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语文.doc_第1页
2018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语文.doc_第2页
2018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语文.doc_第3页
2018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语文.doc_第4页
2018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 文 2018.5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的扑哧一笑。A.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B.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C.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D.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禁 无缘无故2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3下列诗句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C.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既然使用计算机异乎寻常地便宜,而计算机又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_。_,_,_,_。_,它们就将形成被称作“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体系。为我们而存在并和我们交流将这些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连接起来所以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场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将使得通信价格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所有的计算机将连为一体AB C D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相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3分)A.西周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B.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有别于“官学”,孔子以兴办私学著称,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C.书院是由官府设立的讲学授书研究经传的场所,书院兴盛于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东林书院、鹅湖书院等。D.科举制度开始之前,官吏的选拔主要有征辟制和荐举制等。征辟是由朝廷征召社会知名人士出任官职,荐举则是由地方官员向上推荐人才,推荐的名目有孝廉、秀才等。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图,字表圣,河中人也。父舆,大中时为商州刺史。图,咸通十年,归仁绍榜进士。主司王凝初典绛州,图时方应举,自别墅到郡上谒,去,阍吏遽申司空秀才出郭门。后入郭访亲知,即不造郡斋。公谓其尊敬,愈重之。及知贡,图第四人捷,同年鄙薄者谤曰:“此司空图得一名也。” 公颇闻,因宴全榜,宣言曰:“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由是名益振。未几,凝为宣、歙观察使,辟置幕府。召拜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卢相携还朝,过陕、虢,访图,深爱重,留诗曰:“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就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遂表为僚佐。携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丁黄巢乱,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昭宗在华州,召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听还。图家本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庐,遂隐不出,作亭榭素室,悉画唐兴节士文人像。尝曰:“某宦情萧索,百事无能。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遂名其亭曰“三休”。作文以伸志,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言涉诡激不常,欲免当时之祸。初以风雨夜,得古宝剑,惨淡精灵,尝佩出入。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自致于绳检之外,豫置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沾醉高歌。客有难者,曰:“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岁时祠祷,与闾里父老鼓舞相乐。