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 观察物体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观察物体 二 课堂练习 1 你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他们谁说的对呢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探究新知 返回 返回 返回 多多 贝贝 毛毛 哈利 返回 例2 返回 丫丫 红红 亮亮 返回 返回 从后面和上面分别会看见什么图画 小朋友试着画一画 判断下面4幅图片分别是从右面蒙古包的哪个方向拍的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课堂练习 返回 观察桌子上的茶叶桶和杯子 说一说从前面和右面会看到什么 课堂练习 返回 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请小朋友连一连 返回 文文和妈妈参加 节能减排 文艺演出 荣获一等奖 记者纷纷为她们拍照 下面3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请在照片下面分别写上记者的名字 小明 小刚 小华 返回 观察物体并不难 眼睛平视物表面 形状位置记心间 平视图形脑中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3页第1 2题 返回 课后作业 观察立体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观察物体 二 课堂练习 1 从不同方向观察魔方 你发现了什么 情境导入 返回 把3块搭在一起 从前面 上面 侧面观察自己搭的立体 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试着画出来 例1 探究新知 返回 前面 侧面 上面 返回 前面 上面 侧面 返回 例2 把4块搭在一起 从不同方向观察 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试着画出来 前面 上面 侧面 返回 把4块搭在一起 从不同方向观察 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试着画出来 前面 上面 侧面 返回 把4块搭成一个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的立体 搭法一 搭法二 课堂练习 返回 下面哪些立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返回 照样子搭一搭 找出从前面 上面 左面看到的图形 上面 前面 左面 左面 前面 上面 返回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前面 上面 左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 画一画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返回 同一立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不同立体从同一方向观察 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5页第3题 返回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数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数 课堂练习 2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丫丫 妞妞 探究新知 返回 你能根据妞妞的年龄 快速准确的猜出丫丫的年龄吗 妞妞1岁时 丫丫岁 妞妞2岁时 丫丫岁 妞妞3岁时 丫丫岁 妞妞9岁时 丫丫岁 妞妞10岁时 丫丫岁 1 3 2 3 3 3 9 3 10 3 返回 妞妞18岁时 丫丫岁 妞妞a岁时 丫丫岁 根据丫丫和妞妞年龄的关系 只要知道妞妞的年龄 就能算出丫丫的年龄 如妞妞18岁时 a 18丫丫的岁数 a 3 18 3 21 18 3 a 3 返回 你能根据妞妞的年龄 快速准确的猜出丫丫的年龄吗 例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买铅笔盒的钱数 返回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买铅笔盒的钱数 买3个铅笔盒需要 元 买5个铅笔盒需要 元 买18个铅笔盒需要 元 买x个铅笔盒需要 元 9 3 9 5 9 18 9 x 返回 28元 算一算买鞋需要多少钱 56 420 1176 28x 1764 课堂练习 返回 聪聪有x本课外读物 红红比聪聪多9本 9 x 18 x 返回 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 用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人与人的年龄关系 也可以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更简明的表示出来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7页第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公式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数 课堂练习 2 1只青蛙 1张嘴 2只眼睛 4条腿 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 2张嘴 4只眼睛 8条腿 2声扑通跳下水 n只青蛙 n张嘴 2n只眼睛 4n条腿 n声扑通跳下水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探究新知 返回 通常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那么 正方形的周长 a a a a 正方形的周长 4a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返回 因此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也可以写成 C 4a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返回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 边长 正方形的面积 a a 读作 a的平方 表示2个a相乘 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返回 例2 学校计划每月用水a吨 同学们注意节约用水 实际平均每月用水b吨 说说下面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1 a b 2 3a 3 3b 4 12 a b 返回 学校计划每月用水a吨 同学们注意节约用水 实际平均每月用水b吨 1 a b 