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冬小麦栽培技术.doc_第2页
冬小麦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冬小麦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冬小麦栽培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小麦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地:一般选择灌排水方便、能适时收割前茬作物、地力较好、盐碱较轻的旱茬地;同时注意协调好冬麦生长中后期同邻作水稻的关系,以免冬小麦的生长受到影响。2、灌水:播前要灌好“白露”水。前茬作物收获前715天内及时灌水增墒,为冬麦保全苗打好基础。3、整地:严把整地质量关。播前整好地,耕深在20厘米以上,做到田面平整、土块细碎、上虚下实;拾净根茬;推荐使用旋耕机械进行作业,以便为冬麦播种及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对稻茬地要适度凉田后整地,只旋不梨。4、品种选择:全面推广宁冬10号和宁冬11号,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籽粒饱满,纯度不低于99%、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超过13%的良种。5、基肥:播前结合整地每亩基施农家肥20004000公斤或有机无机复合肥50公斤;基施化肥亩施碳铵50公斤,普磷3550公斤,或40含量以上的复合肥3040公斤,碳铵3040公斤。二、播种技术1、种植方式:可采用常规平种和膜侧种植两种方式。2、播种规格:常规平种可采用宽窄行,即宽行17厘米、窄行8厘米,或匀行行距1215厘米;套种12行、20行任选一种;膜侧种植带宽60厘米为一垄,垄宽36厘米,垄间距24厘米;队进行间套种玉米、蔬菜等其他作物的可在播种时预留相应的带宽距离。3、播期:最适播期在9月20日至1 0月5日。4、播量:亩播量一般在22到25公斤,亩保基本苗32万以上。5、播种深度:57厘米之间。6、种肥:播种时每亩带磷酸二铵1015公斤。7、播种要求:一般在整地后12天及时抢墒播种,播后及时耱地保墒。做到行直,籽粒均匀,防止漏播和重播。推荐使用液压悬挂式圆盘开沟播种机或24行大型播种机进行播种。三、田间管理1、灌足冬水:越冬前要大水灌溉至自然落下,对漏水严重的田块可再次适当补灌。严禁冰层盖苗。2、越冬防护:在越冬期要注意防止牲畜等啃吃、侵害幼苗。3、镇压保墒:冬春季镇压是提高越冬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一般在12月下旬土壤封冻后及时打碾,弥合裂缝,保温防冻。次年2月上中旬返青前后进行12次打碾提墒,促进返青。4、追肥:在返青期土壤表层化冻时机播旱追肥,亩追尿素10公斤,拔节前结合灌水亩追尿素79公斤;没有进行机播旱追肥的,可于拔节前结合灌水一次性亩追尿素1719公斤。基种肥与追肥的氮肥比例控制在5:56:4之间。5、灌水:4月上中旬及早灌头水,适时灌好抽穗水、麦黄水。 6、防治病虫草害:在冬麦播种前应施用克无踪等除草剂除去田块周边的杂草,破坏麦蚜、叶蝉、飞虱等害虫生活环境,减少其传播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和红矮病的机会;冬麦返青早,队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丛矮病、黄矮病、蚜虫等应根据病虫测报及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及时防除田间杂草。7、适时收获:在蜡熟末期及时收获。冬麦套种玉米技术一、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品种。套种玉米宜用紧凑型杂交种。 生产用种必须使用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超过13二级以上良种,并采用包衣种子。 目前建议推广的品种:饲用玉米品种以沈单16号为主,搭配登海3号、屯玉1号;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中单9409、优质青贮品种农大647、中北410。二、种植方式及规格1、小麦套种玉米吨粮模式总带宽210230厘米,其中,小麦净带宽120130厘米,宽窄行种植,种12行;玉米带宽90100厘米,种3行,行距25厘米,株距2325厘米,小麦玉米边行距2025厘米;可在小麦和玉米行之间种1行大豆。玉米亩保苗38004000株左右。2、宽幅型小麦套种玉米总带宽320360厘米,其中,小麦净带宽220260厘米,宽窄行种植,种2024行;玉米带宽100厘米,种3行,行距25厘米,株距2022厘米,小麦玉米边行距2025厘米。小麦收获后可复种青饲料玉米等适宜复种的其它作物。玉米亩保苗3000株左右。三、播种1、播期 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适时播种。