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旅游美学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枝学科,也是一门美学与旅游学的交叉学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从旅游整体出发,运用美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广泛研究旅游现象、旅游关系、旅游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本范围、理论基础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各类景观的审美方法及景观美的本质;领会旅游之美的本质、旅游审美感的特征、旅游审美心理过程、旅游实践的审美归宿等知识。提高旅游审美能力,为针对旅游产业实际进行美学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美学学科概况、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及旅游者对于饭店的审美、旅游接待艺术审美要求。(四)教学时数总课时为54学时。章 次内容总时数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绪 论旅游美学教学目的及任务2第一章风景美与观察531第二章中国园林与观赏1第三章中国画与欣赏541第四章中国书法与欣赏541第五章中国古建筑与观赏541第六章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541第七章中国旅游纪念品22第八章旅游审美心理概述66第九章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33第十章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33第十一章旅游饭店与环境艺术33第十二章饭店室内装饰陈设22第十三章中国菜点之审美22(五)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分析部分,在讲授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自觉用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同时适当增加讨论课、实训课等教学环节。(六)考核内容本课程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二、本文 绪论教学要点:1、 旅游、旅游美学的概念。2、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游客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及旅游工作者自身的审美修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美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的审美欲求与旅游的审美关系;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的关系。3、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它具有直接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实用性;它不但要研究客观存在的美,而且也研究如何开发美、创造美;它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绪论 (2学时)一、 什么是旅游美学二、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三、 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考核要求:识记:1、旅游美学的概念。2、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领会: 旅游美学的功能。分析:旅游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编 旅游与美第一章 风景美与观察教学要点: 1、风景美的形态:自然美、人工美。2、 风景美的特征:形象美,主要表现为雄、秀、奇、险、幽;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3、 观赏风景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观赏风景应保持一定距离。4、 观赏风景的角度:正面观赏和侧面观赏,平视、仰视和俯视。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习教学内容:第一节 风景美的形态(1学时)一、 自然美二、 人工美第二节 风景美的特征(2学时)一、 形象美(一) 雄(伟)(二) 秀(美)(三) 奇(特)(四) 险(峻)(五) 幽(静)二、 色彩美三、 动态美四、 朦胧美第三节 怎样观赏风景(2学时)一、 观赏方法(一) 动态观赏(二) 静态观赏二、 观赏的距离三、 观赏的角度四、 观赏的时间考核要求:识记:风景美的形态。领会: 观赏风景的方法和角度。分析: 风景美的特征。综合应用:应用观赏风景美的方法、距离、角度如何来把握风景美的特征。第二章 中国园林与观赏教学要点:1、 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2)造山挖池,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各类建筑的设置,要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园内景物的安排,要有构图层次,突出重点,避免喧宾夺主;()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我国园林中常见的三种桥的形式。、景观审美: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教学时数:本章为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学时)一、 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二、 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三、 中国园林分类(一) 皇家园林(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二) 私家园林第二节 园林的要素及其审美特征(学时)一、园林中的山和水(一) 山(假山叠石)、 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 假山叠石的审美标准(做假为真瘦、透、漏、皱丑)(二) 水二、园林的建筑(一) 桥(二) 亭(三) 廊三、园林的花木第三节 园林景观审美(学时)一、景观线二、观赏点三、特写景四、 引景五、 点景六、 借景七、 藏景考核要求:识记:1、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2、我国园林建筑的主要形式。领会:1、景观审美的景观线、观赏点、特写景、引景、点景、借景、藏景。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3、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分析:1、中国古代苑囿及其发展。