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资料.doc_第1页
共模电感资料.doc_第2页
共模电感资料.doc_第3页
共模电感资料.doc_第4页
共模电感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DNXXXX-2005前 言本规范是总规范GJB 1435-92开关电源变压器总规范的相关详细规范。本规范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北京德恩电子有限公司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审核人:质量:工艺:本规范标准化人:本规范批准人: Q/DNXXXX-2005XXXXX型共模电感器详细规范1 范围1.1 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XXXXX型共模电感器(以下简称“共模电感器”)的详细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试验方法。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XXXXX型共模电感器的生产和试验。1.3 分类1.3.1 型号规格 本规范规定的共模电感器型号规格为XXXXX型。1.3.2类别 由于本规范所参照及引用的GJB 1435-92是开关电源变压器的总规范,按照总规范应规定变压器的类别,XXXXX型是共模电感器,因此未在本规范中规定类别,凡是涉及到与类别有关的试验,均按GJB 1435-92 中有关8类的规定执行。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面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JB 360A96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GJB 143592 开关电源变压器总规范 GJB 4027-2000 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3 要求3.1 总则 共模电感器应符合本规范和GJB 1435-92总规范的规定。本规范的要求与总规范不一致时,应以本规范为准。3.2 材料制造共模电感器的磁芯应符合“XXXX”的有关规定,其它材料要求见附录A(补充件)。3.3 设计和结构3.3.1 外形尺寸结构共模电感器的外形构见图1,引出线端的引出方向及结构应与图1相一致,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单位为毫米。图1 Q/DNXXXX-2005表1 外形尺寸型号项目XXXXXDmaxHmaxL4l23.3.2电原理图 电原理图见图2,线径和匝数见表2 图2表2 线径和匝数 产品型号项目XXXXXDN3.3.3 重量最大重量: XXg;3.4 工作温度范围 -55+1053.5工作电压、电流、频率V, A , kHz。3.6可焊性符合总规范3.5的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2.1,蒸汽1h老化。3.7 老化符合总规范3.7的规定。试验后应无物理和机械损伤,应符合3.10.1、3.12、3.13的规定,并应采用如下细则:a)温度:低温为55,高温为85;b)高温老化电流规定:电感器均是2、3短接,在1、4端输入直流电流,XXXXX施加DC (110%)A;c)恢复:试验后将电感器从烘箱内取出,在常温下至少放置4h,然后再进行规定电性能的测试。3.8 耐焊接热 Q/DNXXXX-2005符合总规范3.8的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5.1。3.9 引出端强度符合总规范3.9的规定。只做拉力试验,并按GJB 360A-96方法211,试验条件A进行,施加拉力10N。3.10 介质耐电压 符合总规范3.11的规定。试验方法按总规范4.6.8。其中试验电压按3.10.1、3.10.2、3.10.3进行。3.10.1 大气压下绕组间,施加电压AC50Hz、1500Vrms施加时间为60s,漏电流均不大于0.5mA,无飞弧、闪络、绝缘击穿及其它损伤。3.10.2 低气压下按GJB 360A-96方法105,试验条件E,绕组间, 施加电压AC50Hz、1500Vrmss,施加时间为60s,漏电流不大于0.5mA,无飞弧、闪络、绝缘击穿及其它损伤。3.10.3 降低介质耐电压绕组间,施加电压AC50Hz、1125Vrms,施加时间60s,漏电流不大于0.5mA,无飞弧、闪络、绝缘击穿及其它损伤。3.11 绕组连续性在进行本规范规定的所有试验后,每一绕组应无断路和绕组内部短路发生。