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教材习题集3.doc_第1页
新世纪教材习题集3.doc_第2页
新世纪教材习题集3.doc_第3页
新世纪教材习题集3.doc_第4页
新世纪教材习题集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 论第三章 新生儿病第二节 硬 肿 症一、填空题 1硬肿症中只硬不肿者称 症。 2硬肿症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 等引起死亡。 3硬肿症的治疗大法是温阳散寒、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4硬肿症的病变脏腑在( ) A心肾 B肺肾 C脾肾 D肝肾 E肝脾 5重度硬肿症肛腋温差是( ) A正值 B0或正值 C负值 D0 E正值或负值 6硬肿症寒凝血涩证治疗首选方是( ) A四逆汤 B参附汤 C金匮肾气丸 D当归四逆汤 E血府逐瘀汤7以下除哪项外,都是硬肿症的常用治法( ) A复温 B中药内服 C中药外敷 D中药静滴 E饮食疗法 8下列不符合硬肿症临床表现的是( ) A硬肿为对称性 B硬肿中央软化 C哭声低,反应低下 D病情严重者体温30 E肛温腋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二)A2型题 9. 患儿,出生7天。全身不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臀部与小腿皮肤硬肿,颜色暗红,局部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暗。其证候是( ) A热毒壅滞 B寒凝血涩 C气弱欲绝 D脾肾两虚 E阳气虚衰 10患儿,出生12天。气息微弱,哭声低怯,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若用复温法治疗,应先置于( ) A28暖箱 B30暖箱 C2426室温 D26+28室温 E30室温 11患儿,出生10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口吐白沫,呼吸不匀,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少尿。唇舌色淡,指纹淡红。治疗首选方( ) A参附汤 B四逆汤 C理中汤 D附子理中汤 E黄芪建中汤 12患儿,出生6天。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 50,皮肤暗红,尿少。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用复温方法治疗,要求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是( ) A3小时 B56小时 C610小时 D1224 小时 E24小时以上 13患儿,出生8天。出生时体重2000g,啼声细弱无力,全身冰冷,僵卧少动,面色苍白,肌肉板硬而肿,硬肿范围达60%,皮肤暗红,少尿,指纹色红不显。其治法是( ) A益气养心,活血化瘀 B通经活络,利水消肿 C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D益气温阳,利水消肿 E温经散寒,益气活血(三)B1型题 A无器官功能改变 B轻度器官功能改变 C器官损害明显 D功能衰竭,DIC,肺出血 E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 14中度硬肿症伴有( ) 15重度硬肿症伴有( )(四)X型题 16. 硬肿症血气分析可见( ) A.血pH正常 B. 血pH降低 C.PaO2增高 D. PaO2降低 E. PaCO2增高 17硬肿症阳气虚衰证见小便不利,可在参附汤的基础上加( ) A茯苓 B猪苓 C. 甘遂 D. 生姜皮 E.车前子三、改错题 18硬肿范围估算,头颈部是14,前胸及腹部20。四、简答题 19如何从孕妇保健着手预防新生儿硬肿症?五、问答题 20试从硬肿症寒凝血涩证与阳气虚衰证各自的临床表现,分析其不同的病机。六、病案分析题 21患儿,出生10天。早产,寒冬季节出生,形体瘦小,耳壳软,哭声低微,气息微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在50%左右,波及头颈、四肢、胸腹,皮肤暗红,无尿,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体温:34。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新生儿皮脂硬化。 2肺出血。 3活血化瘀。二、选择题(一)A1型题 4C。答案分析:脾主肌肉,肾为元阳之本,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所以病变脏腑在脾肾。 5C。答案分析:重度硬肿症肛腋温差是负值,原因在于其体内产热功能低下。 6D答案分析: 当归四逆汤中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丹参活血化瘀;白芍和血;桂枝、细辛温经散寒,适应寒凝血涩证的病机特点。 7E答案分析:硬肿症发生在新生儿,饮食疗法不是常用治法。 8B。答案分析:新生儿皮下坏疽多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枕、背、臀)以及受损部位。病变局部皮肤发硬,略红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转为软化,呈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硬肿症肌肤硬肿,病变中央不会软化。(二)A2型题 9. B。答案分析:本证的临床表现以全身寒冷、气滞血瘀为主,硬肿部位比较局限。所以辨证为寒凝血涩证。 10D答案分析:本证为阳气虚衰证的重症硬肿症,故用复温法治疗,应先置于26+28室温中,1小时后再置于28暖箱中。 11A。答案分析:辨证为阳气虚衰,故治疗首选方是参附汤。 12D。答案分析:辨证为阳气虚衰证,根据硬肿范围50,属重症,所以复温达到正常体温应是1224小时。 13C。答案分析:本证辨证为阳气虚衰,所以治则是益气温阳、通经活血。(三)B1型题 14. C。答案分析:中度硬肿症见器官损害明显。 15D。答案分析:重度硬肿症见功能衰竭,DIC,肺出血。(四)X型题 16B,D,E。答案分析:硬肿症因缺氧与酸中毒,所以血气分析见血pH降低、PaO2降低、PaCO2增高。 17. A,B,D。答案分析:茯苓、猪苓、生姜皮具有利水消肿,温阳而不伤正气的功效,所以可用于硬肿症阳气虚衰证伴小便不利。甘遂逐水,车前子利尿力强,正气虚衰者不宜。三、改错题 18改为:硬肿范围估算,头颈部20,前胸及腹部14。 答案分析:按体表面积比例估算硬肿范围: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四、简答题 19孕妇应尽量避免早产,减少低体重儿的产生,同时防止产伤、窒息、感受寒冷。五、问答题 20硬肿证寒凝血涩证临床以血瘀症状明显,可见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暗。其病机偏于中寒血瘀。阳气虚衰证临床表现以阳虚内寒明显,见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浅红不显。故而病机偏于阳气虚衰。六、病案分析题 21诊断:硬肿症,阳气虚衰证。病机分析:患儿早产,形体瘦小,耳壳软,是先天不足;哭声低微,气息微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是阳气虚衰、血脉瘀滞;体温为34,硬肿范围在50%左右,无尿,病情为中度。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主方:参附汤。处方:人参1g,制附片1g,黄芪3g,桂枝3g,丹参6g,当归6g,茯苓6g,生姜皮3g。