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供求均衡和价格决定四、计算题 1.解:(1)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为带入均衡条件,有:50 5P= 10 +5P得:Pe = 6将Pe = 6 带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e= Qd = Qs = 20。(图略)(2)将新需求函数和原供给函数带入均衡条件,有:60 5P = 10 +5P得:Pe1 = 7将Pe1 = 7 带入新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e1= Qd1 = Qs =25。(图略)(3)将原需求函数和新供给函数带入均衡条件,有:50 5P = 5 +5P得:Pe2 = 5.5将Pe2 = 5.5 带入原需求函数和新供给函数可得Qe2= Qd = Qs2 =22.5。(图略)(4)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规律为需求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化。3.解:根据需求函数可得反需求函数Q = 10000 200P + P2需求价格弹性 (1)当价格P1=60时,根据需求函数可得Q1 = 1600当需求量Q2=900时,根据需求函数可得P2 = 70将上述两组数据分别代入(1)式得所以,当价格为60时,需求弹性为3,当需求量为900时,需求弹性约为4.67。4.解:(1)根据需求函数可知,(2)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为当商品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可增加收益;当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提高价格可增加收益;当商品的需求弹性为1时,价格变化,收益不变。根据(1)中的结果可知:当P5 P,即P 2.5时,ed 1; 当P5 P,即P 2.5时,ed 1。同时根据需求函数,可知价格应该介于0和5之间,即0 P 5。所以,当2.5 P 1,若想增加总收益,应该降低价格;当0 P 2.5时,ed 1,若想增加总收益,应该提高价格。5.解:结合收入需求函数M = 90Q2和收入弹性公式可得:因此,当收入为9000或者其他水平时,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为0.5。6.解:(1)市场需求函数为个人需求函数的加总,即QD = 120000 20000P 市场供给函数为单个厂商需求函数的加总,即QS =20000P市场均衡时QD =QS,即120000 20000P = 20000P可得:P = 3,Qe = QD =QS = 60000(2)新的个人需求函数为 d=14 2P 新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 = 140000 20000P 市场均衡时140000 20000P = 20000P 可得:P = 3.5,Qe = QD =QS = 70000(3)新的厂商供给函数为s = 40 + 20P 新的市场供给函数为QS = 40000+20000P市场均衡时120000 20000P = 40000+20000P可得:P = 2, Qe = QD =QS = 80000(4)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新的厂商供给函数为 s = 20 ( P 2 ),即s = 20P 40则市场供给曲线为QS = 20000P 40000市场均衡时:120000 20000P = 20000P 40000 可得:P = 4,Qe = QD = QS = 40000相比(1)中的结果,价格上升了4 3.5 = 0.5美元均衡产销量减少了80000 40000 = 40000单位消费者负担的税额为4 3 = 1美元,生产者负担的税额为2 1 = 1美元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 2*40000 = 80000美元7.解:(1)当x产品销量为100单位,即需求量为100时,其价格为:Px = 1000 5100= 500当y产品的销量为250单位时,其价格为:Py = 1600 - 4250 = 600根据弹性公式(2)需求交叉弧弹性公式为其Qx = 75 100 = 25Py = 1600 4 300 = 400Py = 400 600 = 200因此(3)因为B公司产品y的需求弹性为0.6,即缺乏弹性,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因降价而导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小于价格下降的比例,销售收入会下降。因此,B公司若谋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采取降价策略是不合理的。第3章 消费者均衡和价格决定四、计算题1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下图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3元。OX1X2ABUEI=P1X1+P2X23020某消费者均衡图(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边际替代率。解:(1)I=P1X1=90(2)P2=I/X2=90/20,得P2=4.5(3)根据I=P1X1+P2X2,预算线的方程为2X1+3X2=60(4)预算线的斜率=P1/P2=2/3,(5)MRS12=MU1/MU2=P1/P2=2/32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 =20元和P2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为多少?他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1)由于均衡条件:MU1/MU2=P1/P2 (1)20X1+30X2=540 (2)由(1)、(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X1=9,X2=12(2)3假定效用函数为U=q0.5+2I ,q 为消费的商品量,I为收入。求需求曲线。