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之《诗经》.ppt_第1页
先秦文学之《诗经》.ppt_第2页
先秦文学之《诗经》.ppt_第3页
先秦文学之《诗经》.ppt_第4页
先秦文学之《诗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 概述第二节诗经的传授 接受与应用第三节 诗经 的主题第四节 诗经 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成语 活着的 诗经 语言 国风 周南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求之不得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逃之夭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赳赳武夫 赳赳武夫 公侯干城 国风 召南 鹊巢鸠占 维鹊有巢 维鸠居之 忧心忡忡 未见君子 忧心忡忡 有女怀春 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 国风 邶风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新婚燕尔 宴尔新昏 如兄如弟 携手同行 惠而好我 携手同行 国风 曹风 衣冠楚楚 蜉蝣之羽 衣裳楚楚 国风 鄘风 胡天胡帝 胡然而天也 胡然而帝也 国风 卫风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螓首蛾眉 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言笑晏晏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国风 王风 遇人不淑 条其啸矣 遇人之不淑矣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国风 郑风 人言可畏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孔武有力 羔裘豹饰 孔武有力 邂逅相遇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国风 魏风 夙夜无寐 予季行役 夙夜无寐 国风 唐风 硕大无朋 彼其之子 硕大无朋 悠悠苍天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 国风 秦风 蒹葭苍苍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国风 豳风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 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 万寿无疆 大雅 文王之什 自求多福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 维此文王 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 文王初载 天作之合 小雅 鹿鸣之什 兄弟阋墙 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务 寿比南山 南山之寿 不骞不崩 杨柳依依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乔迁之喜 出于幽谷 迁于乔木 大雅 荡之什 投桃报李 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 人亦有言 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 兢兢业业 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 我仪图之 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长舌之妇 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 小雅 白华之什 不醉无归 厌厌夜饮 不醉无归 小雅 彤弓之什 载沉载浮 汎汎杨舟 载沉载浮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小雅 桑扈之什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景行行之 绰绰有裕 此令兄弟 绰绰有裕 小雅 小旻之什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巧言如簧 巧言如簧 颜之厚矣 生不逢辰 我生不辰 逢此鞠凶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 概述戴维 诗经研究史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洪湛侯 诗经学史 上 下 中华书局2002孔颖达 毛诗正义 包括了毛传 郑笺及孔疏 十三经注疏 朱熹 诗经集传 余冠英 诗经选 高亨 诗经今注 王力 诗经韵读 陆玑 毛诗草木虫鱼疏 扬之水 诗经名物新证 潘富俊等 诗经植物图鉴 高明乾等 诗经植物释诂 诗经动物释诂 一 古代献诗 采诗制度与删诗说1 采诗说 刘歆 与扬雄书 汉书 艺文志 汉书 食货志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卷十六 宣王十五年 何休注 参看教材p68注释6 2 删诗说 论语 子罕 史记 孔子世家 教材p68注释7 3 疑采诗 删诗说 崔述 读风偶识 卷二 通论十三国风 教材p68注释6 洙泗考信录 卷三 辨删诗之说 教材p68注释8 二 诗经 的编定与体例1 篇数与作者305篇 存目311篇 其中 南陔 白华 华黍 由庚 崇丘 由仪 六篇乃所谓 笙诗 有目无辞 墨子 公孟 诵诗三百 弦诗三百 歌诗三百 舞诗三百 史记 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都说明 诗经 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2 编者 1 孔子 参看教材p68注释8 2 乐官 3 作者 1 极少可确定作者名字 多为无名作者 来源广泛 如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 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 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A 风 雅 颂的含义 风 即音乐曲调 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风 诗共有15国风 160篇 雅 即正 指朝廷正乐 是西周王畿的音乐 雅 诗按音乐的不同分为 大雅 31和 小雅 74 大多是宫廷宴享乐歌 多属西周晚期的作品 共105篇 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颂 诗分为 周颂 31 鲁颂 4和 商颂 5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共40篇 王国维 观堂集林 卷二 说周颂 窃谓 风 雅 颂 之别 当于声求之 颂 之所以异于 风 雅 者 虽不可得而知 今就其著者言之 则 颂 之声较 