2、播深 一般宜在56厘米。3、播种方法 在小麦播种时可根据种植规格的要求预留相应的空间。玉米播种采用拉线开沟定位穴播,每穴播2粒,或采用小型播种机具播种。为保一次性全苗,要重踩籽,严覆土。4、播量 一般吨粮田亩用量在33.5公斤,宽幅型用种量2.53公斤。四、施肥1、基肥 用于冬麦套种玉米的基肥以冬麦为主。2、种肥 播种时亩带种肥磷酸二铵710公斤,要施在种子两侧或两穴之间。3、追肥 玉米追肥分3次结合灌水进行。第1次于5月20日前后亩追苗肥尿素10公斤;第2次于6月2025日亩追穗肥尿素2025公斤或碳铵5065公斤;第3次于7月中旬麦收后亩追施粒肥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五、田间管理1、灌水 冬麦玉米共生期间的灌水同冬麦,麦收后7月中旬一水,8月中旬一水,9月上旬土壤缺水可灌一水。2、间、定苗 玉米三叶时进行间苗,五叶时定苗,1穴l苗,缺穴处留双苗。3、中耕 5月上旬至6月初对玉米进行中耕,原则是苗旁浅,行间深。4、病虫草害防治 除草 玉米除草结合中耕进行。麦收后除草可用20%克无踪水剂行间定向喷雾,亩用量100200亳升。 粘虫 麦收前发现幼虫,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70克,或2.5敌杀死1015毫升或20%速灭杀丁2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麦收后再喷一次防治。玉米螟 4月底以前,必须清除玉米秸杆和玉米芯,减少虫源。玉米大喇叭口期,亩用BT乳剂150200毫升,或用功夫乳油1015毫升,或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兑水2公斤,拌细沙10公斤,堆闷12小时,撒在玉米心叶内防除。也可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亩,或2.5%敌杀死2040毫升/亩,兑水3050公斤喷雾。玉米叶螨 在玉米叶螨危害始期,可选用柴油哒螨灵乳油、四螨哒粉剂、氧化乐果加哒螨灵、阿维菌素加哒螨灵、73%克螨特乳油等药剂,每亩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叶螨主要在叶片背面为害,且从下部叶片开始,药剂喷洒要周到,上下叶片、叶背面都要喷到。六、适时收获 以籽粒收获为目的的,应在果穗苞叶枯黄籽粒变硬且籽粒与穗轴结合部变黑时收获,一般时间在9月下旬收获;以青贮饲料为目的的,应在籽粒乳熟期秸秆尚绿时进行收获。冬麦后复种小黄豆技术一、 整地,施足基肥冬麦收获后及时犁地,结合耙地亩基施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二、 种子处理1、 选用60天早熟小黄豆。2、 播种前种子处理:(1) 精选种子,保证苗全苗壮。(2) 药剂拌种:亩用辛硫磷500克拌毒土50公斤撒入田中,以防治地下害虫。三、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小黄豆于6月28日至7月5日前播种,亩播量1015公斤,行距30厘米,株距 厘米,播时用小锄开沟进行穴播,播深45厘米,亩保苗2.62.7万株。四、 加强田间管理1、 苗期及时中耕除草,间定苗。2、 适时追肥,灌水。7月中旬幼苗分枝期结合灌水,亩追尿素10公斤,同时在菟丝子萌发前用48%地乐胺乳油拌细潮土30公斤,沿豆沟撒施,8月上旬开花结荚期应注意增花保荚,在田间管理上,要采取“促、控”相结合的措施,适时灌水,并适量施用垦原丰产素等生长调节剂。3、 豆类作物红蜘蛛为害一般较为严重,因此在小黄豆生长各阶段要注意及时防治。一般亩用杀蟎特、蟎绝代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五、 适时收获田间70%的豆荚出现成熟色时,即可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产量,也可结合当地市场行情,销售鲜食毛豆,效益更佳。冬麦后复种黄瓜技术一、整地冬小麦收获后立即整地,先犁后耙,做到土碎地平。结合整地每亩基施磷酸二铵30公斤,尿素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南北向起垄并覆膜,垄面宽60厘米,垄高15厘米,垄沟宽50厘米。二、播种选用早熟、耐低温和弱光、前期产量高、优质抗病的品种,如津杂四号、津优2号等品种。播种方法为用小铲在垄顶距垄边3厘米处扎口点播,点种深度23厘米,每穴点种2粒,播后覆土盖严。每垄两行,行距5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亩点种40004500穴。点种后及时顺垄沟灌水,水从膜下将垄顶土浸湿为宜。注意水量不可过大,水面不能浸过垄顶,如水量过大,漫过垄顶,则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三、放苗、间苗封口播种淌水后,一般第三天种子就开始发芽出苗,及时检查,严防高温蒸苗,发现顶膜幼苗,应及时放苗通风,以免幼苗被蒸死。