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doc_第1页
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doc_第2页
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2013-7-8 19:05:05从义务教育法的角度看中小学择校现象当前,在全国各地,择校现象十分普遍。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义务教育阶段,还涉及到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农村学校。所谓“择校”,其实就是不在本学区就近入学,而是跨学区入学。这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适龄儿童无法全部接受无差别的免费的优质教育的情况下,学生及家长主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以占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自觉行为。可是我国在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学校,使儿童、少年能就近入学。”2006年生效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又再次强凋了义务教育要就近入学。可见,择校现象与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存在着冲突。虽然法律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禁止择校,但是,从1993年我国取消小升初考试以来,全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却有增无减,有的农村学校甚至是人去楼空。这些现象已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和教育体制产生了极大冲击,折射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资源配置、教育公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对限制在薄弱学校是教育中的强权和不公。择校可以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提高区域内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收取择校费还可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因此,他们呼吁给择校以合法的身份,正视教育质量差异,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反对择校者认为,择校将导致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只能增加强者的选择而剥夺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是一种教育领域的腐败和不公。择校现象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非合理布局和非均衡配置;会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额外收费会使家长不堪重负,又有苦难言。他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合法的,是与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相违背的;义务教育学校收取学生的择校费属乱收费,应严加制止。三、基于义务教育法看择校现象的三大行为主体对于择校现象究竟孰对孰错,谁该为择校现象负责,谁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如何通过法律进一步规范择校行为,下面就基于义务教育法分析择校现象的三大行为主体1、学生家长: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从择校行为看,学生家长不仅“保证其按时”还“择优”入学。只是他们还“无法可依”。 择校,从表明上看,好像是学生家长“主动选择”,是一种“自觉行为”,它所带来的一切问题都与学生家长有关。其实,每一个家长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是被迫的,迫于升学的压力,迫于指定的学校不尽人意。他们是有苦难言,不择校,心不甘,别人的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怎就不能接受好的教育。择校吧,心太酸,孩子太苦,自己太累,还尽花冤枉钱。他们渴望: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2、重点学校: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而在择校现象中,真正的受益者可能就是那些重点学校了,他们依靠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方面可以招收到优质的生源,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大笔的择校费,可谓是人财两得。有了这两个条件,学校发展得更快,升学率更高,名声也就更好,真是三得利了。试想,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他们会收那么多外学区的学生吗?择校所带来的弊端,皆因重点学校而起。3、政府部门: 1986年7月1日施行的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9月1日生效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其第二章第十二条中再次强调:“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由此可见,择校现象的根源在于政府,三个“应当”凸显出政府在择校现象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短期内政府还不能提供足够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还不能保障学校的均衡发展,还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还依然有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分,择校现象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三、基于法律规范择校行为的对策思考基于如上的分析,国家可以修缮义务教育法或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对各个行为主体进行法律规范。1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标准化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