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4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本章重点阐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及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四章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产生途径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以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 它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缓慢发展起来的 第四章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途径 两个途径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之一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资本家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之二 第四章 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 2 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 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141页 2 两个途径 一是暴力剥夺农民 二是暴力殖民掠夺 3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保驾护航 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第四章 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2 商品经济是历史的产物 第一 社会分工的出现 商品生产第二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交换 第四章 二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 商品二因素 1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的含义 正确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 2 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第四章 3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矛盾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 不可兼得 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具体劳动 2 抽象劳动 3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单项选择题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因此 A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 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 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第四章 三 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 价值量 1 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 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盈利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补偿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亏损 第四章 3 决定价值量的因素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第一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第二 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思考题 名牌产品价值为什么高于普通产品 第四章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第一 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所耗的时间或单位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来表示 第二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与商品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第三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但影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思考题 个别企业为什么通过提高劳动效率获得盈利 第四章 2 价值规律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价格思考 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为什么不违背价值规律 第四章 3 价值规律的作用积极作用第一 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消极作用第一 垄断的发生第二 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 比例失调 资源的浪费 第四章 案例1 农户养鸡的故事农户发现鸡蛋价格上涨 就扩大养鸡的数量 并精心饲养 争取提高鸡的产蛋率 有更多的鸡蛋拿到市场上出售 赚取更多的利润 由于所有的农户都采取相同的策略 市场上鸡蛋供给量增加过快 而需求量不变 致使供过于求 鸡蛋市场价格下降 农户发现价格下降 利润减少 便减少养鸡的数量 减少喂养的饲料 对它们漫不经心 同样 农户都采取这样的策略 导致鸡蛋供给量迅速下降 供不应求 使鸡蛋价格上涨 农户悔之晚矣 第四章 案例2 彩电行业优胜劣汰本世纪初 彩电行业价格战打得很厉害 虽然2000年6月 九大彩电巨头聚集深圳 签订了一个 限价联盟 但没什么效果 2001年4月13日 长虹彩电降价后 创维又宣布了彩电降价的决定 康佳 夏华 熊猫等彩电价格大幅下降 很多实力弱小的小厂在竞争中淘汰出局 被兼并或破产 而长虹在竞争中日益成为彩电业的龙头 第四章 案例3 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的两极分化全球财富增加了 同时全球贫困也增加了 富有者从全球中掠取财富而富有 贫困者被本国 被异国富有者压迫和剥削而越来越贫穷 世界最富20 人口与最穷20 人口人均收入差距1960年为30 1 2000年为75 1 2002年为82 1 世界最富国家与最穷国家人均收入差距1973年为44 1 1992年为72 1 2000年为727 1 数字鸿沟既是两极分化的结果 又成为加剧两极分化的原因 产业革命 无法阻止的收入差距 正在导致新的阶级对立 例题 近年来 面对建材市场的日益激烈竞争 各个厂家出现 几家欢乐 几家愁 的局面 几家欢乐 几家愁 A 表明各企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关系B 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C 有利于激励建材业的进步和发展D 是对市场公平性的破坏与否定 第四章 四 价值形式发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 价值形式的含义和发展共有四个阶段或四种形式 货币是它的完成形式 2 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四章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 2把斧子 偶然的或个别的等价物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2把斧子 每一个都是一只绵羊 1件上衣特殊的等价物 其它商品 3 一般价值形式2把斧子 1件上衣 1只绵羊 一般等价物 3斤茶叶 其他商品 4 货币形式1只绵羊 2把斧子 1克黄金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1件上衣 其他商品 例题 金银充当货币后 可以与一切商品交换 这表明 A 金银作为货币 就不再是商品了B 金银作为货币 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C 金银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自然属性D 金银作为货币 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3 货币的职能 1 价值尺度 2 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 第一 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第二 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 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商品的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待流通的商品数量x商品的价格水平 商品价格总额 例题 一定时期 如一年 社会所需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400亿元 并假定每单位货币平均一年里为10笔交换作媒介 即货币在一年里的流通次数是10次 为了实现这些商品交换 需要多少货币作媒介 续前 如果商品价格总额是800亿元 需要投入的货币量是多少 80亿元 可见正比 若商品价格总额仍为400亿元 而货币流通速度变为20次 不是10次 这时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又是多少 公式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同一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一定时期内 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纸币流通规律 取决于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 纸币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现象 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物价变动指标 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构成 包括食品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讯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八大类 计算方式 运用抽样调查技术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 加工整理后计算出来的 第四章 五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2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四章 三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当前对劳动价值论讨论的热点问题 1 劳动是否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关系 第四章 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 