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m20110220.湖北教育学会2011届高三第2轮复习研讨会报告.ppt_第1页
cjm20110220.湖北教育学会2011届高三第2轮复习研讨会报告.ppt_第2页
cjm20110220.湖北教育学会2011届高三第2轮复习研讨会报告.ppt_第3页
cjm20110220.湖北教育学会2011届高三第2轮复习研讨会报告.ppt_第4页
cjm20110220.湖北教育学会2011届高三第2轮复习研讨会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全国卷物理高考备考研究 二轮备考策略 方法及冲刺阶段重点 难点 热点解析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继明 第一部分落实二轮计划 优化备考策略 高考理综及物理数据统计 1 2月下旬 5月下旬 本轮复习首要的任务是把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化 系统化 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线 铺成面 织成网 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和方法结构体系 一 落实二轮计划优化备考策略 WAB qUAB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类比重力势能 电场强度 电场力 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电场知识体系 电场力的功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平衡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直线运动 含周期运动 变化电场 方波形 交变 非匀强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与方法结构体系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专题内容 加强对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建模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等 一 落实二轮计划优化备考策略 动力学中的水平传送带 3 在理解的基础上 能够重组 整合各部分内容 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4 落实物理学科训练与理科综合模拟训练 兼顾查漏补缺 关注各方高考信息 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的训练 调节考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 功能关系 一 落实二轮计划优化备考策略 电磁感应电路中的功能关系 第二部分研习考纲考题 把握备考方向 高考 全国命题与自主命题 大纲全国理综卷 甲卷 9 乙卷 8 大纲地方理综卷 重庆卷 四川卷新课程全国理综卷 全国卷 陕西卷 辽宁卷 湖南卷新课程地方理综卷 北京卷 天津卷 广东卷 山东卷 浙江卷 福建卷 安徽卷新课程全国单科卷 海南卷新课程地方单科卷 上海卷 江苏卷 考试大纲是指导高考命题的大纲 它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大纲 因而我们的一切复习教学活动都应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与2009年的考试大纲相比 物理学科2010年高考大纲没有做任何实质性的修订 预计2011年考试大纲物理部分不会有大的变化 目前可以根据2010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二 研习考纲考题 把握备考方向 二 研究考纲考题准确把握方向 1 对 知识内容表 及其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透彻的研究 以防遗漏 帮助学生熟练 全面掌握高考物理的内容 比荷 g 估读 二 研究考纲考题准确把握方向 2 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中的题型示例和样卷进行认真研究 在此基础上明确高考中的重点 难点和热点 安排组织好单元训练 专题训练 题型训练和模拟训练 14 2009年湖北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 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 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难度 0 61标准差 2 93重要的物理概念要透彻理解 第三部分全面夯实4G 注重过程方法 2010年湖北卷16题 16 关于静电场 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C A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 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B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C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 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D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 电场力做功这零 21 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t 0时刻振子的位移x 0 1m t 4 3s s时刻x 0 1m t 4s时刻x 0 1m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 ACD A 0 1m 8 3sB 0 1m 8sC 0 2m 8 3sD 0 2m 8s 2010年湖北卷21题 隔离法与整体法联想与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微元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数学 函数 几何 归纳 数列 极值 方法等 2008年全国卷 15 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 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 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 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B A 红光以30 的入射角入射B 红光以45 的入射角入射C 紫光以30 的入射角入射D 紫光以45 的入射角入射 排除1 因为同种介质对紫光的折射率较大 故入射角相同时 红光侧移距离较大 C D项错 排除2 根据n sin sin 对于红光 入射角越大 则折射角越大 侧移距离越大 A错B对 排除 2010年湖北卷15 如右图 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 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 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 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 设抽出后的瞬间 木块1 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 a2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则有 C A a1 0 a2 gB a1 g a2 gC a1 0 a2 M m g MD a1 g a2 M m g M 隔离 2008年全国卷 16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 周期为T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 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 若a 