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黏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生活习性:黏虫发育一代所需天数以及各虫态的历期,主要受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各代历期不同。成虫羽化后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蜜及蚜虫等分泌的蜜露,对糖醋液的趋性很强。成虫昼伏夜出,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为害特点: 幼虫咬食叶片,一、二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三龄后才形成缺刻,五、六龄达暴食期,严重发生时将叶片吃光成为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综合防治: 1 诱杀成虫 在蛾子数量开始上升时起,用糖醋液(糖 3 份、酒 1 份、醋 4 份、水 2 份,调匀后加少量杀虫药剂)盛于容器内,放置田间,容器要高出作物 30 cm ,糖醋液保持 3 Cm 深,每天早晨取出蛾子,白天将容器盖好,傍晚开盖诱杀。 5 一 7 天换糖醋液一次,连续诱杀 20 天左右。 2 诱蛾灭卵 自成虫开始产卵直到产卵盛末期止,田间每 667 m2 插 10 个谷草把,每隔 3 一 5 天更换一次谷草把,将老的带卵的谷草把焚毁。3 化学防治防治指标与适期 麦田平均有幼虫(三龄) 25 一 30 头m2,谷子有虫 5 头m2。防治适期为幼虫低龄阶段(二、三龄为主)施药。具体措施(1)喷粉。 可用 2 . 5 敌百虫粉剂,或 5 马拉硫磷粉剂,或 1 . 5 对硫磷粉剂,每667 m2 喷粉 1. 5 - 2 . 5 kg 。(2)喷雾。每 667 m2用 50 辛硫磷乳油20 mL ,或 2 . 5 氯氟氰菊醋(功夫)乳油 20 一 30 mL ,或 25 灭幼脉悬浮剂 30 一 40 mL ,对水 50 一 75 kg 喷雾。2、小麦锈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症状病原特征 条锈病菌为条形柄锈菌,叶锈病菌为隐匿柄锈菌,秆锈病菌为禾柄锈菌,三种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在我国平原麦区和海拔较低的山区不能越夏,仅能在夏最热一旬平均气温低于 20 、且有感病品种存在的地区才能越夏。小麦叶锈菌在我国冬麦区,一般于麦收后在自生麦苗上越夏。秋苗发病后,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麦组织内越冬。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叶锈菌可不间断为害。小麦秆锈菌与条锈菌相反,其周年循环的关键是越冬问题。综合防治 对锈病的防治应采取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同时要注意品种的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种植。 2 加强栽培管理 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控制田间湿度,在多雨、高湿地区要开沟排水,在干旱地区又要及时灌水,以减轻为害; 麦收后要及时铲除自生麦苗。 3 化学防治 用种子质量 0 . 03 有效成分的粉锈宁干拌种子,可有效控制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成株期每 667 m2 用 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20g ,加水 50 kg 进行喷雾。3、地老虎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技术。地老虎是一类为害农作物的大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主要有 5 种:分别是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警纹地老虎、大地老虎。成虫体长16-23 mm ,翅展 42-45 mm ,额部平衡无突起,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齿状。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部分呈黑褐色,肾形斑、环形斑及剑形斑位于其中,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外,内横线里有 1 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内侧有 2 个尖端向内的黑斑,三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生活习性: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各地均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小地老虎成虫日伏夜出10 以上能飞翔。在温暖、无风、湿度较大的黑夜最活跃。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为害特点:小地老虎一、二龄幼虫白天和夜间均在地面上生活,大多集中于植物心叶和嫩叶上,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天窗状。