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复习指导.doc_第1页
黄冈复习指导.doc_第2页
黄冈复习指导.doc_第3页
黄冈复习指导.doc_第4页
黄冈复习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市2010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会材料黄冈市教科院 王德法一、2009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及生物试题总体评析2009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使用的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全卷共34道题,满分300分。其中,选择题21题,126分;非选择题13题,174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所占分值分别为120分、108分、72分,与08年一致。全卷实测难度系数为0.52,属于中等难度。生物学科试题实测难度系数为0.65,是理科综合试卷三科中难度最低的一科(物理、化学学科试题实测难度系数分别为0.41、0.56),也是近五年来生物学科试卷难度最低的一年。生物试卷既体现了高考测试的连续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总体要求,同时也强调了生物教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综合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科学方法(思维)。试题的背景大多来自课本或者常见题型,没有给考生在材料背景和审题上设置过多的障碍,体现了回归课本的命题趋势,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良性发展。图文并茂,文字语言表述简洁、更趋人性化,利于学生获取信息。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注意难度梯度的合理设置。与往年高考试题相比,有如下变化:1试题题量发生了变化试题分值没变,但试卷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非选择题由原来的两道大题变为四道大题。生物试题总分还是占72分,选择题30分,计5小题,每题6分,非选择题42分,由原来的第30、31题扩展为第31、32、33、34题。虽然从大题上看上去增加了两道,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一道题,因为原来的第30题分为不同内容的和两小题。这样命题更加规范和合理,避免了过去一道大题两个不同内容的矛盾。同时也摆脱了小题考查范围受大题背景制约的局限,增加了命题的灵活性和考点的多样性。2题型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试题内容上看,试题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材料的分析应用、实验设计等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类型依旧前面第15题是生物选择题,生物非选择题放在最后,即第31、32、33和34题。其主要变化是选择题考查内容比较单一,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第2题考查微生物代谢的调节;第3题考查发酵工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第4题植物体细胞杂交与细胞质遗传;第5题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非选择题均为填空简答形式,且绝大多数分值降低,既由原来的每空2分变为1分。(全卷无偏题、怪题和超纲题。删掉)从考点上看,降低了对部分热点知识(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遗传变异等)的考查,加强了部分章节知识(如微生物代谢与发酵、酶的作用及其应用、人工生态系统等)的考查,改变了以往代谢、调节、遗传的出题形式,遗传变异没有作压轴大题,而是把生态内容第一次以大题形式出现。3图表使用要求上发生了变化整张试卷三处使用示意图,即第2题的有关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第31题的有关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第33题的有关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这些生理过程图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文字的表达量,减轻了考生的阅读量,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除此外,这次生物高考首次需要考生画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即第34题要求考生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以前的高考仅仅要求考生绘制过遗传图解,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4试题难度发生了变化从近几年湖北省使用的全国卷的难度上看,2005年理综生物考试难度系数是0.47;2006年理综生物考试难度系数是0.48;2007年理综生物考试难度系数是0.58;2008年理综生物考试难度系数是0.58;今年理综生物考试难度系数为0.65。所以整体上,生物试题变简单了。特别是选择题第1题,往年的比较难,今年的难度系数达到了惊人的0.96,几乎是送分题,这样的低起点对考生的考试信心的增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试卷特点今年的试题围绕中学生物的主干知识展开,题意明确、立意鲜明、设计新颖、简洁流畅、难度适中,对高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体现出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与2008年相比,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材料回归教材纵观全卷,试题的覆盖面较广,考查范围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内容。