2 3a 3 3b 4 12 a b 平均每月节约的水量是a b吨 实际平均三个月用水量是3b吨 实际上12个月 或一年 节约的水量是12 a b 吨 根据原计划三个月用水量是3a吨 返回 a表示的是每月计划用水量 而b表示的是同学们采取节约用水措施之后的平均每月实际用水量 采取节约措施之后 用水量一定小于之前 所以b要小于a 所以 式子中只要a大于b就可以 议一议 式子中的a和b可以分别表示哪些数 返回 1 买3个足球话 元 2 李老师给售货员200元 应该找回 元 李老师去买足球 每个足球的售价是x元 3x 200 3x 课堂练习 返回 a b 2a b 2b a 5 a b a b表示1盒彩色铅笔和1盒蜡笔的总钱数 2a b表示2盒彩色铅笔和1盒蜡笔的总钱数 2b a表示2盒蜡笔和1盒彩色铅笔的总钱数 5 a b 表示5盒彩色铅笔和5盒蜡笔的总钱数 说出下面的式子表示的意思 返回 x 25 y 25 x y 25 x y 25 x 25表示苹果和橘子的总千克数 y 25表示梨和橘子的总千克数 x y 25表示苹果 梨和橘子的总千克数 x y 25表示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橘子的质量多的千克数 说出下面的式子表示的意思 返回 1 学会了用字母表示公式 2 学会了平方的概念及平方的读法和写法 3 学会了字母表示公式的意义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9页第5题 返回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用字母表示数 课堂练习 2 情境导入 返回 小猪露露和松鼠莉莉的重量相等 试想一下 如果把小猪露露和松鼠莉莉的位置调换 还能保持平衡吗 例1 1 不计算 在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探究新知 返回 2 用 表示任意两个数 在圈里应该填什么符号 3 如果a表示一个加数 b表示另一个加数 可以用字母公式表示为 a b b a 返回 如果用字母a b表示两个加数 可以写成 a b b a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用文字表述为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返回 3 如果a表示一个加数 b表示另一个加数 可以用字母公式表示为 a b b a 例2 计算下面两组题 1 18 49 43 18 49 43 2 125 68 32 125 68 32 110 110 225 225 返回 如果用字母a b 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 可以写成 a b c a b c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用文字表述为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返回 27 34 66 27 34 66 27 100 127 76 24 39 76 24 39 100 39 139 加法的结合律可以使运算变得简单 27 34 66这样算简便 76 24 39 也可以这样计算 返回 我发现 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 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是 100 100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课堂练习 返回 算一算 填一填 65 35 35 65 65 3535 65 43 64 36 43 64 36 43 64 3643 64 36 我发现 三个数相加 先把 或者先把 不变 这叫做 用字母表示是 143 143 前两个数相加 后两个数相加 和 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返回 同学们进行800米跑步训练 完成下表 770 720 680 540 420 800 n 返回 用简便方法计算 336 245 264 336 264 245 600 245 845 189 425 275 189 425 245 189 700 889 返回 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 188 247 153 312 188 247 513 500 800 1300 返回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b a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相等 用字母表示为 a b c a b c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本 第11页第1 4 5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1 12 40 5 100 5 4 20 16 6 127 6 3 120 5 2 53 27 480 320 500 1431 600 762 口算竞赛 情境导入 返回 127 6 53 27 53 27 1 2 37 1 3 4 1 1 1431 762 0 6 127 2 4 6 7 6 1 1 列竖式计算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返回 例1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 一天24小时 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158 24 千克 探究新知 返回 150 24 8 24 3600 192 3600 192 3792 方法一 把158分成150和8 先用150 24 再用8 24 最后把结果加到一起 返回 158 24 千克 3792 158 4 158 20 632 3160 3160 632 3792 把24分成20和4 先用4 158 再用20 158 最后把结果加到一起 返回 方法二 158 24 千克 3792 把27分成20和7 先用7 53 再用20 53 最后把结果加在一起就是结果 53 7 371 53 20 1060 1060 371 1431 53 27 1 2 7 3 1 3 4 1 1 0 6 3 1 53 7 53 20 53 27 我们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例如 53 27 1431 返回 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视野 从新华书店又买了216本书籍 每本书21元 你们知道我们学校买这一批书总共花了多少钱吗 158 20 158 4 3160 632 3160 632 3792 结合方法二把24分成20和4 先用4 158 再用20 158 最后把结果加到一起 158 24 2 3 6 3 9 7 3 2 1 6 158 4 158 20 158 24 返回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58千克 一天24小时 