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养泥鳅苗要注意什么,如何做?.doc_第1页
人工培养泥鳅苗要注意什么,如何做?.doc_第2页
人工培养泥鳅苗要注意什么,如何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培养泥鳅苗要注意什么,如何做?作者:引用日期:2011年10月17日 15:35 泥鳅自然繁殖比较慢,如何才能高效率的人工培养,书上说的都很模糊,胚胎发育的温度与时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水温 28 内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水温升高而时间减少。孵化率的高低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以同一批卵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是:水温 15 时为 80 % ; 20 时为 94 % ; 25 时为 98 % 。 泥鳅受精卵孵化水温范围为 18 一 31 ,适宜水温为 20 一 28 ,最适水温为 24 一 25 。孵化时间随水温高低而不同 。即孵化时间与孵化温度、孵化积温呈负相关:水温在 14 一 21 ,平均水温 18 时,受精卵出膜需 46 小时 45 分钟; 水温在 21 一 24 . 5 ,平均水温 22 . 5 时,受精卵出膜需 30 小时 40 分钟;水温在 23 一 26 范围内,平均水温在 24 . 5 时,受精卵出膜需要 27 小时 40 分;水温 25 . 5 一 29 范围内,平均水温在 27 . 5 时,受精卵出膜只需 22 小时。 泥鳅的卵子受精后,原生质向一端移动,形成胚盘。受精后 2 小时 15 分,当水温 16 时开始第一次卵裂而进入 2 细胞期。受精后 2 小时 30 分,当水温 19 时进行第二次分裂而进入 4 细胞期,也有个别卵已完成第三次分裂而进入 8 细胞期。受精后 7 小时 15 分,当水温 19 . 5 时进入桑葚期,有的已发育到囊胚期。受精卵 10 小时 45 分,当水温 17 时,细胞逐渐下包,进入原肠初期,有的已发育原肠中期。受精后 28 小时 15 分,当水温 14 时,胚体形成,但尚未出现肌节。受精后 34 小时 40 分,当水温21 时,胚胎上形成13 个肌节,眼泡出现,尾部出现 KuPffev氏泡。受精后 36 小时 15 分,当水温 17 . 5 时,肌节增多至 17 节,耳囊出现;有的已有 22 个肌节,肌肉能够轻微收缩,卵黄囊成为梨形。受精后 46 小时 45 分,当水温 19 时,心脏形成,每分钟收缩 24次,有少量血液,但血管尚未形成;头部嗅囊长成,尾部脱离卵黄囊,能来回摆动。再经过 2 小时,鱼苗即从卵膜中孵出。 受精卵经过 48 小时 45 分钟以后,鱼苗从卵膜内孵出,全长达 3 . 5 一 3 . 7 毫米,肌节共 40 节,躯干部 27 节,尾部 13 节。体色呈透明状,背部具有稀疏的黑色素。卵黄前端上方有胸鳍的胚芽。卵黄前端和头部具有孵化腺。 2 对鳃丝裸露,可见到鳃丝内有循环的血液;消化道呈直线形,位于卵黄囊的背部,末端(肛门)被鳍褶封闭。卵黄囊位长囊状,前端膨大,紧贴腹部下方,与体轴平行排列。吻部突出,口未开启;吻端具有黏着器官,鳅苗借以使身体悬挂在水草或石块上。系统已形成,居维氏管在卵黄前端,比较粗大,因此和水的接触面也较大,起着呼吸作用。 刚孵出的泥鳅全长 3 . 5 一 4 毫米,身体透明,不能自由活动,只能用头部的吸附器附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过 3 天左右,卵黄被吸收完,苗体才能游动并开始摄食,此时应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