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毕业论文 中文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浪潮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而会计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其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对会计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1999年 4月,我国会计理论界第一次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将对会计信息需求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将从会计信息需求的角度来阐述会计信息化所引发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希望能用一种新的思路来解决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全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需求的趋势。在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由财务信息向多元化信息转变;由历史信息向实时性信息转变;提供会计信息方式的多样化。而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储数据仅满足财务报表视图的需要、以高度汇总的方式重复采集、存储数据、仅采集企业会计事项的会计数据子集、数据没有在业务发生时被实时记录与处理等弊端,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显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重构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必然。它应该具备和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同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即: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数据处理的高度适时、建立能存储企业大量数据的数据仓库、采用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向通用会计信息系统转变等方面。 2.构建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应建立以事项会计为理论依据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原理主要体现在:将会计信息系统从传统的原始凭证驱动机制转变为事项驱动机制,从而一项经济业务的记录将始于该经济事项实际发生的时点,而不再是根据原始凭证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反映的时点;使用者可以按照各自的要求对事项信息进行积累、分配,昀终将 事项信息转化为适合于使用者决策模5型的会计信息。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是需求导向型应用模式的产物。它突破了职能管理的组织结构壁垒,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建立会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在业务事项发生的同时把实物形态的物流信息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信息,变会计事后核算为事中控制。依据这一理论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主要特点有:打破传统的按职能管理处理信息的模式,采用基于会计信息处理的本源?业务过程和事项来构造会计信息系统;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与业务处理系统进行了无缝集成;可以提供大规模按需报告的会计信息产品;依据重组后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会计业务流程制定业务处理规则及流程控制机制;采用标准的信息输出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标准化。3.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相关问题。业务流程重新思想为构建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二者是会计信息系统构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外,还需要分析信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来自社会、内部人员和关联人员道德风险以及网络技术风险。可以从加强系统本身的内部控制、完善网络技术、加强外部审计和制定相关法律等四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安全控制。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需求 事项会计6 ABSTRACT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advent of the informatization era. Tide of information have brought a series of reforms both to economy and society in which the accounting as a part of economical information system had born the pressure ever encountered so as to revolutionize the accounting necessary. In April 1999,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was being mad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hina in the theory circle the first time.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will have a series of effects on information demand, 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IS that provid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ll satisfy the demand of information user to some extent. Therefore, this text will elaborate revolution of AIS caused by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emand, which hop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AIS using a kind of new way of thinkingThe text mainly studied contents below: 1. The trend of information demand in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In the era ofinformatization, the user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ve a higher demand 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wing these impact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rom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from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o just-in-time change; diversified methods of provid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ut handicraft-emulation AIS which has the disadvantages of saving data only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financial report demand not events, gathering and saving data repeatedly, data not recorded and processed timely when the business happened, the information provide by which can not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information user obviously. Therefore, it is inevitable to reconstruct AIS in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which should hav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from the handicraft-emulation AIS, namely: Combination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highly sharing and data processing well timed, Building up7data warehouse which can sav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data, Adoption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transition to general AIS, etc2. Construction of AIS in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To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information users, should build up AIS based on event approach. The role of event approach played in AIS is: from the traditional original voucher- drive to event-drive. As a result, the record of economic business will begin when it happens not original voucher reflects; users can accumulate, allocate and convert the events to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information. AIS based on event approach are the demand-direction mode. It break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ar of management, applies the thought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uilds up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ss making the accounting and the business as a whole, converts the substance flow in practicality form to capital flow in value form and changes calculation after the event to control in the even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 in AIS based on this theory have: break traditionally mode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on functio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 AIS on business process and event which are the fountain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process system; provide large-sca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demand; make business processing rules and mechanism of processing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reconstructed business processing and accounting business processing; adoption of the standard interface of information output and