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八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八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八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八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草帽计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面面相觑、丢盔弃甲、拍手称快、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3.、我会查阅资料,更好地理解内容,并把重要的资料简单地写下来。教学重难点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面面相觑、丢盔弃甲、拍手称快、神机妙算”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导 学 过 程一、知识链接1、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曾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二、检查预习1、同桌比赛朗读课文。2、读词语,并解释画线词的意思。率领 葫芦 轰炸 酷热 隐蔽 长征 人困马乏 炎热难熬 骄阳似火 镇定自若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得意忘形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眉开眼笑 毫不介意 喜出望外 狂轰滥炸 血肉横飞 叫苦连天 拍手称快 神机妙算 三、自主学习1、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红军 途中, 同志带领队伍向贵州进发,遇到 。在这危急时刻,使用“ ”智斗白军,以弱胜强的故事。2、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 四、交流协作对学:1、我要和对子互相说说对词语的理解。2、这些字容易读错、写错,我来提醒我的对子。群学:1、我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五、激励展示1、我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2、我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六、达标测评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汗( )( )背 镇定( )( )面面( )( ) 莫( )( )妙人( )马( ) ( )( )忘形 丢( )弃( ) 狂( )( )炸 神( )( )算 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 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 善于估计复杂变化的形势,决定策略。( ) 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草帽计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我 1、知道贺龙实施草帽计的原因和经过,还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草帽计。2、我能找出课文中对比描写的部分,认真读一读,更好地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教学重难点我 1、知道贺龙实施草帽计的原因和经过,还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草帽计。2、我能找出课文中对比描写的部分,认真读一读,更好地体会贺龙的神机妙算。导 学 过 程一、回顾复习1、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听写课后生字。二、自主学习独立自主完成,把基本功打扎实! 1、我来把课文认真地读两遍:敌机来了,贺龙命令战士们:,其中“镇定自若”这个词我感受到: 2、得知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在追赶,贺龙命令大家继续前进,来到了一块平坦的山地,命令战士们: ,这样做的目的是: 3、白军见了红军的草帽是怎么做的?4、我能分别用三个字概括3、4自然段的内容。5、我能找出讽刺白军丑态的成语并画出来。 三、交流协作 小组内交流: 1、贺龙将军是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2、我知道敌机轰炸自己军队的原因。四、展示激励 1、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草帽计。2、我来说说文章中哪些词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五、深化引领1、 找出课文中对比描写的部分。2、 认真读一读这些对比描写的部分,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六、达标测评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草帽是红军的随身宝,( )能遮太阳,( )能挡风雨。 (2)、战士们( )对贺龙同志有些想法,( )一切行动听指挥。2、 课文紧紧围绕“草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展开,依次写了( )( )( )( ),从中我们感受到贺龙将军( )。 七、我的收获: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包公审驴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悉心照料、惊慌失措、闻所未闻”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3.、我会查阅资料,并在课文上做旁注。教学重难点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悉心照料、惊慌失措、闻所未闻”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导 学 过 程一、 预习自测1、同桌比赛朗读课文。2、我要把田字格里的生字认真抄写两遍3、读词语,并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毛驴 烧炭 辔头 鞍子 拴住 懊恼 案件 衙役 耷拉 顶替 挨打狡猾 养家糊口 悉心照料 惊慌失措 闻所未闻 4、比一比,组词设( ) 很( ) 某( ) 按( ) 滑( )役( ) 恨( ) 谋( ) 案( ) 猾( )二、自主学习1、认真地自由读课文一遍,思考: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宋朝著名清官 为了帮助 把丢失的,巧妙用计,最后 。 2、我收集了一些有关“包公”的资料,我要用简练的文字在课文上做旁注。 三、交流协作同桌解决问题。四、展示激励1、我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交流资料。五、练习书写。六、达标测评1、拼一拼,写一写,看谁的词语写得好。shn wn n jin id( ) ( ) ( )chu hn zn shu shu to( ) ( ) ( )2、对号入座:狡 较比( ) ( )猾 ( )诈尊 遵( )敬 ( )守 ( )循知识链接: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以断案英明、刚正不阿著称于世。任开封府府尹时,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及时惩办诬赖刁民,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民间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包公审驴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我知道这个故事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我来尝试着演演课本剧。教学重难点我知道这个故事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导 学 过 程一、回顾测评1、指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听写课后生字。 二、自主学习11、 我来把课文认真地读一读,根据小标题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一) 偷梁换柱引疑案 ( )至( )自然段(二) 出神入化断奇案 ( )至( )自然段(三) 料事如神擒小偷 ( )至( )自然段2、速读思考: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其中第 部分是原因,第 部分写了事情的经过,第 部分写了结果。 3、包公审驴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先把驴 ,再把驴 ,然后把驴 。结果顺藤摸瓜擒住小偷。三、交流协作1、 1、小组内交流1、2.、3题。2、指名回答。四、深化引领1、我最喜欢课文第 ,因为 2、我要来夸夸包公: 3、这个故事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五、激励展示 小组展示:我来演演课本剧:六、拓展延伸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天地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交流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与成语,并体会心理描写的 作用。教学重难点交流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与成语。导 学 过 程一、我的摘录笔记 1、认读、欣赏教材中所摘录的内容。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各自的摘录笔记在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展示、交流。 4、教师节选其中特别优秀的内容组织全班齐读,加以识记。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1、自由认读本题中的四组形近字或同音字。 2、以第一组为例,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辨析。 3、独立动笔用汉字组词。 4、指名认读,集体评议。 5、拓展交流:本单元中还有哪些字也容易弄错?全班讨论。三、交流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与成语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认读本题中的四个典故,请学生讲讲相关的历史事件,从中感受人 物的智慧与谋略。 3、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来自智谋故事的典故和成语。 4、推选代表进行班级展示,比一比,谁找得多,知道得多。四、读一读 1、男生朗读包公审驴第2自然段。2找到刘五心里想的话,去掉这些话,由女生再读这一自然段。3、对比讨论:去掉刘五心里想的话后,表达交界有何不同?4、引导认识:在叙事时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记叙就更生动了。五、金钥匙 1、自由认读提示。 2、交流批注提示所包括的内容。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分享了许多好词佳句,还了解了 心理描写的作用,并学习了怎么做批注笔记,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 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与作文水平。西峰中心小学 四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天地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阅读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 知识与能力 进行交流。围绕给定的事件展开辩论,并写下自己的认识。缩写草帽计 。自读课文时,学会做批注。教学重难点缩写草帽计 。自读课文时,学会做批注。导 学 过 程一、开卷有益 1、用上节课所学的做批注笔记的方法,自读短文。 2、围绕批注笔记中的五点内容,反馈交流。二、畅所欲言 1、教师过渡导言:诸葛亮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聪明要用在正地方,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正地方呢?让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来讨论讨论。2、自由审题,开启思维。 3、畅所欲言,自主交流,从中明理启智。 三、初显身手 1、教师过渡导言:有一个叫魏明的学生,遇事也很会动脑筋,想办法 应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这次的聪明是否用对了? 2、学生自由阅读文中所述的事件。 3、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事件展开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