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感健康教育系列之一流感、禽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和禽流感这两个名词最近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范围内新型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引起人们对流感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流感和禽流感,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呢? (一)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AI)的简称,这是一类由甲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但是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禽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取决于禽类种别和毒株以及年龄、环境和并发感染等,通常情况为高发病率和低死亡率。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禽流感主要感染禽类,但是在特定的、罕见的情况下,病毒可以跨越动物种属界限,直接感染猪或人类。禽流感H5N1具备引发人类流感大流行的潜在可能性。(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最显著的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蔓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有一定的死亡率。流感是当前人类还不能有效控制的传染病,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而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症状轻微,有的可以在数日内自愈。流感的临床特征为突然高热、畏寒、发冷、头痛、极度疲劳、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咽喉痛、流鼻涕或鼻塞),流感病例通常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一般23天后热退。有些病人也常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在少儿中尤其普遍。大多数人感染流感后可在12周内痊愈。任何人都会感染流感,身体强壮也不一定能让你免除感染。有些人如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哮喘、慢性心脏病、肾脏病、肺病的成年人和儿童属于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时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三)新型流感(或称“新亚型流感”):1997-2004年,原来只感染禽类的禽流感病毒H5N1、H9N2、H7N7在我国香港、广东地区和荷兰、越南、泰国等地引起人类流感暴发疫情或个案感染。2004年初,越南报告确诊的18名病例中,已死亡13例,而泰国确诊的5名患者全都死亡,引起世界极大关注。在短暂的几年里,先后发生禽流感H5N1、H9N2和H7N7亚型跨种属屏障直接感染人体事件,提示病毒变异在加速。禽流感病毒均属A型流感病毒,是变异非常快的型别,它能通过抗原变异或通过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形成重配株,具备高度的致病性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新型流感可能导致的流行病学后果:如果发生上面所说的新型流感,就会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具有抗体而引发世界大流行。根据过去的经验,每隔1040年,就要出现新的流感病毒,它将作为一种新型流感的病因,跨越大陆,暴发1次全球规模的广泛大流行。大流行时,病死率和死亡率均增高。流感已成为全球所有传染病死亡之首。由于新型流感将具有宏大的流行规模,所以一定会带来远远大于SARS的不良后果。因此,针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计划就显得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了一个应对计划,各国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为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流感健康教育系列之二以往的流感大流行和人禽流感疫情一、流感大流行历史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进入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网提供的信息表明,20世纪有4次波及全球的流感大流行,每次都导致数百万以上的人死亡,分别发生于1918年、1957年、1968年和1977年。1918年至1920年,发生了著名的严重流感大流行西班牙流感,此次流感广泛波及世界各地,几年内共出现了三次流行高潮,临床发病率高达40%以上,并出现多种类型的肺炎并发症,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4000万人死亡,远远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致的死亡人数(850万人)。这次流感大流行的特点是,20-50岁的成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但是,身体强健的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大大低于1918年。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3.4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出现“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此次俄罗斯流感大大不同于以往历次流感。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1950年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因此,在该病毒株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即出生于1957年前的人,对于1977-1978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绝大多数有关1977-1978年流感流行的报告均指出,尽管此次流行为典型的爆发流行,但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1999年11月2000年4月,欧、美、亚三洲均发生了中度以上的流感爆发流行,其中最严重的为法国,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86110万。二、从流感到流感新亚型和人感染禽流感1997年 ,香港首次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事件。2003年初以来 ,亚州地区禽流感肆虐:先后有8个国家暴发了51禽流感,但仅越南、泰国发生了禽流感传播人体病例。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由于无防护与病禽接触,在越南和泰国造成18人死亡,占78%(越南18名确诊病例13例死亡,泰国5例全死亡),经流感参比实验室证实其病原体(51病毒)8个基因节段均为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但已明显不同于1997年发生在香港的人感染51病毒的基因。