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基础知识皮肤:位于人体表面,由50-70%的水分、25%的蛋白质、3%的脂肪酸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组成,是人体面积最大的防御器官,保护机体内部结构。成年人皮肤面积约为1.5-2平方米, 占体重的16%,厚度约0.5-4。皮肤最薄的是眼睑,最厚的是掌指(趾),一般人脸上的皮肤为2左右,眼睑处大约0.5左右。 作用: 保护皮下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损害和侵袭; 保障了体内器官的正常的活动。一、 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组织由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还包括在真皮中含有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等,以及由表皮衍生而来的小汗腺、大汗腺、皮脂腺,毛囊和爪甲等附属器官组成了完整的皮肤。1、表皮层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具有再生功能,可保护机体。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外界的刺激。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份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1) 角质层表皮的最外层,为软性角质蛋白,由5-10层无核死去的细胞组成,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但不溶于水,含水量在10%-20%之间,可保持肌肤一定的含水量,角质层中的NMF(即自然保温因子),保持肌肤的娇嫩、润泽。但角质层易受外界湿度的影响,若含水量下降10%,易造成肌肤干燥。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外界异物侵入,防止内部水分流失,防止细菌感染;及代谢的作用,角质层的厚薄、角质脱落是否顺畅,影响到皮肤的新陈代谢;皮肤的排泄、吸收与角质层的代谢相关。(2) 透明层由1-2层细小而透明的细胞所组成,光线可以透过这些细胞。主要成分: 角质蛋白(皮肤的衰老由这层发生),不易藏污纳垢,折射一部份的紫外线。作用:防止水和电解质的进入,用于保护皮肤内部组织。(3) 颗粒层由2-5层排列紧密的有核细胞组成,是正在蜕变,慢慢接近死亡的老化细胞,呈现扁形拱状长条模样。具有保护作用,可防止外界异物侵入,抑制内部水分蒸发,内含角质透明蛋白能折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4) 有棘层由5-10层多角形表皮细胞组成,占表皮大部分,有清除衰老细胞和黑色素颗粒的功能,具有阻挡紫外线,细胞间质葡萄糖氨基聚糖具有亲水性,是物质变换的途径,可以为皮肤外层提供水份跟养份。同时可把皮肤外用的一些养份输入皮肤深层为其提供营养。具有运输和再生作用,帮助输送养分与水分,给皮肤细胞供应营养;作为活的细胞,会形成少量细胞分裂,在表皮受损后具有再生功能。(5) 基底层表皮最下层,有10%黑素细胞分布其中,胞浆中含有黑色素决定肤色的深浅。每天约有10%-50%基底细胞进行分裂活动。由单层的柱状细胞组成,生长并演变成表皮各层细胞。最后失去生命力,而成为皮屑脱落。表皮破损后,只要基底细胞尚存,就能长出正常的表皮,不留疤痕。具有繁殖能力,基底层从真皮层内吸收营养物质,进行细胞分裂,不断繁殖新细胞,向外推送。它是构成表皮每一层细胞的母体。皮肤的新陈代谢基底细胞从分裂出新细胞到有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再到角质层,直至最后脱落,所需的时间为24-28天,此过程称为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时间称为皮肤的代谢周期。2、真皮层真皮(结缔组织)为皮肤的第二大层,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底约为表皮的10倍,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真皮层能含有血管、淋巴液、神经、汗腺、皮脂腺、立毛肌等,可从表皮层中吸收营养物质,补充纤维细胞,维持弹性。(1) 乳头层: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呈波浪形,有弹性纤维保持皮肤的弹性;与表皮紧密连接,含细小的圆锥形突出物、呈乳头状,朝向表皮,含毛细血管、神经末梢、淋巴管、毛囊、皮脂腺、汗腺。(2) 网状层:与乳头层无明显的界限,主要是由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所构成的结缔组织,赋予皮肤弹性与韧性。