三龄后白天躲在表土层下,夜间活动为害,造成豆粒大小的洞孔或叶缘缺刻。四龄以后为害时咬断幼苗嫩茎。五、六龄幼虫食量剧增,每头一夜可咬断幼苗 3-5 株。综合防治:防治地老虎,一般应以第一代为重点,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 除草灭虫 杂草是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幼虫向作物迁移为害的桥梁,因此,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的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虫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 2 诱杀成虫 可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蛾杀虫。 3 化学防治防治指标 小地老虎当棉花、甘薯地每平方米有幼虫(或卵) 0 . 5 头(粒),玉米、高粱或谷苗地每平方米有幼虫(或卵) 1 头(粒),棉花、玉米幼苗心叶被害(三龄以前幼虫为害)率达 5 % ,或辣椒、番茄等蔬菜田定苗前,每平方米有幼虫 1 一 1 . 5 头以上,定苗后有幼虫 0 . 1 一 0 . 3 头时,应立即开展全面防治。具体措施 实施化学防治,要在第一次防治后,每隔 7 天左右再治 1 次,连续 2-3 次。对一、二龄幼虫可喷粉、喷雾或撒毒土,对高龄幼虫可撒施毒饵。 (1)在幼龄幼虫集中在植株心叶而尚未分散人土以前,用 50 辛硫磷乳油 0 . 5 kg , 或 90 敌百虫晶体 0 . 5 kg ,或 50 敌敌畏乳油 0 . 5 kg ,对水 500 kg ,往作物幼苗和杂草上喷雾。(2)药剂拌种。用 50 甲胺磷乳油 0 . 5 kg ,对水 5 kg ,喷洒在 50 kg 的种子上,拌匀堆闷 1 小时,然后播种。(3)撒施毒土、毒沙。此法多用于大田作物定苗后,以及移栽的果菜类蔬菜,以条施或围施的方法保苗,用药种类及剂量: 75 辛硫磷乳油 0.5 kg ,加适量水,喷拌在 125-175 kg 细土中,或 50 甲胺磷乳油与细土按 l : 100 比例拌匀,每 667m2 ,施用 50 kg 。(4)撒施毒饵。多用于防治三龄后幼虫,饵料可用麦数、豆饼、棉籽饼、鲜草等,用 90 敌百虫晶体 0 . 5 kg ,对水 5 kg ,喷在炒香的 50 kg 饼粉上,制成毒饵,于傍晚在受害作物田间每 667 m2 撒施 10 kg 毒饵或隔一定距离堆施,或在作物苗际附近围施。4、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生活习性:大豆食心虫在我国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作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在豆荚上,少数产在叶柄、侧枝及主茎上。温湿度直接影响食心虫的生长发育和田间消长,低温高湿有延长成虫寿命的趋势。一般荚毛多的品种着卵多,受害重;荚毛少的品种着卵少,受害轻。同时也和荚皮组织结构有关。为害特点:初孵出的幼虫先在豆荚表面活动一段时间,后在豆荚边缘结一白色丝网,咬食荚皮穿孔进人。每头幼虫平均取食 2 颗豆粒。综合防治:对大豆食心虫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1)选用抗(耐)虫品种。 (2)适当调整播期,使结荚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3)合理轮作。 (4)及时耕翻豆后麦茬地,减少越冬基数。 2 化学防治每 667m2 ,用 2 . 5 嗅氰菊醋乳油或 20 杀灭菊酯乳油 15 ? 20 mL 或 5 . 7 百树菊酯乳油 40-50 mL ,或 50 杀螟松乳油 75 mL ,或 25 喳硫磷乳油 75 mL ,或50 辛硫磷乳剂 75 mL ,或 50 混灭威乳油 100 -150 mL ,对水 50-75 kg 喷雾。但混灭威药效期短,应间隔 2 一 3 天喷一次,连施 2 一 3 次。 3 生物防治 (l)利用赤眼蜂灭卵。在成虫产卵盛期每 667 m2 放赤眼蜂 2 万-3 万头,可降低虫荚率 43 以上。 (2)利用白僵菌防治脱荚越冬幼虫。在幼虫脱荚之前,每 667 m2用白僵菌粉剂 1 . 5 kg ,加细土或草木灰 5 kg ,均匀撒施在豆田地面上,可使落在地面上 50 - 70 的老龄幼虫死亡。 4 物理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可用 20-40w 黑光灯诱杀成虫,每 3km2一台,效果明显。5、玉米螟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方法。生活习性:玉米螟每年发生的世代数自北向南有 1 - 7 代不等。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的秸秆、穗轴及根莞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食甜物,有趋向高大、嫩绿植物产卵的习性。卵多产在叶背靠主脉处,每雌可产卵 300 一 600 粒。为害特点:在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群集在心叶内,取食叶肉和上表皮,被害心叶展开后形成透明斑痕,幼虫稍大后,可把卷着的心叶蛀穿,故被害心叶展开后呈排孔状。