当黄瓜长到二叶一心时开始间苗封口,做到不遗漏,每穴留一壮苗。四、插架封口后就开始插支架,用22.5米长细竹杆,人字形扎架,当第四片叶展开后开始甩蔓时进行第一次绑蔓,以后每34片叶绑一次,每次绑蔓前,要去掉卷须及根瓜以下的侧枝。根瓜以上的侧枝见瓜后留12片叶打顶。绑蔓时要使叶片分布均匀,龙头齐,当蔓至架顶时打顶,以后发生的侧枝都见瓜后留12片叶打顶。五、灌水灌水应掌握“攻瓜不攻秧”的原则,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调整秧果关系,控秧促根。我区8、9月份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偏多,空气湿度大,控制灌水还有预防病害发生、发展的作用。当瓜秧上根瓜达到1015厘米长时灌头水,以后根据田间土壤湿度确定灌水时间,一般57天灌一次水,9月中旬停水前要灌最后一水。六、追肥由于整地时已施入大量基肥,基本能满足黄瓜生长需要,可结合防病适当进行叶面施肥。具体做法是结合防病在药液中掺入适量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同药液一同喷施于黄瓜叶面上,这样可保证黄瓜叶功能强健,植株生长健壮,并且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七、采收冬麦后复种黄瓜一般于8月下旬开始采收,收获期短,采收一定要及时,尤其是根瓜,要及时早摘,以免坠秧,影响产量。腰瓜及回头瓜生长较快,开花后一个星期即可采收,其形态标准是两头同等粗细。有的瓜生长不正常,如尖咀瓜和大肚瓜,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摘掉,以免影响正常瓜生长。“顶花带刺”是黄瓜果实新鲜脆嫩的标志,采收时要轻摘轻放,防止将花碰掉。八、病虫害防治复种黄瓜虫害主要是瓜蚜、白粉虱和红蜘蛛,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发生对产量影响最大。因此,一定要抓早进行防治,如遇天旱,适宜蚜虫和红蜘蛛繁殖,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就要进行防治,可用10%天王星(联苯菊酯)30毫升/亩,稀释30005000倍喷雾。防瓜蚜、白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40克,或3%啶虫脒乳油4060克,稀释15002000倍喷雾防治。病害主要是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喷雾。疫病在发病初期选用58%雷多米尔(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枯萎病发病初期药剂灌根或喷雾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每株灌药0.25公斤。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高锰酸钾80015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防病药剂宜交替使用,隔7天左右一次,连续施药34次。采摘前10天左右不宜施药。冬麦后移栽西红柿技术利用西红柿青熟期果柿就可经贮藏变色的特性,于早霜来临前将达到青熟期的果实收回贮藏,经后熟变色后再上市,则产量可达到3000公斤左右,反季节销售,价格较高,效益可观,亩收入可达到2000元左右。具体措施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热,座果习性好、产量高的早熟品种,如合作903、合作906等品种。二、育苗冬麦复种西红柿必须育苗移栽,育苗期一般在5月中旬。可在院中或其它空地建育苗池,池深20厘米,宽1.4米,长10米,一亩地建一个池子,用种60克左右,先利用一头播种,待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期进行分苗。育苗具体程序如下:1、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浸泡34小时,再用10%的磷酸三钠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1530分钟。处理后的种子一定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冲洗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控制在2530,待大部分种子发芽就可播种。2、床土消毒和灌底水。为了确保培育壮苗,一定要进行床土消毒,消毒药剂可选用敌克松、土菌消等。药剂一定要和床土掺匀,等待播种或装袋,要将床面整平灌足底水。3、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晾一下,使种子分离,掺上细沙然后播种,一定要撒匀。播完种子后要立即盖0.5厘米厚的细土,然后插竹弓子,扣薄膜。