与以往流感不同的是,51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及肝炎、肾衰和全血细胞减少,肺部炎症无特异性。18例死亡者中,平均年龄16岁(458岁),儿童居多。密切接触病禽是导致感染高危因素。以上情况表明,禽流感病毒已经开始跨越种属界限,直接发生由禽到人的传播,所幸尚未出现由人到人的传播,因而没有引起大流行。从流感到流感新亚型和人感染禽流感,这是流感病毒不断演变和生存发展的过程,也是流感流行态势日益严峻的进程,更是流感防制的困难形势加剧的标志。据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数据,从2003年12月开始,截止到现在,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等4国总共发生H5N1禽流感人感染病例121例,其中死亡62例,病死率达到51.2%。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向全球各国家和地区发出警告,认为全世界可能即将面临另一次流感大流行,而且一旦流行开始,伴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和人员的快速流动,病毒将有可能在3个月之内传遍所有的大陆,波及到所有的国家,并且导致严重的疾病负担和死亡。突如其来的病人将导致部分国家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如果医护人员防护欠佳,还可能因此大量病倒,进一步恶化医疗服务的状况。大流行可能导致的死亡数字很难界定,但是可以主要从4方面影响因素中得出大概结论,即:受感染的人数、病毒变异后形成的毒力、受影响人群的抵抗力以及该地区流感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据目前的保守推测,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即将到来的这次新的流感大流行可能至少会导致200万人死亡,如果缺乏有力的应对,一旦流行开始,社会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将难以避免。只有行动起来,依靠社区,依靠多部门合作,人类应对流感这一疾病挑战才能迎来希望的曙光。流感健康教育系列之三人禽流感的传播条件一、 禽流感与流感的关系常见的流感有禽流感、人流感、马流感和猪流感等。猪与人的种间差异较小,禽流感病毒与人的流感病毒可以在猪的体内发生重组,在人或其他类似物种的体内也存在重组的危险性。研究表明,不仅猪流感病毒能够传给人,人流感病毒也能够传给猪,禽流感病毒亦能传给猪,猪起到了一种“混合器”的作用,这两种病毒在猪体内变异,并完成与遗传物质新聚合物的杂和,这样就出现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病毒,这种病毒能在人群中增殖和传播。而人类的免疫力仅限于对以往出现过的旧病毒株,并不包括对这种重组后的新型毒株,人群在这种病毒面前是没有免疫力的,可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严防人流感与禽流感发生重组,避免为它们的混合提供土壤。这就要求不仅要高度重视已发现的患有禽流感的病禽,还要注意未有病征表现的野生禽类与家禽,因为有相当数量的禽类为病毒的携带者,但尚未发病。通常我们所说的流感指的是人流行性感冒,它是一种每年都会在世界某个地区暴发流行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谈话或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唾液)和接触传播,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的抗原特性不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迄今,甲型流感病毒所有亚型毒株均可在禽类动物体内检出,因此,禽类是人类流感病毒的传染源或者贮存库,与人类流感大流行密切相关。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途径目前比较确定的禽流感宿主主要有三类:带H5N1病毒的家禽和患禽流感的家禽:目前肯定的是鸡,而火鸡、鸭和鹌鹑等尚未见报道;带H5N1病毒的野禽和患禽流感的野禽:如野鸡、水禽和海鸟等;候鸟:从韩国飞到日本越冬的候鸟有14种之多,候鸟粪便污染水,可以引起禽流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与这些动物接触,减少接触禽流感病毒的机会。人体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可能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鸟类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局部范围的非持续的人人传播。其中,在鸟类-人传播模式中,常见的有:经过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带有H5N1禽流感病毒的病禽粪便在空气中传播,并被风带走,病禽在挥舞翅膀时,也有可能将病毒散发到空气中,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因此处理病鸟、参与斗鸡、接触家禽等都可造成传播。经过消化道感染。进食病禽的血、未煮熟的肉及其制品、禽蛋等,甚至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或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都与人体受到感染有关。其次,由于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抵抗力较强,理论上还可能存在其他传播途径。如在游泳时被污染的水中病毒可经过鼻腔或结膜直接接种到机体内而引起感染,也可能因直接吸入被污染的水而引起感染。而人与人之间传播可能是通过无保护密切接触的方式实现的。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与活家禽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士较易受感染,其中的长者、儿童,或长期病患者,较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其高危人群。流感健康教育系列之四人禽流感流行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空气飞沫传播。病毒存在于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随同粘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被喷到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里,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散布、悬浮在空气中的一种胶态分散系,常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当人们吸气时就把含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一次喷嚏可以喷出1万4万个飞沫,喷出大飞沫的同时还夹杂着数量众多的小飞沫,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久。这些都决定了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行广泛。如果流感患者及其隐性感染者人数增多,造成接触禽流感病毒后有可能发生重组的人群基数增大,出现新的毒株并引起全球暴发流行的危险性也随之上升。 所以,目前预防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就是降低流感的患病率,减少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相遇的机会。我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与活禽亲密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市民应尽量不跟候鸟、活禽接触,体弱者、老人、儿童尤其应避免与活禽接触。