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课堂实录教材分析:芦花荡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第一单元(战争单元)的第3篇课文。体裁是小说,为著名的“白洋淀”派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叙述的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女孩子进白洋淀的过程中,由于大意,导致其中一个女孩子受伤,于是设计痛打鬼子,讨还了血债。通过此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孙犁小说那散文化的结构和诗化的语言,并能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设计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体裁特点,按照小说三要素的要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品味。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救亡图存,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传奇的故事。比如发生在我们齐鲁大地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谁还能举出另外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来呢?生(七嘴八舌):小兵张嘎的故事吉鸿昌的故事马本斋的故事地道战地雷战师:呵,真没想到,同学们的小脑袋瓜里这样的“货”还不少,大部分都是从电影和电视上看的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一个故事。在美丽的白洋淀上,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课本第11页。(教师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结合注释简介作家孙犁及其作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所以我们就要按照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谁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生(思考片刻):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师:不错。学过的知识基本能掌握。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学习这篇文章要完成哪些任务。(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的意义,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2、学会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故事梗概;3、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师:这篇文章篇幅相对来说比较长,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尽可能提高速度,读完后按照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学生读课文,老师投影出示问题:1、边读边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和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本文的主人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能表现出来?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10分钟后)师:我们首先撇开问题,自由地发表一下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可以整体谈,也可以结合自己刚才勾画的要点来谈。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尤其是里面的景物描写,比如这一句:“月明风清的晚上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生2:我觉得文中的老头子很勇敢,也很有心眼儿,他能很巧妙地把鬼子骗到他埋有鱼钩的地方去师:“勇敢”和“巧妙”这两个词儿用得好,但“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太恰当,能否改个词?生2:“引”行吗?师:好!就用引。再者,你说他“很有心眼儿”,是坏心眼吗?(学生笑)生2:不是。师:那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比较适合些?生2:机智吧。师:不错,很准确。其他同学继续发表意见。生3:我认为结尾写得不错,很像一个电视的镜头。生4: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可见刚才读得很认真。读书就是要这样,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教辅资料上说的再好,那是人家的,只有自己思考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下面我们按照屏幕上的顺序,从第2题开始,展示一下刚才阅读的成果。生:我说第2题。本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驻扎在白洋淀的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师:很好。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交代得都很清楚。生: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位六十岁的不知名的老头子。人物刻画的方法基本上都用到了,有外貌描写,有语言描写,有神态描写师:哪位同学还能补充一下?生:还应该有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师:这些描写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吗?生:外貌描写在第4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师:通过这些描写,概括一下老头子给你的印象。生1:很精神。生2:很有气势。生3:老当益壮。师:好。“老当益壮”这个词概括得好。恰当地形容出了老头子的精神风貌。生:语言描写有生:行动描写有生:心理描写有生:神态描写有(老师根据学生所找出的内容,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引导并概括)师: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那老头子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生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师:请具体谈一谈。生1:他有高超的水上本领,而且老当益壮,所以很自信;当大女孩子挂了花后,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表现他很“自尊”。师:那么,“过于”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呢?仅仅是“很”或者“非常”的意思吗?生2:我觉得应该还包含有“过了头”的意思。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2:他自信得过了头,才导致大女孩子受了伤。师:说得有理。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本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无不与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有关系。试想,假如,他不过于“自信”,女孩子就不会受伤,就不会引出他“痛打鬼子”的情节,同学们说对吗?生:对。师:他的性格仅仅是这么一句吗?有时候课文并不直接告诉我们,还需要我们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下面同学们再讨论一下,看看老头子还有什么性格特点?