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度(B乙框架无图纸)广州市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doc_第1页
6度(B乙框架无图纸)广州市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doc_第2页
6度(B乙框架无图纸)广州市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doc_第3页
6度(B乙框架无图纸)广州市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doc_第4页
6度(B乙框架无图纸)广州市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结构检测鉴定报告工程名称: 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工程地址: 花都区雅瑶镇旧村三社委托单位: 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报告编号: 广州新捷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共31页 /第 1页广州新捷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 结构检测鉴定报告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结构检测鉴定报告重要声明:1、本鉴定报告换页、涂改或剪贴后无效。2、报告未盖本单位专用章无效。3、报告无项目负责、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4、如对本鉴定报告有异议,请在报告发出20天内向本鉴定单位发出书面复议申请。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花明大厦601 邮编:510660电话:02087226318 传真:02087227108 结构检测结论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工程地址花都区雅瑶镇旧村三社建筑面积2853.00m2委托单位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结构监理单位/层数六层设计单位/设计时间/施工单位/竣工时间2006年5月鉴定单位广州新捷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鉴定时间2010年4月检测结论1、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六层框架结构,其主体结构构件尺寸、层数及层高均按现场测定为准。2、结构砼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柱砼抗压强度值在27.041.5MPa之间;梁砼抗压强度值在27.839.2MPa。3、该建筑物框架柱、梁、楼板的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以现场检测为准。4、该建筑物承重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尚未发现损伤缺陷现象。5、框架柱与围护墙体间设有2A6500700拉接钢筋,且女儿墙、走道栏板中设有构造柱并设有压顶砼梁措施,此外,围护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目前尚未发现损伤现象。(以下空白) 单位盖章:2010年4月14日结构鉴定结论与建议 报告编号:工程名称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工程地址花都区雅瑶镇旧村三社建筑面积2853.00m2委托单位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结构监理单位/层数六层设计单位泛华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时间/施工单位/竣工时间2006年5月鉴定单位广州新捷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鉴定时间2010年4月结构安全性鉴定结论1、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构件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均未超出规范限值。2、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天面层框架梁均满足承载力要求。3、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天面层楼板均满足承载力要求。4、未发现该建筑物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变形,表明地基基础目前工作基本正常。5、该建筑物围护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围护结构构造措施等基本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围护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均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因此评定为Bsu级,即结构安全性未受到影响,可继续安全使用。抗震鉴定结论1、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结构体系不满足规范要求,除此之外,结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尚可满足规范要求。2、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柱、梁基本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3、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综上所述:该建筑物结构体系不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评定该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低于6度抗震设防对乙类建筑物的要求。处理意见及建议1、建议对不满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的项目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2、加强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如发现构件出现耐久性损伤应进行修补处理。3、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4、在使用中最大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定为:楼面为2.0kN/m2,上人屋面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之内。 单位盖章:2010年4月14日项目负责报告编写结构计算审核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5二、检测鉴定的目的、内容、仪器设备和依据62.1目的62.2内容62.3仪器设备62.4检测鉴定依据6三、结构检测部分73.1 结构平面布置测量73.2 结构地基基础检测73.3 承重结构构件强度检测73.4 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73.4.1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73.4.2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73.4.3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73.5 结构构件损伤缺陷检测83.6 围护结构检测8四、结构安全性鉴定84.1结构计算参数84.2 结构分析模型94.3 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94.4框架柱承载力验算94.5框架梁承载力验算94.6楼板承载力验算94.7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10五、结构抗震专项鉴定10六、鉴定结论10七、意见和建议11八、附件11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结构检测鉴定报告应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委托,广州新捷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对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以下简称为教学楼)上部结构目前的建筑结构质量状况进行检测鉴定。我公司工作人员于2010年4月赴现场进行了结构检测,现根据现场检测和分析计算结果提出教学楼结构检测鉴定报告。