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158 24 千克 158 24 2 3 6 3 9 7 3 2 1 6 158 20 158 24 3 2 158 4 答 一天可以磨面粉3792千克 3792 返回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个位对齐 2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十位对齐 3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返回 例2 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视野 从新华书店又买了216本书籍 每本书21元 你们知道我们学校买这一批书总共花了多少钱吗 总价 数量 单价 216 21 返回 216 20 216 1 4320 216 4320 216 4536 把21分成20和1 先用1 216 再用20 216 最后把结果加到一起 怎样列竖式计算 216 21 6 1 2 4 3 5 4 6 3 2 216 1 216 20 216 21 返回 216 21 4536 王大爷在塑料棚里培育西红柿苗 每平方米可培育69棵小苗 这个大棚一共可以培育多少棵西红柿苗 这个大棚有216平方米 216 69 棵 课堂练习 返回 估计 200 70 14000积是5位数 216 69 4 4 19 12 0 9 4 4 9 6 216 60 216 69 5 1 216 9 1 1 1 14909 返回 216 69 棵 算一算 下面两题列竖式可以怎样计算 1 315 35 315 35 5 2 7 15 9 2 0 11 5 4 5 1 11025 315 30 315 35 315 5 1 返回 2 436 87 436 87 2 4 5 30 34 3 9 7 2 8 8 1 37932 436 80 436 87 436 7 2 2 3 返回 算一算 下面两题列竖式可以怎样计算 210 47 123 50 210 47 147 8 4 987 9870 6150 0 0 返回 算一算 下面两题列竖式可以怎样计算 1 因数末尾有0时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乘完以后再看成熟末尾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2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三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的个位和三位数0前面的数对齐 3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两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0前面的数和三位数个位对齐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个位对齐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2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十位对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3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课本 第13页第1 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积的变化规律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口算竞赛 2 3 12 2 24 2 6 2 200 3 20 3 6 48 24 60 600 12 第一组 第二组 情境导入 返回 2 3 6 200 3 600 20 3 60 2 10 60 10 20 10 6 10 返回 小结 在乘法算式里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一个数 积也乘以相同的数 24 2 48 6 2 12 12 2 24 24 2 24 2 12 2 48 2 返回 你们能完整地说说因数和积是怎么变化的吗 返回 例1 4 2 8 400 2 800 40 2 80 25 40 1000 25 10 250 25 20 500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也除以2 看看这两组题符合我们的积的变化规律吗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以10 积也乘以10 探究新知 返回 例2 一个旅游团有150人 中午安排自助餐 算一算 选择A B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返回 150 18 元 120 15 30 270 0 2700 00 3000 150 20 元 返回 1 因数末尾有0时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乘完以后再看成熟末尾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2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三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的个位和三位数0前面的数对齐 3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两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0前面的数和三位数个位对齐 返回 1 15 6 90 15 30 15 24 2 230 4 9200 230 40 23 4 根据每组中第1题的结果 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15 60 23 40 360 450 900 92 92000 920 课堂练习 返回 一头鲸的体重是一头牛的22倍 一头鲸重多少千克 430千克 返回 430 22 千克 430 22 86 8 6 9460 946 0 答 一头鲸重9460千克 430 22 千克 算一算 下面两题列竖式可以怎样计算 210 47 210 47 147 8 4 987 9870 0 返回 1 在乘法算式里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 以一个数 0除外 积也乘 或除 以 0除外 相同的数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积的变化规律 2 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 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 或乘 相同的数 它们的乘积不变 积的变化规律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本 