玉米抽雄后,幼虫蛀人雄穗轴并向下转移到茎内蛀害。在玉米穗期,幼虫除少数仍在茎内蛀食外,大部分转移到雌穗为害,取食花丝和幼嫩子粒,故玉米心叶末期,幼虫群集尚未转移前,为化学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 选育抗虫品种; 处理秸秆,压低虫口基数; 改进耕作制度,缩小春播玉米,扩大夏播玉米,切断第一代桥梁田。 2 生物防治 施放赤眼蜂每 667 m2放 1 万-3 万只,在始卵期施放,每天一次,共 3 次。施用苏云金杆菌在心叶末期前 3-5 天,每 667 m2 用 100 亿活芽抱悬浮剂 100 - 150 mL ,加水 10 kg 或拌潮沙土 10 kg 灌心叶,每 1 kg 灌 100 株,隔 10 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 3 化学防治防治适期卵孵高峰期。防治指标心叶末期花叶率达 10 时。 (l)在玉米心叶末期防治,施药于玉米喇叭口内。用 2 . 5 敌百虫颗粒剂或 1 . 5 辛硫磷颗粒剂每 1 kg 施 500 一 600 株。用 90 晶体敌百虫 1 500 一 2 000 倍液灌心叶,每1 kg 药液灌 100 株。或每 667m2 ,用 35 赛丹乳油 80-140 mL ,或 5 锐劲特悬浮剂 35 mL 加水 50 kg 喷雾。用 5 丙硫克百威颗粒剂每 667 m22-3 kg 穴施。 (2)穗期防治主要采用灌穗或喷雾方式。用 90 晶体敌百虫 800 -1 000 倍液或 80 敌敌畏乳油 1 000 倍液,每 1 kg 药液灌雌穗 100 个。每 667 m2用 40 辛一甲一三氟氯氰乳油 50-70 mL 或 2 . 5 三氟氯氰菊醋乳油 50 mL ,或 10 除尽悬浮剂 50 mL 加水 50 kg 喷雾。 4 注意事项玉米穗期防治,在玉米收获前 7 天停止使用。在施用丙硫克百威药时土壤应有较大湿度,有利于发挥药效。6、掌握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症状识别 玉米大斑病与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 1 大斑病病斑大而少,呈梭形或长纺锤形,长 5 -20 cm 。发病初期为青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几天后很快沿叶脉向上下扩展成梭形大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密生黑褐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2 小斑病病斑小而多。发病初期于叶面上产生暗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长约 1cm ,一张叶上有几十个到上百个病斑。后期病斑常彼此连合,叶片干枯。潮湿情况下,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无性世代同属半知菌亚门的突脐抱属和离蠕抱属。发病规律:两种病菌都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体内越冬,故病残体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株上长出的分生抱子,主要靠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不同的品种对大斑病和小斑病的抗病力有显著差异。高温、多湿,时晴时雨是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最适合的发病条件。综合防治:采用以种植抗性品种为主,结合适期播种、消灭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杂交种在培育自交系和单交种时,要选育推广抗病高产品种。2 栽培防治实行间作套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勤中耕,科学管水,调节农田小气候使之不利发病。施足基肥,适时分期追肥,以促使植物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收获后清除田间的病株和落叶,及时翻耕,以减少来年病原菌。 3 化学防治玉米抽雄灌浆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每 667 m2 用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 一 160g ,或 5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50 一 100g,或 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200 400g,加水 50 kg 喷雾。4 注意事项甲基托布津、代森锌、代森锰锌等都不能和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代森锰锌在玉米收获前 14 天停止使用。7、掌握苹果树腐烂病的症状、防治方法。症状识别:症状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以前者为主,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侧枝上。 1 溃疡型主要发生在结果树的中心干及主枝下部,尤其在结果树主枝与干分叉处最多。