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doc_第1页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doc_第2页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doc_第3页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播学核心理论专题研究专题一 传播学 一、传播学产生与确立 1、传播学产生的背景 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其形成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第一、传播媒介发展 第二、历史社会环境 第三、社会科学的发展 2、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第一、在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无论是在日常的政治活动中,还是在四年一次的竞选中,都比较重视和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第二、在经济上,一方面传播学的兴起与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在两次大战中和以后日益壮大,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第三、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3、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源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欧洲源流,二是美国源流 欧洲源流: 塔尔德:模仿理论 西默尔:躯体对个人行为影响 传播网络理论 美国源流: 杜威:大众传播的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 库利:初级群体 镜中我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米德: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社会自我理论 “主我”与“客我” 李普曼:拟态环境 刻板成见 4、四大先驱与施拉姆 拉斯韦尔 拉斯菲尔德 霍夫兰 卢因 施拉姆 4、信息论与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香农与信息论 维纳与控制论 二、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 三、传播学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区别比较 四、传播学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专题二 传播 一、传播的含义 二、传播的类型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3、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三、传播的模式 1、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2、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3、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四、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专题三 信息与符号 一、信息 1、信息实质与特征 2、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 二、符号 1、符号的定义 2、符号的特性 3、符号的类型 专题四 传播者 一、传播者 二、社会制度与传播制度 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 三、传播者与把关 1、把关人与把关 2、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专题五 传播媒介 一、媒介、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 二、认识媒介 1、认识媒介的意义和基本观点 2、认识媒介的角度和原则 3、传播媒介的特点 报纸 广播 电视 杂志 新媒介 三、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媒介是人延伸 2、媒介即讯息 3、热媒介与冷媒介 4、地球村 专题六 受众 一、受众 受众、分类、特征、受众的权利与动机 二、主要的受众观(郭庆光)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2、作为市场的受众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二、受众与信息 1、受众选择信息的过程 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2、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因素(选择性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 三、有关受众的主要理论 1、个人差异论 2、社会分化论 3、社会关系论 4、文化规范论 5、社会参与论专题七 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 二、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1、枪弹论 代表性研究:宣传研究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2、有限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 (1)霍夫兰和耶鲁学派:态度劝服研究 (2)库珀等:漫画“比戈特先生”的研究。1947年。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的效力。 (3)拉扎斯费尔德等:两级传播论 (4)1960年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 3、适度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和理论成果 (1)雷蒙鲍尔:顽固的受众 1964年 从考虑“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到考虑“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 (2)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效果:指受众能从大众传播的讯息当中得到什么样的需求的满足。 (3)创新与扩散理论 (4)议程设置理论 (5)教养理论 (6)暴力内容对行为的效果 1972年,医务总监报告:“在看电视暴力和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初步的以及暂时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只在某些儿童,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身上起作用;这种因果关系只在某些环境下才起作用。” (7)知识沟假说 4、强大效果论 代表性研究: (1)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1973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2)第三者效果 1983年,戴维森提出。第三者假设认为,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低估了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3)电视暴力对行为产生的效果 净化说。模仿说。免除抑制说。 1982,美国全国精神健康研究所报告:“电视上的暴力确实导致了看这些节目的少年儿童的侵犯行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变得有侵犯倾向;但是,在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积极相关。” (4)1984年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 电视的确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他们对基本价值观的评定及他们参与政治性行为的意愿。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普遍结论 专题八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郭庆光)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二、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1.新闻传播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体包括新闻环境资源、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新闻媒介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