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电化教学之先 潜心信息技术之路.doc_第1页
开创电化教学之先 潜心信息技术之路.doc_第2页
开创电化教学之先 潜心信息技术之路.doc_第3页
开创电化教学之先 潜心信息技术之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创电化教学之先 潜心信息技术之路 -记晋中市箕城小学校长原曙亮原曙亮,男,1972年生于榆社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潜心专研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醉心于电化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好评如潮,受誉无数,2001年被晋中市教育委员会授予电教工作模范校长称号。2006年被晋中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电教工作者”称号。2007年获得晋中市“十佳校长”荣誉。2009年被评为晋中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者”。2010年又被推荐为三晋名校长。在多年的工作着那中,原校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掌握了全面的教育技术。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带领教师一班人,闯出了学校电化教育的一条发展之路。一:开创先河,率先走电化教学之路早在2000年起,时任华峪小学校长的他,就开始潜心于学校电化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在晋中市局领导、市电教馆的支持和帮助下,率先筹资10万元,购置了多媒体教师机2台,学生电脑45台和45座的语音教学设施。使得华峪小学成为全市电脑课走进教室第一家,电化教学服务课堂第一家。设备到位的同时,积极开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当时的华峪小学师生学习蔚然成风,每晚8时,电脑室便传来了彼此彼伏敲击键盘的声音,那是老师们聚集在一起苦练信息技术的声音;语音室里,是朗朗的练习普通话的声音,虽然那普通话里有乡音,但老师们都在努力地练习着。工作中当时,原校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教师无论老少都按时到校,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这一举措为本地电化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地引领和辐射作用,受到了时任市局领导的好评。这一切都是原校长特殊的人格魅力使然。在他的努力下,学校顺利开设了电脑课,为山里的孩子打开了走出大山,了解世界的大门。为他们终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教学质量在电化教学的推动下,有了质的飞跃。师资素质得到大大提高,当时,原曙亮校长经常带他的教师们到全县各个乡镇做示范课、公开课,最多的一个学期,他们给7个乡镇做了示范,授课达50余节。也经常会有外校的教师深入华峪小学听课学习。学校能做课的占到教师总数的70%。同时学校培养出了许多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者,那时在华峪小学任教的17名教师中,现在在各校担任校领导的有5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有6名,市级以上模范5名。学校教学成绩连续5年在全县稳居第一名。学校也相继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学校和省级德育示范校。2001年他被晋中市教育委员会授予电教工作模范校长称号。二:继往开来,努力创信息技术之先2004年原曙亮被任命为箕城小学校长,这是一所集山区、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区为一体的乡镇小学。学校一直深陷缺经费,缺师资的办学瓶颈中,使“赶超平川县区,创办一流名校”的办学愿望成为好几任校长的梦想和奢望。为了尽快实现箕城小学的电化教学设备的零突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原校长无数次与供货商协商,无数次给教师做动员。终于以学校自筹8万元,赊欠供货商3万元,借贷教师7万元多方集资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安装了学生计算机机房,使得学生及早走进了电脑室上课。实现了箕城人现代化教学的梦想,迈开了箕城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步。2005年,迎来了党和国家的春风,农远工程的实施为他学校的电教工作插上了发展的翅膀。为了节约资金,多买设备。原校长带领教师,不顾初冬的严寒,亲自在高楼顶上吊石子儿,拉钢筋,安装卫星设备;亲自和老师们一起布电线,安插座,安装计算机。全场的师生无不被他吃苦为校的精神所感动。在原校长的努力下,箕城小学终于建成了高标准的学生机房,教师备课室,实现了学校办公、管理自动化,实现了校园网络“班班通”。随着教师电教工作能力的提高,设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他多方考察,自行研制了移动多媒体设备(设备包括:一个双层带轮手推车,一台多媒体电脑加一台34寸大彩电,DVD播放机、音响设备一套。全套设备总计78 千元左右)。用较少的钱,解决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为穷学校办现代化教育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了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原校长特别重视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规定每周四下午为远教技术培训时间,培训实行点名签到制度,过关考核制度。要求教师坚持每天上网学习分,每周培训一小时,每月上课节。没有专门的教师机房,就开放学生网络教室,为教师提供上机学习的机会和上网学习的时间。同时每学期组织一次技术比武大赛,逼着教师学习,提高应用水平。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的应用,学校明确了“以活动促提高,以活动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九个一”的活动。一直坚持开展以“讲一堂资源应用课”、“制作一个优秀课件”等为内容的“九个一”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师开展远程资源应用优质课竞赛。 以竞赛促训练,以训练促提高。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老师离不开电教资源上课,学生喜欢电教资源应用课”的良好态势。教育教学得到了全面优化,资源运用学科覆盖率80%,教师参与率100%。 要想真正用好、用实、用活远程教育资源,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就必须让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常规化,就必须把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当作课题来研究。学校承担了全省“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他们注重把教研课题与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验教师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实践,一方面把远程教育资源和地网资源作为拓展学生视野的另一块新天地,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课题结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多年的信息化教育工作中,箕城小学已经培养了许多运用远教资源的行家里手,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06年原校长在山西省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交流会上作了采取“六条”措施,推进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典型经验交流。学校于2007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