风 雅 为缓也 何以证之 曰 风 雅 有韵 而 颂 多无韵也 凡乐诗之所以用韵者 以同部之音间时而作 足以娱人耳也 故其声促者 韵之感人也深 其声缓者 韵之感人也浅 韵之娱耳 其相去不能越十言或十五言 若越十五言以上 则有韵与无韵同 即令二韵相距在十言以内 若以歌二十言之时歌此十言 则有韵亦与无韵同 然则 风 雅 所以有韵者 其声促也 颂 之所以多无韵者 其声缓 而失韵之用 故不用韵 此一证也 其所以不分章者 亦然 风 雅 皆分章 且后 章句法多叠前章 其所以相叠者 亦以相同之音间时而作 足以娱人耳也 若声过缓 则虽前后相叠 听之亦与不叠同 颂 之不叠句者 当以此 此二证也 颂 如 清庙 之篇 不过八句 不独视 鹿鸣 文王 长短迥殊 即比 关雎 鹊巢 亦复简短 此亦当由声缓之故 此三证也 肆夏 一诗 不过八句 而自始奏以至乐阕 所容礼文之繁如此 则声缓可知 此四证也 然则 颂 之所以异于 风 雅 者 在声而不在容 则其美盛德之形容者 亦在声而不在容可知 B 十五国风地理分布 参看宋王应麟 诗地理考 朱熹 诗经集传 高亨 诗经今注 等 第二节诗经的传授 接受与应用 一 传授与接受1 先秦 国语 楚语上 教之诗而为之导 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周礼 春官 大师掌六律六同 教六诗孔子授诗 不学诗 无以言 四家诗及今古文之分 2 汉代 四家诗 齐 齐人辕固生 鲁 鲁人申培公 韩 燕人韩婴 毛 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 四家传授 诗经 齐 鲁 韩 三家诗 当时并列于官学 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 称为 今文诗 毛诗 晚出 用先秦古文字书写 称为 古文诗 三家诗 盛时 毛诗 受压 三家诗 东汉趋于衰微 毛诗 代之而兴 三家诗 先后失传 存者唯 毛诗 即今之 诗经 东汉大经学家郑玄为 毛诗 作 毛诗传笺 是 毛诗 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助力 3 其他 唐代孔颖达为 毛诗传笺 作疏 即为 五经正义 之 毛诗正义 宋代朱熹 诗经集传 清代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陈奂 诗毛氏传疏 等都是 诗经 研究的权威读本 三家诗则有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 二 应用劳孝舆 春秋诗话 盖当时只有 诗 无诗人 古人所作 今人可援为己诗 彼人之诗 此人可庚为自作 期于言志而止 人无定诗 诗无定指 1 引诗 引证 参考董治安先生统计 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 第27页 齐鲁书社1994年版 左传 中 诗 相关记载279条 国语 中 诗 相关记载38条 共317条 2 赋诗 不歌而诵谓之赋 脱离音乐 突出语言 1 多与外交应对有关 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季氏 2 断章取义 论语 八佾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 曰 礼后乎 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第三节 诗经 的六大主题 一 祭祖颂歌 左传 成公十三年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周诵 丰年 周诵 噫嘻 诗经 大雅 中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 生民 后稷 公刘 公刘 绵 古公亶父 皇矣 太王 王季 文王 大明 王季 文 武 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 生民 后稷降生 农业之祖 公刘 公刘迁徙族人 由邰 陕西武功 到豳 陕西彬县 定居 绵 古公亶父迁徙族人 由豳到岐 陕西岐山 创立周王国 皇矣 太王 王季之德 文王伐密须氏 崇侯虎之战 大明 武王牧野之战 灭商之战 秦风 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毛诗序 无衣 刺用兵也 秦人刺其君好攻战 亟用兵 而不与民同欲焉 陈震 读诗识小录 起笔奇崛 意在笔先 二句只如一句 收笔雄劲 辞以气行 三句只如一句 实则上呼下应 五句一气卷舒也 三百篇中仅见 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 曷至哉 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 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 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 苟无饥渴 毛诗序 刺平王也 君子行役无期度 大夫思其危难以风焉 方玉润 诗经原始 诗到真极 羌无故实 亦可自传 使三百诗人 篇篇皆怀讽刺 则于忠厚之旨何在 于陶情淑性之意又何存 诗经原始 眉评 傍晚怀人 真情真境 描写如画 晋 唐人田家诸诗 恐无此真实自然 班彪 北征赋 日晻晻其将莫兮 睹牛羊之下来 寤怨旷之伤情兮 哀诗人之叹时 许瑶光 雪门诗抄 卷一 再读 诗经 四十二首 之十四鸡栖于桀下牛羊 饥渴萦怀对夕阳 已启唐人闺怨句 最难消遣是昏黄 钱钟书 管锥编 引申 君子于役 暝色起愁 之触发诗心 亦成传统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 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 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 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 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 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 蟏蛸在户 町疃鹿场 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 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 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 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 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 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 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 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 其旧如之何 毛诗序 东山 周公东征也 周公东征 三年而归 劳归士 大夫美之 故作是诗也 牛运震 诗志 一篇悲喜离合 都从室家男女生情 开端 敦彼独宿 亦在车下 惓惓于此 三致意焉 夫人情所不能已 圣人弗禁 东征之士 谁无父母 岂鲜兄弟 而夫妇情艳之私尤所缱切 此诗曲体人情 无隐不透 直从三军肺腑 扪摅一过 而温挚婉恻感激动人 卫风 伯兮 伯兮朅兮 