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a 2 5m xb 5 5m 则 C A 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 b质点恰在波谷B t T 4时 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 t 3T 4时 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 在某一时刻 a 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 平移对称 由题和图知 波长为4m 波向左传播对ABC项 用波的平移法处理对D项 波的对称 速度相同的质点在T 2内出现 21 一束由红 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 射入 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 5 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则在 从0 逐渐增大至90 的过程中 B A t1始终大于t2B t1始终小于t2C t1先大于后小于t2D t1先小于后大于t2 2008年全国卷 21 解析 设折射角为 玻璃砖的厚度为h 在玻璃砖中传播的光路长为L 时间为t 则由几何关系又 2008年全国卷 21 解法一 当 00时 上式简化为 由于蓝光和红光的折射率故t1 t2 假设t1 t2 由于蓝光和红光的折射率 解得 故假设不成立 可见 当 0 90 相同时 t1始终小于t2 特殊值假设 据上式分析即 2008年全国卷 21 解法二 三角函数 表明当变量时 某种光的最大折射角即临界角为 则该光的折射率 由于蓝光和红光的折射率 所以蓝光和红光的临界角 即 可见 在 从0 逐渐增大至90 的过程中 t1始终小于t2 第四部分突出主干知识聚焦热门考点 典型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 简谐运动和波动 四 突出主干知识聚焦热门考点 1 匀变速直线运动2 受力分析 物体的平衡3 牛顿运动定律4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运动5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6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7 功 功率 机械能守恒定律8 简谐运动 简谐波9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气体状态参量的微观解释10 电场强度 库仑定律 电场线11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电容12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13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焦耳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4 安培力 左手定则15 洛仑兹力 右手定则16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17 光的折射与折射定律 折射率 全反射与临界角18 光电效应 能级 衰变 核反应 核能 命题素材 四 突出主干知识聚焦热门考点 第五部分掌握基本实验 注重实验探究 历届高考实验试题特点 i 实验题的分数都在15到20分之间变化 所占的分值较大 占分比例在12 5 17 左右 ii 注重基本实验仪器的考查 iii 注重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的考查 强调误差分析 iv 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考查 v 电学实验考查的比例和出题的几率相对较大 vi 题材多样 取材广泛 注意对新增实验的考察 强调实验创新 体现在 用学生在教材中学过的原理去设计实验来测定某一物理量 用学生实验中用过的方法去设计实验完成其它物理量的测量 实现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 设问适度开放 五 掌握基本实验注重实验探究 2009年湖北卷22题 22 8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1 2 3 4 5 6为连接点的标号 在开关闭合后 发现小灯泡不亮 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 需要检测的有 电源 开关 小灯泡 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 1 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 在连接点1 2已接好的情况下 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 在连接点1 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 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 2 在开关闭合情况下 若测得5 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 则表明5 6两点间 或开关 可能有故障 3 将小灯泡拆离电路 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答案 调到欧姆挡 将红黑表笔相接 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如电阻无穷大 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2009年云南卷22题 22 5分 某同学得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完成下列测量步骤 1 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 将红 黑表笔分别插入正 负表笔插孔 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 将红 黑表笔 短接 进行欧姆调零 4 测反向电阻时 将 红 表笔接二极管正极 将 黑 表笔接二极管负极 读出电表示数 5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应让电表指针尽量指向表盘 中央 填 左侧 右侧 或 中央 否则 在可能的条件下 应重新选择量程 并重复步骤 3 4 6 测量完成后 将选择开关拔向 OFF 位置 答案 3 短接 4 红 黑 5 中央 6 OFF 指针式多用电表 2009年两卷第23题 两道实验试题入题浅显 难度接近且适中 有利于消除考生对实验题的畏惧心理 实验试题设问细腻 层层递进 对所有考生都有很好的区分度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实验试题 一分为二 涉及探究 体现课改 实验题取材不拘泥于课本 设问开放 实验题强调对实验方法和结果的评估 这些变化对今后高考实验命题的发展影响深远 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010年高考趋势 宜昌 22 6分 图1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 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 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 接收器可以接受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 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如图2所示 1 若图2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 5小格 对应的时间为5 00 10 2s 则圆盘的转速为 转 s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 20cm 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 c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4 55 3分 2 1 46 3分 说明 带单位照样给分难度 0 308 23 