第15页第2 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乘法的估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小明在商店计划买书包需要89元 文具盒需要28元 钢笔需要18元 那么小明拿多少元合适呢 A140元B130元C200元D250元 答 那么小明拿140元比较合适 89 28 17 134 元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探究新知 返回 这列火车挂了12节这样的车厢 每节车厢定员118人 1 估算一下 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118 12 个 1180 算法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整十 然后再口算求积的范围 返回 2 算一算 这列火车实际有多少座位 118 12 个 118 12 6 3 2 1 1 4 1 6 1 8 1416 返回 例2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450步 一步大约68厘米 小明家到学校大约多少米 68 70 答 小明家到学校大约315米 31500厘米 315米 450 68 31500 厘米 返回 估算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一般情况 估算时是根据 四舍五入 法把数据估成整十 整百的数 方便计算 2 乘法估算 有时候应估大些 有时候应估小些 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机械地采用 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数 但是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返回 某个新建的公园计划栽银杏树88棵 一个银杏树苗的价格是138元 估算一下购买银杏树苗需花多少钱 答 购买银杏树苗大约花13800元 138 100 13800 元 88 100 138 138 课堂练习 返回 食堂为全校同学准备午餐 有17个班 每班大约有43人 大约要准备多少份 42 4018 2042 18 800 份 答 大约要准备800份 返回 1 学习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 2 生活中的估算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17页第1 3题 返回 课后作业 单价 数量与总价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大家注意过在餐厅点菜时的菜单吗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探究新知 返回 从这张发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说一说 发票中的单价 数量 金额各表示什么 单价 每件的价钱 价格 数量 买物品的件数 金额 一共花了多少钱 发票中的金额也叫做总价 返回 从发票中可以知道桌椅和书柜各花了多少钱 你知道怎么算的吗 一套桌椅108元 62套桌椅一共花了多少钱 108 62 6696 元 一个书柜215元 14个书柜一共花了多少钱 215 14 3010 元 返回 108 62 6696 元 215 14 3010 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根据单价 数量和总价的定义 你能区分上面式子中各数表示什么吗 你又发现了什么 返回 例2 1 已知总价和数量 怎样求单价 请举出例子说明 列数量关系 答 每根跳绳7元 42 6 7 元 返回 2 已知总价和单价 可以求出什么 请举出例子说明 列数量关系 40 4 10 支 答 可以买10支 返回 由以上的变式练习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是呢 1 已知单价和数量 求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2 已知总价和数量 求单价 总价 数量 单价 3 已知总价和单价 求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返回 某城市每天生产68吨生活垃圾 处理每天的垃圾需要8160元 处理1吨垃圾需要多少元钱 8160 68 120 元 答 处理1吨垃圾需要120元钱 总价 数量 单价 课堂练习 返回 新世纪电影院原来有1330个座位 扩建后将有40排座位 每排有45个 1 扩建后将增加多少个座位 返回 1 40 45 1800 个 1800 1330 470 个 答 扩建后将增加470个座位 2 470 18 8460 元 答 可以多收入门票8460元 2 每张门票18元 如果每场电影满座 可以多收入门票多少元 返回 新世纪电影院原来有1330个座位 扩建后将有40排座位 每排有45个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19页第1 3题 返回 课后作业 速度 时间与路程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小A步行从家往学校走 平均每分钟走50米 5分钟走到学校 小B骑自行车从家往学校走 平均每分钟骑120米 4分钟到学校 你能算出他们各自到学校的距离吗 情境导入 返回 观察下面的铁路示意图 探究新知 返回 例1 郑州距离北京 郑州 石家庄 412千米 400千米 石家庄 北京 283千米 300千米 郑州 北京 400 300 700千米 393千米 400千米 360千米 360千米 137千米 140千米 青岛距离北京 青岛 北京 400 360 140 900千米 返回 1 一辆快速客车从北京发车 平均每小时行驶118千米 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18 5 590 千米 答 5小时行驶590千米 返回 2 一辆普通客车从北京发车 平均每小时行驶98千米 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98 7 686 千米 答 7小时行驶686千米 返回 在上面的问题中 小A每分钟步行的距离 小B每分钟骑自行车的距离 距离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我们都称为速度 两个地方的距离和一共行驶的距离 我们称为路程 返回 速度 时间 路程 根据速度 时间和路程的定义 你能区分上面式子中各数表示什么吗 你又发现了什么 118 5 590 98 7 686 千米 千米 在数学中 我们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 用字母t表示时间 用字母s表示路程 因此也可以写作 v t s 返回 你知道吗 速度有一种特殊的表示方法 快速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8千米 记作118千米 时 读作118千米每小时 小A每分钟走50米 记作50米 