5月份我区气温较高,为了培养壮苗,一定要注意通风,以免胚轴伸长,形成高脚苗。4、分苗。播后20天,幼苗长至一叶一心期开始移植分苗。分苗方法是:一人用宽8厘米左右的塑料条卷成直径8厘米左右的分苗筒袋,将配好的床土装入其中,一人用小铲将幼苗起出,移栽到分苗筒袋中。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幼苗根上要带土,手不宜握在胚牙上,而要提在小苗的子叶上,轻拿轻放,防止损伤,随移栽随浇水。浇水不宜过多,以免影响作业,待一池苗摆满后,再浇大水,扣膜。分苗后一定要控温,白天避免池温过高,当发现幼苗发生萎蔫时,要及时遮荫通风降温,待天凉后再关棚取掉遮荫草帘。如此精心管理35天后,幼苗叶色变绿、心叶伸长,表示已发根成活,即可揭掉薄膜,开放管理。当出现30以上天气时,中午要适当遮荫。三、整地冬麦6月下旬开始收割,收掉冬麦后立即整地,先犁后耙,做到土碎地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南北起垄,垄宽60厘米,高15厘米,垄间沟宽60厘米,随即覆盖地膜。整地后及早移栽定植。四、定植晴天于下午4点后,阴天全天都可进行定植。在垄上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用打孔器打坑,随打坑随定植,一定要将塑料条取掉,定植完一垄灌一垄水,边定植边灌水。每亩保苗4000株左右。五、插架移栽成活后即可插架。架材高1米左右,在每株苗外测各插一根,将相邻两行的4根架材的架头绑在一起。六、绑蔓和整枝插完架后就可以接着绑蔓。绑蔓时宜在蔓与架材之间绑成“8”字形,可避免蔓与架材磨损或下滑。绑蔓时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落,过紧易勒伤蔓,影响茎蔓加粗生长。采取“单杆”整枝法,留3穗果就掐尖,所有侧枝长到12厘米时就及时去掉。七、灌水当田间植株开放12朵花时根据田间墒情浇一次“催花水”,原则上不缺水,不灌水。第一穗果长不到核桃大小时浇“催果水”,当第三穗果已开花或座果时浇第二次“催果水”。9月10日一定要浇白露水。八、追肥追肥主要是进行叶面追肥,每次防病时药剂中掺入3%尿素和3%磷酸二氢钾,同药剂一同喷于西红柿叶面上。九、采摘9月中旬开花早的西红柿就开始成熟,要及时采摘销售。9月底10月初植株上所留果柿均已进入青熟期,此时就可采收,将果柿连同果柄整穗剪下,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装筐移入室内,让其自然变色转红,随红随卖。十、防病虫冬麦后复种的西红柿病害主要有脐腐病、早晚疫病、白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等。病虫害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脐腐病是生理病害,主要从管理做起,如施肥做到营养平衡,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可减少其发生。也可用1%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或0.1%硝酸钙叶面喷施。防治番茄早晚疫病应以加强栽培控病管理为主,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可选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晚疫病发病初期可选喷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乙磷铝粉剂500600倍液。白粉病在发病初期期可选喷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产生耐药性。防治蚜虫类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25%避蚜雾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喷雾。防治菜青虫应在3龄前进行防治,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戍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40%毒死蜱2500倍液喷雾。防治潜叶蝇可选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至5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0.6%齐螨素乳油2000倍液。冬麦后复种茭瓜技术一、整地冬小麦收获后立即整地,先犁后耙,做到土碎地平。结合整地每亩基施二铵30公斤,尿素2530公斤,钾肥10公斤。南北起垄,垄面宽60厘米,高15厘米,垄间沟宽60厘米,随即覆盖地膜。二、播种要选用早熟、耐低温和弱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严格控制种植密度。应于整地覆膜后及早播种。播种于每垄中央点种1行,播深23厘米,每穴点2粒,穴间距60厘米左右,每亩点种1000穴左右。