(学生讨论)生1:老头子的爱国抗日的热情高涨。他工作范围很广,但他什么要求也不提。生2:他爱憎分明。对自己人,比如说两个女孩子,他无限疼爱,但对敌人,他则满腔仇恨,文中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生3:我觉得老头子是一个英雄人物,因为他智勇双全。他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引诱鬼子上当,然后痛打了鬼子。师:很不错。如果我们把那句“过于自信和自尊”和同学们刚才归纳的这些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主人公的性格,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英雄的形象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小说作者并不单纯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的,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到了我们的第5个题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呢?生1:我觉得主要是反映我们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生2:连六十多岁的老头子都这么厉害,日本鬼子迟早要完蛋的。(学生笑)师:是啊,作者不说老头子姓氏名谁,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在当时的白洋淀上,像老头子这样的“无名英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青壮年了,他用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就是文章的主题。三、再读,品味语言。师: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学生速读课文,勾画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生1:“敌人”和“炮楼”两个词,写出了白洋淀的环境和严峻的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水的清澈和自然环境的优美。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却有“敌人”的监视和阴森森的“炮楼”,给人的感觉特别不好。师:那么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色彩吗?生1:作者虽然没说,但他肯定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非常愤恨日本鬼子。师:对,就是这样。哪位同学继续谈。生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写出了白洋淀人民不屈服的意志和战胜敌人的决心。生3:文章的倒数第2段,作者写到“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段景物描写,我觉得它烘托了老头子在痛打鬼子后的愉快和自豪的心情。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小说的三要素中,有时候“环境”描写虽然不如人物和情节着墨多,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这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一样,它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学习。课下,请同学们动笔仿写几句,写写我们这儿的美景。师:其实,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决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中找出几处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品味一下语言。生1:我要分析的是第一段的“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深夜里水鸟才敢出来,白天都藏到窝里躲避炮火,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正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生2:“敌人监视着芦花荡”这句话值得品味。他们自己进不了芦花荡,但是想用这种方法困死抗日的军民。生3:“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说明敌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里面的人有吃有喝,根本困不死。这说明了我们的智慧。生4:生5: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可见学得很认真。这篇文章作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孙犁先生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课外,同学们可以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更全面地了解孙犁的作品。四、总结反馈,收束课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学习了孙犁先生的名篇芦花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不少收获,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所得。生1: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作者也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生2:老头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智勇双全,有强烈的抗日的爱国热情,是白洋淀人民的优秀代表。生3: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很成功,起到了渲染故事的气氛的作用。生4:还起到了烘托人物精神的作用。对了,刚才老师还讲到它能加强抒情的韵味。生5:学习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并要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师:不错,收获挺多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仅仅是一篇文章,远不是作家的全貌。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一些这样的优秀作品,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要知道,读书,是要占领制高点的。好,下课!2008、3、6芦花荡教学实录该课获2012年河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李凤英 执教整理一、导入感知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小说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幻灯片展示:生:一个老头儿,在芦花荡,护送两个女孩,因为失误使大菱受伤,老头子用一根竹篙智杀鬼子为大菱报了仇。师:竹篙(ho)?这样你来把这个字写黑板上。(生写的很大也不是很好看,听课的老师笑了)这个孩子很善良,他怕大家看不见。竹字头的读“go”,组个词“竹篙”,草字头的读ho,组个词“茼蒿”,就是我们吃涮羊肉涮的那种蔬菜。(教师板书,领读)。(老师示意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生:老头子是个自尊自信有智慧有胆识的抗日英雄。师:很好,大家都了解了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但是若是你没有看过这篇小说,单是有一个人给你如此讲述,一个老头在芦花荡中为了给受伤的孩子报仇,不用枪弹,单枪匹马杀死好些个鬼子,你有什么想法?生:不相信,觉得不可能。生:觉得简直就是个传奇 。师:“传奇”这个词用的很漂亮,什么是传奇呢?