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 非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价值 第二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多于简单劳动 第三 科技 知识 技术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四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不同的范畴 第四章 例题 200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 童话大王郑渊洁以2000万元的版税收入名列榜首 耐人寻味的是 版税已经不再是某些作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其收益开始明显多元化 此外 一本书的收益 也不再简单停留在实体书销售的版税 而是来自衍生产品的开发和数字版权 电影版权 电视剧版权 舞台版权 海外版权的综合收益 这种模式可以让一部分作家先富起来 作家上 富豪榜 的现象 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来看 A 说明了知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B 违背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原理C 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相矛盾D 说明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不一致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四章 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一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1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和雇佣劳动形成的前提条件 1 劳动力含义 2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 第二 第四章 二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2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大特点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第四章 多选练习题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 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 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规律 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1 资本主义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2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 第四章 购买生产资料创造使用价值 15元 预 12元 24元具体劳动30元付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新资 12元 24元产本劳动力价值 6小时 创造新价值 3元 6元品 15元 3元 3元12小时抽象劳动27元生产劳动力价值生产m6小时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 6元 3元 3元30元 27元 3元 第四章 思考题 1 什么是价值形成过程 2 什么是价值增殖过程 3 工人的劳动时间可分为哪二部分 二 资本的本质及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1 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的主要特征2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概念 1 划分的标准 2 不变资本 constantcapital 简称c 3 可变资本 variablecapital 简称v 4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3 剩余价值率 第四章 附 购买生产资料劳动资料不 厂房 机器 设备等 变资本劳动对象资 原料 燃料 辅助材料 本购买劳动力工资可变资本 计算题 已知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用了8000元 购买劳动力用了2000元 一天劳动时间为8小时 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 请计算 剩余价值率 第四章 三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1 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两种方法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 6小时 4小时4小时 2小时 m 100 150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 6小时 2小时 2小时 4小时m 100 300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 结论 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例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A 都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四 资本积累1 资本积累的实质 m的资本化 m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C V 2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 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第四章 3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 资本积累必然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 一方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 另一方面是工人失业和贫困的积累 2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 第四章 五 资本循环周转与再生产理论1 资本循环 1 依次经过购买 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 相应采取货币 生产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资本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第四章 资本循环全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G W Pm A P W G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2 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第一 空间上的并存性第二 时间上的继起性 第四章 资本循环 例题 产业资本循环是 A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B 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统一C 购买 生产 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D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一 由图表可得出 第一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一第二 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第三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阶段的统一 第四章 2 资本周转 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 1 基本概念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的周转次数 n u 周转一次的时间 U 12个月 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2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第一 资本周转时间与周转时间成反比 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第二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比重越大 资本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比重越大 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第四章 例题 甲乙两个企业每个月都需要投入流动资金100万元 企业甲资金周转一次需要1个月时间 企业乙资金周转一次需要一年 那么甲乙企业分别需要多少预付资本 第四章 3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 社会总资本 理论前提 出发点 核心问题 相互联系着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价值形态 CVM实物形态 I II两部类 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价值补偿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 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并取得剩余价值 实物补偿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在转化为货币以后 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该卖的卖掉了 该买的买到了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不变资本 c 价值形态 可变资本 v 剩余价值 m 生产资料 生活资料 物质形态 社会生产 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 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 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意义第一 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第二 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消费者的需求 也要满足扩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第三 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上 结构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第四章 六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马 W c v m 其中 m是相对于v的剩余资 W c v m其中 p p是相对于c v的剩余 2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第四章 