点种后及时顺垄沟灌水。注意水量不可过大,水面不能漫过垄顶,如水量过大,漫过垄顶,则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三、及时放苗冬麦后复种茭瓜,出苗期天气正热,一定要严防高温蒸苗。播种淌水后,一般第三天种子就陆续开始发芽出苗,一定要及时检查,发现出土顶膜幼苗,就及时将幼苗放出通风,以免幼苗被蒸死,造成田间缺苗,影响产量。具体做法:于淌水后第三天开始每天早晨下地挨垄检查,一旦发现顶膜幼苗,及时将地膜扒开,放出幼苗。一直坚持到苗出齐为止。四、间苗封口当幼苗一叶一心时开始间苗封口,做到不遗不漏,每穴留一棵壮苗。五、灌水灌水应掌握“攻瓜不攻秧”的原则。出苗后适当控制水份,调节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矛盾,保证根秧协调生长。我区8、9月份气温逐渐降低,降水偏多,空气湿度大,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水,通过控制灌水的途径来预防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当瓜秧上根瓜坐住后开始灌水,以水调肥,促进幼瓜发育和膨大,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增加灌水次数。9月中旬干渠停水前一定要灌最后一水。六、追肥由于整地时已施入大量基肥,基本能满足茭瓜生长营养需要,复种茭瓜一般不再进行追肥,主要以叶面追肥为主。具体做法是结合防病在药液中加入3%尿素和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七、配花茭瓜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作物,当前所种植的品种大多雌花长势强,开花早,而雄花发育慢开花迟,前期雌花必须进行人工配花才能“坐”住瓜,具体做法:一是用2,4D点花,配制药剂浓度以2030ppm较为适宜,用药剂喷花或点花。二是在田间寻找雄花,进行人工授粉。 八、采摘冬麦后复种茭瓜主要是采收嫩瓜,一般幼瓜长到0.5公斤以上就可采摘。采收一定要及时,尤其是根瓜,要及时早摘,以免坠秧,影响后续瓜的生长。对于形状不规格的畸形瓜,如大肚瓜、尖头瓜要及时摘掉,以免影响正常瓜的生长。采摘嫩茭瓜时,一定要轻摘轻放,避免碰伤,影响茭瓜的外观商品性。九、病虫害防治影响茭瓜生长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白粉病,其中以病毒病对茭瓜生产的影响最大,不仅造成减产,而且影响品质,因此防病一定要及时。防治病毒病要以防治蚜虫为主,发现蚜虫及时防除(可参照黄瓜、番茄执行),减少传毒,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抗毒剂号水剂300倍液,或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次,连续防治次。防白粉病可参照黄瓜、番茄执行。冬麦后移栽甘兰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丰产性好的秋甘兰品种中甘8号、庆丰等中早熟品种。二、整地施基肥冬麦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碳铵50公斤,磷酸二铵1015公斤。三、育苗、定植5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每定植1亩约需播种量60克。6月底7月初定植,行株距5050厘米。四、管理缓苗后要中耕除草23次,促根控秧。开始卷心时淌水追肥,每亩追尿素1520公斤。如基肥不足,在包心中期应再追一次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卷心后是需水量多的时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0天淌一次水。低洼地要注意雨后排水。五、采收冬麦后复种甘兰一般在9月中下旬开始采收。冬麦后复种梅豆技术冬麦后复种梅豆,采收期可提前到8月中旬,较春麦后复种提早15天左右,采收至“十一”前后。一、选地与整地冬麦收后及早整地,亩基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碳铵50公斤。二、播种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是双丰1号,双丰2号、双季豆。整地后及时播种。按60厘米行距开沟,沟深56厘米,每亩撒入种肥磷酸二铵7.5公斤,然后按15厘米穴距点种,每穴23粒,亩用种量5公斤。将种子压实封沟,封沟后镇压保墒。三、播后管理梅豆苗期对水份十分敏感,过早灌水会造成根系浅、茎叶生长旺盛,花序发育不良,大量落花。但在干旱或高温危害明显时要及时浇水。一般抽蔓时中耕除草一次,结合中耕除草,在距植株10厘米处开沟,沟深78厘米,亩追入尿素15公斤。追肥一周后“看天”浇水,防止涝害。