试验方法同测电阻的方法。3.12 绝缘电阻符合总规范3.14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11。绕组间,施加DC500V,绝缘电阻Ri不小于1000M。3.13 电气性能 若无另行规定,以下共模电感器电性能参数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环境温度205下测试。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12。3.13.1 电感3.13.1.1 测试条件 f = 1kHz,V = 0.3Vrms(施加在绕组上的电压)V = 0.3Vrms(施加在绕组上的电压),串联方式测试。3.13.1.2在f = 1kHz,V = 0.3Vrms(施加在绕组上的电压)测试条件下的要求见表3。表3 产品型号项目XXXXXL1-2 (mH)(130%)L3-4 (mH)(130%)(mH)max3.13.2 直流电阻见表4表4 产品型号项目XXXXXR1-2(120%)mR3-4(120%)mQ/DNXXXX-20053.13.3极性短接2、3,测1、4电感,若L1-4L1-2 ,则极性符合3.3.2的要求,极性正确。3.13.3.1测试条件f = 1kHz,V = 0.3Vrms(施加在绕组上的电压) 3.13.4绕组间电容(该项不做考核指标,仅供参考)3.13.4.1测试条件f = 100kHz,V = 0.3Vrms(仪表设定值)3.14 温升 符合总规范3.16的规定,T 。试验方法见4.4.1。3.15寿命符合总规范3.17的规定,试验方法按4.4.2。按4.4.2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应无由于电感出现断路或短路引起的物理损伤。3.16 随机振动 符合总规范3.19的规定。试验方法见4.4.3。3.17 冲击 符合总规范3.20的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17.1,试验条件为H。 3.18温度冲击 符合总规范3.21的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18,但极限温度分别为-55和+105,极限温度保温时间30min,循环次数5次。3.19 耐湿符合总规范3.23的规定。试验方法见总规范4.6.20,但应实施以下细则:a) 极化电压不适用;b) 最后检查:在最后一次循环结束后,电感从潮湿箱内取出,并置于85的试验箱内,放置24h。在这段时间结束后,应检查电感有无泄露和其他明显损伤。3.20 过负荷符合总规范3.24的规定。试验方法见4.4.4。3.21 外观和机械检查(试验后)符合总规范3.25的规定。试验方法4.4.5。3.22 加工质量 按3.2、3.3的要求进行加工,应符合总规范3.29的规定。3.23标志在引出端上用粘标签标记引出端编号,所有标记应保证与图1 外形结构及图2 电气性能要求相符合,每个共模电感器要有产品标志,至少包括:产品型号、批号单个共模电感器的系列号序列号。产品标志分别在产品外部和内部进行标识,内部标识是用高温粘标签贴在磁芯表面绝缘层间,外部标志是用粘标签粘接到电感器的引出端1上。内部标志在内部检查时应清晰可辨,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若发生有引线编号标签和外部标志的损坏或脱落情况要及时更换或重新粘相应标识。3.24可追溯性 每个产品的全部生产、试验过程(日期、人员、设备、材料、检验及测试数据等)都要有记录,可追踪。每个产品要提供出厂检验数据。4 质量保证规定4.1 鉴定检验4.1.1抽样 符合总规范附录A的规定,采用固定抽样,抽取8只样品。 Q/DNXXXX-20054.1.2 检验程序从8只样品中抽出4只进行第1组试验,第1组试验完成后所有8只样品做第2组试验,待第2组试验完成后,从中抽出2只做第3组试验,剩下的6只进行第4组试验。鉴定检验的具体项目和顺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鉴定检验检验项目要求条款号方法条款号受试样品数允许的不合格品数1组 可焊性3.6总规范4.6.2.1402组老化外观和机械检查(外部)耐焊接热引出端强度介质耐电压(大气压下)介质耐电压(低气压下)绕组连续性绝缘电阻电气性能温升(2个样品)3.73.213.83.93.103.103.113.123.133.143.74.4.5.1总规范4.6.5.13.93.10.13.10.23.113.123.134.4.1803组寿命 绕组连续性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降低介质耐电压)电气性能外观和机械检查(外部)(试验后)3.153.113.123.103.133.214.4.23.113.123.10.33.13 