一、工程概况表1 建筑物概况表工程概况名称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原设计单位/地点花都区雅瑶镇旧村三社原施工单位/用途教学楼原建设单位/设计时间/竣工时间2006年5月建筑概况建筑面积2853.00m2檐口高21.6m平面类型大致呈“U”字形女儿墙标高18.0m地上层数五层层高一六层3.6m地下层数0总长总宽43.4m29.2m地基基础地基土不详基础型式不详上部结构主体结构框架结构屋盖正交主次梁板混凝土楼盖附属结构/墙体普通粘土砖墙设防烈度6度场地类别二类抗震设防类别不详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不详工程资料建筑图无设计变更无结构图无施工记录无地质勘查无竣工记录无特殊环境振动无设施水箱无腐蚀性介质无电梯无其他无其他无备注二、检测鉴定的目的、内容、仪器设备和依据2.1目的本次检测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花都区阳光中英文学校教学楼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2.2内容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本次检测鉴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整体结构的调查检测,包括建筑物目前的使用状况、整体变形等方面的情况;2、采用钻芯法检测评定构件砼强度;3、采用钢筋探测仪和现场开凿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和保护层厚度;4、采用激光测距仪和钢卷尺等测量结构的平面布置状况,包括结构轴网尺寸、构件尺寸、层高等信息;5、采用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垂直度状况;6、对该建筑物结构构件外观损伤及缺陷状况进行全面普查;7、检测该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的外观和构造状况;8、检测该建筑物的抗震构造措施;9、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结构进行验算并出具结构检测鉴定报告2.3仪器设备钻芯机、钢筋探测仪、电子经纬仪、钢卷尺、游标卡尺、楼板测厚仪2.4检测鉴定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6、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199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10、有关方面提供的有关设计施工图纸和资料。三、结构检测部分3.1 结构平面布置测量该建筑物平面布置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六层框架结构,结构轴网尺寸、层数及层高以现场测定为准。检测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1。3.2 结构地基基础检测现场选取该建筑物的2个阳角部位进行倾斜测量,测量结果见表1。测量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上部结构目前的最大侧向顶点位移量为12mm(H/1800)小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多层建筑规定的H/450。上部结构构件尚未出现明显裂缝损伤现象,表明地基基础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的迹象,地基基础工作正常。表2 建筑物倾斜测量结果检测部位测点高度(m)倾斜量(mm)倾斜方向测量方式1/A21.612数字轴号增大方向经纬仪测量3字母轴号减小方向14/A18.07数字轴号增大方向经纬仪测量4字母轴号减小方向3.3 承重结构构件强度检测采用钻芯法检测梁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构砼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柱砼抗压强度值在27.041.5MPa之间;梁砼抗压强度值在27.839.2MPa。鉴于图纸资料丢失,计算复核时按推定强度取值,检测结果详见附件10。3.4 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3.4.1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现场对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恢复,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3.4.2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现场对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恢复,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3.4.3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现场对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进行检测恢复,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3.5 结构构件损伤缺陷检测结构构件损伤缺陷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尚未发现损伤缺陷现象。检测结果详见附件2。3.6 围护结构检测围护结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框架柱与围护墙体间设有2A6500700拉接钢筋,且女儿墙、走道栏板中设有构造柱并设有压顶砼梁措施,此外,围护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目前尚未发现损伤现象。四、结构安全性鉴定4.1结构计算参数表2:结构计算参数取值一览表项目名称结构计算参数取值总体信息上部结构类型框架基础形式不详建筑物安全等级二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乙类地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基本风压0.50kN/m2地面粗糙度B荷载场地土类别II类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四级恒载楼板:3.5kN/m2 屋面板:3.8kN/m2 楼梯间:6.0 kN/m2活荷载楼面2.0kN/m2屋面上人屋面取2.0kN/m2 ,不上人屋面取0.5 kN/m2其它阳台、楼梯间取2.5kN/m2混凝土强度取值一层柱C27二-屋面层梁板C30二层柱C28三-六层柱C30构件尺寸取值柱、梁、板均按实测值取钢筋强度取值I级光圆钢筋210N/mm2级变形钢筋300N/mm2结构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系列软件备注1. 材料强度满足设计强度时按设计强度取值。2. 各层板混凝土强度取值与同层梁相同。3. 为了提高该楼抗震能力,鉴定时根据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该楼的抗震设防类别采用乙类,即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且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4.2 结构分析模型所建立的结构空间分析模型如下图1所示:图1:结构空间分析模型4.3 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为防止非结构构件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开裂、损坏及满足人体舒适度的要求,规范对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相对位移进行了限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结果详见附件3。4.4框架柱承载力验算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构件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均未超出规范限值。验算结果详见附件4。4.5框架梁承载力验算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天面层框架梁均满足承载力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5。4.6楼板承载力验算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屋面层楼板满足承载力要求。验算结果详见附件6。4.7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围护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均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因此评定为Bsu级,即结构安全性未受到影响,可继续安全使用。