初期病斑红褐色、稍隆起,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皮层腐烂后,发出酒糟气味,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病重时,病斑可包围整个枝干。病斑出现约半个月后,其上长出黑色小粒点,空气潮湿时有一橘黄色卷须状物溢出。秋季病部长出黑色粒点。 2 枝枯型主要要发牛在小枝条、果台、干桩等部位,以剪口处为多。病斑形状不规则,迅速扩展造成全枝枯死。后期病部长出黑色小粒点。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树体病组织内越冬。越冬后,遇到适宜的条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也可以通过昆虫传播。主要经过伤口侵人,也能经叶痕、果柄痕和皮孔侵人,在能够形成子囊壳的地方,子囊孢子也能侵染腐烂病菌是一弱寄生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同时症状隐蔽也是苹果树腐烂病的重要特点。北方苹果树腐烂病发病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冻伤严重。综合防治: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要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为中心,以减少和铲除病原为重点,并结合其他防病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l)要从幼树开始,修剪适当,培养良好的树体、树形。 (2)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排灌方便,合理施肥,注意有机肥和氮磷钾的配合使用。 (3)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克服大小年现象 (4)治虫防病,控制后期长势,提高抗寒能力。2 清洁果园,减少菌源 (l)结合冬剪、夏剪清除病枝残干,收集病树皮,彻底烧毁。 (2)重刮皮。在苹果树生长旺盛时期( 5 -7 月),用刀将 10 年生以上树体上的主干、中心干和主枝下部的树皮外层,全部刮去约 2 mm 厚,使刮面呈黄绿相间状。 3 病斑治疗 (l)刮治病斑:一般应刮掉病斑外 0 . 5 cm 以内的所有皮层,对于扩展快的病斑则应刮掉病斑外 2 cm 以内的所有皮层。刮下的组织必须集中烧毁,并在病部涂杀菌剂 1 -2 次。常用药剂有: 40 福美肿可湿性粉剂 50 倍液加 2 平平加; 10。 Be 石硫合剂; 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0 倍液加 2 平平加;或油肿剂(煤油 1 份 40 福美肿可湿粉 1 份洗衣粉 0 . 2 份水 20 份)。另外也可以用新近研制的 S-921 、 843 康复剂、腐必清、腐烂灵、多效灭腐灵等。 (2)涂治病斑:在病斑上,用利刀间隔 0 . 5 Cm 纵向划道,划至病斑外 0 . 5 cm 的健皮,深度应达到木质部表层。然后用毛刷将药液涂于病部,每周一次,连续 3 次,药剂同前。 4 化学防治 用 40 福美肿可湿性粉剂 50 倍液,分别在 6 月下旬和11月上旬两次涂干,包括主干、基部三主枝、中心干上第四主枝以下部位。施药前一般要对病斑进行刮除,有较好防效。 5 彻底治虫,减少伤口8、菜粉蝶的生活习性及为害、防治特点。为害特点: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其幼虫称菜青虫,以幼虫食叶成孔洞、缺刻,甚至将全叶吃光,仅留叶脉,同时排出粪便污染菜叶,因而造成减产和影响质量。此外,幼虫为害造成伤口,有利软腐病菌的侵人,常引起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生活习性:菜粉蝶一年的发生世代数自北向南为 3 - 9 代,各地均以蛹在菜地附近屋墙、篱笆、树皮裂缝及枯落叶等处越冬。成虫喜在晴朗的白天飞翔,取食花蜜。成虫有趋向十字花科产卵的习性,因此类植物含有芥子油糖昔而诱致产卵,卵散产。夏季高温不利幼虫生存。菜粉蝶幼虫嗜食十字花科蔬菜。综合防治:采用化学防治,保护和利用夭敌与清洁田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 清洁田园 十字花科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枯叶和杂草,消灭幼虫和蛹以减少虫源。 2 生物防治 菜粉蝶天敌大量发生时,尽量少用药剂以免杀伤天敌。可用每克含活芽抱 80 亿-100 亿的 BT 乳剂 100 mL 加水 50 kg 喷雾。但施药期应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 2-3 天。不能与内吸性的有机磷杀虫剂或杀菌剂混用。 3 化学防治 应掌握在二、三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每 667 m2用 90 晶体敌百虫 50-80g ,或 10 顺式氯氰菊醋乳油 10 mL ,或 2 . 5 三氟氯氰菊酷乳油15-25 mL ,或 20 灭幼脉 1 号悬浮剂 50-75g ,或 5 抑太保乳油 25-50 mL ,或 5 锐劲特胶悬剂 20 - 30 mL ,或 1 . 8 阿维菌素乳油 10-20 mL ,加水 50 kg 喷雾,或用 20 米满悬浮剂 20-30 mL ,对水 50 kg 喷雾 4 注意事项灭幼脉、抑太保为迟效型农药,应提前 3 - 4 天用药。三氟氯氰菊醋等菊醋类农药气温低时药效更好,故使用时应避免高温天气。