分 读作50米每分钟 返回 根据速度 时间和路程的定义 你能区分上面式子中各数表示什么吗 你又发现了什么 例2 1 小明的学校距离少年宫有500米 强强步行的速度是50米 分 则强强步行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要用多长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或s v t 500 50 10 答 小明步行从学校出发到少年宫要用10分钟 分钟 返回 2 上海距离北京大约1200千米 一辆动车从上海出发 经历5个小时后到达北京 求这辆动车的速度 1200 5 240 千米 时 答 这辆动车的速度是240千米 时 返回 路程 速度 时间或s v t 由以上的变式练习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数量关系是呢 1 已知速度和时间 求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2 已知路程和时间 求速度 路程 时间 速度 3 已知路程和速度 求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 返回 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 小汽车4小时行驶了220千米 谁行驶得快 大客车速度 180 3 60 小汽车速度 60 55 220 4 55 答 大客车行驶的快 课堂练习 返回 张叔叔开车的车速度为60千米 时 从甲地到乙地需要4时 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路程是240千米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 时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的时间是4小时 60 4 240表示240 4 60表示240 60 4表示 返回 路程 时间 速度 速度 时间 路程 路程 速度 时间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21页第1 2 3 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 b b a a b c a b c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用计算器计算 并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探究新知 返回 每个算式中 左 右两边的因数乘积相等 返回 算式中有两个因数 而且两个因数相同 只是交换了位置 用计算器计算 并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甲数 乙数 乙数 甲数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b a 返回 例2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方法一 从前面看 每排有 6 4 箱 有5排 6 4 5 24 5 120 箱 返回 方法二 从侧面看有6排 每排有 4 5 箱 6 4 5 6 20 120 箱 返回 一共有多少箱饮料 观察这两个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 6 4 5 6 4 5 返回 6 4 5 6 20 120 箱 6 4 5 24 5 120 箱 计算的方法不同 结果都相同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这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c a b c 甲数 乙数 丙数 甲数 乙数 丙数 返回 一个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 小明在这个游泳池中游了11个来回 他一共游了多少米 答 他一共游了1100米 50 2 11 100 11 1100 米 课堂练习 返回 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7 37 500 18500 25 37 20 25 20 15 15 1000 15000 125 15 8 125 8 返回 1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b a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2 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这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c a b c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本 第23页第1 2 3 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乘法分配律及其简单应用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 b b a 乘法交换律 a b 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乘法结合律 a b c a b c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探究新知 返回 由图 我们可以发现 每扇屏风有5层 左边屏风每层有12块玻璃 右边的屏风每层有9块玻璃 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12 5 9 5 60 45 105 块 返回 12 9 5 21 5 105 块 返回 两扇屏风一共有多少块玻璃 12 9 512 5 9 5 返回 12 5 9 5 60 45 105 块 12 9 5 21 5 105 块 两人计算的方法不同 结果相等 例2 计算下面两组题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5 40 6 25 6 40 6 和 65 6 390 150 240 390 返回 计算下面两组题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和 50 25 4 50 4 25 4 75 4 300 200 100 300 返回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 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a b c分别表示三个数 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a b c a c b c 返回 计算下面各题 17 29 17 21 14 99 14 17 29 21 17 50 850 14 99 14 1 14 99 1 14 100 1400 课堂练习 返回 一张桌子的售价是65元 一把椅子的售价是30元 