(生查阅字典)生:就是当事情的发展或者人物的思想行为超越了常理,我们就说这是个传奇或者有传奇色彩。师:非常好!这么一说,这个“传奇”还真是恰当得很,小说中有好几处超越常理,所以才构成了孙犁这篇小说的传奇色彩。那你们想知道,孙犁是怎样打造这个传奇的吗?这节课,我们就随孙犁一起走进芦花荡来领略一下孙犁小说精妙的构思。二、构思精妙鉴赏(一)情节传奇鉴赏幻灯片展示:因为 ,我们觉得大菱不可能受伤。但是,因为 ,大菱就是受伤了。因为 ,我们觉得老头儿不可能放弃护送,但是,因为 ,老头儿就是想放弃护送了。因为 ,我们觉得老头儿不可能复仇成功,但是,因为 ,老头儿就是成功了。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全文内容,补充完整幻灯片的句子。可以用原文的内容。生:因为老头子很自信,大菱不可能受伤,但是,因为老头子过于自信大菱就是受伤了。师:回答的很精练!生:因为老头子很自尊,老头子不可能放弃护送,但是,因为老头子过于自尊,老头子想放弃护送。生:因为老头子完成的任务一直很漂亮,很让我们放心,所以大菱不可能受伤,但是,因为两个孩子一洗脸,被敌人的探照灯照到了,所以大菱就受伤了。生:因为老头子只有一个人,也没有什么武器,所以我们觉得他不可能复仇成功;但是因为老头子很能干一直在芦花荡里自由的穿梭,很有智慧,老头子就是杀掉了鬼子。师:(边画边说)大家看啊,老头子很能干,我们很放心,可是大菱受伤了;大菱受伤了,我们知道老头子很尽职尽责,也很爱这两个孩子,但是老头子要放弃护送;老头子终于把两个孩子送到目的地,却提出要一个人去给大菱复仇,两个孩子都不相信,结果老头子成功了!小说的高潮出现了!板书:孙犁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大家思考这两个“因为”的作用。生:我觉得第一个“因为”就是为了让我们觉得不可能,就是做足铺垫。师:这个铺垫有什么作用?生:让我们放松,好让我们觉得不可能,结果他就可能了,让我们觉得什么感觉?出乎意料!师:那第二个“因为”的作用呢?生:就是因为前边已经有一些交代,这应该是伏笔,所以当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时候又觉得可以接受。师:意料之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孙犁从情节上打造传奇的方法。幻灯片:现在我们明白了,孙犁就是这样让我们在小说的情节中冲浪了,他先让我们放松,把我们催眠,让我们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然后意外出现了,我们瞪大了眼睛怎么会这样?可是醒悟过来的时候又会张大嘴巴原来是这样!(指向板书)看,这幅图多么像我们的心电图啊!孙犁就是这样把我们折腾来折腾去的。所以在你的作品里,在你讲的故事中,可以多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少些意料之中和情理之外。(生笑)在情节展开的时候,人物形象也渐渐丰满起来了,下面我们看人物。(二)人物传奇鉴赏幻灯片出示: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提名朗读,说说老头子有什么特点?生:老头子很黑,让人感到他经常在芦花荡中穿梭。师:这个孩子很会品味词语,一个“黑”字让她想到了老头子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老头子很精神,从眼睛上可以看出来。生:老头子是一个很瘦弱很普通的老年人师:用这样一个人做主人公有什么好处呢?大家有思考这个问题吗?假如小说的主人公不是老头儿,不是这么瘦呢?生:我觉得应该是欲扬先抑吧,就是前边说他多么普通,后边看到他的那些行为才觉得他很那个强大。生:如果我觉得不是老头子,就不会有那么好的情节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武松就不能有这么样的情节吗?生:关键是谁会想到这样一个瘦老头子能去完成护送干部护送粮食这样艰巨的任务。生:我认为就是让武松那样长相的去,就没有悬念了是吧。生:我觉得因为是个老头子,才更有传奇色彩了,要是像您说的那样是武松那样长相的,就没意思了。生:我觉得写这个老头这么瘦,可以让人们感觉到人民抗日的团结,英勇。师:你的意思是说连这么一个瘦老头都在抗日战场上都能这么英勇,可想而知那些年轻人呢?一个人折射出一个广大的背景!你启发了我。生:这么写,就为写情节埋下了伏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要是像武松那样的话,就一定知道他能打败敌人,就没有传奇色彩了。师:也就是没有了悬念了。同学们想到的比老师想到的还多,孙犁没有把主人公设计成像武松那样高大的有力量的形象,是为了用一种悬念激发我们的兴趣,降低我们的期望值,对他又猜疑,有不信任,从而在内心深处还有一种好奇与期待,所以当老头的英雄行为出现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反差,使人物的身上产生一种强烈的传奇色彩!幻灯片展示:这忽然让我想到了孙犁的许多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看似平常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人物的平凡朴实更加突出了他们本领品性的耀眼传奇!多问一个为什么,让我们有这么多的惊喜和收获!那么现在你是不是可以试着从小说的次要人物入手,自己设计几个为什么呢?(学生凝神思考)生:为什么要送两个小女孩?不是小男孩?或者是大人?生:为什么是护送两个?一个不行吗?师:真好!这两个问题提的真好,如果哪位同学能说说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就更好了。生:我觉得小女孩吧比较乖,比较乖的话,这个挂花就变为了不可能,结果孙犁写成了可能,就更有传奇色彩了。生:我觉得护送小女孩更能突出老头子的英雄色彩。师:为什么护送小女孩就能突出老头子的英雄色彩呢?生:因为小女孩比较柔弱。师:你让我想到了英雄救美。(笑)用在这里好像不是很恰当,但是意思是对的。女孩更能激发人们保护的欲望,更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当女孩受伤的时候,我们的心会更痛,从而就会产生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生: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更能体现老头子的侠骨柔情。(掌声)师:精到的语言!侠骨柔情!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老头儿就像一个大侠了!那为什么又要护送两个呢?生:一个好护送两个不好护送啊!再者,要是一个的话,老头子打鬼子的时候,就没人看了,就让我们感到一场精彩的球赛没有观众一样。师:你这个比喻真好!当英雄出现的时候,怎能没有掌声呢!假如没有了二菱的暗中观看,老头子就好像一个人在舞台上表演,他的英雄色彩就减弱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是又在我的情理之中,让我感到很骄傲。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常常只是停留在写了什么,而很少去关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其实只要我们深入进去问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语文的美,这种美能让我们的头脑越来越聪明,让我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丰富,这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幸福之所在。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孙犁小说的又一亮点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及作用呢?(三)、环境传奇鉴赏幻灯片出示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2.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3.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提名学生配乐朗读)师:和你读过的的战争场景有什么不同吗?比如我们学过的蜡烛生:没有炮火,没有硝烟,没有屠戮,有的是星星,芦苇,有的是水鸟芦花,有的是月明风清。生:诗情画意,有散文化的语言。生:感觉很安静。即使是在老头子杀鬼子的时候,好像也是很安静的感觉。师:你们对文字的敏感度很高,的确,在孙犁笔下,小说也有着散文的气质。幻灯片出示生:我觉得是孙犁太喜欢芦花荡了,他不想把芦花荡写的很血腥,他爱自己的家乡。生:在这种诗情画意里,好像让我感受到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