2、假山叠石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标准。综合应用:中国造园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第三章 中国画与欣赏教学要点:、中国画的形成、发展概况,各代著名画派、画家简介。、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形写神,得意忘形。格调: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气韵:六法与气韵;四品。教学时数:本章为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画概述(学时)一、春秋战国时代二、汉代三、三国、两晋及南北朝四、隋唐时期五、宋代六、元代七、明代八、清朝九、近现代第二节 中国画的种类(学时)一、卷轴画二、壁画三、工艺绘画第三节 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学时)一、意境(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 以形写神,得意忘形二、格调(一) 用笔书画同源,以线造型(二) 用墨水墨为上,墨分五色(三) 设色随类赋彩,色不碍墨(四) 章法虚实相生,置陈布势(五)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三、气韵(一) 六法与气韵(二) 四品考核要求:识记: 1、中国画的分类。 2、各代著名画派、画家。领会:中国画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分析:分析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流的原因。应用:举例说明中国画的审美特征和意境。综合应用:从国画中总结出中国画的艺术规律。第四章 中国书法与欣赏教学要点:1、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简介。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及其代表书法家。3、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线条的美;结体和布局的美;形与神的美;意境的美;情的美。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书法与旅游(1学时)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一、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二、篆书三、隶书四、楷书、行书、草书五、碑、帖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艺术七、欧、张、颜、柳、释八、蔡、苏、黄、米九、元、明、清的书法艺术第三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2学时)一、线条的美二、结构和布局的美三、形与神的美四、意境的美五、情的美考核要求:识记: 1、中国书法的书体种类特征及其代表书法家。 2、我国古代著名碑林、石刻。领会:1、书法在旅游中的地位。 2、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脉络。分析: 分析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书法如何表现意境的美和情的美。第五章 中国古建筑与观赏教学要点:1、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三大石窟;中国四大佛山;著名陵墓;三大名桥;江南三大楼阁。2、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3、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结构形式;群体组合;装饰色彩;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与旅游(1学时)第二节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2学时)一、古城建筑二、宫廷建筑三、陵园建筑四、寺庙建筑五、石窟建筑六、佛塔建筑七、桥梁建筑第三节 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欣赏(2学时) 一、结构形式二、群体组合三、装饰色彩四、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考核要求:识记: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及其形式特征。领会:古建筑在旅游中的意义。分析: 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古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及其审美价值。 第六章 中国雕塑艺术与欣赏教学要点:1、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及其分布情况。2、雕塑的特征。3、雕塑的形式:圆雕和浮雕。按其社会功能,雕塑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园林雕塑、建筑雕塑、城市雕塑及环境雕塑。4、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纪念性,象征性,装饰性,假定性、类型化,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5、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审美特点:秦俑的写实风格;秦俑的形象塑造;秦俑的神态刻画。6、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教学时数:本章为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雕塑与旅游(1学时)第二节 雕塑的一般特征及形式(15学时)一、雕塑的特征二、雕塑的形式(一) 圆雕(二) 浮雕(三) 其他分法第三节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15学时)一、纪念性二、象征性三、装饰性四、假定性五、类型性六、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第四节 中国著名旅游区雕塑艺术赏析(2学时)一、秦始皇陵兵马俑(一) 秦俑的写实风格(二) 秦俑的形象塑造(三) 秦俑的神态刻画二、霍去病墓石刻三、云冈石窟大佛四、龙门石窟大佛五、石浮雕“昭陵六骏”六、乾陵石雕七、敦煌彩塑八、麦积山泥塑观音像、供养人像九、晋祠彩塑侍女像十、大足石刻十一、华严寺彩塑菩萨像十二、保圣寺泥塑罗汉像考核要求:识记: 中国雕塑的形式特征和社会功能。领会: 中国古代雕塑的美学特征与旅游的关系。分析: 分析中国古代雕塑在旅游中的意义及其艺术成就。综合应用:具体说明秦始皇陵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云冈石窟大佛、龙门石窟大佛、石浮雕昭陵六骏、乾陵石雕、敦煌彩塑、麦积山泥塑观音像、晋祠彩塑侍女像、大足石刻、华严寺彩塑菩萨像、保圣寺泥塑罗汉像等我国古代著名雕塑的审美特点。