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65 3 30 3 65 30 3 95 3 285 元 答 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285元 返回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 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 b c a c b c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25页第1 2 3 4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堂练习 3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46 424 99 24 9 37 63 9 100 900 46 54 13 100 13 1300 25 4 46 4 100 184 284 24 99 1 24 100 2400 情境导入 返回 9 37 9 6346 13 54 13 例1 学校组织高年级102名师生去春游 平均没人的费用是25元 算一算 师生这次春游共需要多少钱 102 25 元 探究新知 返回 102 25 元 方法一 列竖式计算 100 12 2500 元 25 2 50 元 2500 50 2550 元 方法二 口算 返回 2550 102 25 100 2 25 100 25 2 25 2550 元 答 师生这次春游共需要2550元钱 方法三 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返回 比较这三种方法 哪种方法简便 98 25 元 学校组织高年级102名师生去春游 在102人中 有4位老师 学生只有98人 这些学生应交多少钱 返回 可以先算100人应交多少钱 再减去多算的2人的钱 98 25 元 25 98 25 100 2 25 100 25 2 2450 元 2500 50 利用乘法分配律这样列式 返回 2450 去春游的学生中 有36名是五年级的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应交多少钱 25 36 25 4 9 25 4 9 900 元 返回 25 36 元 25乘4等于100 把36改写成4 9 乘法简便运算常用的两种方法 1 扩数和缩数通常会遇到例如101 102 或者97 98 这类与整百整千十分接近的数字 这时我们把数分成 100 1 100 2 或者 100 3 100 2 之后再与另一个因数进行乘法分配律计算 2 拆数法例如2 5 10 4 25 100 8 125 1000 看到5或25或125拆另一个因数 返回 例2 99 57 100 1 57 100 57 57 5700 57 5643 用乘法的简便运算计算下列各式 201 28 200 1 28 200 28 28 2800 28 2828 返回 某公司要买28个公文包 每个25元 一共要花多少钱 25 28 25 4 7 100 7 700 元 答 一共要花700元 返回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平均每分钟飞行480千米 这颗卫星21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480 21 480 20 1 480 20 480 9600 480 10080 千米 答 这颗卫星21分钟飞行10080千米 课堂练习 返回 乘法简便运算常用的两种方法 1 扩数和缩数2 拆数法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27页第1 2题 返回 课后作业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课后作业 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梳理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竖式笔算法 积的变化规律 乘法的估算 单价 数量与总价 乘法运算率 速度 时间与路程 乘法的简便运算 整体回顾 返回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运算法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 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个位对齐 2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 得数的未位和十位对齐 3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知识梳理 返回 1 因数末尾有0时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乘完以后再看成熟末尾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2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三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的个位和三位数0前面的数对齐 3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计算 当两位数的末尾有0 的时候 要把两位数0前面的数和三位数个位对齐 返回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运算法 积的变化规律1 在乘法算式里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 以一个数 0除外 积也乘 或除 以 0除外 相同的数 2 两数相乘 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 几 另一个因数除以 或乘 相同的数 它们的乘积不变 返回 2 积的变化规律 估算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一般情况 估算时是根据 四舍五入 法把数据估成整十 整百的数 方便计算 2 乘法估算 有时候应估大些 有时候应估小些 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不能机械地采用 四舍五入 法取近似数 但是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返回 3 乘法的估算 4 单价 数量与总价 1 已知单价和数量 求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2 已知总价和数量 求单价 总价 数量 单价 3 已知总价和单价 求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返回 5 速度 时间与路程 1 已知速度和时间 求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2 已知路程和时间 求速度 路程 时间 速度 