内有弹性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韧性,能抵御外界的牵拉和挤压,网状纤维可联结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3、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为真皮下的脂肪层,此脂肪层视个人年龄、性别以及健康情形的不同而在厚度有所不同,它所含的脂肪可当能源来消耗,也可以保护外层的皮肤。皮下组织由大量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小动脉、淋巴管、神经等,具有保温防寒、贮存能量、缓冲外力、保持内部组织的作用。4、皮肤附属器官(1)、小汗腺:除唇红缘、小阴唇、龟头、包皮内侧和甲床外,遍及全身,而以掌、跖、腋下部位为最多。分为腺体和导管两部分,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的交界处,受交感神经支配。出汗对调解体温有重要作用,汗液无色透明,酸性(PH5)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大量出汗时,则近中性,其水分占99%-99.5%,含有氯化纳、钾、乳酸和尿素氮等。大量出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盐份。汗液排出后与皮脂混合成乳状脂膜 ,有润泽、软化角质和防止干裂的作用。情绪可以影响出汗。(2)、大汗腺 仅分布要腋窝、乳晕、外生殖器和肛门,不直接开口于皮面而开口于毛囊内。是一种管状腺,可分成分泌部分和真皮导管。大汗腺分泌带有时有色物质,会变色,称色汗;有时因含有某些物质经细菌作用后形成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特殊臭味,称臭汗,俗称狐臭。外耳道的盯聍腺是和种变形的大汗腺。(3)、皮脂腺除掌、跖外,遍及全身,以头、面及躯干中线为主(皮脂溢出区);通常开口于毛囊上部位于立毛肌和毛囊的夹角间区、立毛肌收缩时可促进皮脂的排出。也有单独开口于表皮的皮脂腺。皮脂腺系全浆分泌腺,由腺体和导管组成。男性激素使皮脂腺增大分泌增多,女性则有抑制皮脂腺的功能。皮脂润泽皮肤和毛发,和汗液一起能防止皮肤干裂。皮脂膜皮脂膜是由表皮细胞、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排泄物所形成的一层透明的乳状薄膜,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厚薄、性质随个体、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环境、季节及洗涤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叫酸性保护膜。一般来说,男性皮脂分泌较多,皮脂膜明显,特别是在头面部、胸背部多脂区,青年人分泌旺盛皮脂膜明显,老年人分泌减退,则皮脂膜变薄,夏季皮脂膜明显,而冬季则薄弱,皮肤干燥。 主要成份:由脂肪酸、乳酸、游离的氨基酸、固醇类、蜡类、尿素、尿酸中性脂肪、钠 、钾、氯及水等到组成。皮脂膜的作用:A、保持皮肤的水份: 它覆盖在表皮上,有防止角质层的水分被蒸发的作用。B、保持皮肤的光滑: 皮脂膜会渗透到角质细胞间,使角质相互密织在一起,避免角质的剥落超过正常的代谢量,从而使皮肤表面保持光滑,保持角质层厚度。C、防止细菌侵入: 皮脂膜的弱酸性环境能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繁殖,能防止病原性微生物感染。D、保湿和润泽的作用: 由于皮脂膜的阻隔,皮肤水分不致过多丢失,具有保湿作用,同时膜中的脂类对皮肤有良好的滋润作用,因而在对维护表皮细胞的活力,防止皮肤干燥,延缓皮肤衰老及美化皮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皮肤的酸碱度:PH值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名称,代表了所含氢气的程度,在液体而言,表示所含的酸或碱的成份。皮肤的酸碱度代表皮肤是干性或油性。皮肤的PH值主要是指皮脂膜的酸碱度 PH 4 9 成人健康皮肤 PH值(弱酸性) 4.5-6.5 男性 PH值 (偏酸) 4.5-6.0 女性 PH值(弱酸性) 5.0-6.5 新生儿 PH值(偏碱性) 7.0 生后2周约6.0,一个月后 PH值接近5.5; 青春期皮脂膜最厚,PH值最低; 皮脂膜的酸碱度与皮肤分泌的油脂成反比, 酸碱度越低皮肤越油。(4)、毛发(5)、爪甲二、 皮肤的功能1、 保护作用 是防止外界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屏障,有一定的绝缘力,对外界的各种机械性刺激有一定的抵抗力,防止水分和化学物质的渗入,并能调节水分,阻止水分过多的蒸发与散失,从而保持适当的水分与润泽。皮肤中的色素能防止日光中的紫外线穿透至深部,从而避免或减轻日光对皮肤的损伤。2、 调节体温的作用主要是受皮肤调节的作用,靠辐射、对流和传导来散热。3、 感觉作用皮肤里散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和神经小休,可接受温觉(冷觉和热觉)、痛觉、触觉、和压觉,这些感觉点好似分布人身的情报网或联络站,可以使机体知道外界环境变化。