菊醋类农药对鱼、蜜蜂、家蚕毒性大,应避免污染鱼塘、蜂场及桑园。三氟氯氰菊醋类安全间隔期 5 -7 天。9、菜蛾生活习性及为害、防治特点。生活习性:小菜蛾一年所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自北向南为 2 -19 代,世代重叠,终年可见各种虫态。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力弱,有趋光性。成虫有趋向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的习性。卵多产在叶背近主脉凹陷处,卵散产。小菜蛾发育最适温度为 20 -30 ,故一年中以春、秋两季发生重。降雨尤其是暴风雨对初孵幼虫有冲刷作用。为害特点:初孵幼虫常潜人叶组织内取食叶肉,二龄在叶上取食叶肉和留下一层表皮称“开天窗”,三、四龄多在叶背和心叶处为害,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幼虫活泼,受惊倒退爬行,或吐丝下垂。老熟时,在叶背或枯叶处结茧化蛹。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合理布局,尽量把十字花科蔬菜早、中、晚和生育期长的品种,与其他蔬菜相间种植,或间隔一定距离种植,避免周年连作、邻作。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 2 生物防治同菜青虫。 3 化学防治 第一次喷药在卵孵始盛期,第二次是卵孵高峰期。每 667 m2 用 5 高效氰戊菊醋乳油 25-40 mL 或 2 . 5 三氟氯氰菊醋15-25 mL 或 5 卡死克乳油 25 - 50 mL ,或 5 锐劲特胶悬剂 20 -30 mL ,或 1 . 8 阿维菌素乳油 10 - 20 mL 加水 50 kg 喷雾。 4 注意事项 小菜蛾易对农药产生抗性,药剂要轮换使用,卡死克应提前 3 天使用,三氟氯氰菊醋等菊醋类农药注意事项同前。9、菜蚜生活习性及为害、防治特点。为害特点:菜蚜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十字花科作物的幼苗、嫩叶、嫩茎吸取汁液,使叶变黄蜷缩,为害严重时植株矮缩,甚至枯死。蚜虫除了本身吸食汁液造成为害外,还传播病毒病。生活习性:菜缴管蚜和桃蚜每年发生 30 一 40 代,甘蓝蚜每年发生 10 - 20 代。世代重叠。主要以无翅雌蚜在菜心叶上越冬,桃蚜还可在桃、李、杏等果树枝条上产卵越冬。春秋两季气候温暖,最适于它们的生长繁殖。蚜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以菜溢管蚜传毒效能高。综合防治:防治菜蚜采用以化学防治为主,并与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油菜避免和十字花科蔬菜等连作或邻作,以减少虫源。油菜苗床应远离菜地和桃园,以减少有翅蚜迁人量。 2 利用银灰膜避蚜苗床四周铺银灰色薄膜,苗床上方挂银灰色膜条,避蚜效果好。 3 化学防治每 667 m2 用 40 乐果乳油 50 mL ,或 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 18g 加水 50 kg 喷雾,或 70 灭蚜松可湿性粉剂 25 一 50g ,或 10 毗虫琳可湿性粉剂 10 -20g ,对水 50 kg 喷雾。 4 注意事项抗蚜威的熏蒸作用要在温度为 20 以上才能发挥,故低温下使用喷药要均匀。乐果对牛、羊的胃毒作用大,对家禽毒性更大,喷过药的植物一个月内不能喂牛、羊。安全间隔期青菜不少于 7 天,白菜不少于 10 天。10、十字花科霜霉病的病原、症状及防治方法。症状识别: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为害茎枝、花梗等。叶片被害时,最初在叶正面产生淡绿色小斑,后逐渐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淡绿转为黄色至黄褐色,同时在病斑背面长出霜状霉层,受害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油菜、白菜留种株的花梗受害,有的稍弯曲,有的畸形肿胀,扭曲成“龙头”拐状,后期在病部也长出白色霜霉。花器受害除肥大畸形外,花瓣变成绿色,不久凋落,不能结实。病原特征: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病组织上长出的霜霉状物为霜霉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发病规律:在北方地区,病原菌主要以卵抱子随病残体散落土中、种子中越冬,次年春天随雨水飞溅到叶片引起发病,在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侵染。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在南方地区,冬季田间有十字花科蔬菜、油菜,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越冬,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表面越夏,以后侵染秋菜。多雨、多露、多雾,昼夜温差大,时晴时雨,病害易流行。此外,连作比轮作发病重,过多施用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度密植发病也重。在不同品种中,甘蓝型油菜比白菜型抗病,青帮品种的白菜比白帮抗病。