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布尔代数与逻辑函数化简 3 1基本公式和规则3 2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3 3卡诺图化简 3 1基本公式和规则 3 1 1基本公式 表3 1基本公式 表3 2证明分配律的真值表 A BC A B A C 其它公式的证明 1 A A B A B A A A B A A 因为 其它公式的证明 C A AB B C A C AB BC A ABC C A AB A A BC C A AB BC C A AB 1 1 3 1 2基本法则 1 代入法则逻辑等式中的任何变量A 都可用另一函数Z代替 等式仍然成立 例1证明 证明 等式两边的B用B C代入便得到 这样就得到三变量的摩根定律 同理可将摩根定律推广到n变量 C B A C B A B A B A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 1 2 1 2 1 2 1 2 对偶法则 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F 如果将其中的 换成 换成 换成 0 0 换成 1 并保持原先的逻辑优先级 变量不变 两变量以上的非号不动 则可得原函数F的对偶式G 根据对偶法则知原式F成立 则其对偶式也一定G成立 其对偶式为 3 反演法则 由原函数求反函数 称为反演或求反 多次应用摩根定律 可以求出一个函数的反函数 例2 求 的反函数 解用摩根定律求 E D 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F 3 1 3基本公式应用1 证明等式 例3用公式证明 解 AB B A B A B A AB B A B A B A B A AB B B B A AB A A 2 逻辑函数不同形式的转换 逻辑函数的表达形式通常可分为五种 与或表达式 与非 与非表达式 与或非表达式 或与表达式 或非 或非表达式 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例4将函数与或表达式转换为其它形式 解 1 与非 与非式 2 与或非式 或与式 4 或非 或非式 C A B A C A AB F C A AB F C A B A C A B A C A B A F 多余项定律 3 2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 3 2 1逻辑函数与逻辑图 图3 2函数的逻辑图 A B 1 F 1 1 BC B B A C B A C AB F C B A A 1 B C A B C A B C A B B C B F F AC B 图3 4函数化简后的逻辑图 图3 3原函数逻辑图 3 2 2逻辑函数化简的原则 逻辑函数化简 通常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逻辑电路所用的门最少 2 各个门的输入端要少 3 逻辑电路所用的级数要少 4 逻辑电路能可靠地工作 3 2 3与或逻辑函数的化简 1 应用吸收定律1 例5 解 例6 解 所以 C B A D C B A D C B A D B A D C B A D C B A D C A D C B A D C B A D C B D C B A D C B A 2 应用吸收定律2 3 例8 解 例9 解 令 A B AB B 原式 CD B A B A B A B A CD B A AB B A B A 原式 3 应用多余项定律 例10化简 解 例11化简 解 D C B AC AB D C B AC AB D AB C B AC D B A C B AC 原式 4 综合例子 例12化简 解 5 拆项法 例13化简 此例就是用和分别去乘第三项和第四项 然后再进行化简 C B C A B A C B A BC A C B A C B A C B B A C C B A A A C B C B B A 原式 直接用公式已无法再化简时 可采用拆项法 拆项法就是用去乘某一项 将一项拆成两项 再利用公式与别的项合并达到化简的目的 6 添项法 在函数中加入零项因子 利用加进的新项 进一步化简函数 例14化简 解 AB f x x x x 或 3 3卡诺图化简 3 3 1卡诺图化简的基本原理 例15 解 BC A BC B A B A 原式 C B A ABC BC A C B A C B A F 1 最小项标准式定义 最小项 对于一个给定变量数目的逻辑函数 所有变量参加相 与 的项叫做最小项 在一个最小项中 每个变量只能以原变量或反变量出现一次 例如 一个变量A有二个最小项 二个变量AB有四个最小项 3 3 2逻辑函数的标准式 最小项 以此类推 四个变量ABCD共有24 16个最小项 n变量共有2n个最小项 1 2 A A AB B A B A B A 2 2 2 由一般式获得最小项标准式 1 代数法 对逻辑函数的一般式采用添项法 由上式可看出 第二项缺少变量A 第三项缺少变量B 我们可以分别用和乘第二项和第三项 其逻辑功能不变 例如 2 真值表法 将原逻辑函数A B C取不同值组合起来 得其真值表 而该逻辑函数是将F 1那些输入变量相或而成的 如表3 3所示 表3 3某逻辑函数的真值表 从真值表上得到 表3 4三变量最小项的编号 3 最小项的性质 1 对任何变量的函数式 全部最小项之和为1 即 2 两个不同最小项之积为0 即 3 n变量有项最小项 且对每一最小项而言 有n个最小项与之相邻 0 j i m m 3 3 3卡诺图的结构 卡诺图的结构特点是需保证逻辑函数的逻辑相邻关系 即图上的几何相邻关系 因此卡诺图的变量标注均采用循环码 一变量卡诺图 有 2个最小项 因此有两个方格 0表示取A的反变量 1表示取A的原变量 二变量 三变量 四变量 五变量卡诺图分别有4 8 16和32个最小项 卡诺图如下图所示 图3 51 5变量的卡诺图 3 3 4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示法 若将逻辑函数式化成最小项表达式 则可在相应变量的卡诺图中 表示出这函数 如 在卡诺图相应的方格中填上1 其余填0 0 AB C 00 01 11 10 0 1 1 0 1 0 0 1 1 例将用卡诺图表示 解 在B 1 C 0对应的方格 不管A D取值 得m4 m5 m12 m13 在对应位置填1 在C 1 D 0所对应的方格中填1 即m2 m6 m10 m14 在B 0 C D 1对应方格中填1 即m3 m11 在A C 0 D 1对应方格中填1 即m1 m5 ABCD 在A B C D 1对应方格中填1 即m15 图3 7逻辑函数直接用卡诺图表示 C C B B A A D D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3 3 5相邻最小项合并规律 1 两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 消去一个取值不同的变量 保留相同变量 2 四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 消去两个取值不同的变量 保留相同变量 标注为1 原变量 0 反变量 3 八相邻项可合并为一项 消去三个取值不同的变量 保留相同变量 标注与变量关系同上 图3 8相邻最小项合并规律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D