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不要讲话”教育现象的思考 2010级 李秀英 一、现状反思 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对着学生说:不要讲话!我们也常常看到在员工大会上,领导对着台下说:不要讲话!说话的老师、领导都觉得自己是在教育对方,并且认为对方应该立即接受教育,认真听话。而事实是,学生依然讲话,员工依然讲话,屡禁不止。对此,教育者似乎无可奈何,受教育者我行我素,教育活动一再陷入尴尬境地。反思这种“不要讲话”教育现象,可以得出一点:这是教育的无能!这种无能的表现主要有:1、教育语言贫乏;2、观念的落后;3、缺乏心理学素养。教育需要一定的语言艺术。教育者语言简单贫乏,势必影响教育的效果。面对学生自由讲话情况,教师总是一个腔调:不要讲话!即使这话曾是极能打动人心的,给重复了无数次后,也绝无再动人的道理,更何况它是一个没商量的命令话语呢。当下,我们可见公路上的交通警示语、公园里的倡导环保的标语,都很讲究语言艺术,诸如:“行车上路要小心 ,平安二字值千金”“ 司机一滴酒 ,亲人两行泪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等等。为什么专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却不讲语言艺术了呢?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他们对学生也就缺乏应有尊重和信任,他们崇尚所谓的听话教育,往往无视自己的声色俱厉而不允许学生的不敬,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正是由于这种“外强中干”的严厉,淤塞了师生之间的对话之路,划出了师生之间情感裂痕。岂不知,这正是教育者智慧贫乏的表现,是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试想,教育者以如此的理念教人子弟,如何能服人心?做教育,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一个好教师,必然是善于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心理疏导、让学生能真正健康成长的教育者。人为什么要讲话?讲话是生活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我表达的需要!人而不能讲话,岂不是个活死人?学生在课堂上讲话,所谓随便讲话,我们是否该想想:学生为什么讲话?我们是否给了学生必要的讲话讲话机会?如果学生讲话是故意的,那他又为什么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言:学生的问题都是信号。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学生的“讲话”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那么,对此“问题学生”,教育者的应对策略应该是:首先,清醒认识到,这是一个信号!其次,设法找到心理根源。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有关专家。在这解决过程中,要有信心,要知道:一切的危机都是转机!2、 发挥教育智慧 创造职业幸福 一个教育者,总是被学生的某个存在问题所困扰,如“讲话”该是件不幸的事。而我们知道,学生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此无奈地工作,岂不是件痛苦的事?教师,是有知识的人,是应该拥有智慧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发挥智慧去从事教育工作?智慧地做教育,会带给我们职业的幸福。 1、借鉴古人的智慧 读史记。叔孙通列传,不由叹服叔孙通的儒者智慧。史载,刘邦在“汉五年”夺得天下后,先在定陶被诸侯们共尊为皇帝。对刘邦来说,皇帝是做上了,可自己像个皇帝吗?原来,他那帮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以功臣自居常常在他面前狂呼乱叫,刘邦很是苦恼。这一切,叔孙通看在眼里,知道自己该有所作为了。他叔孙通是谁?大儒孔子的传人,想叫一帮缺少教养的武夫不乱喊叫、保持安静,他自有一套办法:制礼!他主动找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意思是:儒生很难替你攻城略地,可是能够帮您守住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礼仪。刘邦欣然批准了。 “礼”是什么?礼,据郭沫若推测:“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礼,具有强烈的禁忌感和极大的威慑力,“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礼运)。周公制礼做乐,将礼制扩展到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等庞大范围,对周王朝稳定天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惜春秋时,礼崩乐坏,虽有孔子极力传承,但各国统治者并不认同。如今,天下统一,治国安邦成为头等大事。叔孙通审时度势,发挥儒家的智慧,为刘邦制定了这样的礼: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向;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向。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依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这是一派多么庄严肃穆、声势煊赫的景象,秩序井然,尊卑分明,令人战栗振恐。这一大汉“朝仪”,深刻地教育了汉高祖那一帮兄弟。“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从朝见到宴会的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于是刘邦兴奋地感慨:“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种成功的巅峰体验是由叔孙通的“礼”带来的!叔孙通的“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育力量呢?“礼”的具体化,就是各种仪式。仪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为:一、仪式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诠释功能,能够折射出思想和精神。二是,仪式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仪式全体参与者都置身于一个刻意营造的氛围中,人人都是作用和被作用者,极易相互感染、共同强化。仪式能令我们在自由和秩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更有意识地去感觉、珍惜生活中的特殊时刻。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作者:洛蕾利斯辛格霍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2、生成个体的教育智慧 正如康德所言,“教育工作是最难的”。教师的工作始终处于“临界状态”,每天的课堂都是新鲜的,每天学生的情况既是波动向前的,又呈现出难以预料的复杂性。各种各样的考验是教师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可以说,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古往今来,富有教育智慧的人不少,因其几有“点石成金”的智慧,人们称之为教育家。