4.4.5.1204组随机振动冲击绕组连续性介质耐电压(降低介质耐电压)温度冲击绕组连续性耐湿绕组连续性绝缘电阻介质耐电压(降低介质耐电压)过负荷绕组连续性绝缘电阻 介质耐电压(降低介质耐电压)3.163.173.113.103.183.113.193.113.123.103.203.113.123.104.4.3总规范4.6.17.13.113.10.3总规范4.6.183.11总规范4.6.203.113.123.10.34.4.43.113.123.10.360 检验项目要求条款号方法条款号受试样品数允许的不合格品数4组外观和机械检查(外部)(试验后)电气性能外观和机械检查(内部)(2个样品)3.213.133.214.4.5.13.134.4.5.2604.2筛选每一批次产品,制作完成后按3.7的规定和要求进行100%老化,然后按3.3.1、3.10.1、3.12和3.13的规定和要求进行100%筛选,剔除不合格品。若合格率90%,或在进行3.10.1和3.12要求的试验时出现1只不合格品,则整批报废。4.3 质量一致性检验4.3.1 逐批检验逐批检验分A组和B组。4.3.1.1 A组检验A组检验按表6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检验。4.3.1.1.1 抽样方案 符合总规范4.5.1.2.1中关于2分组规定。4.3.1.1.2 拒收批 符合总规范4.5.1.2.2规定。Q/DNXXXX-2005表6 组检验检验项目要求条款号方法条款号AQL重缺陷轻缺陷外观和机械检查(外部)介质耐电压(大气压下)介质耐电压(低气压下)绝缘电阻3.213.103.103.124.4.5.13.10.13.10.23.121.01.01.01.04.04.3.1.2 B组检验B组检验按表7规定的项目和顺序进行检验。 表7 B组检验检验项目要求条款号方法条款号电气性能3.133.134.3.1.2.1 抽样方案符合总规范4.5.1.3.1规定。 4.3.1.2.2 拒收批符合总规范4.5.1.3.2规定。4.3.1.2.3 样品的处理符合总规范4.5.1.3.3规定。4.3.2 周期检验XXXXX用产品不做周期检验,按单批鉴定交收。若在鉴定试验完成之日起12个月内,再次定货则该批只做筛选试验和A组、B组检验。4.4检验方法4.4.1温升符合总规范4.6.13的规定,电路图如图3。但应符合如下细则:a) 施加电流:电感器均是把 2、3短接在1、4端输入直流电流,XXXXX施加DC (110%);b)加电流工作时间:30min。4.4.2寿命符合总规范4.6.14.1的规定,电路图如图3但应采用下列细则和规定:a) 试验箱温度:+85;b) 施加电流:电感器均是把 2、3短接在1、4端输入直流电流,XXXXX施加 DC (110%)A,; Q/DNXXXX-2005 图34.4.3随机振动按GJB 360A-96方法214的规定进行试验。且应采用下列细则和附加规定:a) 安装:正常安装方式;b) 试验条件:试验条件(E);c) 试验时间:三个轴向,每轴向15min;d) 振动后的检查:应检查有无泄漏和物理损伤。4.4.4过负荷电路图如图3但应符合如下规定:a) 试验时间:鉴定试验时应进行48h;b) 试验温度:+ 85;c) 加电流:电感器均是把 2、3短接在1、4端输入直流电流,XXXXX施加DC (110%)A;d) 试验后的检查:检查所有的电感有无泄露和其他可见损伤,允许电感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冷却8h,然后再做其它试验。4.4.5外观和机械检查(试验后)4.4.5.1外部检查检查其材料、外部设计和结构、几何尺寸、标志和加工质量是否符合3.2、3.3、3.21、3.22、3.23的要求。磁芯表面的绝缘膜应无破损。4.4.5.2内部检查 对共模电感器进行DPA检查,具体项目为外部目检和制样镜检,具体方法符合GJB 4027-2000的有关规定但要符合如下细则:a) 外部目检失效判据符合GJB 4027-2000 0801电感器和变压器2.1.2 a、b、c条款的规定;b) 制样镜检失效判据符合GJB 4027-2000 0801电感器和变压器2.4.3 a、e、h、i、t条款的规定,其中对磁芯的检查时,判断是否失效,应与6.1条相对应的磁芯的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行检查(如果在6.1监制时,已经发生了本条所规定的失效情况,则本不判为失效,如果与原来相比后出现了与原来不同的情况并存在本条规定Q/DNXXXX-2005c) 的失效,则判为失效。)5 交货准备符合总规范5的规定。6监制和验收6.1监制在磁芯进行完表面处理后,通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