carrying out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t3. Related problems of AIS in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ovides AIS based on event approach with the concrete ope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network technique, data warehousing,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and data mining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technological feasibility. They two are the necessary parts of constructing AISBeside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isks AIS face, which come from society, internal personnel and relative personnel moral risks and the network technique risksWe can carry out safety control of risks AIS faces from four aspects: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control, perfect network technique, strengthen the external audit and draw up8the related laws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on Dem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ISEvent Approach9目 录 1 绪论.12 1.1 选题背景. 12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3 1.3 研究问题的界定. 13 1.4 论文框架. 15 2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需求的趋势及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16 2.1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新要求. 16 2.2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弊端 18 2.2.1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特征. 18 2.2.2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分析. 19 2.3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20 3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22 3.1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代表性观点22 3.2 构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依据?事项会计. 24 3.2.1 事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4 3.2.2 事项会计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原理26 3.3 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特征 26 3.3.1 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26 3.3.2 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 28 4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相关问题30 4.1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实现基础. 30 4.1.1 业务流程重组思想在构建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1 4.1.2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支持 32 4.2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及安全控制33104.2.1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33 4.2.2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34 5 研究结论及展望37 5.1 研究结论. 37 5.2 研究展望. 38 参考文献39 致 谢.42 11 1 绪论1.1 选题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就已进入信息化社会,我国的信息化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信息技术正加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发达地区在信息与网络革命中日益被边缘化。据报导,2003 年世界信息资源排名中,美国居首,占有全球 40.5%;日本居次,占 10.8%;我国和印度各占全球信息资源的 1.48%和 1.55%。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本国的信息化进程。在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将缩短市场的时空距离。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有效的整合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谁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提高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信息化是我国重要的国策之一。早在 1984 年 9 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2001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计划纲要,纲要强调: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信息化建设中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使各级组织和企业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而会计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会计信息化,构建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当前会计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上世纪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会计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此,会计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等概念,它们是会计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 80年代,我国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探索,不少企业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初步体会到了会计信息化的好处,但其中也有很多的教训,值得我们反思。一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会计信息化建设半途而废;一些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替代了传统手工会计记账、算账和报账及部分会计管理工作,但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一筹莫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基础比较落后,会计信息化软件不够成熟,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和企业组织的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重技术,轻管理,更忽视了管理变革和创新。一些企业组织在会计12信息化的过程中,就会计论会计,对会计信息化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不能将会计信息化置于企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中进行研究和探索,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此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而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决策对细节性的业务事件信息需求的差距日渐彰显。因而,信息使用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其他信息系统,以寻找他们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软件系统。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转变,分析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进而提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把事项会计作为构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依据,提出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解决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财务视图、数据重复采集以及信息时滞性等弊端。 3.将业务流程重组思想和信息技术纳入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 研究中,为其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术支持。4.分析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从而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既顺应了企业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浪潮的大趋势,又可以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此,研究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为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这门新学科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也对促进会计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新的思路。 1.3 研究问题的界定 在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说明。 1.会计信息化 1999 年 4 月 2 日至 4 日,我国有关部门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全国财政系统、科研院校及企业的近 200 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13会议。在这次被厦门大学王光远教授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作实事”的会议上,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就会计信息化和面向 21 世纪的会计信息系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从理论和舆论上揭开了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序幕,引发了一场关于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本文认为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这要求在企业内部及整个社会都必须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根据信息环境重构会计模型。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将给传统会计模型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会计的理论基础、职能、组织形式、流程及方法等都必须加以改革,以适应信息化潮流的趋势。 (3)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会计信息化改变了会计电算化概念下把技术作为会计工作手段的“工具论”的观念,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对手工会计的“模拟系统”,而是一个打破传统会计模式的、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的开放的新系统。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它的目标是通过会计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处理、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管理信息化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 2.会计信息系统 本文所指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及其他业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报告,以支持组织的生产经营决策的软件系统。 本文所指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基于网络平台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包括形成会计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平台已经经历了单机和局域网阶段,基于 WEB平台发展起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二是会计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的步骤和方法。会计信息系统正从被动地依赖各个业务职能部门对业务情况汇总反映的财务数据,转向与业务执行系统紧密结合,主动地在业务发生时获取详细信息;三是会计信息系统在整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中的位置。会计信息系统正从物理上独立于其他业务职能系统的独立系统,转化为 MIS 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渗透,彼此的界限日益模糊。本文拟主要研究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下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趋势;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体14系结构及运行特点,是否能满足信息需求并分析原因;针对新的需求趋势,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应该具备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事项会计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如何作用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特点,并分析该结构如何能够满足信息需求。 3.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基础?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技术如何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发挥作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怎样的风险以及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防范。 1.4 论文框架按照上述研究内容,对论文做出以下结构安排: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着重阐述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问题的界定及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需求的趋势,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重点分析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趋势、仿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弊端,进而提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三章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本文的重点,将详细讨论两个问题:其一,构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依据?事项会计理论的产生、发展及作用原理;其二,基于事项会计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特征。论文的第四部分将着重讨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相关问题,一是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实现基础?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技术,二是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及安全控制。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及展望。 15 2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需求的趋势及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组织经济活动的工具,要向各类财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与灵魂。围绕这一要求,从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会计工作经历了电算化的迅速发展与普及过程,但那时主要是以代替手工核算和减轻财务人员的重复劳动为目标,信息传递是一种单向的传输模式,没有或很少考虑到信息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显得效率低下,对外披露的信息常常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另外,会计电算化仍然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而对企业有用的非财务信息则没有予以提供。这种状况已远远滞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要求做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任何潜在的信息使用者都能方便地获取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自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也为构建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新要求 信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能够实时捕捉影响决策的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它们的变化随时修正其已做出的各种决策;同时,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技术为满足企业复杂、全面、实时的信息需求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这都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具体表现在: 1.由财务信息向多元化信息转变。虽然财务信息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十分重要,但其综合性和概括性往往掩盖了企业个别经济业务或交易的特殊性,进行投资、信贷决策的不同人士往往需要拥有详细的信息满足各自的需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需求者要求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对传统会计范围内的会计信息进行反映,而且希望会计信息的范围扩展到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更为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因此,信息使用者不仅要求披露财务信息、定量及确定性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披露非财务信息(如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供应商与客户的需求信息)、定性的及不确定性信息;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信息,同时需要企业外部的信息(如海外市场、竞争对手的战略分析、供应商的原料信息以及客户的需16求信息等);不仅需要对企业有利的会计信息,还需要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由历史性信息向实时性信息转变。在手工会计时代, “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顺序化的会计处理流程,延迟了信息处理的时间,造成了信息滞后。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将促使投资者不满足于年度、季度或月度获取会计报表的频率,他们希望能在任何需要之时都可以及时地获得相关会计信息,随时获取企业任一时点、任一时期的财务报告。用户能随时掌握企业昀新的财务信息, 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要的信息,满足其决策需要,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而企业管理者亦可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做出正确预测及决策。这就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实时处理的能力要求。 3.提供会计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不再拘泥于以纸为载体的财务报告形式,而是以光电和网络为载体,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因此可以实时了解企业的每项变动,解决信息及时性问题;使用者可通过超链接或内部搜索引擎的运用查找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某项决策相关的信息,使信息实现专用性;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联机的方式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主动、及时、有效地选择、分析所需的信息,满足其决策的需要;还有就是信息的发布不再单纯地使用文字,而是与图形、图像、声音并存,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尽管信息使用者在会计信息需求上发生了变化,但是现行的会计信息供给却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方法基础之上的。虽然计算机等一些信息技术在会计上开始应用,但只是再现手工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因此,向市场披露公司状况,企业仍然是通过迟缓的传统方式传递出去。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缺乏合理的机制去生成大量的信息并有效地传递它们。所以,企业往往是选择昀有用的信息,并把它们汇总起来以供使用。这些人为的分类和汇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而且会计信息并不对诸如创新能力、用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等情况加以反映,从而大大降低了其决策的相关性。可以说,虽然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有所应用,但企业的会计信息供给并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还是总括性、历史性的财务信息,没有向使用者提供昀有价值的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供需矛盾,也就是说,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目前还没有能力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满足当前的需求。172.2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弊端 2.2.1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特征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核算导向型应用模式的产物。它与手工核算系统不同的仅仅是用会计核算软件代替人工处理会计数据,用键盘、屏幕、磁性存储体等计算机设备替代了笔墨纸张。仿真手工核算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可用图一描述。