第七章 中国旅游纪念品教学要点:1、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及其代表产地、作品、特种工艺美术品(水晶和玉石器件、象牙雕刻、铜铸、景泰蓝器皿、高级的清器件、精致的刺绣、特制的陶瓷器);民间工艺美术美术品(如剪纸、泥塑、雨塑、风筝、花灯、竹编器件等)。2、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3、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功能美和形式美;质美。教学时数:本章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旅游纪念品分类 (05学时)一、特种工艺美术品二、民间工艺美术品第二节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 (05学时)一、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二、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第三节 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1学时)一、功能美和形式美二、质美考核要求:识记:中国旅游纪念品的特色。 领会: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分类及其代表产地、作品、特种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品。分析:分析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审美特征及在旅游中的意义。综合应用:说明旅游纪念品应突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重要意义。 第二编 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第八章 旅游审美心理概述教学要点:1、旅游审美需求及类型: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饮食审美型。2、审美意识的构成要素: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的贯彻、审美情感。3、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时代性、民族性、阶段性。4、审美个性的产生、类型和意义。5、审美心理要素:感知因素、想象因素、情感因素、理解因素。6、掌握审美感受的层次分层,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教学时数:本章为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审美需求与审美动机(2学时)一、旅游审美需求二、旅游审美动机(一) 自然审美型(二) 艺术审美型(三) 社会审美型(四) 饮食审美型第二节 审美意识与审美个体(2学时)一、审美意识(一) 构成要素(二) 基本特征(三) 活动过程二、审美个性(一) 审美个性的产生(二) 审美个性的类型(三) 审美个性的意义第三节 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 (1学时) 一、感知因素 二、想象因素 三、情感因素四、理解因素第四节 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 (1学时) 一、悦耳悦目 二、悦心悦意 三、悦志悦神考核要求:识记:1、旅游审美需求的类型。 2、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3、审美意识的构成要素。领会:1、旅游审美动机和产生审美个性的先天和后天的因素。2、审美个性的类型及审美个性的意义。分析:进行审美感受的层次分析。综合应用:1、举例说明如何把握旅游者审美个性。 2、怎样理解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层次。 第九章 旅游者与导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教学要点:1、导游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三种不同角色:一种是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另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再一种是作为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2、导游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时的集中表现:仪表美、风度美、心灵美。3、导游作为审美信息的传递者时涉及的语言艺术和导游手法。口语导游的语言艺术化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音乐性、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风趣性、语言的情感性。比较通用的导游手法有:虚实相间、进入角色、制造悬念、点面结合、利用类比。4、导游作为审美行为的协调者时的要求,一张一弛、有缓有急、快慢相宜、音调和谐、适时停顿。5、如何提高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培养自我审美意识、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掌握和运用旅游观赏原理、提高再创造的能力。教学时数:本章为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 (05学时)一、关于仪表美二、关于风度美三、关于心灵美第二节 审美信息的传递者(1学时)一、 关于语言艺术二、 关于导游手法(一) 虚实相间(二) 进入角色(三) 制造悬念(四) 点面结合(五) 利用参数第三节 审美行为的协调者(1学时) 一、一张一弛 二、有缓有急 三、快慢相宜四、音调和谐五、适时停顿 第四节 导游工作者的美学修养 (05学时)一、培养自我审美意识二、研究游客的审美需求与动机三、尊重游客的审美习惯四、掌握和应用旅游观赏原理五、提高再创造的能力考核要求:识记: 1、导游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时的集中表现的几个方面。2、导游作为审美信息的传递者时涉及的语言艺术和导游手法。领会: 领会导游作为审美行为的协调者时的具体要求。分析:分析导游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三种不同角色。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导游工作者如何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如何来传递审美信息和协调审美行为?第十章 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教学要点:1、游客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形象美的三要素:形体、服饰、发型。2、对饭店微笑服务的审美感知:微笑态度美的感性显现;微笑的情绪扩散效应;微笑的线条魅力。3、前厅服务人员的服务艺术(门卫、行李员、接待员、结帐员)。4、客房服务艺术要领:热情原则、礼貌原则、整洁原则、舒适原则、周到原则、安静原则、安全原则。5、餐厅服务艺术主旨。6、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普及美学知识,开展艺术教学、掌握语言艺术、组织姿态美训练、推广美容知识,提高管理美学水平。