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_经济地理学.doc_第1页
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_经济地理学.doc_第2页
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_经济地理学.doc_第3页
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_经济地理学.doc_第4页
第五章经济活动区位概述_经济地理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区位理论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三、区位理论的分类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一、主要区位因子二、企业的区位指向类型本章讨论谈谈你对区位理论的认识第一节 区位理论的基本概念一、区位、区位理论1、区位:指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这种场所既体现一定的空间位置,又体现一定的空间联系。2、区位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与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区位理论体系:产业区位理论与聚落区位;最佳区位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或利益最优。3、区位条件:指区位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因区位主体不同而区位条件不同;区位条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主要区位条件与次要区位条件之别。“区位条件”教学资料 农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气候、土壤、地形、劳动力、交通、市场等; 就工业活动而言,其主要条件有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交通、市场;而次要条件有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及其他要素。 显然,不同行业,同一区位条件的主次不同,如水,对船运与水电部门。4、区位因子(区位因素、区位力量)(1)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如韦伯区位论的因子有运费、劳动力、集聚;廖什区位论的主因子是市场。(2)因子分类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际国内形势等5、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是一种自然特性;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是一种主观之于客观的特性。二、区位理论的发展特点1、阶段性;第一阶段以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第二阶段以中心地论、市场区位论、交通区位论及行为决策论为代表。2、内容扩展性:第一阶段以第一、二产业为对象;第二阶段涵盖三大产业及行为领域为对象。3、研究方法差异性:第一阶段寻求一种静态的局部均衡,属于微观领域研究(考虑单个经济单元和几个直接的影响因子);第二阶段寻求一种综合的动态均衡,属于宏观领域研究(考虑总体的最佳经济空间结构和所有影响因子,并且注意因子间反馈作用)。三、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区别(如下表)考虑所有因子考虑个别显性因子而忽视或轻视资本、地方文化、金融、决策及企业组织等因子。区位因子理解产品特征与规模、市场变化、规模与目标等未知或动态特性各类因子已知或固定不变区位因子特性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成本最小或利润最大目标选择基准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缺乏或轻视具体目标区位目标理解利润或成本及非经济收益或效用利润或成本区位目标差异区位主体活动的全过程。区位主体的一部分区位主体理解多个生产地一个生产地区位主体差异现代区位论古典区位论依据、考虑范围、内容差异补充:区位理论的另一种分类1、成本学派(早期)以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胡佛交通区位论为代表;2、市场学派(中期)以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市场区位论为代表;3、行为学派(后期)以史密斯收益空间界限区位论、普雷德行为矩阵区位论为代表。总之,随着时间的发展,区位论考虑的因子越来越多,思维的方式越来越复杂。 课外扩展: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四、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1、区位理论是围绕区位主体而展开的;2、区位理论构建的基础: 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 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区位竞争; 经济活动受空间移动的限制。 基于上述考虑,各种区位论就是要构建一种社会全体的空间摩擦最小化的合理经济区位。(图5.1)第二节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一)要素投入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1、土地因子(1)土地的自然特性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2)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取决于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3)土地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作为劳动对象;作为活动的空间场所,则其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显得格外显著。(4)不同生产部门的土地因子影响作用不同。(图5.2与5.3)图5.1 距离摩擦曲线图(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Inc,1998.34)图5.2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引自:林上,1990;p.49,图3-3. 原出处:Hortshorn,1980; p.214,Fig 11-7)图5.3 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 附加费增多2、原材料因子(1)原材料分类初级与加工原料(从原料的来源看);遍地与局部原料(从原料的分布来看);纯与粗原料(从原料在产品加工过程中损失比率来看);(2)原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产品成本中构成比例;(用原料指数衡量) 课外扩展: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技术替代率(3)影响机制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原料集散区位(港口、枢纽等)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的区位越显其优越性。现代经济活动的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即在全球生产组织与体系中寻求既能满足自身需要,又价格相对低廉并且供应有保证的原材料供应商。3、能源因子(1)分类: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2)影响机制耗能产业活动,要求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能源直接影响到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 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3)耗能产业要加强能源利用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4、资本因子(1)资本的类型金融资本;固定资本(厂房和设备成本)。(2)影响机制固定资本的地理惯性;资金,特别是初创资金(3)资本流动与企业区位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全球地区,储蓄等于投资;局部地区,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的投资(4)不同企业融资渠道与难易不同“资本供给能力指标”补充教学资料1、地区人均固定资产净值;2、地区实际积累率=国民收入积累额/国民收入生产额;3、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差4、资金来源结构= 外部投入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劳动力因子(自学P35-36)(1)劳动力数量;(2)劳动力素质;(3)劳动力成本;(4)劳动力流动6、市场因子(1)市场规模 对经济活动持续性的直接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有一定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与类型而不同; 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集聚)经济(同类型集聚与不同类型集聚); 对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影响;全国中心具有多种职能;一般中心则只有少数几种常用职能(课外扩展:平均成本、边际成本、规模经济、经济利润、正常利润)(2)市场战略 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方面。一般而言,获取超额利润的竞争有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即通过低成本实现;非价格竞争即通过垄断与控制市场实现 企业区位趋向于接近生产要素获取低廉地区。 企业区位趋向于智力资源与高科技劳动力资源丰富、信息通达的区域。(3)市场特性市场特性往往是由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的特点而引起。在不同的区域,由于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不同因素,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并不相同。(4)其他市场条件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秩序和管理 ;市场意识 总之,市场是现代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区位因子,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础因子。7、区域环境因子(请大家自学P41-45)8、交通运输因子(交通运输既是一个产业,又是其他产业活动的辅助因子,其重要性已专门介绍,请复习掌握)二、企业区位的指向类型(P179-180补充)1、原料指向型,原料指数大于1的企业,如甜菜或甘蔗糖厂、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等;2、市场指向型,原料指数小于1或产品增重或产品不易运输的企业,如啤酒厂、家具厂、饮料厂、鲜花生产厂等。3、劳动力指向型,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袋厂、制伞厂、制鞋厂等。4、动力指向型,指耗能型企业,如炼铝厂、冶金类企业等5、运输指向性,如临港产业与临空产业。6、技术指向型,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器等制造企业。复习思考题1、区位理论内涵、区位因子、供应商园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