从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除了三本书中个别章节没有涉及到以外,绝大部分的知识内容在考题中都有体现。其中遗传占12分,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占12分,细胞工程及细胞质遗传占6分,生命活动的调节占11分,代谢及相应的实验占21分,生态占10分。可以看出今年高考命题着重对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生物工程等主干知识重点的考查。试题以能力立意,着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考查,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且所涉及的考查内容较往年与教材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有的试题的素材就是取自教材内容,但非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课本知识的迁移,改造和提升,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中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的理解掌握情况。如第1题内容涉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第3题内容涉及发酵工程中谷氨酸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第32题,取材于教材中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生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考查比例更加合理。由于高三选修教材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当前的诸多热点问题,如人体健康、现代农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环境问题等。因此,高三选修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加强。如选择题的2、3、4都是选修教材内容。2重视能力考查,凸现实验能力的创新,增加了开放性试题2009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坚持能力立意,试卷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基本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关注考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实现了能力考查与题型功能的有机统一。试卷的第2、3、4、5等题,均从不同的侧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试卷的第32、33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试卷的第31、34题突出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和分析、迁移的能力。特别是试卷的第31题以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并且试题适量、适度地设计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各题的具体能力要求是:表1 2009年湖北省高考理综试卷生物试题试卷结构表题型题号分值考查内容能力要求选择题16遗传变异进化识记理解能力26微生物与发酵推理分析综合能力36微生物与发酵获取信息的能力46细胞工程推理分析综合能力56细胞遗传变异进化应用数学原理处理生物问题非选择题31.1、31.25细胞工程理解能力31.3、31.4、31.55实验分析推理能力32.15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32.23实验推理判断能力32.33实验推理分析能力33.13生命活动调节理解推理能力33.24生命活动调节推理判断能力33.34生命活动调节分析综合能力34.1、34.25生物与环境获取信息的能力34.3、34.45生物与环境推理判断能力从上表可看出,今年的试题仍然重视能力的考查,在能力的考查中,理解能力是形成与体现其他能力的基础,是中学教学首先要落实的目标,试题在第1、2、3、4、5等题,均从不同的侧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开放性试题的设计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今年高考试题在把握开放性试题的量与度上,做到了适量、适度。第32、33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第31、34题突出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综合运用和分析、迁移的能力。3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科学技术的联系,体现STS的精神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的情境和设问大多从生物学现状出发,体现了学科的时代性。出题形式多样,设问角度新颖,充分体现了“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例如第1题是以人类遗传病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和第3题均考查微生物的内容,第2题以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示意图形式出现,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能力;第4题以植物、第5题以小麦、第31题以桃果实、第33题以鸟类繁殖、第34题以农场等为材料,联系生产生活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将生物学原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总之,2009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呈现出注重基础、回归教材的鲜明特色。