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ppt_第1页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ppt_第2页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ppt_第3页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ppt_第4页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节结构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 繁盛的洛阳 三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1 改革前北方的经济状况 1 经济状况 2 原因 中原萧条 千里无烟 近百年战乱的影响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改革后北方的经济状况 1 经济状况 2 原因 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均田制的推行 吏治的改善 负担的调整 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新的耕作技术推广 巩固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其改革的措施中 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A 迁都洛阳B 整顿吏治C 移风易俗D 颁布均田令 D 二 繁盛的洛阳 1 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1 洛阳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曾在此建都的王朝有哪些 建都洛阳的王朝 东周 东汉 曹魏等 地位 华夏文明摇篮的中心 思考2 孝文帝为洛阳的重新繁盛采取什么措施 措施 耗费大量物资和民力重新修建洛阳城和宫殿 二 繁盛的洛阳 二 繁盛的洛阳 2 繁盛的表现 1 城市规模 2 城市经济 市场众多 商品繁多 地位突出 宫厥壮丽 列树成行 三 北方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 大融合时代 1 原因 1 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通婚杂居 2 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三 北方民族大融合 2 表现 民族分布被打破 汉语被确定为 正音 中原文化被各族所接受 北方游牧部落的优秀文明成果与中原文化融合 3 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 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 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知识拓展 注意 民族融合 1 从经济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 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实质 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 1 三国至南北朝2 五代十国3 元朝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重点优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 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 巩固了政权 经济上 政治上 民族关系上 2 积极作用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 促进了北方经济繁荣和民族大融合 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 局限性 改革不加选择 全盘汉化 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1 性质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汉化 封建化 改革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 内容全面 措施得力 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冯太后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 冲破阻力 毅然改革 探究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 顺应民意 同时要讲究改革的策略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都具有曲折性 改革者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思考 学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节 我们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也有人认为他是毁灭本民族的千古罪人 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 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通过建立制度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等措施 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农耕化 社会制度封建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 缓和了民族矛盾 巩固了封建统治 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为国家结束分裂 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当然 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 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 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 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从历史的进程来看 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 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整体感知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一场封建化改革 通过改革鲜卑族逐渐实现了由游牧生产方式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过渡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为结束长期分裂和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认识 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 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 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 于是 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只有这样 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本节小结 1 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融合 先进文化的吸引 民族矛盾尖锐A B C D 2 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 北方各族的上层人物B 鲜卑贵族C 地主阶级的守旧势力D 汉族地主阶级 训练设计 3 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 整顿吏治B 迁都C 汉化政策D 颁布均田令 4 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 A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D 恢复和发展经济 5 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B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 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D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6 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B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C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D 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7 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 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A 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B 孝文帝谦虚好学 热爱汉文化C 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团结D 排除冯太后影响 加强皇权8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 肃明纲纪 赏罚必行 肇革旧轨 时多奉法 魏书 良吏传序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整顿吏治 实行俸禄制B 移风易俗C 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 迁都洛阳 9 悲平城 诗云 悲平城 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 荒松无罢风 童谣曰 纥于山头冻死雀 何不飞去生处乐 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平城地理位置偏远 环境恶劣 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 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B C D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年 即太和九年 公元485年 下诏均天下民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授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所授之田率倍之 倍之 男夫80亩 妇人40亩 亦称倍田 三易之田再倍之 三易之田 耕种一年 休耕二年的贫瘠土地 再倍之 男夫120亩 妇人60亩 以供耕作 魏书 食货志 推行均田制 根本前提 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只对国家掌握的土地进行分配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