验算结果详见附件7。五、结构抗震专项鉴定由于该建筑物的建造时间为2004年,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50年,应将其划分为C类建筑。本建筑物应按照6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并按照7度考虑其抗震构造措施,详细鉴定结果见附件8。六、鉴定结论6.1结构安全性检测结论1、该建筑物主体结构为六层框架结构,其主体结构构件尺寸、层数及层高均按现场测定为准。2、结构砼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柱砼抗压强度值在27.041.5MPa之间;梁砼抗压强度值在27.839.2MPa。3、该建筑物框架柱、梁、楼板的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以现场检测为准。4、该建筑物承重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尚未发现损伤缺陷现象。5、框架柱与围护墙体间设有2A6500700拉接钢筋,且女儿墙、走道栏板中设有构造柱并设有压顶砼梁措施,此外,围护结构构件外观状况良好,目前尚未发现损伤现象。6.2结构安全性鉴定结论1、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构件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均未超出规范限值。2、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天面层框架梁均满足承载力要求。3、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天面层楼板均满足承载力要求。4、未发现该建筑物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变形,表明地基基础目前工作基本正常。5、该建筑物围护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围护结构构造措施等基本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围护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均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因此评定为Bsu级,即结构安全性未受到影响,可继续安全使用。6.3结构抗震鉴定结论1、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表明:该建筑物结构体系不满足规范要求,除此之外,结构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尚可满足规范要求。2、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柱、梁基本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3、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综上所述:该建筑物结构体系不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评定该建筑物整体结构抗震性能低于6度抗震设防对乙类建筑物的要求。七、意见和建议1、建议对不满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的项目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2、加强结构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管理,如发现构件出现耐久性损伤应进行修补处理。3、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4、在使用中最大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定为:楼面为2.0kN/m2,上人屋面为2.0kN/m2,不上人屋面为0.5kN/m2之内。八、附件附件1、建筑物检测平面布置图附件2、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件3、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附件4、框架柱承载力验算(摘录)附件5、框架梁承载力验算(摘录)附件6、楼板承载力验算(摘录)附件7、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附件8、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附件9、结构检测现场照片附件10、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第 28 页 共 28 页附件1、建筑物检测平面布置图二五层结构平面布置图附件1、建筑物检测平面布置图天面层结构平面布置图附件2:构件尺寸、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表2-1:剔除混凝土保护层检测构件配筋的结果 共2页 第1页检测构件实测结果设计配筋实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一层柱2Hb面3B20箍筋:A8180不详30不详一层柱3Db面3B20箍筋:A8200不详32不详二层柱3Db面3B20箍筋:A8190不详30不详二层柱8Hb面3B20箍筋:A8200不详36不详三层柱8Hb面3B20箍筋:A8205不详25不详四层柱9Hb面3B20箍筋:A8170不详30不详五层柱3Bb面3B20箍筋:A8210不详38不详六层柱3Cb面3B20箍筋:A8195不详29不详二层梁H-J/5底3B22箍筋:A8200不详28不详二层梁1-3/B底3B25箍筋:A8190不详26不详三层梁H-J/8底3B25箍筋:A8210不详35不详三层梁1-3/B底3B25箍筋:A8210不详38不详四层梁H-J/9底3B25箍筋:A8180不详36不详五层梁H-J/13底3B25箍筋:A8205不详32不详六层梁H-J/9底3B25箍筋:A8205不详32不详天面梁1-3/B底3B22箍筋:A8170不详29不详二层板7-8/H-J短向A8140不详17不详三层板7-8/H-J短向A8158不详16不详四层板7-8/H-J 短向A8156不详22不详附件2:构件尺寸、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表2-1:剔除混凝土保护层检测构件配筋的结果 共2页 第2页检测构件实测结果设计配筋实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五层板7-8/H-J 短向A8167不详21不详六层板7-8/H-J 短向A8136不详15不详天面板1-3/ B-C短向A8158不详18不详剔除混凝土保护层检测构件配筋结果由于该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资料均已丢失,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推断该建筑物混凝土保护层和构件配筋。附件2: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表2-2: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共1页 第1页检测构件构件尺寸(mm)主筋数量箍筋间距(mm)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一层柱2J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16非加密:200不详一层柱7H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25非加密:190不详二层柱3D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12非加密:198不详二层柱9H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10非加密:183不详三层柱10H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96非加密:197不详四层柱11H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00非加密:206不详五层柱13B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04非加密:210不详六层柱1C400500不详b面:3根不详加密:124非加密:210不详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框架柱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设计图纸缺失,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推断该建筑物主要框架柱尺寸及配筋如上表所示。