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生物题相对容易些。非选择题中的4个大题,学生都容易切入主题。考生认真仔细审题是前提,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书写的规范性、思维过程的严密性、逻辑性是得分的关键。试题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生产,贴近考生实际,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三、数据统计分析1总体评析结论2009年理科综合试卷生物学科试题总体难度保持稳定,为中等难度水平,经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样本为2009年全省全部有效试卷289504份),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满分(72分),全省平均分为46.95分,实测难度系数为0.65,难度比2008年降低幅度较大。全省总分频率实测分布曲线基本呈“正态”分布。全卷测试内容的同质信度为0.71,信度较好。标准差为11.92,对全省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区分能力较强,有利于体现高考的人才选拔功能,较好地实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的考试目标。理综生物学科第卷平均分为21.68分,难度系数为0.72,信度为0.32;第卷均分为25.27分,难度系数为0.60,信度为0.83,第卷信度明显好于第卷信度。生物学科采用了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题型,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为0.72,填空题的难度系数为0.60,较好的呈线性递减(即难度依次增加),所以,大题难度的呈现比较理想。从各小题实测难度系数来看,难度系数大于0.7的低难度试题有7小题(6个得分点)29分,占生物学科总分(72分)的40.28%,且选择题第1题和非选择题31.1-2的难度系数都超过0.9,占总分的15.28%;中等难度试题有13小题(9个得分点)43分,占生物学科部分的59.72%;没有难度系数小于0.3的高难度试题,因此,生物学科试题低难度的题目太多,这样生物试题整体上过于容易。生物学科试题大多有非常好的区分度,区分度优良的试题有19道(14个得分点),占总分的91.67%,没有区分度差的试题,较好地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生物学科总分频率分布曲线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从2009年理综生物学科总分频率分布来看,全省获得70分以上的有333人,占考生总数的0.115%,考生得分主要在2059分之间,占考生总数的83.70%,说明考生得分情况比较合理。选择题非正确选项的迷惑性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数据统计对理综生物学科选择题考生选项比率进行了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非正确选项的迷惑性均在正常范围内,只是第1题的A、B、C选项和第2题的A选项的迷惑性过弱一些。各项相关统计数据详见附表。表2:20072009年高考黄冈市“理综”得分情况统计07年理综人均分08年理综人均分09年理综人均分全 省165.57全 省152.58全 省156.55黄 冈 市166.82黄 冈 市154.47黄 冈 市157.75黄梅县182.48黄梅县169.42黄梅县175.48黄州区177.18黄州区165.31英山县166.01英山县176.47英山县163.26黄州区163.43武穴市169.23武穴市159.11武穴市157.85团风县165.67麻城市152.41麻城市156.48麻城市165.59蕲春县150.69罗田县152.50蕲春县165.06团风县150.39红安县152.04浠水县161.55浠水县147.14蕲春县151.77红安县155.13红安县146.33团风县151.03罗田县154.66罗田县143.69浠水县150.45全省最高分286(潜江)全省最高分292(武汉)全省最高分289(武汉)黄冈最高分285(黄州区)黄冈最高分279(黄州区)黄冈最高分287(黄州区)注:数据来自“湖北省教育考试院人才测评中心”,黄州区含市直高中。表3:20072009年高考黄冈市各单位“生物”单科得分情况统计07年理综生物人均分08年理综生物人均分09年理综生物人均分全 省41.65全 省41.24全 省46.93黄 冈 市41.36黄 冈 市40.75黄 冈 市47.13黄梅县44.00英山县44.22黄梅县49.79英山县43.45黄州区43.25英山县49.68黄州区43.19黄梅县42.29黄州区48.36麻城市41.24武穴市41.10浠水县46.77浠水县41.13浠水县40.53麻城市46.66蕲春县41.03麻城市39.81武穴市46.65团风县40.73团风县39.73罗田县46.53罗田县40.42罗田县39.51红安县46.01武穴市40.15蕲春县39.47 蕲春县45.88红安县38.89红安县39.35团风县44.80全省最高分69(武汉)全省最高分72(黄冈武汉宜昌襄樊鄂州)全省最高分72(武汉、孝感)黄冈最高分68.5(黄州区)黄冈最高分72黄冈最高分71(冈中、蕲一)表4:09年高考黄冈市各单位“生物”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题 