4、 分泌和排泄作用皮肤里有皮脂腺和汗腺(大汗腺和小汗腺)参与机体的代谢。汗腺能分泌水分和体内的代谢废物(如氯化物尿酸、尿素等)其机能与肾脏相似,汗腺可以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肾脏。5、 吸收作用完整的皮肤是不透水的,电解质的吸收不显著,但类脂质溶解物,可通过皮肤吸收,吸收速度快而较完全。外物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有3条途径: a.经角质细胞间隙进入; b.直接穿过角质细胞膜而进入 c.经毛囊皮脂腺孔和汗孔进入;6、代谢作用皮肤也参加机体的一般代谢作用,其中有些是很重要如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把它所含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此种维生素和人体内钙和磷代谢有密切关系。皮肤细胞还可产生胶原酶,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而出现皱纹的过程。7、呼吸作用皮肤也能排泄少量气体,成人每天约排出4kg的二氧化碳;皮肤能吸收微量气体(包括氧气在内),当然与肺的作用相比,其呼吸功能是微不足道的。8、免疫功能皮肤可以接受免疫,反映免疫性和过敏性。9、交流作用人体的面部表情、音容笑貌有助于人类的感情交流,促进了解,加深友谊。三、皮肤的类型(1)中性皮肤: 皮肤平滑细腻,有光泽,毛孔较细,油脂水分适中,看起来显得红润、 光滑、没有瑕疵且富有弹性。对外界刺激不太敏感,不宜起皱纹,化妆后不易掉妆。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皮肤季节变化较大,冬季偏干,夏季偏油。三十岁后变为干性皮肤。 (2)油性皮肤: 特点是皮肤粗厚,毛孔明显,部分毛孔很大,酷似桔皮。皮脂分泌多, 特别在面部及T型区可见油光;皮肤纹理粗糙,易受污染;抗菌力弱,易生痤疮;附着力差,化妆后易掉妆;油性皮肤的优点是皮肤弹性好,对外界刺激耐受性较好,不易起皱纹,耐衰老。其缺点是易发生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病。而且肤色暗黄。 油性肌肤可分为:普通油性皮肤和超油性皮肤,后者更易长痤疮。(3)干性皮肤:肤质细腻,较薄,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少而均匀,没有油腻感觉。皮肤比较干燥,看起来显得清洁、细腻而美观。这种皮肤不易生痤疮,且附着力强,化妆后不易掉妆。但干性皮肤经不起外界刺激,如风吹日晒等,受刺激后皮肤潮红,甚至灼痛。容易老化起皱纹,特别是在眼下、嘴角处最易生皱纹。 干性皮肤可分为:缺水干性皮肤和缺油干性皮肤。(4)混合性皮肤: 较多见,为干性皮肤和油性混合。在面部“T”型区,即前额、鼻部、嘴、及下颏呈油性,面部“U”型区而眼部、两颊、下颌为偏干或偏中性。毛孔T字较粗,甚至有散在毛孔堵塞现象,肤色不均匀,两颊较洁白T区暗黄,通常情况下T区易长痘,两颊较好。(5)敏感性皮肤: 此类皮肤可见于上述任何皮肤,(一般油性皮肤敏感者较少,中干性皮肤较常见)皮肤细腻白皙,角质层薄,隐约可见微丝血管,皮脂分泌少,较干燥,对外界某些刺激反应性过强,对紫外线及冷热刺激和气候等物理性刺激承受性差,对某些化学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集中培训会课件
- 安全生产防火知识培训课件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申请与城市绿化研究报告
- 工程设备安装调试方案(3篇)
-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项目2025年经济效益评估与预测报告
- 安全生产责任培训心得
- 《2025年终止人力资源代理协议合同》
- 数字签名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应用与挑战:2025年技术规范与产业协同
- 2025年餐厅设备采购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智慧医疗平台建设申请报告
- GB/T 26479-2011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耐火试验
- GB/T 19787-2005包装材料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 多维阅读第4级Animal Fathers 动物爸爸 课件
- 国寿基本法晋升组经理的意义和价值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套课件
- 《企业内部控制(第二版)》配套教学课件
- 新中韩进出口水产品卫生管理协议
- 护理晋升晋升副主任护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
- 高级食品生物化学脂类PPT
- 油气集输管线管道工程征地外协管理方案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