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在摸过鸡蛋或者生冷禽类制品后洗手的习惯。养鸽、养鸟者,必须加强对鸽、鸟笼的消毒,遛鸟和喂鸟后必须用肥皂洗手。禽类饲养人员工作时要戴口罩,穿工作服,处理鸡粪时应戴手套。提倡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在近距离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时需戴口罩,必要时可将护目镜组合使用。2、用正确的方法洗手。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搓揉至少1015秒,可清除和降低暂住菌的密度,一般认为,可使手表面的暂住菌减少1000倍。洗手时,注意手指、掌面交叉摩擦,左右交换,仔细清洁,切不可贪快,并且注意洗后的双手免受再次污染。医务人员更要注重手部清洁,当接触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后应立即洗手,即使操作时戴着手套,脱去手套后也应及时洗手,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保护病人。3、不要自行宰杀禽类产品。直接接触患病家禽的粪便或呼吸道分泌物时很可能感染上禽流感。如果市民需食用禽类肉品,应到正规卖场和商业网点采购经检疫过的禽肉。4、不要生食禽肉。在厨房中要将生熟分开,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尤其是其血液制品,一定要烧熟才吃;煮蛋前需先清洁蛋壳,避免沾染病鸡粪便,再把蛋煮熟才食用,半生熟的鸡蛋也是少吃为妙。5、防止感冒,症状严重及时就医。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罕见的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若病人咳嗽、喉咙痛、流鼻水,而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加重,并有发烧、周身骨痛、肌肉疼痛或转变成肺炎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已有感冒症状者,应留在家中休息,不要随意外出,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场所,防止将流感病毒传给更多的人;更不要去可能与禽类接触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禽流感病毒。6、接种流感疫苗。使用人类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人类感染流感病毒,减少人类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整合的机会。7、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应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同时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旅游者应尽量避免去暴发禽流感的地区8、养殖场要严防禽流感。避免养殖场内的家禽与野生禽鸟有接触,养殖场的通风口、进料口都应该设有铁丝网,防止禽鸟飞进;家禽不能混养,对鸡舍、鸽舍、鸟笼等要定时消毒;不要在自己家里饲养鸡鸭。由于家禽平常都会携带一些病毒,有些可能是高致病性的,所以对于家禽例行的常规检疫和保持家禽养殖环境的卫生十分重要,如发现家禽(动物)大量死亡应立即通知动物防疫所。9、及时而彻底的疫区环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均可灭活。因此要重视高温消毒。阳光直射40至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也可使该病毒丧失活性。流感健康教育系列之五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一、接种流感疫苗目的(一)减少接种疫苗者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二)保护老年人、幼儿、慢性病患者、体弱多病者等人群。二、疫苗种类我市主要使用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这2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甲3和乙型3种亚型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005/200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株分别为:甲/新喀里多尼亚/20/99-类似株、甲/加利福尼亚/7/2004(H3N2)-类似株、乙/上海/361/2002-类似株。三、流感疫苗制作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研制和生产流感疫苗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进程始于1952年建立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所领导的国际疾病监测工作。在美国,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每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流感专家对监测数据进行检查,以确定正在传播的流感病毒及其变异状况,然后确定最新的流感疫苗应当预防的是哪一种病毒。接着,这些机构向FDA的疫苗及相关生物制品顾问委员会提出建议,由该专家委员会帮助确定疫苗配制成分。 每年的流感疫苗中含有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这些成分的混合是消除公共健康面临的疾病威胁和平衡生产大量疫苗的能力的最佳方案。疫苗中使用灭活的全病毒、灭活的部分病毒或灭活的病毒组织。在流感疫苗最终配成之后,与世界卫生组织协作的各个中心做好准备,向生产商发放选中的疫苗。然后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学生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站引才选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IKK-16-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HS-20093-Antibody-GSK5764227-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租赁合同委托范本6篇
- 2025吉林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Gln4-Neurotens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体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大数据行业前景展望
- 农民合作小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协议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版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智能培训系统构建
- 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矿泉街招聘禁毒专职人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华为鸿蒙课件
- 全站仪使用课件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陕旅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