号全省黄冈黄州团风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麻城武穴1(6分)5765.775.775.775.775.765.805.775.765.855.775.742(6分)2.752.842.892.732.682.972.892.543.203.402.602.553(6分)4.704.634.654.504.614.694.684.334.924.634.724.544(6分)4.814.764.834.364.624.905.084.544.945.044.704.605(6分)3.653.633.963.433.563.453.763.393.684.003.383.5731.1-2(5分)4.524.544.594.434.534.454.744.594.294.664.574.5631.3-5(5分)2.742.782.882.452.592.623.172.882.462.912.922.7732.1(5分)1.992.002.241.771.981.882.272.081.692.231.862.1032.2(3分)1.741.751.861.641.741.691.921.811.531.871.641.8332.3(3分)2.172.242.322.082.152.172.482.352.022.382.212.1833.1(3分)2.582.652.642.522.622.652.712.682.572.752.652.6633.2(4分)2.622.702.712.492.622.652.892.732.472.972.762.6233.3(4分)1.301.291.461.211.221.261.421.361.151.321.291.2534.1-2(5分)2.822.732.812.692.692.612.862.872.562.762.662.8234.3-4(5分)2.762.822.772.712.692.773.002.832.643.032.822.86表5:0809年高考黄冈市各重点高中(应届)理综得分情况统计单 位理 综(08年)理 综(09年)最高分最低分人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人均分黄冈中学27921205.9728752200.52黄州中学22431134.5425732126.70黄州区一中2700157.1026737161.85团风中学26924170.7727145165.93红安一中27216190.2527558196.28罗田一中27449178.0627588185.36英山一中27555182.2026458174.58浠水一中27741174.2627242180.80蕲春一中26850192.352820197.66黄梅一中27334191.3927781198.49麻城一中27437192.0527766198.70武穴中学27757194.9527763193.26表6:0809年高考黄冈市各重点高中(应届)生物单科得分情况单 位生 物(08年)生 物(09年)最高分最低分人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人均分黄冈中学721151.13712355.52黄州中学65836.0167.51841.67黄州区一中69.5041.3269848.17团风中学68.51043.3669648.38红安一中68849.3870653.91罗田一中68645.6470252.43英山一中68.5948.44691851.39浠水一中70047.09701051.74蕲春一中70.5647.73712655.09黄梅一中68045.85701855.02麻城一中72847.82701754.62武穴中学701249.3970.52153.15表7:09年高考黄冈市各重点高中(应届)生物各小题得分情况统计题 号黄冈中学黄州中学区 一中团风中学红安一中罗田一中英山一中浠水一中蕲春一中黄梅一中麻城一中武穴中学1(6分)5.935.525.745.915.925.905.915.855.965.905.925.852(6分)3.522.872.612.893.433.402.922.994.194.493.433.103(6分)5.113.934.634.545.035.224.854.405.235.105.014.914(6分)5.334.194.754.545.355.365.165.045.475.415.285.185(6分)4.683.083.953.844.683.974.063.764.494.674.334.3531.1-2(5分)4.924.504.694.664.844.814.834.834.884.844.904.8631.3-5(5分)3.552.422.812.773.103.093.333.403.343.193.733.4032.1(5分)2.951.382.292.082.632.502.512.642.602.682.822.8932.2(3分)2.251.421.921.902.162.172.142.142.122.122.272.3132.3(3分)2.761.832.412.352.622.592.572.622.642.572.732.5933.1(3分)2.892.372.722.722.842.822.682.832.882.832.882.80332(4分)3.202.282.692.883.343.173.013.253.223.313.182.9633.2(4分)1.961.081.361.321.551.481.481.801.541.591.571.5634.1-2(5分)3.152.492.792.943.092.802.913.093.132.963.193.0634.3-4(5分)3.332.302.823.043.313.163.033.103.403.363.373.332命题的改进期望(1)从统计结果看,2009年理综(全国卷)生物学科试题,无论难度还是区分度与前几年的高考试题比较都有待改进。生物试题难度维持在0.50.6比较好。(2)从赋分来看,选择题每题6分,填空题每空1分,从某种意义上看,选择题可以猜测而填空题不能猜测,填空题的难度相对选择题要高,但赋分却较低,不太合理。建议适当增加选择题数量,降低每道选择题赋分,适当提高填空题的每空分值。(3)从考查内容来看,选择题第2题、第3题均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而传统的生物主干知识植物光合作用和生物遗传规律占的比例比较少,这不利于中学生物教学。虽然实验内容第一次考查了教材上的完整实验,并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但给人感觉还不够成熟。方向正确,还须努力。(4)从试题结构来看,试题结构突然发生改变,不利于学生在高考中的正常发挥。自2000年实行理科综合以来,理综试题结构一直非常稳定,无论老师或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样一种试题结构,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是按照原来的试题结构命题和训练的,今年在考前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突然改变试题结构,考生因为习惯性作答,尤其是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先做生物的考生来说,会将生物试题答案写到30题的化学试题答案栏内,其他试题答案全部前移而导致严重的失分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毫无疑问与考生的粗心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与命题老师改变试题结构有关。需要引起考试部门的高度重视。