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1.doc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1.doc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1.doc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1.doc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训练(四十一)一、选择题(2014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下图是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d祁连山脉解析:秦岭南坡山麓地带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坡山麓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太行山和祁连山的山麓地带,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而图中所示山脉无论是南坡还是北坡,山麓地带的1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可能属于武夷山脉。答案:c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海拔大致在()a1000米以上b1000米以下c1400米以上d1400米以下解析:在图中找出北坡1月和7月降水量线的交点,从该点向坐标轴横轴作垂线,该垂线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所在的海拔,为1月和7月降水量相等区域的海拔(如下图所示),则可知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在海拔1000米以下。答案:b(2014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图1和图2分别为某区域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据此回答35题。3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可能出现于图幅的()a中西部b西北部 c东北部d中东部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区域西北部地区最冷月气温为168,最热月气温为2024,气温年较差最大值接近40,最大。答案:b4等温线总体走向由图1到图2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植被差异解析:由图可知,图1的等温线总体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而图2等温线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b5对h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月份,该地午后多阵雨b图1所示月份该地气温日较差总体大于图2所示月份c图2所示月份,该地多晴天d图1所示月份,该地常遭台风袭击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可知,h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所示月份该地正值伏旱季节,多晴热天气。图1所示月份为冬季,降水较少,午后多阵雨常出现在夏季;冬季该地气温日较差总体小于夏季;台风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答案:c(2014辽宁大连第一次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611990年的气候水平衡图。图中的可能蒸发量是指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地表可以产生的最大蒸发量。读图,回答67题。6据图分析,该城市在下列哪些季节的缺水现象最严重()a春秋b夏秋 c夏冬d冬春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在春季气温升高较快,但月雨量较小,月可能蒸发量较大,容易出现缺水现象;秋季气温较高,月雨量减小速度大于月可能蒸发量速度,也可能出现缺水现象。夏季虽然月可能蒸发量较大,但月雨量较大,一般不会出现缺水现象;冬季气温较低,月可能蒸发量小,也不易出现缺水现象。答案:a7从图中的曲线来看,该城市月可能蒸发量的变化具有哪些特点()月雨量越大,月可能蒸发量越大月均温越高,月可能蒸发量越大夏季雨量充足,植物蒸发量小气温在0以下,可能蒸发量为0ab c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可能蒸发量最大时月雨量并不是最大的,且月雨量最大时,月可能蒸发量已减小;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故月均温越高,月可能蒸发量就越大;夏季雨量充足,植被的蒸发量也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在0以下时,月可能蒸发量为0。答案:d(2014重庆三峡名校高三联考)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读图,回答810题。8材料中所说的“梅关”位于图中的()ab cd解析:南岭是广东与江西、湖南的界山,北江是珠江的支流,流经广东省。答案:b9梅关古道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由过去的交通要道变为今天的旅游景区。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解析:梅关古道过去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京广铁路的修建,梅关古道的交通运输功能下降甚至消失,而今作为古迹成为了旅游资源,说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答案:c10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b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解析:从9题分析可知,梅关古道穿越南岭(梅岭山地),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答案:a(2014湖南桑植一中皇仓中学联考)夏季风前沿决定着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其风力的强弱、推进位置及停留时间,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下图示意我国110e120e夏季风前沿纬度位置的进退过程。读图,回答1113题。11夏季风最强和最弱的年份分别是()a1953年、1985年 b1975年、1993年c1965年、2000年 d1980年、1956年解析:我国东部夏季风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降水和水旱灾害。正常年份,5月初夏季风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登陆,6月份向北推进到江淮地区,78月份继续向北推进到东北、华北地区;若夏季风强,其向北推进的速度快,会导致南(方)旱北(方)涝;若夏季风弱,其向北推进的速度慢,会导致南(方)涝北(方)旱。由图可知1953年左右,6月中下旬,夏季风已经北进到华北地区(35n以北),且在东北、华北地区“逗留”的时间长(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说明这一年夏季风强。1985年,从7月初直到8月中旬,夏季风一直“逗留”在约35n以南地区(我国南方地区),说明这一年夏季风弱。故a正确。答案:a12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降水量()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大d区域差异较小解析:我国东部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在其影响下,我国东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这也是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c项符合题意。答案:c13我国江淮地区()a1985年受锋面雨带影响近两个月,洪涝灾害严重b1975年夏季长期受反气旋影响,出现严重的旱情c1995年7月份多暴雨洪涝灾害d1953年由于夏季风强盛,河流汛期最长解析:由图可知:1985年从7月初直到8月中旬,约两个月时间,夏季风一直“逗留”在约35n以南地区(我国江淮地区),带来江淮地区长时间的降水,造成洪涝灾害,所以a项正确。1975年夏季,受到锋面的影响,有降水天气,故b项错误。1995年7月份,夏季风大多数时间位于35n以北(我国北方地区),江淮地区出现干旱天气,所以c项错误。1953年该年夏季风强,造成南旱北涝,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流量和汛期长短不一,该年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要短,北方地区的河流汛期变长,故d项错误。答案:a二、综合题14(2014福建龙岩高三质检)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2)简要分析图中甲、乙两地10积温差异的原因。(3)甲地区为湿润地区,但甲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解析:(1)地势特征应从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或河流的流向判断。(2)影响积温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3)甲地区为四川盆地,7、8月出现旱情,应该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答案:(1)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2)甲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积温值较高,在55006000之间;乙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积温值较低,在40004500之间。(3)甲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某月某日气压(单位:百帕)形势分布图,附图为河套平原位置图。材料二广义的河套平原一般分为青铜峡至宁夏石嘴山之间的银川平原(又称“西套”)和内蒙古部分的“东套”。这里历来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必争之地,也是我国古长城的博物馆。更神奇的是这里的长城走向和分布与400 mm、300 mm、200 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1)说说该日内蒙古河套平原的天气状况及原因。(2)据材料一指出该日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线中,航运安全隐患较大的航段,并简析其原因。(3)附图中与2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的是_和_长城(填序号);与长城重合的是_(mm)年等降水量线,结合材料二简述它们在此重合的主要原因。(4)河套地区的地形种类多,成因也复杂多样,比较附图中a、b、c三个区域在地形成因上的差别。解析:(1)本题考查锋面知识。(2)南部沿海等压线密集,风力大。(3)本题考查读图知识。(4)a处是流水侵蚀形成盆地,b处形成冲积扇平原,c处形成冲积平原。答案:(1)阴雨天气。受低压(气旋)控制,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