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 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 焉得萱草 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 二 战争 1 正面 肯定战争的正义价值 大雅 江汉 常武 小雅 出车 六月 采芑 秦风 小戎 无衣 特点 注重写虚 精神风貌 军威声势 简略写实 具体战争的残酷 谋略 强调道德仁义和不战而胜的最高理想 2 反面 厌战思乡 1 战士角度 小雅 采薇 豳风 东山 2 思妇角度 王风 君子于役 卫风 伯兮 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 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 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 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 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 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 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 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 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 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 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 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 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 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 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 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 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 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 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 曰为改岁 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 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 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 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 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 我稼既同 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 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 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 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 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 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 万寿无疆 顾炎武 日知录 卷三十 三代以上 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 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户 妇人之语也 月离于毕 戍卒之作也 龙尾伏辰 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士 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于右任 夜读豳风诗 陨箨惊心未有期 烹葵剥枣复何为 艰难父子勤家业 栗烈农夫祝岁时 南亩于茅犹惴惴 东山零雨自迟迟 无衣无褐思终日 苦读周人救乱诗 毛诗序 云 七月 陈王业也 周公遭变 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 致王业致艰难也 此诗虽涉及豳公及其治下农夫 客观上可窥见西周农业社会政治格局之一隅 但主要还是以农夫生活劳作为中心 劳者歌其事 展现了一副生动的社会生活长卷图 姚际恒 诗经通论 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评论 鸟语虫鸣 草荣木实 似 月令 妇子入室 茅綯升屋 似风俗书 流火寒风 似 五行志 养老慈幼 跻堂称觥 似庠序礼 田官染织 狩猎藏冰 祭献执功 似国典制书 其中又有似 采桑图 田家乐图 食谱 谷谱 酒经 一诗之中无不具备 洵天下之至文也 方玉润 诗经原始 评 七月 语言风格兼备各体 称誉极高 今玩其辞 有朴拙处 有疏落处 有风华处 有典核处 有萧散处 有精致处 有凄婉处 有山野处 有真诚处 有华贵处 有悠扬处 有庄重处 无体不备 有美必臻 晋 唐后 陶 谢 王 孟 韦 柳田家诸诗 从未见臻此境界 三 农事 1 统治者角度 周颂 丰年 周颂 噫嘻 农事 祭祀合一 2 农夫角度 豳风 七月 风诗中最长诗 八章 八十八句 三百八十字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毛诗序 关雎 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 用之邦国焉 风 风也 教也 风以动之 教以化之 毛诗大序 关雎 乐得淑女 以配君子 忧在进贤 不淫其色 哀窈窕 思贤才 而无伤善之心焉 是 关雎 之义也 明人戴君恩 读诗臆评 诗之妙全在翻空见奇 此诗只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便尽了 却翻出未得时一段 写个牢骚忧愁的光景 又翻出已得时一段 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 无非描写 君子好逑 一句耳 若认作实境 便是梦中说梦 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牛运震 诗志 云 国风 第一篇飘缈文字 极缠绵 极惝恍 纯是情 不是景 纯是窈远 不是悲壮 四 爱情婚姻平民 邶风 静女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男 城阙 郑风 子衿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女 野外 郑风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 