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5、我们的营养(一) 【实验名称】:检验淀粉实验【实验器材】 烧杯、水、淀粉、玻璃棒、碘酒、滴管;馒头、米饭;白纸、瓜子;镊子、酒精灯、瘦肉。【实验步骤】1、把少许淀粉加水后放在烧杯内,用玻璃棒搅拌做成淀粉糊。2、用滴管吸入碘酒滴在淀粉糊上23滴,淀粉糊变成了蓝色,观察现象。3、把少量米饭放在硬纸板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 滴碘酒,观察现象。 4、用滴管再向馒头上23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淀粉糊变成了蓝色。米饭变成了蓝色。馒头变成了蓝色。【实验结论】 淀粉糊中含有淀粉。米饭中含有淀粉。馒头中含有淀粉。【实验原理】 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根据这一特性,可用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二)【实验名称】检验脂肪实验【实验器材】白纸、瓜子【实验步骤】 把瓜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实验现象】白纸上留下油渍【实验结论】瓜子 中含有脂肪。(三)【实验名称】检验蛋白质实验【实验器材】镊子、酒精灯、瘦肉1、把瘦肉用镊子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2、过一会儿闻一闻。【实验现象】会闻到一股像烧头发的气味。【实验结论】 瘦肉含有蛋白质。【注意事项】 在做脂肪实验前先让学生观察水滴到纸上的特点,以便区分油渍和水渍。6、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名称】:唾液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实验步骤】: 1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2 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3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实验结论】唾液有消化淀粉的作用。【注意事项】:1. 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2. 加入碘酒后摇匀。【链接】: 1.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2.如果时间不够,淀粉没有完全反应,则会显蓝色,但比未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淡。7、我们的呼吸【实验名称】:检验人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是否相同的实验 【实验目的】:检验人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是否相同【实验材料】 水槽、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烧杯、火柴、玻璃片、打气筒等方法一:【实验步骤】 1. 分别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将集气瓶放入水中,把玻璃管插入瓶中,向瓶内吹气,收集满气体即可)和新鲜的空气各一瓶,用玻璃片盖严。 2.将两个集气瓶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看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人呼出的气体所在集气瓶中的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实验结论】 我们吸进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气。 方法二:【实验名称】:检验人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是否相同的实验【实验材料】 玻璃管、集气瓶、澄清的石灰水、打气筒等【实验步骤】1. 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2. 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用打气筒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 我们吸进的气体是空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链接】: 1.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待瓶内氧气消耗尽,火柴就熄灭了2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事项】: 1.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前,先深吸一口气,呼出一部分后,再往集气瓶里吹气。 2.由于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用时较多,会影响其他操作的深入进行,可直接用嘴向保鲜袋中吹气来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燃着的火柴分别放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保鲜袋中,观察现象。8、心脏和血管【实验名称】:测心跳 【实验目的】:自制简易听诊器感知心跳【实验材料】:长胶管玻璃漏斗秒表【实验步骤】: 1、用漏斗和胶管套在一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听诊器。2、将漏斗扣在胸前心脏部位,将胶管另一端插在耳内,听心脏的跳动。【实验现象】:听到心脏的跳动【实验结论】:心脏在跳动【注意事项】: 漏斗要轻拿轻放,以防损坏。10、声音的产生 【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材料】三角铁、水槽、水杯、泡沫小球、气球、空纸盒、一盆水。【实验步骤】 1.用铁棒敲三角铁,听到声音后,用三角铁接触水面,观察现象。2、用水杯向水槽里面倒水,听到声音,看到水槽中的泡沫小球随着水流在动。3、用力给气球吹足气,松手会听到”噗噗”的声音。【实验现象】 1. 三角铁振动,水中有波纹。皮筋在振动。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发声时声带振动。2. 水面有波纹,并有水花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1、谁能传播声音 【实验名称】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步骤】 1. 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2. 用手指轻轻挠桌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能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贴近水槽,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实验现象】 1. 在空气中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气体传入耳朵的。2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2. 耳朵贴近水槽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液体传入耳朵的。 【实验结论】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实验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2、怎样听到声音【实验名称】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材料】 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膜、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步骤】1. 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 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实验现象】 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橡皮膜带动着火柴棍跳动起来。【注意事项】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实验结论】声音是由有物体振动产生的。14、水变咸了【实验名称】水的溶解实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实验材料】 3个烧杯、玻璃棒、药匙(或汤匙)、食盐、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实验步骤】: 1.先在每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约2/3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食盐、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静置一会儿,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小苏打、食盐、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能在水中溶解,有的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 【注意事项】必须要等物体静置下来以后才能观察。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材料取量要适宜。在搅拌时,要注意安装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到玻璃杯的杯壁。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整理仪器,把水倒掉,将烧杯清洗干净。 15、蜡烛的变化【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物质的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物理变化),一类是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实验器材】 蜡烛、小刀、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实验步骤】 1 用小刀将蜡烛切成两半,观察现象。