综合防治:霜霉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及时进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甘蓝型油菜中胜利油菜、白油 1 号、青油 2 号等品种比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轮作、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可减轻发病。 3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或出现发病中心时应立即喷药防治。每 667 用 80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70 100g 或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00-150g 或 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80 - 100g 或 40 乙麟铝可湿性粉剂 200 300g 加水 50 kg 喷雾,每隔 7-10 天一次,连续 3- 4 次。用 27 高脂膜乳剂 200 倍液喷雾,每隔 7 天喷一次。 4 注意事项甲霜灵的安全间隔期为 7 天,代森锰锌在作物采收前 2 - 4 周停止用药。11、十字花科软腐病的病原、症状及防治方法。症状识别:此病的症状因寄主不同而稍有差异。白菜、甘蓝感病多从包心前期开始发生,一般从外叶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呈水渍状微黄色病斑,扩大呈黄褐色腐烂,并发出臭味,经 1 - 2 天后,病部维管束变黄至褐色,后引起其他叶片或全株发病。病情严重时,外叶萎垂脱落,露出叶球,称为脱帮。由于基部腐烂,叶球极易用脚踢落,心髓充满灰褐色黏稠物,并散出臭气。有时外叶全部腐烂,天气转晴干燥后,病叶失水呈薄纸状。病原特征:病菌为欧氏杆菌属细菌。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株上、土壤中、堆肥里、病残体等均能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初次侵染来源。病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由伤口和生理裂口侵人引致软腐症状。十字花科蔬菜生长后期,如遇高温多雨一般发病严重,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大,如疏心型白菜较包心型白菜抗病,青帮白菜比白帮白菜抗病,晚熟种比早熟种抗病。高畦栽培比平畦栽培发病轻。综合防治:防治软腐病应以农业防治、害虫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比较抗病的品种有小青口、城阳青、青麻叶、青杂 3 号、 5 号等,各地可以选择种植。 2 加强栽培管理 深沟高厢栽培,病田应与葱、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连作,施足底肥,早追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并于病穴内施用石灰消毒。 3 彻底治虫 从苗期起经常检查,发现有菜青虫、猿叶虫等应及时进行防治。 4 化学防治自包心前期应加强病情调查,一旦发现病株应喷药保护。每 667 用 20 唆菌酮可湿性粉剂 100 一 200g或 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70 一 100g 加水 50 kg 喷雾。或用 DT 杀菌剂 500 倍液浇根,每株 0 . 25 kg ,或用 100 万 IU 新植霉素 4 000 倍液喷雾。隔 7 一 10 天一次,共 3 一 4 次。 5 注意事项新植霉素不能与碱性农药和有机磷农药混用。12、黄瓜霜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症状识别: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淡黄色小斑块,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淡黄色病斑,潮湿时在叶背病斑上长有灰紫色霉层,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全叶呈黄褐色干枯蜷缩,田间一片枯黄,使植株早衰早死。病原特征:黄瓜霜霉病菌属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发病规律:病害在温暖的南方全年不断发生。北方温室黄瓜也能不断产生抱子囊,从而造成保护地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周年传播。此外,孢子囊可随气流由南向北不断扩散蔓延。田间发病常从低洼潮湿处形成中心病株,并向四周扩展蔓延,多雨、多雾、时晴时雨、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 85 以上,病害就会流行。品种间抗性差异很大,一般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抗性强。栽培管理中,凡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肥料不足,病害发生重。 综合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生产中推广的抗病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抵抗力,减轻发病。 