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怎样形成的 原因 由于c v的不同 造成了 等量资本未能获得等量利润 途径 自由竞争资本转移结果 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是部门之间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第四章 3 剩余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按平均利润率规律 各资本家获得相应利润 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获得利息 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等 第四章 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述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 生产社会化的三个维度第一 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第二 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第三 劳动产品的社会化 第四章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第一 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第二 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上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 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的关系基本矛盾 贫富分化 有效需求不足 生产相对过剩 第四章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一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 克鲁格曼 美国消费方式和中国汇率与外贸政策的联姻 二说 奥巴马 今后 顺差大的国家必须转变不再过于依赖出口 而应设法拉动内需 我说过 今后哪个国家都不想当然地认为其繁荣之路纯粹靠对美国的出口铺就 国内 一说 基本制度矛盾 回到马克思 二说 具体监管问题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破产 回到凯恩斯 材料 国际劳工组织2008年11月发表的 2008 2009年全球工资报告 指出 1995年至2007年间 普遍来看 每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 人均工资仅增长0 75 全世界3 4的国家都出现了工资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下降的情况 这一点在美国也不例外 美国经济在2000年至2005年间增长了12 生产力提高了17 而同一时期 美国中等收入者的工资只增加了3 正是由于生产能力过剩 工资增长放缓 有效需求不足 很多实体行业利润下降 导致了大量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展开对高利润的角逐 最终导致虚拟经济的崩盘 经济危机中工人新的贫困化现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受美国经济衰退影响 2008年美国家庭净资产总额降幅达到17 4 即蒸发掉10 9万亿美元 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上升 据 华尔街日报 2009年6月26日报道 截至6月20日 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 5万人 至62 7万人 危机中移民工人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 妇女的就业环境也更为恶劣 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 当前全球约有8000万妇女失业 并有更多女性正在从事报酬微薄的工作 这场危机将使工人阶级的构成更为多层次化和复杂化 工人的就业条件恶化 临时工和非全日工将会增多 造成了工人新的贫困化现象 并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工示威等活动 政府救市危机伊始 美国政府就拿出7000亿美元救市 前后向花旗银行提供了450亿美元注资 并为其300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提供担保 在花旗集团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36 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破产 新通用 将获得美国政府301亿美元破产融资 美政府将持有60 的 新通用 股权 英国政府为其第三大银行莱斯银行高达2600亿英镑 有毒 资产提供担保 英国政府持股比例将从现阶段43 5 至少升至65 莱斯也成为第4家收归国有的银行 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2006考研政治真题 中国倒牛奶事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区别35 自2002年以来 南京 成都 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 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 经济半小时 报道 进入夏季之后 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 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 倒奶那几天 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 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 但收效甚微 时隔一年 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 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 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 为帮助奶农售奶 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 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 2元 可就是这样的低价 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 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 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 中国仅为7 2公斤 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 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 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 同时 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 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 消费者不敢购买 当乳品销路不好时 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第四章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 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 与材料中的 倒奶事件 有何本质区别 3分 2 倒奶事件 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分 第四章 参考答案 1 从表象看 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 但是 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 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 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3分 2 这个案例说明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具有客观性 人们过多 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 一旦供过于求 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 奶农只好倒奶 2分 这个案例还说明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 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1分 第四章 课堂测验 1 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 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者而言的C 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第四章 2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四章 3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新价值B 创造剩余价值C 创造必要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 第四章 4 下列选项关于价值 价格和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价值决定于价格 并受供求关系影响B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决定供求关系C 价格决定于价值并受供求关系影响D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价格影响价值 第四章 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作用是通过 A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 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 价格机制 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第四章 多项选择 6 近年来 面对建材市场的日益激烈竞争 各个厂家出现 几家欢乐 几家愁 的局面 几家欢乐 几家愁 A 表明各企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关系B 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C 有利于激励的建材业的进步和发展D 是对市场公平性的破坏与否定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企业不断推出精美优质商品 优质商品之所以高价 这是因为 A 优质商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需要B 优质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大故而价值大C 生产优质商品付出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多D 优质商品比其他同类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8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三者之间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