12分 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 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 内阻r1 10 0 量程标称为5 0mA 标准电流表A2 内阻r2 45 0 量程为1 0mA 标准电阻R1 阻值10 0 滑动变阻器R 总电阻约为300 0 电源E 电动势为3 0V 内阻不计 保护电阻R2 开关S 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答案 1 4分 23 2 开关S闭合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端 答案 2 b 1分 说明 实物连图不正确或没有画 填b给1分 错误 连线交叉 变阻器连错 线未连到接线柱上 23 3 开关S闭合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使电流表A1满偏 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 则A1的量程Im为 答案 3 5 5I2 2分 错误 不是最简式 带单位 均不给分 23 4 若测量时 A1未调到满偏 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 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 A2的示数I2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m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4 3 00mA 1分 0 660mA 1分 6 05mA 2分 说明 0 66mA 1分 23 5 写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答案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分 测量时 电流表偏转大于满刻度的一半 满偏 大于1 2区间 1分 减小导线电阻 长度 电阻率 1分 用更高精度的电流表更换A2 1分 23题难度 0 541 实验复习 考什么怎么考 传统与创新抓重点 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试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1984 2010年全国高考卷电学实验题回顾 第六部分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关注热点 六 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关注热点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注重学以致用是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 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以生活 生产 科学研究中的有关情景为载体 对学生的能力加以考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问题背景或素材 解决试题的落脚点并不在实际的层面 而重在理论的层面上 即通过分析 从实际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具体的物理模型 再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 寻找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建立定量的关系式进行解答 关注科技 生活 生产适当关注热点 如航空航天 体育运动 环保 新能源新材料等 2010年湖北卷17 17 某地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方向向下 大小为4 5 10 5T 一灵敏电压表连接在当地入海河段的两岸 河宽100m 该河段涨潮和落潮时有海水 视为导体 流过 设落潮时 海水自西向东流 流速为2m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5mVB 电压表记录的电压为9mVC 河南岸的电势较高v东南西北D 河北岸的电势较高 2004年全国高考湖北卷19 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 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 磁感应强度为B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 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 如果忽略a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 用 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 则 A A fl2B 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B 2 fl2B 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C fl2B 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 2 fl2B 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P20 国庆阅兵 20 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 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 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 4m 在某位置时 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 然后他向前走了6 0m 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 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 这棵树的高度约为 B A 4 0mB 4 5mC 5 0mD 5 5m 2010年湖北卷20题 像1 像3 像2 4m 8m 4m 20m 24m 28m 右镜 左镜 8m 2009年高考湖北卷第15题 6分 难度 0 58标准差 2 96重点考查物理过程分析 2010年武汉市高三2月调考18题 第七部分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复习效率 七 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复习效率 估算及技巧 难度系数 资料懂和会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和保留三位小数 光学 计算1 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 多年来 一直把数形结合处理物理问题作为高考考查重点的思想之一 特别强调数学作为工具在处理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数学 基础学科 工具 瓶颈 第八部分规范解答试题强化应试技巧 1 有效数字2 图象解题3 论述与计算4 规范解题程序5 规范解题范例 规范解答计算题 八 规范解答试题强化应试技巧 九 训练与反思并重考试与总结并重 2001 2010年湖北卷计算题 2009年湖北卷26题 26 21分 如图 在x轴下方有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平面向外 P是y轴上距原点为h的一点 N0为x轴上距原点为a的一点 A是一块平行于x轴的挡板 与x轴的距离为h 2 A的中点在y轴上 长度略小于a 2 带电粒子与挡板碰撞前后 x方向的分速度不变 y方向的分速度反向 大小不变 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的粒子从P点瞄准N0点入射 最后又通过P点 不计重力 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难度 0 09标准差 3 07 2009年全国高考云南卷26题 26 21分 如图 P 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