水干后插架,待头茬豆荚采收后灌二水,灌水应掌握“浇荚不浇花、干花湿荚”,以及早晚浇灌“看天”浇灌的原则,以减少浇水后造成大量落花落荚。在采收中期,视植株长势可再追肥一次,亩追尿素10-15公斤。四、病虫害防治锈病、白粉病:可选用7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的硫磺胶悬剂3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采用75的达科宁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喷雾防治;细菌性疫病可采用77的可杀得500800倍,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3000倍喷雾防治。白粉虱:可采用2.5的功夫乳油2000倍,或10的天王星乳油5000倍,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0%阿可泰15002000倍喷雾防治。潜叶蝇:可采用0.97爱福丁乳油3000倍,或40的斑潜灵乳油2000倍喷雾防治。也可参照番茄执行。五、采收适时采收有利嫩荚的迅速生长,可提高产量和品质。冬麦后复种胡萝卜技术麦后复种胡萝卜是一稳粮增效的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一般小麦产量475550公斤,胡萝卜产量37204000公斤,两作总产值达19102035元,比麦套玉米总产值增670800元。胡萝卜耐瘠薄,适应性较广,最适宜的土壤为耕作层深厚的沙壤土。一、品种选择选用本地红、黄胡萝卜各或甘肃齐头黄胡萝卜或日本七寸人参,台湾新秀三红等。二、整地施肥麦收后及时灌水整地,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碳铵50公斤或尿素25公斤,复合肥253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三、播种适宜播种期为6月底至7月初。播种量为黄胡萝卜亩用种0.50.55公斤,红胡萝卜0.550.6公斤。播种前将种子浸泡24小时左右,滤去水份拌过筛细潮土2530公斤,分两次交叉撒播。具体方法是钉齿耙耙一遍后撒种一遍,再耙一遍后再交叉撒一遍,然后再用钉齿耙一遍耱平即可,或麦收后及时整地、耙地、施肥,按照上面的播种方式撒播后灌足水,等田块破白,及时用耙子细致拉一遍。播种后,如天气炎热干躁,土壤墒情较差,最好用镇压器(条磙子)镇压一遍以利保墒,同时可有效防止出苗后因土壤墒情不足造成吊苗死苗现象,确保一次性全苗。四、田间除草播前地乐胺芽前封闭,出苗后人工薅草,减轻杂草危害程度。五、及时间定苗二叶一心间苗,三叶一心定苗,最佳密度为57平方厘米1苗,亩保苗950013000苗。六、田间肥水管理田块过分干旱,影响出苗,可采取大水猛灌快撤的办法进行灌水排水。七、适时收获一般胡萝卜的收获期为10月上中旬,如果块根澎大状,可根据市场行情提前上市。冬麦后复种青萝卜技术一、品种选择选择心里美、大青皮即可。二、整地施基肥冬麦收获后及时整地,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碳铵3540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三、播种7月20日前起垄开沟播种,亩播量0.5公斤,行距50公分,株距1520厘米。四、管理出苗前以水催苗,保持田间墒情,出苗后7天浅灌1次,及时间定苗。萝卜有鸡蛋大时追肥淌水,每亩追施尿素1820公斤,加辛硫磷100150克防地下害虫。五、收获9月中下旬即可收获。冬麦后复种大白菜一、品种选择选择春夏王白菜、津白45、鲁白一号等抗高温、抗病的优良品种。二、整地起垄结合整地,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30公斤,深翻细耙,做到土地平整。采用高垄栽培,垄面宽80厘米,垄高15厘米,垄沟40厘米。为了防治病虫害,每亩用0.75公斤甲基托布津加10公斤细土,埂下施药。三、播种方法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每垄播二行,行距657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亩用种150克200克,采取穴播,播后覆盖0.51厘米厚细土,并搂平压实。播种后如遇干旱或土壤太干,应及时浇水。 四、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松土 在23片真叶时间苗,35片真叶时定苗。间苗、定苗时,防止伤根,以防根软腐病发生。苗期及时中耕除草,当白菜进入莲座期,叶片铺满地面时停止中耕。2、灌水与追肥 夏末秋初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土壤干湿不均。在高温、干旱天气,应加大浇水量。降雨时或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造成烂根。白菜出苗后全生育期需灌水34次,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施肥以穴施或沟施为主。