时寇盗所过齑粉,独不入谷中,知图贤,如古王蠋也。士民依以避难。后闻哀帝遇弑,不食扼腕,呕血数升而卒,年七十有二。先撰自为文于濯缨亭一鸣窗,今有一鸣集三十卷,行于世。(节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注】归仁绍:苏州人,唐咸通十年己丑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其中有司空图。卢携:唐代名臣,曾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兵部尚书等职。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别墅到郡上谒:拜见 B.作亭榭素室:无涂饰C.言涉诡激不常:涉及 D.客有难者:疑惑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空图父亲司空舆曾担任商州刺史,后来司空图考取进士,又因为主管官员王凝的保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B卢携还朝任职时,他去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推崇赏识并为他留诗,因为他的推荐,司空图被表奏为官,此后官职又有升迁。C.司空图曾被授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等职,他没有赴任或告病还乡,后来司空图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他作文吟诗,举止放达。D.司空图贤名在外,在他声誉的庇护下百姓得以免遭寇盗伤害,他忠于皇帝,最后绝食呕血而死,并有文集流传后世。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凝叨忝文柄,今年榜帖,专为司空先辈一人而已。(2) 君何不广耶?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司空图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1011题。忆秦娥刘克庄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注】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浙河西面:指宋代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地方。宣和:北宋徽宗年号。10.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6分)11. 赏析词的最后两句“宣和宫殿,冷烟衰草”的艺术效果。(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2)_,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前出师表)(4)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_,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岳阳楼记)(7)莫见乎隐,莫显乎微,_。(礼记中庸)(8)我自横刀向天笑,_。(谭嗣同狱中题壁)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会道,飞机只望见过天上的影子。她并不清楚我在远远的城里干什么,惟一晓得的是我能写字,她说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写完?! ”一次一次地阻止我。前些年,母亲每次到城里小住,总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回去了,我并未思念过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里不曾梦着过她。母亲姓周,这是从舅舅那里知道的。十二岁那年,一次与同村的孩子骂仗乡下骂仗以高声大叫对方父母名字为最解气的她父亲叫鱼,我骂她鱼,鱼,河里的鱼!她骂我:蛾,蛾,小小的蛾!我清楚了母亲叫周小娥的,大人物之所以大人物,是名字被千万人呼喊,母亲的名字我至今没有叫过,似乎也很少听老家村子里的人叫过。七年前,父亲做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就喝着凉水! ”母亲在晚年是寂寞的,我们兄妹就商议了,主张她给大妹看管孩子,有孩子占心,累是累些,日月总是好打发的吧。小外甥就成了她的尾巴,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一次婆孙到城里来,见我书屋里挂有父亲的遗像,她眼睛就潮了,说:“人一死就有了日子了,不觉是四个年头了!”我忙劝她,越劝她越流下泪来。外甥偏过来对着照片要爷爷,我以为母亲更要伤心的,母亲却说:“爷爷埋在土里了。”孩子说:“土里埋下什么都长哩,爷爷埋在土里怎么不再长个爷爷?”母亲竟没有恼,倒破涕而笑了。父亲去世后,我原本立即接她来城里住,她不来,说父亲三年没过,没过三年的亡人会有阴灵常常回来的,她得在家顿顿往灵牌前供献饭菜。每年的院里的梅李熟了,她总摘一些留给我,托人往城里带,没人进城,她一直给我留着,“平爱吃酸果子”,她这话要唠叨好长时间,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她在妹妹家学练了气功,我去看她,未说几句话就叫我到小房去,一定要让我喝一个瓶子里的凉水,不喝不行,问这是怎么啦,她才说是气功师给她的信息水,治百病的,“你要喝的,你一喝肝病或许就好了!”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她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了,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眼泪默默地流下来。