3 已知路程和速度 求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 返回 6 乘法运算率 1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b a 2 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积不变 这叫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 a b c a b c 返回 3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等于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 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 b c a c b c 7 乘法的简便运算 返回 乘法简便运算常用的两种方法 1 扩数和缩数通常会遇到例如101 102 或者97 98 这类与整百整千十分接近的数字 这时我们把数分成 100 1 100 2 或者 100 3 100 2 之后再与另一个因数进行乘法分配律计算 2 拆数法例如2 5 10 4 25 100 8 125 1000 看到5或25或125拆另一个因数 230 40 9200 9000 360 25 先估算是几位数 在计算 135 58 7830 432 18 7776 140 50 7000 217 23 4991 综合运用 返回 根据前面题的结果 直接写成后面的得数 500 1000 2000 1000 100 返回 根据每组中第一题的结果 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30 20 600 480 60 28800 600 20 1200 480 30 14400 150 20 300 480 20 9600 300 20 6000 480 10 4800 返回 用简便方法计算 18 25 40 25 40 126 33 74 33 33 126 74 33 200 6600 18 18 1000 18000 返回 100 47 50 47 100 50 47 50 47 2350 50 25 6 50 6 25 6 300 150 450 返回 用简便方法计算 103 42 100 42 3 42 4200 126 4326 99 57 100 57 1 57 5700 57 5643 返回 用简便方法计算 解答下面的问题 说说用到的数量关系 1 神州 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用90分钟 飞船的速度约是474千米 分 飞船绕地球一周飞行多少千米 速度 时间 路程 474 90 42660 千米 答 飞船绕地球一周飞行42660千米 返回 解答下面的问题 说说用到的数量关系 2 学校买来28台电脑 每台2500元 算一算共花了多少元钱 单价 数量 总价 2500 28 70000 元 答 一共花费70000元 返回 课本 练一练第2题 课本 第29页第1 2 3 4 5 6题 课后作业 返回 驾车旅游 情境导入 拓展延伸 课外活动 三位数乘两位数 活动探究 3 情境导入 返回 五 一 放假期间 聪聪一家决定由爸爸开车到承德参观历史文化遗产 开车从石家庄到承德旅游 还要想到哪些问题 吃饭和给汽车加油最好在同一个服务区 要知道汽车的耗油量就好了 中午在哪个服务区吃饭 要提前一天把汽车加满油 活动探究 返回 还要需要估算一下旅游需要的费用哟 这辆车的油箱容量是40升 行驶100千米大约耗油10升 1 如果出发前给汽车加油 开出几小时汽车就要加油 不能等到汽油用完了再加油 加满一箱油的汽车可以行驶400千米 开出5小时就要加油 100 10 4 400 千米 400 80 5 小时 返回 2 石家庄到承德的高速公路全长大约是560千米 爸爸每小时开车行驶80千米 如果上午8 00出发 中间吃饭用了1小时 下午几时可以到达 560 80 7 小时 答 下午4时间可以到达 7 1 8 小时 上午8 00出发加上所用8小时即16时可以到达 也就是下午4时到达 返回 汽油 每升油按7元计算交通 高速费单程180元住宿 标准间220元 天 三人间280元 天吃饭 每人每天至少需要80元 3 估算一下旅游的费用 油费 560 100 10 56 升 56 7 2 784 元 要注意往返费用哦 返回 交通费 180 2 360 元 返回 汽油 每升油按7元计算交通 高速费单程180元住宿 标准间220元 天 三人间280元 天吃饭 每人每天至少需要80元 要注意往返费用哦 3 估算一下旅游的费用 按往返共3天计算 应住两宿 如果按三人间280 天计算 280 2 560 元 返回 汽油 每升油按7元计算交通 高速费单程180元住宿 标准间220元 天 三人间280元 天吃饭 每人每天至少需要80元 要注意往返费用哦 3 估算一下旅游的费用 吃饭按3天计算 吃饭费用 80 3 3 720 元 返回 汽油 每升油按7元计算交通 高速费单程180元住宿 标准间220元 天 三人间280元 天吃饭 每人每天至少需要80元 3 估算一下旅游的费用 吃饭费用 80 3 3 720 元 住宿费用 280 2 560 元 交通费用 180 2 360 元 加油费用 560 100 10 56 升 56 7 2 784 元 总费用 784 360 560 720 2500 元 返回 3 估算一下旅游的费用 关于开车旅游这件事 你还能想到哪些注意事项吗 拓展延伸 返回 提示 去景点旅游还需要购买门票 如果再购物还需要一部分钱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 需要加上这两部分费用 此外还要注意交通安全 带上生活必须物品等 课本 练一练第2题 为你的家庭设计一个驾车旅游计划 想一想 试着和同伴们一起探究一下吧 课外活动 返回 认识三角形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多边形的认识 课堂练习 4 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找出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 探究新知 返回 返回 找出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概念 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 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返回 例2 用木条 钉子分别做一个三角形架和四边形架 拉一拉 你发现了什么 稳定性 不稳定性 返回 返回 用木条 钉子分别做一个三角形架和四边形架 拉一拉 你发现了什么 例3 1厘米 2厘米 5厘米 3厘米 4厘米 3厘米 摆一摆 我们选下面其中的3个木棒来摆一些三角形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返回 3厘米 4厘米 5厘米 4厘米 3厘米 5厘米 第一种 返回 摆一摆 我们选下面其中的3个木棒来摆一些三角形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第二种 5厘米 3厘米 3厘米 5厘米 3厘米 3厘米 返回 摆一摆 