他们大多写有专著,可为我们众多的教育者学习借鉴,诸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著作,我国的上个世纪的陶行知教育文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当代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工作漫谈、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等等。前辈的教育智慧,他人的教育经验,都不可能照抄照搬来作为自己的东西,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育成功,还得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消化吸收、潜心摸索,逐渐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如何生成?下面试谈三点: (1) 爱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于永正老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窦桂梅,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呵护这种愿望,让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学会自信,学会欣赏自己,赶走内心的自卑,树立创造者的自尊。 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学生,给学生一个展现美的舞台,相信你的学生会表现得更精彩!(2)挫折 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成功可以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超凡的智慧。经过挫折的历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升值。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对“巧妙的预设被学生扰乱”的教学经历往往最感头疼。而在有的教师看来,一个畏惧“活”课堂的教师必定体验不到那种师生相融的乐趣,也必定收获不了教育智慧的美丽。我们身边都有一些业绩突出的教师,其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绝不仅仅依赖于原始知识的存储。可以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曾经过挫折的历练,他们的脚下也曾经泥泞不堪,然而正是不堪的“泥泞”,才滑出了他们的智慧灵光、丰盈了他们的智慧之囊。 (3)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的智慧。教师应该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教师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讲起课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谈吐不凡,从而给学生法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是可以嗅到花草芬芳的知识王国。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流连忘返、身心陶醉呢?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钱海荣 2004/1师道可以说,教育语言艺术包含着以下表现形式:一是交心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是语言,“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所以,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心。以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观点,并化作一种自觉的行动。二是磁场式。形象的语言就似一块磁铁。一旦发出声音就会产生磁场。教育语言也应是块块磁铁,产生强烈的磁场,吸引学生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教育语言创造磁场,就要运用逻辑的力量。形成连锁式、阶梯式的语言艺术结构去征服对方,以无懈可击的论证导出必然的结论,使深奥的道理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实现教育目的。三是幽默式。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标志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生活中离不开幽默,教育学生也离不开幽默。幽默能将那严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也能使尴尬的局面变得生动活泼,有时也能消除误会。教育语言中恰当运用幽默,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善意,使某种思想观点易于被接受。何谓热情?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全国优秀教师郭柏春教授认为:“ 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说的就是教育的热情。“热情”是课堂生活最美好的情景,有助于造就学生对课堂的信任感,消除敌意和冷漠,使心灵乐于吸纳新知识,变得更加敞亮而充实。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育活动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 它不可能简单化的凭借一两句话就达成目标。 在部分教师头脑中,“师长”、“尊者”的封建师徒伦常意识依旧残存,对教育“上施下效”原始内涵的理解还是那么根深蒂固。他们对学生也就缺乏应有尊重和信任,他们崇尚所谓的听话教育,往往无视自己的声色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横店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监护考试题及答案
- 购买活动策划方案
- 灌肠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小警报危险物品认知与分类
- 项目管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清单模板
- 团队项目进度管理看板模板
- (正式版)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 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与活动策划手册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内容营销平台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微商课件培训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
- 网约车考试全国公共科目考题及答案
- 水电厂自动化管理制度
- 2025版标准劳动合同模板下载
- 小学生游泳队训练计划
- 2024从“小众运动”到“全民热潮”解码网球人群与市场机遇
- 2025-2030中国质子治疗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干道工程(道路、燃气、雨污水管线、再生水管线)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江苏连云港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3-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