解:根据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单位货币的效用为若单位商品售价为P,则单位货币的效用就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即 于是得, 进而得,这就是需求曲线。4考虑某消费者购买商品A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假定消费者关于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Q0.022P,收入I6500,商品A的价格P20。如果目前的商品A的价格上升为P40。求商品A的价格变化的总效应是多少?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又分别是多少?解:Q1=0.026500-220=90Q2=0.026500-240=50总效用为50-90=-40由替代效用定义知,消费者应保持实际收入不变,因此应增加收入(40-20)90=1800Q1=0.02(6500+1800)-240=86替代效应:86-90=-4收入效应:-40-(-4)=-36第4章 生产理论三、计算题1.解:(1)平均产出函数为:APQ/L21+9L-L2边际产出函数为:MPdQdL21 + 18L-3L2(2)首先确定合理投入区间的左端点。令APMP,即:21 + 9L- L221+ 18L- 3L2 求解得到L0和L4.5, L0不合实际,可以舍去,所以,合理区间的左端点应在劳动力投入为4.5个的时候。再确定合理区间的右端点。令MP0,即:21 + 18L - 3L20求解得到L-1和L7, L-1不合实际,应舍去,所以,当使用劳动力为7个的时候,总产出最大。合理的劳动使用量应在4.5和7之间。目前使用的劳动力小于4.5,所以是不合理的。(3)劳动投入最优的必要条件为:(21 + 18L - 3L2)363容易解出L=0或L6。L0不合理,舍去,应有L6,即使用6个劳动力是最优的。2.解:由所给条件知道,MPL8,MPK12。因为:MPLw881; MPK1210=65。可见:MPL/wMPKr由最优组合的必要条件可知现在的50个单位的劳动和60个单位的资本的组合是不合理的。应该增加资本的使用量,同时减少劳动的使用量。3.解:(1)生产函数Qmin(5K,8L)反映了资本和劳动在技术上必须以固定比例投入。本题Q 100时等产量曲线为直角形式,资本与劳动的必要比例为K/L=8/5。且5K=8L=100。即K=20,L=12.5(2)由5K=8L,推出4.证明:(1) 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假定资本K的投入量不变(用表示),而L为可变投入量。对于生产函数 并且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L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同理可证 这表明:当劳动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资本量K的增加,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 上述分析表明该生产函数所描述的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第5章 成本理论二、计算题1.解:(1)可变成本VCQ3-20Q2+17Q。固定成本FC66(2) AVC Q2-20Q+17。AFC66/Q。SAC Q2-10Q+17+ 66/Q(3)停止营业点是AVC最低点。令AVC( Q2-20Q+17)2Q-20=0,Q=102.解:由dTC/dQ=MC所以TC=MC*dQ=(3Q2+5Q+80)dQ=Q3+5/2*Q2+80Q+又,当Q=3时,TC=292 33+5/2*32+80*3+=292=5/2总成本函数为TC=Q3+5/2*Q2+80Q+5/2由此可得AC=TC/Q= Q25/2*Q+80+5/2*1/QAVC= Q3+5/2* Q2+80Q3.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令 求得 L30 即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 (2)由(1)的结论可知,当平均可变成本极小(APL极大)时,L=30 代入生产函数中, 即平均可变成本最小(APL极大)时的产量为3 0604.解:该问题可以转化为求TC及TVC曲线的拐点。对于成本函数TC=5Q3-35Q2+90Q+120dTC / dQ=15Q2-70Q+90d2TC/dQ2=30Q-70令 d2TC/dQ2=0即30Q-70=0当时,TC、TVC曲线上凸。当时,TC、TVC曲线下凸。所以点当(,202,96)、(,83,96)分别是TC、TVC曲线的拐点(以产量Q为横轴,成本C为纵轴)。即自点(,202,96)、(,82,96)起TC及TVC曲线遵循收益递减规律。第6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三、计算题1解:(1)STC=0.1Q32Q2+15Q+10 MC=0.3Q24Q+15 又 P=55,完全竞争单个厂商MR=P=55,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C=MR,得:0.3Q24Q+15=55 解:Q=20 此时,总收益TR=PQ=5520=1100,STC=0.12032202+1520+10=310 利润=790 (2)TVC=0.1Q32Q2+15QAVC=0.1Q22Q+15 当P=AVC时,厂商必须停产。dAVC/dQ=0.2Q20,Q=10 P=0.1102210+15=5即当市场价格下降为15时,厂商必须停产。(3)MC=0.3Q24Q+15 令MC=AVC,0.3Q24Q15=0.1Q22Q15 得:Q=10 厂商的供给函数是P=0.3Q24Q+15(Q10)。2.解:(1)MR = P = 100 LMC = dLTC/dQ = 3Q2 24Q + 40,即MR = LMC, 即3Q2 24Q + 40 =100 解得Q=10LTC(10) = 200 LAC = 200/10=20 TR LTC = 10100200800(2)市场长期均衡时,价格等于最小长期平均成本,即P=MinLACLAC= Q2 12Q + 40令 dLAC = 0,即2Q 12 = 0,得Q=6。即Q6时,长期平均成本达最小。最小平均成本4。所以长期均衡时价格为4。(3)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由(2)的结论知道其供给曲线为P=4.此时市场需求为Q660154600,单个企业的产量为6,则可知共有100个厂商。3.解:(1)由D=SS 6300 400P= 3000 + 150P P=6 Q=3900(2)因为均衡价格P=6和单个企业在LAC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一致,所以处在长期均衡点。