(5)从试题内容来看,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内容偏少,选修教材所占比例还略为偏低。今年的试题中,传统的非选择题以代谢、调节和遗传内容的模式废除了,传统的遗传压轴题也取消了,而是把遗传题放在第5道选择题,这样必修的主干内容不突出。同时,选修教材只出了3道选择题,占生物试卷的25%,这与现行教材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课时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附表:表8难度评定标准等级高难度中等难度低难度范围P0.300.30P0.70P0.70表3区分度评定标准等级优良可差范围r0.400.30r0.400.20r0.30r0.20表420052009年理综及各部分难度比较年份物理化学生物理综2009年0.410.560.650.522008年0.440.550.580.512007年0.440.660.580.552006年0.500.680.480.562005年0.450.670.470.53四2009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试题分析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答案】D【考查目的】本题以导致人类遗传病的遗传因素及近亲结婚的危害为线索,主要考查识记理解能力。【思路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因素主要有:单个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多对基因变化以及环境影响。近亲婚配因双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几率增加。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起作用,与单基因病不同的是这些基因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每个基因只有微效累加的作用,因此同样的病不同的人由于可能涉及的致病基因数目上的不同,其病情严重程度、复发风险均可有明显的不同,且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多基因病除与遗传有关外,环境因素影响也相当大,故又称多因子病。有的多基因遗传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因此D选项是错误。【答题情况分析】该题基本上是送分题,答错的原因可能是心里紧张,记忆失灵。【试题评析】这种基础概念型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内容。因此,为了避免在这类题目上的失分,必须重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统计数据】实测难度系数为0.96,区分度为5.76,平均分为3.64,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一般。题号答案选 项 分 布 (%)难度区分度ABCD空1D1.821.680.5095.970.020.960.28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结合导致酶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答案】C【考查目的】本题是以有关微生物代谢中的酶活性调节知识为背景,主要考查推理分析综合能力。【思路分析】根据图分析可知,丙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丁物质,丁物质过量时,可分反馈抑制酶的活性。丁和戊任意一种过量,如丁过量,会抑制丙生成丁的反应,但戊不过量,可加快丙转化为戊了过程,最终丙不会积累,也就不会对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丙物质还可在酶的催化下生成戊物质,当戊物质过量时,可分反馈抑制酶的活性。酶、酶的活性下降,会导致丙物质积累。当丙物质过量时,可分反馈抑制酶的活性。如果此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丁或者戊物质不断地排出菌体,酶、酶的活性恢复。丙物质不再积累,从而消除了丙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戊物质过量时,反馈抑制酶的活性,其原因是戊物质发通过与酶结合导致得酶结构的变化,以致活性下降。【答题情况分析】错选B的原因可能是酶活性的调节概念不清。错选D的原因是由于审题不仔细、逻辑推理不严密所致。主要是考生在肯定A、B选项正确的前提下,对C选项从逻辑关系上没有作仔细推敲,一旦将C选项看成是正确选项,就不假思索地认为错误的选项就是D。如果考生转换角度,并比较C、D选项,不难发现错误的是C选项。【试题评析】该题考查酶活性调节的机理,这个考点出自于课本又高出课本,灵活性强,读懂题图是关键。【统计数据】实测难度系数为0.46,区分度为0.42,平均分为2.75,属于中等难度试题,区分度优秀。题号答案选 项 分 布 (%)难度区分度ABCD空2C1.9632.7445.9019.320.080.460.42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答案】C【考查目的】本题以发酵工程中谷氨酸的生产过程为知识背景,主要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思路分析】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生产上采用的培养基都是天然的液体培养基。谷氨酸发酵为需氧发酵,当液体培养基中溶氧不足时,谷氨酸棒状杆菌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者琥珀酸。一般来说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通常产量很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不可直接用于生产,通常要通过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繁育出得产量高,性状优良的菌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和其他环境因素的改变,用于生产谷氨酸的微生物进入稳定期,这时再适当的补充培养物质,有助于延长稳定期,以提高产量。【答题情况分析】错选的原因可能是记忆不牢。