附件2: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表2-3: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共1页 第1页检测构件构件尺寸(mm)梁底主筋排数及数量箍筋间距(mm)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二层梁H-J/10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129不详二层梁1-3/C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16不详三层梁H-J/7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26不详三层梁1-3/D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93不详四层梁H-J/10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00不详五层梁H-J/11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18不详六层梁H-J/7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10不详天面梁1-3/C200700不详底排:3根不详加密: 120不详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框架梁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设计图纸缺失,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推断该建筑物主要框架梁尺寸及配筋如上表所示。附件2:构件尺寸及钢筋配置及结构外观情况检测结果附表2-4: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共1页 第1页检测构件楼板厚度(mm)板底短向钢筋间距(mm)板底长向钢筋间距(mm)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实测值设计值二层板1-3/E-D115不详145不详201不详三层板1-3/E-D100不详139不详210不详四层板1-3/E-D 108不详156不详198不详五层板1-3/E-D 102不详170不详169不详六层板1-3/E-D 107不详159不详195不详天面板1-3/E-D104不详138不详210不详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表明,由于设计图纸缺失,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推断该建筑物砼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如上表所示。附件3: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附表: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 共1页 第1页地震作用方向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计算值规范要求X向1/13871/550Y向1/11341/550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附件4:框架柱承载力验算(摘录)附表4-1: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共1页 第1页验算构件验算所需配筋(mm2)构件实际配筋(mm2)轴压比构件安全性评级b向主筋h向主筋箍筋/0.1mb向主筋h向主筋箍筋/0.1m一层柱2H800/210942/2010.69bu一层柱3D800/210942/2010.63bu二层柱3D800/210942/2010.52bu二层柱8H800/210942/2010.56bu三层柱8H600/190942/2010.40au四层柱9H600/170942/2010.35au五层柱3B600/150942/2010.21au六层柱3C600/110942/2010.09au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论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构件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均未超出规范限值。附件5:框架梁承载力验算(摘录)附表5-1: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共1页 第1页验算构件验算所需配筋(mm2)构件实际配筋(mm2)构件安全性评级支座主筋跨中主筋箍筋/0.1m支座主筋跨中主筋箍筋/0.1m二层梁H-J/5/70050/1140101au二层梁1-3/B/120060/1473101au三层梁H-J/8/120060/1473101au三层梁1-3/B/120060/1473101au四层梁H-J/9/120060/1473101au五层梁H-J/13/120060/1473101au六层梁H-J/9/120060/1473101au天面梁1-3/B/90040/1140101au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论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天面层框架梁均满足承载力要求。附件6:楼板承载力验算(摘录)表6:楼板承载力验算 共1页 第1页验算构件验算所需配筋(mm2/m)构件实际配筋(mm2/m)构件安全性评级支座短向钢筋跨中短向钢筋支座短向钢筋跨中短向钢筋二层板7-8/H-J /323/335au三层板7-8/H-J/323/335au四层板7-8/H-J /323/335au五层板7-8/H-J /323/335au六层板7-8/H-J /323/335au天面板1-3/ B-C/214/335au楼板承载力验算结论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天面层楼板均满足承载力要求。附件7: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附表7:结构单元安全性评定结果 共1页 第1页鉴定子单元及内容评定结果简述子项评定等级子单元评定等级整体单元评定等级结构整体安全性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倾斜测量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现场检测尚未发现上部结构构件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变形。Bu整体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su上部承重结构构件安全框架柱、梁基本满足承载力要求BuBu结构侧向位移结构侧向位移基本满足规范要求Bu围护结构安全性围护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围护结构构造措施等基本满足规范要求Bu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结构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该建筑地基基础单元、围护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均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为Bu级,整体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因此评定为Bsu级,即结构安全性未受到影响,可继续安全使用。附件8: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附表8-1:结构布置与构造抗震鉴定结果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共2页 第1页鉴定内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要求建筑物现状鉴定结论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55m21.6m符合规范要求结构体系不应为单跨框架结构多跨框架结构符合规范要求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长度不宜大于宽度,且不宜大于该方向总长度的30%。平面局部突出部分的长度大于宽度,且大于该方向总长度的30%不符合规范要求框架应双向布置,框架梁与柱的中线宜重合框架为双向布置,框架梁与柱的中线重合符合规范要求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柱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柱净高与截面高度(圆柱直径)之比不宜小于4。梁的截面宽度均不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小于4。柱的截面宽度不小于300mm,柱净高与截面高度(圆柱直径)之比不小于4。符合规范要求柱轴压比不宜超过0.9框架柱轴压比均未超过0.9符合规范要求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柱、墙实际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