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doc_第1页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doc_第2页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doc_第3页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doc_第4页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韩鹰飞 李杰(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430074)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本文粗略阐述了人性化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施设计。关键词:人性化 城市道路 横断面 街道设施 无障碍 路面 Shallow discussing of urban road humanizations designHan Yingfei Li Ji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 demand more and more spiritual life. If urban road is designed only by its function it cant be adapted in these days. So peoples require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urban road design. Five aspects of urban road humanizations design are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 They are roads features design, roads line-type design, road cross-section design, 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oad establishments design.Key words: humanization urban road road cross-section road establishments without obstacles road surface1概述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仅是人和车辆移动的通道、一种工程构筑物。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的通过,如何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但是,“以车为本”的设计观念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城市不论何种等级、何种性质的道路上到处都充斥着尾气、噪音和快速行驶的车辆,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弱势群体其公平使用道路的权利被无形剥夺。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物质技术的本身,而正是人们在总体设计上的失衡,没有把人性化的理念系统地贯穿于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所形成的恶果。技术愈进步社会越发展,设计活动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所以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2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要点21道路特色设计211反映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突出特色,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塑造城市形象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地势条件应得到尊重,这样既经济又可创造地方特色,一举两得。如深圳深南大道就反映了深圳这个美丽的国际花园城市。212反映功能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反映交通性、生活性、游览性等各种功能,来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等需要。如深圳深南大道是深圳市最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深圳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深圳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213反映环境景观特色城市道路设计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上海世纪大道是中国第一条景观大道,全长5公里;总宽为100米,含31米双向六快二慢的主机动车道和两侧各6米宽的机动辅道,主道与辅道间设有绿化隔离带。世纪大道的景观设计采用非对称性断面形式,在大道北侧人行道上布置了八处游憩园;在崂山路和扬高路路口设置了两处雕塑广场,以及休闲小品、艺术画廊等等;如今世纪大道已成为上海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22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良好的线形设计,不仅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以消除乘客路途的疲劳。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对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并设置较大的曲线,使沿线两侧建筑物,自然景色有所变化,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解除司机的疲劳,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23道路横断面设计231 按照城市道路的功能对其进行分类,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四类。2311 交通性道路此类道路主要是满足交通要求。道路上车流量较高,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交通地位比较重要,一般适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一些限制,流量也不会太大;另外,对人行道要求相对较低。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2312 生活性道路城市生活性道路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相对而言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虑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而且自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2313 商业性道路道路两侧商业发达,或间隔拥有多处大型的购物、娱乐场所,由于利益的需要,其对道路的通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商业性道路应给行人提供充足的步行空间;考虑人群的安全与购物环境及交通目的,机动车道不应太多,一般为双向四车道,需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并与车站结合开辟行人过街横道,同时人车间应有较宽隔离,自行车也应与人群隔离,减少干扰。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2314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是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因其对沿线景观环境要求较高,通常绿化率不小于40%,所以总宽度应较宽,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行人的休闲、休憩和布置绿化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保留自行车同时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232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1)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2)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加强三者的安全性,提高行车的速度,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3)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4)考虑沿街建筑的性质,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取得和谐;(5)基于考虑蓬勃发展的小汽车工业,在保证小汽车行驶的同时,提倡公交优先,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6)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一般应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要;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要;支路要考虑机非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要;(7)增加道路绿化率,合理布置绿化带,道路绿化率应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233布置方案示例下面是主干道红线50m和次干道红线40m的横断面布置方案示例,供读者参考。示例1 生活性道路(见图1):图1生活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单位:m示例2 交通性道路(见图2):图2交通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单位:m示例3 商业性道路(见图3):图3商业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单位:m示例4 景观性道路(见图4):图4景观性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图单位:m如何解决昂贵的城市用地与良好环境的关系;如何通过合理的道路横断面,确保车辆行驶顺畅和生态景观道路的设计目标,完成交通任务,减少汽车污染问题,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显然非常重要。规划设计好城市道路横断面,针对我国目前状况,要综合考虑路幅宽度;细化机动车道功能、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管线入沟、减少人行道宽度、增加道路绿地率;重视研究道路交通构成变化趋势,满足路面分幅远近期过渡需要、同一条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交通、地形等因素变化而适当变化。234 应用实例武汉市关山一路、关山二路通过改造以后,整体感受是更人性化、生活化。道路横断面为“三块板”形式,即在道路上设置两条分车绿带,中央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改造后骑自行车时,感觉机动车道上的扬尘和废气的干扰小了。行人随处穿越分车绿带过街的情况也大有好转。靠非机动车道一侧的人行道上开辟了1.5米宽的草坪种植带,将道路绿化率提高了近10%。人行道的路缘石、草坪种植带和步行硬地不在一个平面上,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节日期间还成组布置移动盆花,增添了活力和美感。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在行人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盲道和街道缘石坡道均很完备。无疑,这是一次以人为本的改造,提高了人们的户外生活品质。24道路交通工程设计241交通性道路交通功能性设施要以为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炉栏、候车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要简洁明快,突出使用功能。交通标志、标线的选位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员在快速行驶中能够提前了解前面的路况条件及管理要求。242生活性街道由于此类街道人车混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地利用现有路面,更有效地组织交通。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利用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这些设施主要包括:(1)将道路的平面线性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从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 而言趣味性更强,景观更丰富。(2)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从而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3)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即将路面部分的抬高或降低,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动感,给驾驶者以警示。(4)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间断性的缩小车行道的宽度,从而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5)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的颜色和材质,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一方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另一方面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6)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7)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被置于首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活泼、多样的断面形式,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道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243 应用实例北京市率先在一些较大路口和立交桥下施划了“左转弯待转区”,随后增加了“左转弯待转区二次信号灯”。采用这一措施后,明显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其实,无论是交通信号灯,还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本市交通设施已经越来越多的在细节上体现出人性化。以交通标线为例,截至2003年底,全市交通标线已达到11542公里,较十年前增加了2.2倍。目前,全市五环以内8米以上的道路交通标线施划率达到了965,6米以上的道路交叉口6000余处,路口渠化率达到964,特别是近年来在过街天桥、公交车站对应的辅路位置上添加了人行横道,实现了行人过街设施的连续顺畅衔接,在地铁路中间较宽地带,还特意辟出一些安全区,方便行人二次过马路,大大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在二、三环主路中间竖立的“请系好安全带”、“请勿疲劳驾驶”等新型卡通交通安全宣传标志,通过生动、趣味的卡通形象来传递交通安全信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另外,高强级反光膜在交通标志上大量使用,新型闪光雨线被广泛运用于城市道路中心线、弯道和桥区禁止变更车道地区,减速标线、彩色路面、LED太阳能发光灯等新技术不断使用,都为城市交通设施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5道路设施设计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街道设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街道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美好的感受。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林荫小道、座椅、路灯、电话亭等,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如在街道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盲道;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