第三节 胎 黄一、填空题 1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 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 2足月儿胎黄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molL ,可引起 ,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二、选择题(一)A1型题 3胎黄伴肝脏进行性肿大,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多为( ) A败血症 B溶血性黄疸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肝炎 E先天性胆道闭锁 4治疗病理性胎黄的基本法则是( ) A利湿退黄 B化瘀消积 C清热利湿退黄 D温中化湿退黄 E平肝熄风,利湿退黄 5胎黄湿热郁蒸证治疗首选方是( )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血府逐瘀汤 D羚角钩藤汤 E藿朴夏苓汤 6下列症状中,不属于阳黄特征的是( ) A黄色鲜明 B身有微热 C烦躁神昏 D大便灰白而溏E舌苔厚腻微黄 7下列症状中,不属于胎黄虚脱典型症状的是( ) A发热 B气促 C神昏 D四肢厥冷 E胸腹欠温(二)A2型题 8患儿,出生26天。黄疸仍未消退,皮肤色黄无光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大便灰白而溏,舌淡苔白腻。其治法是( ) A清热利湿 B温中化湿 C化瘀消积 D平肝熄风 E温阳固脱 9患儿,出生30天。黄疸持续不退,面目皮肤发黄,晦暗无光泽,右胁下痞块,腹胀,青筋暴露,口唇暗红。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最主要的辨证依据是( ) A腹胀 B黄疸持续不退C面目皮肤发黄D黄疸晦暗不泽E右胁下痞块 10患儿,出生7天。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色泽鲜明,黄疸迅速加重,嗜睡,神昏,抽搐,舌红苔黄。治疗首选方是( )A茵陈蒿汤 B茵陈理中汤 C茵陈五苓散 D血府逐瘀汤 E羚角钩藤汤 11患儿,出生23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烦躁啼哭,口渴唇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可选用的静脉治疗中成药是( )A黄芪注射液 B丹参注射液 C生脉注射液 D参附注射液 E.茵栀黄注射液 12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可选用( )A柴胡、郁金 B枳壳、丹参 C桃仁、当归 D大黄、芒硝 E赤芍、丹皮(三)B1型题 A神昏抽搐 B大便灰白 C右胁下痞块,腹壁青筋暴露 D小便黄赤,大便秘结E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 13胎黄动风证见( ) 14胎黄虚脱证见( )(四)X型题 15. 胎黄的病变脏腑在( )A.心肝 B.脾胃 C.肺肾 D.肝胆 E.肺脾16.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 ) A.腹胀 B.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C.程度重(总胆红素超过205.2molL)D.消退迟(超过23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E.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增加超过85.5molL)三、改错题 17为预防胎黄的发生,孕母产前应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四、简答题 18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五、问答题 19怎样从临床症状上区别胎黄的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六、病案分析题 20患儿,出生29天。生后2天出现黄疸,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唇色暗红,大便干结,舌见瘀点,苔黄。试就本例患儿,作出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提出治法、主方,开出处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皮肤面目。 2胆红素脑病。二、选择题(一)A1型题 3E。答案分析:大便灰白,黄疸逐渐加深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表现。 4A。答案分析:胎黄的关键病机是湿邪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黄,所以治疗的基本法则是利湿退黄。 5A。答案分析:茵陈蒿汤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泽泻、车前子利水化湿,黄芩、金钱草清热利湿,所以是治疗胎黄湿热郁蒸证的首选方。 6D。答案分析:大便灰白而溏是阴黄的特征。 7A。答案分析:胎黄虚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二)A2型题 8. B。答案分析:本例辨证为寒湿阻滞,所以治疗原则应为温中化湿。 9. E。答案分析:右胁下痞块是有形瘀积的重要病理变化,故辨证为气滞血瘀证。 10E。答案分析:辨证为胎黄动风变证,故选羚角钩藤汤。 11E。答案分析:辨证是湿热郁蒸证,故选用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的茵栀黄注射液。 12D。答案分析:本证大便溏薄,故不宜用大黄、芒硝。(三)B1型题 13A。答案分析:黄疸动风病机为邪陷厥阴,故证见神昏抽搐。 14E。答案分析:黄疸虚脱病机为阳气虚衰,故证见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温。(四)X型题 15.B,D。答案分析: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胎黄的病机是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所以胎黄的病变脏腑在脾胃、肝胆。 16. B,C,D,E。答案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消退迟或黄疸退而复现、发展快,是其常见症状,及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三、改错题 17改为:为预防胎黄的发生,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者,产前应监测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 答案分析:产前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有一定的指征,适用于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者。四、简答题 18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在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周才消退。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低于205.2molL(12mgdl)。五、问答题 19湿热郁蒸证和寒湿阻滞证的鉴别可以从黄疸的色泽及全身寒热证象来区分。湿热郁蒸证的特征是湿热壅盛,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