根据职工完成的合格品产量(含料废品)和单件工资价格计算并支付的劳动报酬。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是指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从事劳动,按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工伤、病假、事假、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和社会义务的工资等。(2)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等特殊贡献的奖励性工资。通常包括超产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节约奖、质量奖、劳动竞赛奖、年终奖等。发明创造奖、合理化建议奖等一次性奖金不属于工资总额的构成内容。(3)津贴和补贴。津贴和补贴是指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如高空津贴、井下津贴、野外工作津贴、高温作业临时补贴、冷库低温津贴、中(夜)班津贴、班(组)长津贴、年功津贴等;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提租补贴、地方补贴等。4、工资结算的原始凭证 (1)工资计算的原始记录,包括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工资卡。工资卡是记录职工工资级别和工资标准,反映每一个职工基本情况,如职务、参加工作时间、进入本单位时间、工资级别、工资标准以及有关津贴和补贴等。工资卡按每一职工设立,一般由劳动工资部门或企业人事部门统一管理,是进行工资计算的原始依据。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是登记出勤和缺勤时间和情况的原始记录。做好考勤记录,不仅可以为计算计时工资提供正确的依据,而且对于进行劳动管理,加强劳动纪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有重要作用。产量记录。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产产品所用工时数量的原始记录。认真做好产量记录,不仅可以为计算计件工资费用提供正确的依据,而且还为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与工时有关的费用提供合理的依据。产量记录通常有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工作班产量记录等。(2)工资结算的原始凭证,包括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单是分别不同车间、部门按职工个人编制的工资结算凭证。它根据考勤记录、工时记录、产量记录、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计算编制,是工资结算和支付的凭证。工资结算单的格式见表3.3-1。- 101 - 表3.3-2 工资结算汇总表 2008年10月 单位:元车间及部门计时工资缺勤应扣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应付工资代扣代垫款项实发金额病假事假夜班津贴地区补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合计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工人18 0001202305 600480 5922 70027 022 958 560 6002 11824 904管理人员 4 80093 260 546 5 699 330 256 214 800 4 899基本生产二车间生产工人13 8001893644 985380 4302 20021 242 567 426 3151 30819 934管理人员 3 980 90160 240 420 4 710 287 173 189 649 4 061机修车间生产工人 3 600198 229 640 4 667 260 140 83 483 4 184管理人员 2 900 5460 145 587 3 638 136 116 79 331 3 307行政管理部门 9 750 56 78 369 78510 770 532 356 4471 335 9 435医务及福利部门 4 300 218 255 4 773 184 169 81 434 4 339专设销售机构 3 710 50 163 473 4 296 157 104 63 324 3 972合 计64 84050572610 5851 3712 6468 60686 8173 4112 3002 0717 78279 035表3.3-1 工资结算单 部门: 20年月 单位:元组别姓名级别计时工资缺勤应扣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应付工资代扣代垫款项实发金额签章病假事假夜班津贴地区补贴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小计天数扣款率应扣金额天数应扣金额略合计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汇总表是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全部职工工资结算情况,并且是进行工资结算总分类核算的依据,也是企业进行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一般格式见表3.3-2。5、工资的计算企业工资的计算,包括应付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内容。(1) 应付计时工资的计算。计时工资的计算,分为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计算方法。月薪制。月薪制下不论各月日历日数多少,每月的标准工资相同。只要职工出全勤,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月标准工资。如果发生缺勤,则应在月标准工资中,减去应扣缺勤工资。其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应扣缺勤工资式中:应扣缺勤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率扣款比例公式中列示的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的记录取得,缺勤天数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计时工资的计算关键在于日工资率的计算和扣款比例的确定。日工资率的计算。日工资率是某一工资等级职工平均每日的工资额,即日工资标准。日工资率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每月按日历日数平均计算,即每月固定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以月标准工资除以30日,计算出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在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的情况下,是假定节假日也算工作日计发工资。因而,事假、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计入缺勤日数正常扣减工资。第二种方法是按月法定平均工作日数计算,即每月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月法定平均工作日数是按年日历365天减去104个公休日和11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个月算出的月法定平均工作日数。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0.83即学即思:什么是计时工资?应付计时工资如何计算?不同的日工资率是怎样确定的?对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有什么影响?缺勤应扣工资是如何确定的?在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的情况下,法定节假日不属于工作日,不计发工资。因而,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不算缺勤,亦不扣减工资。扣款比例的确定。职工请事假或旷工,扣款比例为100;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公假、产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在规定的假期时间内,按照工资标准全额发放,不扣工资。职工因病请假或非因公负伤治疗期间,按职工工龄的长短确定其扣款比例:病假或非因公负伤治疗在6个月以内,按照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应按工龄长短和本人的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其扣、发比例见表3.3-3。表3.3-3工龄不满2年2-4年4-6年6-8年8年及以上扣款比例40%30%20%10%O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60%70%80%90%100%病假或非因公负伤治疗在6个月以上,按工龄长短和其本人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其扣、发比例见表3.3-4。表3.3-4工龄扣款比例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不满1年60%40%满1年不满3年50%50%满3年及3年以上40%60%【案例3.3-1】 某企业职工李灿月标准工资为810元,3月份共31天。3月份出勤19天,本月星期休假共8天,事假1天,病假4天(其中有1天为休息日),按工龄,李灿病假应扣工资比例为20%。李灿的应付计时工资计算如下: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81030=27(元/日)缺勤应扣工资=127+42720%=48.6(元)应付计时工资=810-48.6=761.4(元)日工资率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81020.83=38. 89(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电子商务师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外贸业务员招聘笔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递增序列排列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刺绣工艺师认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电力供应与使用合同样本
- 2025企业运营指南员工合同范本
- 2025年中石化校园招聘笔试机械仪表专业知识点解析与备考指南
- 广东省梅州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护理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硫酸镁护理试题及答案
- 主持人个人礼仪规范
- 2025年人教版《太阳》标准课件
- 教学课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天体和天体系统》课件
- 给药错误的应急流程
- 交流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检定规程
- 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中国金融科技专利技术白皮书(2024年)
- 2025年9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领域进展分享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 考点巩固卷02世界地理(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