教学时数:本章为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1学时)一、形象美的第一要素形体二、形象美的第二要素服饰三、形象美的第三要素发型第二节 对饭店微笑服务的审美感知(05学时)第三节 对饭店服务艺术的审美评价(1学时)一、前厅服务艺术概述二、客房服务艺术要领三、餐厅服务艺术主旨第四节 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 (05学时)一、普及美学知识二、开展艺术教育三、掌握语言艺术四、组织姿态美训练五、推广美容知识六、提高管理美学水平考核要求:识记: 1、客房服务艺术要领。 2、游客对饭店员工形象的审美期待及形象美的三要素。领会:微笑服务的审美意义和饭店员工的审美教育途径。分析: 分析饭店为什么要讲究服务艺术。综合应用: 举例说明微笑服务的魅力何在?它与饭店的效益有何关系? 第三编 旅游者与旅游饭店第十一章 旅游饭店与环境艺术教学要点:1、饭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利用自然环境;体现自然景观学特征;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交织;文脉、传统、饭店建筑的人文美;风土环境、地方特色、乡土美。2、饭店选址、造型及装修的美学原则:真、善、美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一致;保护环境视觉形象;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创造“有素味的形式;时代感与民族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3、旅游饭店室内环境美、意境美、整体美、空间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绿化美、人文美。教学时数:本章为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饭店建筑与环境(1学时)一、利用自然环境的美二、体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三、注重地方特色、乡土美第二节 饭店建筑造型与装修美学(1学时)一、真、善、美的统一二、实用与审美的一致三、保护环境视觉形象四、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五、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六、时代感与民族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第三节 旅游饭店室内环境美(1学时) 一、意境美二、整体美三、空间造型美四、色彩美五、材质美六、绿化美七、人文美考核要求:识记:1、饭店选址、造型及装修的美学原则。 2、旅游饭店内部环境的美学特征。领会:饭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及旅游饭店装修的美学特征。分析: 分析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与形式特征的区别。综合应用:举例说明饭店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审美关系。第十二章 饭店室内装饰陈设教学要点:1、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必须特别注意满足饭店室内的功能要求及适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装饰,以“少而精”、“画龙点精”为原则;合理选择装饰标准,反对滥用艺术手段,注意经济效益、方便管理;发扬民族特色,注意地方色彩与时代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室内装饰的分类:生活功能必须向实用器物设计和装修;用作观赏陈设中家具、地毯、窗帘、灯具、绿化与水平因素的审美作用。3、陈设室内工艺品的原则:重视室内整体装饰风格的和谐;少而精,宁缺勿滥;紧密结合饭店室内功能特点,精心配置工艺品;要符合构图章法;要注意视觉效果。4、门后、入口大厅、过厅向装饰陈设方法。5、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方法及客房、商场内装饰陈设方法。教学时数:本章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及分类 (05学时)第二节 饭店室内装饰陈设主要因素及其审美作用(1学时)一、家具二、地毯三、窗帘四、灯具五、绿化与水六、工艺品第三节 装饰陈设的方法 (05学时)一、门厅、入口大厅、过厅的装饰陈设二、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三、客房的装饰陈设四、商场的装饰陈设考核要求:识记: 1、饭店室内工艺品的布设原则。2、饭店主要陈设物及的审美要求。领会: 室内装饰的分类及其审美作用。应用: 1、 门后、入口大厅、过厅向装饰陈设方法。2、餐厅、宴会厅、风味厅、酒吧等装饰陈设方法。3、客房、商场内装饰陈设方法。综合应用:理解掌握饭店各个部位装饰布设的审美要求,并说明其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意义。第十三章 中国菜点之审美教学要点:1、 菜点审美的意义、价值和地位。2、 中国菜点之类的构成要素:色、香、味、形、质、意。3、 中国菜点造型形式:随意式、整齐式、图案式、点缀服饰式;象形式。质的美感。意的美感:意匠、意象、意趣、意境。4、 中国菜点命名方式:自然来历、工艺特名、乡土集锦、时令风俗、比附联想、夸张比喻、谐音转借、依形取意、人事典故。4、中国各类菜的美学特征:三类食品、四大菜系、五道程序。教学时数:本章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菜点审美的意义、价值和地位(05学时)第二节中国菜点之美的构成要素 (1学时)一、色的美感二、香的美感三、味的美感四、形的美感五、质的美感六、意的美感第三节 各种菜点的美学风格及其特色(05学时)一、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5企业购买办公设备合同购买办公设备合同范本
- 2025共同渔业资源养殖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技术转让和合作生产合同
- 2025年旋挖钻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厂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实操技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T电梯修理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的三管三必须是什么
- 大米直播促销活动方案
- 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治疗讲课件
- 物流运输规章管理制度
- GA/T 2014-2023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
- 土方消纳处置合同协议书
- 盐场工作报告
- 委托寺庙管理经营协议书
- 三人茶楼合伙合同范本
- T/CCS 026-2023煤矿防爆锂电池车辆动力电源换电安全技术要求
- 住宿外出免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