3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即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应立即喷药防治。每 667 m2 用 25 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00 - 150g ,或 40 乙麟铝可湿性粉剂 200 250g ,或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 - 100g ,或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g ,或 4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 - 120g ,对水 50 kg 喷雾。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 2-3 次。 4 注意事项乙磷铝在黄瓜幼苗期要适当降低浓度,否则易产生药害。在黄瓜上使用甲霜灵锰锌每次每 667 m2 不得超过 120g ,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 3 次。13、掌握农田杂草的概念、为害。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与农作物争水、争肥; 侵占地上和地下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 杂草是作物病害、虫害的中间寄主; 杂草降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防除杂草将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杂草混杂在收获物中,食用后影响人畜健康; 影响水利设施。14、除草剂的选择性及使用方法。除草剂的选择性:除草剂只杀杂草不伤作物,或只杀某种或某几种杂草而不伤害其他杂草和作物的特性称除草剂的选择性。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施药时间分 1 播前处理2 播后苗前施药3 苗后处理按施药对象分 1 土壤处理2 茎叶处理按施药方式分1、涂抹施药2 撒施3 泼浇4.滴灌5.点状施药15、掌握昆虫外部形态观察,昆虫变态类型,主要农业害虫类别, 植物主要病害症状类型,农药质量鉴别,麦类主要病虫害识别。昆虫外部形态观察内容及方法 1 观察全部昆虫材料的体段划分用放大镜观察蝗虫体躯,注意体外包围的骨骼,体躯分节和头、胸、腹三个体段。2 观察各种昆虫的触角 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蜜蜂、象鼻虫触角的柄节、梗节、鞭节的结构。3 观察昆虫的口器 (l)用镊子取下蝗虫的咀嚼式口器的上唇、上颗、下颗、下唇及舌,对照挂图观察。 (2)在低倍显微镜下将蜷象或蝉的刺吸式口器取下,用挑针、镊子等工具将其拨开,分开上、下颗口针观察。 4 翅的观察 取蛾类的前翅,观察昆虫翅的结构及分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蓟马后翅,比较不同昆虫翅的类型和特征。 5 足的观察 观察蝗虫足的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跄节、前跄节的结构。对比观察缕蛤的前足、步行甲的足、蝗虫的后足、蛙螂的前足、蜜蜂及龙虱的后足,辨识昆虫足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羽毛工艺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家居卫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在线民宿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政务服务行业面试题目大盘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筒望远镜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疗卫生用塑料制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消防法规与安全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参考
- 日本歌手天津课件
- 202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度安徽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养生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暑假反电信网络诈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把功夫下在课堂里把心思放在学生上把质量落到细节中
- 几内亚湾油气项目:中国石油的机遇、风险与战略抉择
- 2025年反假货币测试题库及答案
-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 电工教学空气开关课件
- 废旧钢模板翻新工艺技术方案
- 5Why原因分析方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