清扬宛兮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男 逾墙而会 郑风 将仲子 将仲子兮 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 诸兄之言 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 专一 邶风 击鼓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郑风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 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 聊乐我员 鄘风 柏舟 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二心 卫风 氓 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小雅 白华 鸳鸯在梁 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 二三其德 怨 郑风 狡童 彼狡童兮 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 婚姻 1 幸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郑风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 明星有灿 将翱将翔 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 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2 不幸 弃妇诗 卫风 氓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 郑玄笺注 士有百行 可以功过抵除 至于妇人 无外事 唯以贞信为节 钱钟书 管锥编 引申之 男多借口 女难饰非 恶名之被 苛恕不齐 宽解摆脱 又一意也 纽情缠爱 能自拯拔 犹鱼鸟之出网罗 夫情之所钟 古之 士 则登山临水 恣其汗漫 争利求名 得以排遣 乱思移爱 事尚匪艰 古之 女 闺房窈窕 不能游目骋怀 薪米从脞 未足忘情摄志 心乎爱矣 独是深念 思蹇产而勿释 魂凭营若有亡 理丝愈纷 解带反结 耽不可说 殆亦此之谓与 五 燕飨 天子宴群臣 群臣宴宾客 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 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曹操 短歌行 引用 兄弟之会 小雅 常棣 傧尔笾豆 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 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 兄弟既翕 和乐且湛 燕飨的特有功能 亲亲之道 宗法之仪 统治阶层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 六 讽刺 毛诗序 至于王道衰 礼仪废 政教失 国异政 家殊俗 而变风 变雅作矣 汉书 礼乐志 周道始缺 怨刺之诗起 大雅 民劳 板 荡 小雅 节南山 十月之交 雨无正 巷伯 国风 魏风 伐檀 魏风 硕鼠 鄘风 相鼠 邶风 新台 七 其他 王风 黍离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毛诗序 黍离 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 至于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 闵周室之颠覆 徬徨不忍去 而作是诗也 方玉润 诗经原始 眉评 三章只换六字 而一往情深 低徊无限 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 凭吊诗中绝唱也 唐人刘沧 许浑怀古诸诗 往迹袭其音调 邶风 燕燕 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 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 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 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 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 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 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 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 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 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 以勖寡人 宋代许顗 彦周诗话 论 瞻望弗及 伫立以泣 真可以泣鬼神矣 张子野长短句云 眼力不如人 远上溪桥去 东坡与子由诗云 登高回首坡垅隔 惟见乌帽出复没 皆远绍其意 唐风 葛生 葛生蒙楚 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 独处 葛生蒙棘 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 独息 角枕粲兮 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 独旦 夏之日 冬之夜 百岁之后 归于其居 冬之夜 夏之日 百岁之后 归于其室 小雅 蓼莪 蓼蓼者莪 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 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 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 维罍之耻 鲜民之生 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 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 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 飘风发发 民莫不榖 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 飘风弗弗 民莫不榖 我独不卒 方玉润 诗经原始 对此诗极为推崇 几于一字一泪 可抵一部 孝经 读 固不必问其所作何人 所处何世 人人心中皆有此一段至性至情文字在 特其人以妙笔出之 斯成为一代至文耳 又何暇指其为刺王作哉 第五节 诗经 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一 赋 比 兴的手法 参看p72注释28 一般认为 赋 比 兴是 诗经 的三种表现手法 与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