谷氨酸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菌种有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均是好氧型细菌,故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属于工业生产,所用培养基类型应为液体(容易取样、检测、了解发酵进程)天然培养基(成本低)。【试题评析】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上位技术,而微生物与发酵工程是下位技术,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应引起重视。发酵工程中有关的培养基的种类、菌种的选育、影响发酵工程的因素是重点内容。【统计数据】实测难度系数为0.78,区分度为0.33,平均分为4.70,属于容易题,区分度良好。题号答案选 项 分 布 (%)难度区分度ABCD空3C6.599.6178.425.300.080.780.33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答案】C【考查目的】本题以细胞质遗传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有关知识为背景,主要考查推理分析综合能力。【思路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法,主要包括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的组织法培养。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远缘杂种。2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的DNA和细胞质的DNA,细胞核的DNA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但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于母本。所以F 1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母本的多于来自于的父本的。由于紫茉莉枝叶性状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所以正交与反交,得到1的表现会不一样。这与母系遗传有关。由于这里没有说明是紫茉莉的什么性状的遗传。如果是紫茉莉的叶色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就不一样。故C是错误的。【答题情况分析】错选D的原因可能是对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的DNA和细胞质的DNA理解不深刻。错选B的原因在于考生只想到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一个阶段,而不等同于全过程,因而未能仔细斟酌“属于”二字的含义,从而误判。【试题评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使不同物种间的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培育出远缘杂种植物、植物细胞质遗传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是非判断类选择题概念性强,因果关系严密,审题选项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特别要关注一些修饰性字词的用意。【统计数据】实测难度系数为0.80,区分度为0.45,平均分为4.81,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优秀。题号答案选 项 分 布 (%)难度区分度ABCD空4C3.455.8380.2410.360.110.800.45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答案】B【考查目的】本题以杂交育种为背景,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路分析】遗传学的解题思路应该是先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再写出基因型,最后按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求解。方法一:从题干中可以得到两点重要信息:只求F3感病植株的比例。也就是说只考虑抗病与感病一对性状,而不必两对性状的遗传考虑。假定所有F2植株存活,除掉所有的有芒的植株,那么剩下的无芒植株中抗病、感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比例也不会受到影响。假设控制抗病与感病的基因为A、a,那么亲代:AAaaF1:Aa;F1(Aa)自交F2:1/4AA1/2Aa1/4aa;F2自交F3:1/4AA1/2(1/4AA1/2Aa1/4aa)1/4aa,所以F3中表现感病的植株的比例为:1/21/4aa+1/4aa=3/8aa。方法二:假设控制抗病与感病的基因为A、a,无芒与有芒的基因为B、b,用纯合的抗病无芒(AABB)与感病有芒(aabb)杂交,F1(AaBb)自交,产生的F2植株基因型和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62/161/164/162/162/161/162/161/16除掉所有的有芒植株为(4/16):AAbbAabbaabb;则剩余的无芒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22/124/122/121/122/12在剩余的无芒植株中,由于AABB、AABb抗病基因是显性纯合的,自交不能产生感病性状,所以不考虑。则能产生感病的基因型和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22/121/122/12F2植株自交产生F3中:AaBb 会产生1/4aa(感病);AaBB也会产生1/4aa(感病);aaBB和aaBb产生的均为aa(感病)。所以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4/121/42/121/41/1212/1213/8【答题情况分析】出错原因主要是解题思路、方法不当或概率的计算不准确造成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杂交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亲本是用纯合的抗病无芒(AABB)与感病有芒(aabb)杂交,F1只有一种基因型(AaBb)和一种表现型(抗病无芒),若用F1(AaBb)自交,产生的F2有4种表现型:抗病无芒(AB)、抗病有芒(Abb)、感病无芒(aaB)、感病有芒(aabb),表现型的比为9331;产生的F2有9种基因型: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比例为111122224;如果基础不牢,那就无从下手,只能猜一个选项。