2用小刀削下少许蜡烛末。3将削下的蜡烛末放在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4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从铁架台取下,熄灭酒精灯,待蒸发皿冷却后,观察现象。5.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现象。6.用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注意事项】 取蒸发皿、干玻璃片时要用试管夹,不能用手拿。注意点燃酒精灯的方法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实验现象】1.点燃蜡烛后,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又由液态变为固态。 2.点燃蜡烛后,干玻璃片上有炭黑。【实验结论】 1切割、加热蜡烛,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加热蜡烛,在温度的影响下,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冷却后,又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物理变化。 2将蜡烛点燃,在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点燃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在升高,蜡烛融化变成蜡油,属于物理变化;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即: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实验原理】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切割蜡烛、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16、食盐和水泥【实验名称】食盐和水泥变化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食盐和水泥的变化,认识物质变化的可逆性。【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坩埚、勺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干水泥块。【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倒入水,将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3、将水泥倒入盘中后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4、将水泥块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注意事项】 1.以上两个实验也可以分别去做。2烧杯中倒入水要适量,不可太多,注意放入食盐的量,既要多放,又要保证能够完全溶解。 3加热坩埚注意安全,实验完毕待坩埚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现象】1.食盐水加热后食盐呈现出来。 2.水泥加水后再加热仍然是水泥块。【实验结论】1.将食盐水加热,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可逆変化。2.水泥加水凝固后不能恢复原状-不可逆変化。【实验原理】 食盐在水中可以溶解;通过给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重新析出,恢复原状。这个过程说明了物质变化的可逆性。而水泥这种物质发生变化后不能恢复原状,属于不可逆变化。 17、铁生锈【实验名称】铁生锈的条件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器材】 铁钉、砂纸、试管、试管塞、试管架、纯净水、食盐、干燥剂、蜡烛、油、醋、肥皂屑、吹风机。【实验步骤】 实验一:铁生锈的条件(一) 1 将4支试管分别编号A、B、C、D备用。2用吹风机将A试管内吹干,迅速放入一枚铁钉,立即用试管塞塞住管口。用蜡封住试管口,使其与外部空气绝。3. 在B试管内装入煮沸后的水,然后将铁钉完全浸没水中。用试管塞塞住管口。用蜡封住试管口,使其与外部空气绝。4. 在C试管内装入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不封口,使铁钉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再加入少量食盐溶解,使铁钉一部分在盐水里,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不封口,使铁钉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支试管放在试管架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实验现象】1. A、B试管中铁钉不生锈。2.C试管中铁钉生锈.3.D试管中铁钉生锈的程度比C试管加深。【实验结论】 1.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2.在有盐的情况下,铁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铁生锈的条件(二)【实验器材】油、醋、肥皂水、食盐水、铁钉、试管、玻璃棒、水。 1 将4支试管分别编号A、B、C、D备用,加入等量的水。2 将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油、醋、肥皂水、食盐水并搅拌。3 将4枚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观察一周。【实验现象】B、C、D试管中的铁钉生锈,A试管中的铁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醋、肥皂水、食盐水能够促进铁生锈;油可以防止铁生锈 19、距离和时间)(一)【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实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标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实验器材】玩具车、秒表、米尺。【实验步骤】1 定好起点,用米尺测量出5米、10米距离,做好标记。2测量并记录玩具车行驶5米、10米所用的时间。3测量出玩具车行驶5秒钟、10秒钟所行驶的距离。【注意事项】 1测量时要沿直线。 2测量时,以车头到车头为测量距离,或者以车尾到车尾为测量距离。【实验结论】1 玩具车速度一定,行驶的距离越长,所用的时间就越长。2 玩具车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越长,所行驶的距离就越长。【实验原理】 速度一定,距离与时间成正比。(二)【实验名称】静止和运动模拟实验【实验器材】墨水瓶、课本、橡皮。【实验步骤】1.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2. 拉动课本,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拉动课本,墨水瓶和橡皮随着课本运动。【实验结论】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如果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本是静止的;如果课桌为参照物,则课本是运动的。 20、斜面【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作用以及省力规律。【实验材料】 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记录读数。 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成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匀速拉小车,记录读数。 3在长木板的一端再垫高,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匀速拉小车,记录读数。4对比分析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越高,测力计的读数越大。【实验结论】 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21、杠杆【实验名称】杠杆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杠杆的用力规律【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处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处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处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 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就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骨科护理学选择题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与流通政策法规解读与应对策略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学效果评估策略报告
- 解析卷福建省永安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章节训练试题
- 养老服务协议范本
- 威海市编导岗位国企招聘笔试题
- 2025地形图保密承诺合同涉及国家重要交通线路规划
- 2025版智慧城市照明系统日常维护及升级合同
- 2025版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软件销售与技术服务协议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四链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路径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网络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
- SMART200与ACS510通过modbus通信控制启停
- 山西省临汾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项目领导班子竞聘面试评分表
- 皮肤科常见疾病学习课件
- 工序质量报验单
- 斜屋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