(选自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有删改)13.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写母亲进城后与我争吵以致离去?试作简要分析。(4分)14.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不安”的含义。(4分)15.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6分)16.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中国电影中的“美国想象”葛金松 虞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经历着由封闭走向全球化并被纳入到新的全球场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世界以不同的形式发生着关联。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美国意识形态渗透,使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不断被解构。以传统儒家文化和乡俗文化为参照,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则成为了世纪之交进行“美国想象”的基点。“美国想象”作为一种电影文化现象出现并非偶然,这与亘古不变的“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当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又给观众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力度,而且它形成的张力与应力也给“大国情结”的宣泄搭建和扩大了路径。饱受侵略和蹂躏的百年近代史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种失落感和集体性精神创伤,中国的大国身份被历史暂时性“潜移”,但中国始终对大国身份和历史性无法释怀。大撒把、北京人在纽约等表面上探讨的是亲人情感的跌宕、家庭生活的起伏和文化对立问题,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大国情感、观念的纠葛和冲动,特别是屈居于美国篱下的焦虑感。由此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辉煌与成就所遗留并积淀下来的“世界中心意识”以“美国想象”来呈现,这倒有一点古人词句里“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意思。电影作为一种话语媒介,它导入了民族心智、思维和性格,就像王德威学者所说:电影和文学是对社会思维和社会心态的想象,它们成为“想象社会思维和心态”的方法。遵照电影的这一艺术特性,按照固有的思路和逻辑来进行“美国想象”的电影能够为触摸“大国情结”提供一种抚慰和想象性解决。新世纪大电影中的“美国想象”不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而是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对中美平等关系进行构置,实现两种文化的连接。被称为“现象电影”或“话题电影”的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无不给予两种文化平等对话的想象,中国合伙人中三次高考失败、经历困厄、磨难的底层青年成东青,通过自己勤奋和努力成为拥有财富和地位的成功者,而且最终在国贸大厦谈判中实现翻盘。这种“美国想象”,不仅是中国人“潜意识”下“大国情结”的凸现,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国家言说”。在模糊了两种意识差别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成功”、“新的圆满”给人一个新的期望和兴奋。 “美国想象”在中国电影的呈现也许只是作为一种有效的、隐含商业策略的以“文化差异”为噱头,为永无餍足的欲望服务、也许反映了当下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电影强势裹挟下的处境,但从“大国情结”契入的阐释分析,显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作者为西南大学传媒大学教授,内容录用时有删改)17. 文中“美国想象”的含义有哪些?(6分)18.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19. 请结合文章,对最后一段中“合理性”作简要分析。(6分)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英国著名摄影师普拉登安东尼乌曾分享一则关于霍金的故事。他为霍金拍摄时,霍金的状态不太好。拍完要离去时,普拉登转头问了霍金一个问题:“您能不能给我一个词,谈谈您想对这个世界说什么?”身体虚弱的霍金用尽全身力气,打出了他对这个世界想说的话:“Wow”。(“Wow”在英语里是一个表示惊叹的词。)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先生著书不一种,此日知录则其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者。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谬误。至于叹礼教之衰迟,伤风俗之颓败,则古称先,规切时弊,尤为深切著明。学 博 而 识 精 理 到 而 辞 达 是 书 也 意 惟 宋 元 名 儒 能 为 之 明 三 百 年 来 殆 未 有 也。 (选自清文观止)21. 用斜线“/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学 博 而 识 精 理 到 而 辞 达 是 书 也 意 惟 宋 元 名 儒 能 为 之 明 三 百 年 来 殆 未 有 也22.日知录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文人 。(1分)23. 根据材料,概括日知录的成书过程和创作宗旨。(5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太太身体虚弱,生活俭朴,心地善良,对丈夫几乎可以说百依百顺。她断气之前说的“幸福只有在天上”,是对苦命女儿的怜爱和对丈夫的怨言。B.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把富有象征意味的多种事物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如,狮子和小男孩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大马林鱼代表着崇高和美好。C. 头发的故事和狂人日记的开头都出现了一个功能性的人物“我”或“余”,两篇小说的主体则是主要人物N先生或“狂人”的不同形式的独白:牢骚或日记。D. 子夜中觉慧在鸣凤和瑞珏死后,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家庭的罪恶,不愿随着成为一个“畸人”。最后,他在觉新和报社朋友的帮助下,去上海追求自己的新生活。E.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濡须口被打得狼狈不堪,幸得许褚两次相救,逃脱回寨。程昱建议曹操暂且退兵,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撤回许昌。25. 简答题(10分)(1)“手帕”在红楼梦的宝黛爱情中充当了极有分量的道具。请围绕之简要概括宝黛爱情的三个发展层次。(5分) (2)茶馆设置了一些贯穿全剧的人物,试从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表现三个角度简析其作用。(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顾随在驼庵诗话中,认为诗的感情的表现姿态,有锤炼和氤氲之别。钱钟书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缪钺说:“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长于丰神情韵,故氤氲;重在筋骨思理,故锤炼。但丰腴也好,瘦劲也罢,肌理总是细密的。打个比方说,丰腴的少女肌肤当然细腻,瘦劲的老人呢?皮肤细还是细的,只不过谈不上腻,因为少了光泽和水色。不喜欢宋诗的人就说宋诗枯燥,枯燥不就是缺少水分么?氤氲是散开,锤炼是缩紧。锤炼是力能从简,线条不一定就粗;即便粗,肌理也未必不紧、不密。江西派学杜,一个个瘦硬通神,功夫在锤炼。比起唐人,他们用典更工致,对偶更精切,色调更纯粹,句法更洗练,就像在做减法,直减到“皮毛脱落尽,唯有真实在”。喜欢锤炼的诗人是健身狂,忍受不了一点多余的脂肪,非在身上凿出六块腹肌来不肯罢休。福楼拜大约就是这样的人,他反反复复修改和重写,很多心力想必都花在给句子减脂上了。“我喜欢清晰的句子,这种句子站得直直的,连跑的时候都直立着。这几乎不可能做到。”而波德莱尔便是氤氲,他的诗句总是肌体柔软、眼神迷离的慵懒,然后轻颤与摇晃,意象与意象互相融合,句与句彼此勾连,然后蜿蜒上升,宛如恶之花中那些灵蛇和灵猫一样的女子,有着“丰饶的倦怠”之美。然而,氤氲并不是拿相同质地或者相似调性的词和合到一块儿去便成。波德莱尔的氤氲,是柔软与坚挺之物的覆叠,是物象与色泽的来回交替,是不同的气性的相反相成。所以说,组织肌理不可质地单一。一首诗就是不同元素的综合,是多种异质冲动的调和。凡违背这个原则的诗,都不会好到哪里去。苏东坡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我认为就不算上品。(节选自江弱水诗的八堂课,有删改)26请分别解释文中“多余的脂肪”与“六块腹肌”的含意。(4分) 27. 依据材料,概括“氤氲”和“锤炼”同中有异的特质。(6分) 28. 作者认为苏东坡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不算上品的原因是什么?请具体分析。(5分)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原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2018.51选A(本题应注意所填词语与句子中已给的词语的意义关联,句子中的“偏偏”包含语气的转折,最后一个横线上的词语用来修饰“扑哧一笑”,综合考虑清楚,应选A)2选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自杜甫曲江对酒,写暮春时节花落鸟飞之景,并无使用借代手法)3选C(依据词性、结构不难作出判断)4选B(中“所以”引导的结果由前两个分句而来,应放在“每个角落”后的横线上,句的“这场革命”字面上紧承句的“革命”,以“而且”意思上再递进一层,而且和紧承句强调“革命”对“我们”的影响,的“在全球范围内连接”正是后面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条件。)5选C(“由官府设立”表述有误,辞源中对“书院”的解释有两个义项:唐代中书省修书和侍讲的机构 宋至清私人或官府所立讲学肄业之所。题目指向的应是后一个。)6.选D(这里的“难”当“责怪”讲。)7.选A(司空图被朝廷任命为殿中御史使,并非因为王凝的保举。)8.(1)鄙人承蒙圣恩忝列考选文士的职位,今年开科取士,张榜录取,只是专为司空图先生一人罢了。(本句翻译有一定难度,“叨”为谦词,如叨光、叨陪等,表示承受的意思,学生翻译中能大体把握这种情态语气即可,“忝”:忝列;榜帖:张榜录取;而已:罢了。