错选的原因可能是审题不清。题目中“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解题时而是把无芒有芒一起计算,导致概率算小了;题意不明确。F2植株“套袋”, 套袋实际上就是自交,如果采用相互杂交就肯定错了。计算不准。算概率时应该先乘法定理后加法定理,由于计算式比较多,可能造成分数的乘法和加法出错。【试题评析】此题看起来很复杂,由于是自由组合,两对等位基因相互独立遗传,互不干扰,所以可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是解题的思路。虽然将F2中的有芒(设为bb)的都除去,也会将抗病或感病(设为aa)的除去一部分。但由于是自由组合的,即在子二代中bb与AA、Aa、aa组合的机会是均等的,那么在所得的F2植株中,AA:Aa:aa还是为1/4:1/2:1/4,这是解题的方法。套袋说明只能进行自交,所以在F3中,感病植株(aa)占:1/4+1/21/4=3/8。【统计数据】实测难度系数为0.61,区分度为0.47,平均分为3.65,属于中等难度偏易的题,区分度优秀。题号答案选 项 分 布 (%)难度区分度ABCD空5B11.8360.877.4719.460.370.610.47非选择题31(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的活性变化有关。(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因为。(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和。(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参考答案】(1)纤维素;纤维素酶;果胶质;果胶酶(2)A(3)适当降低温度;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4)用乙烯进行处理;适当提高贮存温度(5)叶绿素含量降低。【考查目的】本题以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等知识背景,以曲线图形式呈现,主要考查理解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能力。【思路分析】(1)由题图的坐标曲线可以获得如下信息:随着果实成熟,硬度下降,纤维素的含量也下降,纤维素酶的活性升高,果胶质水解产物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升高。据此可推出:桃果实成熟软化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与果胶质的水解有关,因为此过程两种酶的活性明显增加。(2)从桃果实成熟后的曲线变化看出:品种A的硬度下降缓慢,因此易于贮存运输。(3)依据实验中的曲线图,果实变软,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有关,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因而低温可减缓果实的软化,利于贮运。(4)由上题的分析可知,促进果实的提早成熟,可以适当的提高贮存其间的温度。另外,还可用乙烯进行促熟处理。(5)果实的绿色主要是叶绿素的颜色。绿色变浅。说明叶绿素含量下降了。【答题情况分析】在第(1)小题中出现底物与酶不一一对应,还有部分学生把底物写成其水解产物了,例如果胶质写成果胶质产物,还有些学生把底物写成底物含量,例如果胶质写成果胶质含量。最可惜的是学生不按照空格答题,把答案由原本的一行写成两行,这样白白扣了分。在第(3)小题里学生把第一问的保存方法“适当降温”(或冷藏)写成冰冻,还有一些学生把方法答成原理了。在第(4)小题里部分学生把乙烯两个字写成“已”和“稀”,把适当提高温度写成“加热”、“高温”。在第(5)小题里大部分学生把叶绿素含量降低写成叶绿体减少,绿色色素减少,色素分解,叶绿素脱落,叶绿素褪色,叶绿素变淡,花青素变多,还有些学生省题不严,把变浅的原因答成还有浅色的现象即“还有叶绿素”。【试题评析】本题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考查果实中酶的活性变化、物质含量变化与果实成熟的关系。侧重于考查图文信息的提取与转化能力,有一定的难度。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与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果胶(果胶水解产物增加)减少直接相关,纤维素和果胶的减少又取决于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的加强。保存方法要根据此实验结果推测出来,而果实的变软与酶的活性有关。降低酶的活性的方法要在果实保存中切实可行。同时,本题为图形分析填空题,一共有5个图形,每个图形中有两条曲线,分别表示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的变化结果。这是关于果实成熟和储藏方面的原理和应用题,主要涉及到教材中有关酶和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题目答案要求底物和酶要一一对应,并且果实的储藏与酶的活性(温度影响)的关系,既有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又有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从31题和32题可以看出今年的生物高考题对酶的性质考得比较全面。【统计数据】第(1)(2)小题实测难度系数为0.91,区分度0.52,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优秀;第(3)(5)小题实测难度系数为0.55,区分度0.59,属于中等难度题,区分度优秀。题号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难度区分度零分人数31.1-25504.530.910.52845631.3-55502.750.550.593016932(11分)已知2H2O2=2H2O+O2,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