定苗后亩追施尿素10公斤,拢心期亩追施二铵20公斤,9月中旬追尿素15公斤。施肥点应远离植株,以免烧伤根系。结球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地表发白要及时浇水。收获前5天7天停止浇水,这是夏白菜丰收的关键。3、病虫害防治 夏白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软腐病,出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300倍液,或50瑞毒霉锰锌500倍600倍液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0DI杀菌剂10克对水25公斤30公斤,或丰产灵200克300克对水100公斤,也可用农药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4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主要虫害为菜青虫,防治可参照菜花执行。冬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技术冬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可分为单种冬麦麦后复种青贮玉米和冬麦套玉米宽幅带麦后复种青贮玉米两种种植模式。宽幅带复种模式带型采用“2436”,“2036”和“1835”三种模式。该模式适宜引黄灌区种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充分利用冬小麦早收获1015天的优势,确保青贮玉米达到最佳青贮期。一、灌好麦黄水为确保播前有较好的墒情,抢时早播,于麦收前57天灌好麦黄水,确保播种时土壤有较好的墒情。二、及时整地,施足基肥对于单种冬麦田块,冬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整地,结合整地亩基施有机肥2000公斤,碳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三、抢时播种,合理密植青贮玉米品种应选择中原单32号,麦收后抢时播种。播种时亩带种肥尿素或复合肥10公斤。单种冬麦后复种青贮亩播量34公斤,行距要求5560厘米,株距20厘米;套种冬麦后复种青贮亩播量为2.53公斤,种植6行,行距40厘米,株距为1820厘米,每穴播2粒。以上两种复种方式均可采用免耕机播种,或玉米播种机播种。 四、加强田间管理玉米34叶时进行间定苗,一穴留一苗,单种田块亩保苗55006000株左右,套种田块亩保苗56006600株左右。56叶龄时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拔节期施攻杆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五、适时收获,及时青贮10月上旬最佳青贮期收获并青贮。冬麦后复种油葵技术一、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冬麦收获后及时整地,结合整地亩施普磷3050公斤,碳铵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农家肥3000公斤。二、适时播种复种油葵品种可选用G101或FA15。播种时间越早越好,7月5日前必须播完,否则影响油葵正常收获。三、田间管理1、查苗补苗:油葵播后7天左右出苗,在缺苗地段,油葵一对真叶时进行带土坐水移栽,移栽以阴天或下午为好。2、早锄深耕,适时培土:油葵一对真叶时进行锄草松土,两对真叶时进行深锄、细锄,苗高50厘米时结合深锄培土10厘米左右,以防止油葵倒伏。3、适时灌水,合理施肥:油葵全生育期灌水23次,一般78对叶时灌头水,现蕾期灌二水,开花期可视墒情灌水,现蕾期结合灌水亩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20公斤。4、辅助授粉:开花期间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每隔34天进行一次。5、防止虫、鼠、鸟害:播前亩用辛硫磷0.25公斤拌毒土撒入田间防止地下害虫,鼠害以毒饵诱杀为主,鸟害以人工驱散为主。四、适时收获花盘背部变黄,边缘呈褐色,茎杆中部叶片变黄时应及时收获。冬麦后复种水稻技术一、良种选用选用生育期在120130天、丰产性稳定、产量较高的中早熟品种,如1190。二、育秧1、做床、配制营养土秧床做法:采用小弓棚开闭式育秧,秧床宽1.8米,埂高20厘米,使用幅宽为2米和1米的两张农膜,秧床长10米为宜。做好后床内翻晒。床土配制:每秧床需铺床土0.360.4方,与1.5公斤中晨牌育苗宝充分混匀,堆闷24小时待用。2、种子处理每亩准备优良种子7.5-10公斤。种子处理主要有以下环节:晒种:选晴天将种子铺57厘米晒种1天。选种:用比重为1:1.0的盐水(能使鲜鸡蛋浮出水面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