以上三点各1分,句子通顺1分。)(2)你为什么不放开怀抱呢!活着死去都是一回事,我宁愿在这坟墓里暂时游乐一番啊。(“广”:放开怀抱;一致:相同;宁:宁愿。以上三点各1分,句子通顺1分)9.不慕名利,崇尚气节,洞察世事,不拘礼法。忠君爱民。(答对1点给分,答对4点可给4分)【参考译文】司空图,字表圣,是河中人。他的父亲司空舆,大中年间任商州刺史。司空图在咸通十年与状元归仁绍同榜进士及第,主考官王凝当初任绛州刺史时,司空图将要应进士举,他从自己乡下的居处来到城里刺史衙门拜见王凝,离开后,守城门的小吏马上申报:“司空秀才出城门。”后来司空图又进城来探望亲戚朋友,他就不去刺史衙门。王凝说司空图恭敬有礼,就更加看重他。到王凝主管贡举时,司空图发榜时名列第四,同榜进士中轻视他的人攻击说:“这是司空图(凭空)得来的一个功名。”王凝听到不少此类闲话,于是宴请全榜新科进士,宣布说:“鄙人承蒙圣恩忝列考选文士的职位,今年开科取士,张榜录取,只是专为司空图先生一人罢了。”从此司空图名声更大。不久,王凝任宣、歙二地的观察使,聘司空图在他幕府中任职。朝廷召司空图入朝任殿中侍御史,司空图不忍离开王凝的幕府,受到御史台的弹劾,被降职为光禄寺主簿。宰相卢携还朝复职,路经陕、虢时,看望了司空图,对他深为赏识,留下一首诗说:“氏族司空贵,官班御史雄。老夫如且在,未可叹途穷。”他观察使卢渥府上嘱咐他说:“司空御史,是高尚之士。”卢渥于是表奏司空图为自己的幕僚。卢携执掌朝政,召司空图入朝授礼部员外郎,不久又升为礼部郎中。后来遭逢黄巢之乱,司空图一路辗转抵达河中府,僖宗驾临凤翔,司空图任知制诰,中书舍人。景福年间,授司空图为谏议大夫,他没有到任。昭宗在华州时,召司空图任兵部侍郎,他以腿脚有病为由乞求回乡,(昭宗)准许了他回乡。司空图家本在中条山王官谷,那里有他祖上的田产房舍,于是他就在那隐居不再出山。他在谷中建起亭榭和素室,把唐朝建立以来有气节的士子文人的像都画在墙壁上。他曾说:“我做官的心情萧条冷落,做一百件事无一能成。衡量我的才能,是应罢休的第一个原因;揣度我的职分,是应罢休的第二个原因;加上我年纪老迈耳朵不灵,是应罢休的第三个原因。”于是他把亭子起名为“三休亭”。又写文章以申明心志,自己取号为“知非子”、“耐辱居士”。他的言论涉及奇异偏激之事不合常理,这是想要避免当时乱世之祸。司空图当初在一个风雨之夜获得一柄古宝剑,此剑颜色暗淡,若有神明,他曾身佩此剑出入。他生性喜爱反复吟诵雕琢诗句,一有兴致就挥笔作诗,几乎写了成千上万首。他将自己置于世俗礼法之外,预先置办坟墓和棺材,碰到好日子就带着客人们坐在墓穴里,又是写诗又是喝酒,大醉就引吭高歌。有的客人为此责问他,司空图回答说:“你为什么不放开怀抱呢!活着死去都是一回事,我宁愿在这坟墓里暂时游乐一番啊。”司空图过年时到祠堂里祭祀祈祷,和村里的父老乡亲敲鼓舞蹈共同欢乐。当时有寇盗所经之处都踏为碎片,独独没有到王官谷中,他们知道司空图富有贤名,就像古代的忠臣王蠋后,士子庶民也靠着他得以避除凶难。后来司空图听说唐哀帝被人杀害,就绝食,紧握手腕,吐出几升鲜血而死,享年七十二岁。他早先将自己在濯缨亭写的文章一鸣窗编撰成集,如今有一鸣集三十卷流传于世。10.(1)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挂念慰问;(2)对南宋当局苟且偷安,防务废弛的指责;(3)对中原残破,百姓生活荒凉的伤痛;(4)对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 (2分一点。答到任意三点得满分)11. 对比,(1分)将昔日的繁华盛世和今日的衰败凄凉作对比;(1分)融情入景,(1分)将国家衰亡现状,自己的悲愤之情寄寓在眼前破败的景象中,(1分),含意深远,耐人体味。(1分)(纯用名词意象,画面感强,也算一点。)12(1)匪我愆期 (2)皇览揆余初度兮 (3)陟罚臧否 (4)扪参历井仰胁息(5)赢得生前身后名(6)若夫霪雨霏霏(7)故君子慎其独也(8)去留肝胆两昆仑13.(1)突显母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她与子女观念上的冲突(2分);(2)暗扣题目,(1分),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愧疚之情作铺垫。(1分)14.(1)因梦到亡故的父亲,引发自己对身在乡下母亲近况的担忧;(2)为自己一直忙于照顾生病的父亲而忽略了关心母亲而自责;(3)也为母亲的物质生活而忧虑,觉得自己应该给予母亲经济上的帮助。(以上三点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给4分。)15.(1)慈爱无私(母亲毫无保留地爱着我,心疼我的辛劳,为我的身体担忧,盼着我们“精精神神”);(2分)(2)朴实勤劳(母亲是乡下人,没有文化,她照顾儿女和孙辈不辞辛苦,自己种果树);(3)真率倔强(母亲和我为“打骂孩子”争吵,为了到城里看生病的“我”骂“我”的弟妹。)(共6分,每点概括1分,结合文本1分。)16. (1) 母亲已是人生晚年,却还要为我牵肠挂肚,我为此充满愧疚;(3)母亲理解我的处境,终于收下了钱,这使我激动,也感到欣慰;(3)母亲给我的温暖使我面对人生风雨获得了更大的精神动力,我为之深深感动。(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合乎情理可酌情给分。)17.(1)不同文化对立与碰撞中的崇拜意识;(也可答成: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迷恋和“单边主义”的塑造)(2)大国的行为期望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产生的对美国的臆想和想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感。(3)在一种新的视野下实现中美两种文化的连接和平等对话。 18.首先,指出“美国想象”的出现与“大国情结”密不可分;其次,分析产生“大国情结”的原因;接着,以大撒把等作品为例作具体解说;最后总结上文,引古人词句生动说明“美国想象”与“大国情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