(3)D= SS 8000 400P=4700 + 150P P=6 D=5600(4)理由同(2)处于长期均衡 N=D/n=5600/50=112(5)属于成本不变行业(6)N1=3900/50=78 N- N1=34 4解:(1)垄断厂商均衡时MR = MC = 20根据需求函数可知,MR = 100 4Q即:100 4Q=20可得 Q = 20 , P = 100 2Q = 60(2)社会最优的价格P = MC = 20, 根据需求函数Q = 40(3)由于垄断使得产量损失20单位,价格上升40单位。垄断效率损失为:0.5*20*40=400(4)如果可以实施完全价格歧视,厂商可以将产量扩大到60单位,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此时效率损失为0.5解:()利润最大化时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就是产品的价格, 市场均衡时:QS = 1800P-60000=Qd = 100000 200P可得 P = 80 Q = 84000MC = dTVC = 0.3q2-12q+132.50.3q2-12q+132.5 = 80 Q=35或q=5, 经检验q=5不是的极大值点,所以该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是(2)TR-TC =PQ -(0.1q3 - 6q2 + 132.5q + 400)= 825(3)固定成本的变化不影响的大小,从而不影响均衡产量,当市场价格弥补不了最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将停止生产。6. 解:(1)QS= Qd P=6 Q=50000 处在厂商LAC曲线的最低点,所以是长期均衡(2)N=50000/500=100(3)Qd1= QS P=8 Q=55000 ,单个厂商的产量为q=55000/100=550,单个厂商的利润为 = (PSAC)*q=5507.解:(1)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为:P = 2Q +2 或者Q= 0.5P 1 (2)1000个厂商组成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Q = 500P 1000市场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即 500P 1000 = 8000500P可得 P = 9 ,此时厂商的产量为 0.5*9 1 = 3.5(3)由MC = 2Q+2,TFC = 100,可得STC = Q2 + 2Q + 100企业获得正常利润时 STC = TR = PQ8解:利润最大化时MR1=MR2=MCMC = dTC/dQ = Q2 60Q + 1000 = 48*48 60*48 + 1000 = 424MR1 = 1100 26Q1MR2 = P2(1- 1/ed2) = P(1- 1/3)根据MR1 = MC, 即1100 26Q1= 424,可得Q1= 26, Q2 = 48 -26 = 22根据 MR2 = MC,即P2(1- 1/3) = 424,可得P2 = 636将Q1= 26带入需求函数可得 P1 = 1100 13*26 = 762厂商的纯利润为: = P1Q1+P1Q2 TC = 762*26 + 636*22 (1/3*483 30*482 + 1000*48) = 157449解: = TR TC = P*Q-TC(1) 对 求一阶导数,导数为零时,可得答案(2) 令=0可得答案10解:TC = Q2 + 10Q,MC = 2Q + 10 = 2Q1+2Q2+10Q1 = 32 0.4 P1, 则P1 = 80 2.5Q1, MR1 = 80 5Q1Q2 = 18 0.1P2, 则P2 = 180 10Q2, MR2 = 180 20Q2将MR1= MC即 80 5Q1= 2Q1+2Q2+10和MR2=MC,即180 20Q2=2Q1 + 2Q2 + 10两方程联立,可得Q1 = 8,Q2 = 7P1 = 60, P2 = 1101 = TR1 TC1 = P1Q1 Q12 10Q1 = 480 64 80 = 3362 = TR2 TC2 = P2Q1 Q22 10Q2 = 770 49 70 = 651(2)两个市场一个价格,则可视为一个市场,市场需求函数为Q = Q1+Q2 = 50 0.5PMR = 100 4Q = MC = 2Q + 10可得Q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背景下医药市场策略调整报告
- 电力施工材料安全管理措施
- 2025年外贸业务员招聘考试模拟题集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宝石鉴定师认证考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农田水利建设劳动力和材料机械设备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 2025新能源行业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管理报告
- 八年级地理讲课大纲计划
- 2025年商务谈判技巧与实战经验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师专业技能认证预测题集
- 2025年IT行业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预测题
-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的个案护理
- 要素式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执行用)
- 慢性根尖周炎病例汇报
- 2025年秋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课件:第1课时 几分之一
- 公司项目谋划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专业能力
- 小学英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巩固强化练(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真题讲评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
- 供养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