记账凭证会计科目体系规则 账务处理子系统 会计报表编制规则会计报表子系统各科目发生额、余额会计数据库各种费用发生额转账 凭证成本计算单 编制转账凭证产品收、发、存汇总表工资汇总表 折旧 材料计提 收、发、存汇总表产品单位成本 工资核算 固定资产核算 材料核算 销售核算 成本核算 图一: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将其系统划分为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等几个子系统。它们之间以账务处理子系统为核心,将会计信息资源集中在会计数据库中,通过转账凭证这一接口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有: 1.按传统的职能管理组织结构划分核算子系统并进行信息处理,会计的岗18位和职责、部门内职能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基本没有改变。会计部门内职能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会计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不须传递纸质单据。 2.按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与会计科目体系建立会计信息处理的技术规则体系,它们是组建会计数据库,采集(输入)、存储会计数据,加工、输出会计信息和财务会计报表的依据。由于技术规则体系的限制,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方法以及输出会计信息的内容、格式等与手工核算系统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只要经济业务事项的数据按会计科目体系采集进入系统后,信息加工与输出都由程序自动完成。 3.依据手工会计系统制定内部控制规则体系,它们是开发会计核算软件的业务控制规则,保障系统安全有效运行,保障会计数据资源不被侵犯和破坏的制度保障体系。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工具、手段和系统运行环境,内部控制规则体系较手工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有一部分业务控制规则可以编入计算机程序,由系统自动控制(如借贷平衡检查、制证与审核不能是同一人)。另外增加了较多的组织保障制度,如系统管理和维护岗位的设置并对其进行有效制约的制度,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和口令的管理制度,磁性存储体上会计数据档案的管理制度,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开发和维护制度,等等。 2.2.2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弊端分析 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是利用信息技术使会计循环实现了自动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日益变化的信息需求。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储数据仅满足财务报表视图的需要,未能存储数据以满足对业务事件的不同视图。这种体系结构只是按照信息使用者预先确定的信息需求制定账户分类方案,依据这一账户分类方案来存储、汇总数据。这就限制了系统所能输出的信息种类,使信息使用者不能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分析所采集的数据。 2.仅采集了企业会计事项的会计数据子集。这种体系结构并没有采集业务活动的全部数据,只是将影响企业组织资产和权益的业务事件,即会计事项给予关注,并仅将会计事项的发生日期和以货币计量的财务影响采集并记录到会计系统中,而对不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事件及会计事项,诸如生产力、执行情况之类的其他非货币计量信息未予反映。 3.以高度汇总的方式重复采集、存储数据。在这种体系结构中,原始凭证包含了业务活动的详细数据。这些业务活动的一部分数据被记入会计系统中,先19是经初步确认计量记入记账凭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汇总过入分类账,这种处理方法重复存储数据,同样的数据被存储多次,区别仅在于汇总程度不同。 4.数据并没有在业务活动发生时被实时记录和处理。采集会计信息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按天、周乃至月来收集和处理。显然,会计信息的不及时性,必然降低了其相关性。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时滞性大大影响了会计信息用作决策的价值。 总而言之,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独立系统的模式建立的,它有自己独立的信息输入渠道、存储空间、处理程序和输出渠道。这种简单、闭塞和机械的处理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满足了信息使用者较低层次的特定的某一方面的信息需求。但是,当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迈向更高层次,要求系统提供多方面信息的时候,这种缺乏开放性的信息系统就无能为力了。在会计业务处理中,将整个系统分解为工资核算子系统、固定资产核算子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销售核算子系统等,各个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系统性;在会计核算中,由于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会延长相互等候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就数据收集而言,由于假设以货币计量就可以满足信息需求,自然就过滤了许多非货币信息,这也导致了系统间的数据隔阂。 2.3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由于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种种弊端,使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日益变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应该构建一种新型的会计信息系统来迎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会计信息化将导致传统会计理论基础、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使信息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据此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将按会计信息处理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构和优化工作流程、方法和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管理要求。 2.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和数据处理的高度适时化。企业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避免了会计信息由于披露不及时造成的失误,为准确做出决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保证。203.从统计报表到数据库。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数据管理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企事业单位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管理上的需求,会计信息不仅需要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数据,而且也需要市场、物价、金融、投资等有关方面的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归类、重组、提取等处理,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数据管理理念,取而代之以全新的数据库管理思想,从而满足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大量化、集成化和多元化的需求。 4.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目前国内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用于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业务,反映和提供已完成的经营活动的信息。然而,现代化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已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已从经验方式转向科学决策方式。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成为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决策支持系统能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历史变化,分析将来趋势,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 5.从专用会计信息系统向通用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由此,企业集团可以利用数据库与网络,建立跨会计主体的集团内部公用会计信息系统,实现集中管理、细化核算的管理目标,为广大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提供服务,而不需投资建立自己的专用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将使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213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要提高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转变,除了要继续采取一些传统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产权制度、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等,更重要的是改进仿真手工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使其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针对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新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应从整合企业现有的经济资源和业务流程出发,构建以事项会计为理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从而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1 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的代表性观点 关于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理论界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构建信息集成管理系统(Information Integrated and Management System,IIMS),以实现物流、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会计管理控制的整合与集成。 IIMS模型主要由数据库管理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会计信息自动生成分系统(Auto Manufacturing System,AMS)、会计信息检索输出分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Output Syste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行考试题及答案
- 尼尔斯考试题及答案
- 爱情考试题及答案
- 曾国藩考试题及答案
- 中华传统文化(山西管理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智慧社区电气安装工程服务协议
- 2025版食堂员工培训及福利保障合同范本
- 2025版桁架租赁及临时仓储服务合同
- 2025年抖音网红直播广告合作合同样本
- 2024年护理综合管理能力考试试题(附答案)
- 培训师必要知识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卫生类专业知识试卷(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试题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 节假日值班人员安排管理制度
- 2024年化工行业典型生产安全事故警示
- (正式版)DB44∕T 2683-2025 《老年肌少症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规范》
- 2025年农电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领导小组管理办法
- 01 华为采购管理架构(20P)
- 基孔肯雅热的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