ACD a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BD CD b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BD BD c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B d 3 3 6与或逻辑化简 运用最小项标准式 在卡诺图上进行逻辑函数化简 得到的基本形式是与或逻辑 其步骤如下 1 将原始函数用卡诺图表示 2 根据最小项合并规律画卡诺圈 圈住全部 方格 3 将上述全部卡诺圈的结果 或 起来即得化简后的新函数 4 由逻辑门电路 组成逻辑电路图 例22化简 解第一步 用卡诺图表示该逻辑函数 对应m3 m11 对应m4 m5 m12 m13 对应m1 m5 对应m10 m11 图3 9例22函数的卡诺图表示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第二步 画卡诺圈圈住全部 方格 图3 10化简过程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D ABC BC 第三步 组成新函数 每一个卡诺圈对应一个与项 然后再将各与项 或 起来得新函数 故化简结果为第四步 画出逻辑电路 图3 11例22化简后的逻辑图 例23化简 解在卡诺圈有多种圈法时 要注意如何使卡诺圈数目最少 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使卡诺圈大 逻辑图如图3 13所示 其化简函数为 a 1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BC BD ABC ABD ACD 图3 12例23化简过程 图3 13例23逻辑图 A B 1 F A C C B D A C D B 例24化简 图3 14例24的化简过程 1 1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CD ABCD BC AB ACD BCD b c 1 1 1 1 1 1 1 1 1 1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CD ABCD BD BC ACD AB 例26化简 图3 15例26化简过程及逻辑图 A C 1 F A C D A C A C D B B a c 3 3 7其它逻辑形式的化简 1 与非逻辑形式 与非式就是全由与非门实现该逻辑 将与或式两次求反即得与非式 其化简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卡诺图上圈 方格 求得最简与或式 第二步 将最简与或式两次求反 用求反律展开一次 得到与非表示式 第三步 根据与非式 用与非门组成逻辑电路 例27将例22 26用与非门实现 解例22与或结果为 图3 16例22用与非门实现 A B F B C C A B D 例23 D C A D B C AB C B A D C A BD C AB C B A D C A BD C AB C B A F A F A C C B D A D B B C a 图3 17例23用与非门实现 例24 A F A D D B C B D C A C B C D B A b 图3 18例24用与非门实现 2 或与逻辑形式 首先从卡诺图上求其反函数 其方法是圈 方格 然后再用摩根定律取反即得或与式 例28求的反函数和或与式 图3 19例28的反函数 解求反函数过程如图3 19所示 再由反函数求得原函数 利用摩根定律就得或与式 总结如下 在卡诺图上圈 0 方格 其化简结果 变量为0 原变量 变量为1 反变量 然后变量再相 或 起来 就得每一或项 最后再将每一或项 与 起来而得或与式 故此例可不通过求反函数 直接由上述过程得到或与式 如图3 20所示 图3 20从卡诺图上直接圈得或与式 1 1 1 1 0 1 1 0 0 1 1 0 0 0 1 0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A C D B C B D B F B D C A C D 1 1 1 图3 21或与逻辑图 3 或非逻辑形式 将或与逻辑两次求反即得或非表示式 图3 22例28的或与逻辑图 B F B D C A C D 1 1 1 1 D C A C B D B D C A C B D B F D C A C B D B 3 3 8无关项及无关项的应用 逻辑问题分完全描述和非完全描述两种 对应于变量的每一组取值 函数F都有确定的值 不是 就是 如表3 6所示 逻辑函数与每个最小项均有关 这类问题称为完全描述问题 在实际中 变量的某些取值组合不允许出现 或者是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 这类问题称为非完全描述 如表3 7所示 该函数只与部分最小项有关 而与另一些最小项无关 我们用 或者用 表示 表3 6完全描述 表3 7非完全描述 对于含有无关项逻辑函数可表示为 也可表示为 即不允许AB或AC或BC同为1 0 C B A C B A F BC AC AB 约束条件为 图3 24不考虑无关项的化简 图3 25考虑无关项函数化简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桥镇储备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湖北恩施州巴东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协议书球套利
- 乡村旅游与文旅融合2025年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报告
- 2025年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在智慧旅游领域的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协议书通知函
- 2025年济宁鱼台县融媒体中心公开招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销售协议书合同
- 2025年能源行业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优化报告
- 演员协议书会
- 烘焙与甜点制作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地基事故案例分析
- 国家开放大学《财政与金融(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英语考级-a级词汇完整版
- 隧道钻爆法掘进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解析
- 圆锥式破碎机说明书样本
- 九年级英语 第二单元 教案 ·(全)·
- 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 GA/T 952-2011法庭科学机动车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检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