我们选下面其中的3个木棒来摆一些三角形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第三种 2厘米 5厘米 3厘米 5厘米 3厘米 2厘米 返回 摆一摆 我们选下面其中的3个木棒来摆一些三角形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第四种 1厘米 5厘米 3厘米 3厘米 5厘米 1厘米 返回 摆一摆 我们选下面其中的3个木棒来摆一些三角形 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哪些摆成了三角形 5厘米 4厘米 3厘米 5厘米 3厘米 3厘米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返回 小兔子和小猴子都为自己的菜园子围起了篱笆 你认为谁的牢固一些 为什么 课堂练习 返回 小猴子的牢固一些 小猴子围的是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 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 所以第三条边应当小于13厘米 所以第三条边应当大于3厘米 第三条边一定是大于3厘米 而且小于13厘米 因为5 8 13 厘米 因为8 5 3 厘米 返回 1 三角形的概念及其稳定特性 2 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33页第1 2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三角形的分类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多边形的认识 课堂练习 4 说一说 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情境导入 返回 例1 把附页中的三角形剪下来 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探究新知 返回 把附页中的三角形剪下来 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返回 把附页中的三角形剪下来 按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钝角 90 锐角 90 直角 90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返回 用直尺量一量下面两个三角形的边 你发现了什么 3 3 3 3 3 1 第一个三角形三条边均相等 我们称之为等边三角形 第二个两条边相等 另一边不等 称之为等腰三角形 注意 等边三角形符合等腰三角形条件 即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返回 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比较特殊 角 角 角 边 顶角 边 边 顶点 顶点 不等边三角形 顶点 等腰三角形 底角 底角 腰 腰 底边 返回 例2 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出它们的高吗 返回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返回 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出它们的高吗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注意不同的底有不同的高 返回 把下面三角形的序号填入相应的 里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课堂练习 返回 写出下图中三角形名称并画出所有边上的高 答案 此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三高分别为红色部分 6 6 6 返回 三角形按角分 锐角 直角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等腰 等边 不等边三角形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返回 课本 第35页第1 2题 返回 课后作业 三角形内角和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多边形的认识 课堂练习 4 每个三角尺的内角度数之和都是180 情境导入 返回 你知道三角尺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吗 例1 1 观察下面两个特殊的三角形 猜猜 它们的角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 返回 2 用量角器分别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 看一看小明和小红测量的是否正确 30 30 60 60 120 60 返回 1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测量并记录三个内角的度数 2 3 1 1 2 3都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1 2 3 三角形内角和 返回 例2 2 把小组内几个同学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 并计算内角的和 测量发现 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有什么方法能验证你们的想法 想一想 做一做 3 2 3 1 平角 180 返回 1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度 60 30 90 45 45 90 两个锐角的和 180 90 90 返回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 为什么 假设只有1个锐角 那就会有2个直角或钝角 这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会超过180 假设有2个锐角 那要保证内角和是180 第三个角可以是锐角 钝角 直角的任何一种 假设没有锐角 2个直角的和就已经是180 了 不能再加第三个角 所以不符合 所以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返回 填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77 55 115 180 75 28 77 180 90 35 55 180 45 20 77 课堂练习 返回 1 1 50 2 35 3 这是一个 角三角形 2 1 42 2 48 3 这是一个 角三角形 3 1 70 2 55 3 这是一个 角三角形 也是一个 三角形 95 钝 90 直 55 锐 等腰 算一算 判一判 1 2 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返回 1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