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技术培训稿_第1页
食用菌技术培训稿_第2页
食用菌技术培训稿_第3页
食用菌技术培训稿_第4页
食用菌技术培训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用菌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食用菌的概念食用菌的用途栽培食用菌的意义食用菌栽培技术介绍 食用菌概念 指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 主要有香菇 木耳 蘑菇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和保健品 木耳香菇灵芝双孢菇 返回 按用途分类 食用菌木耳菌 银耳菌 蜜环菌 滑菇菌 金顶侧耳菌 杏孢菇等 药用菌天麻 虫草菌 灵芝菌 竹黄菌 桑黄菌等 食 药兼用菌香菇 巴西菇 双孢蘑菇 猴头菇 草菇 等 栽培食用菌的意义 栽培食用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栽培食用菌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栽培食用菌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食用菌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黑木耳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 段木栽培产的菇品质好 质量高 投入产出比也高 可达1 7 10 但需要大量木材 不适于大面积发展 袋料栽培生产周期短 生物学效率高 投入产出比为1 2 并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 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 代用料解决了致富与消耗资源的矛盾过去生产20kg黑木耳需1立方米木材 15kg香菇需1立方米木材 现在只用木屑 秸杆 变废物为宝木屑 多种农作物秸杆 麸皮 粪肥等都是无用之物 食用菌生产使这些废物变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宝物 林 粮 菌良性循环林 粮的废物用作食用菌的原料 食用菌的废物又作为林 粮的肥料 林 粮 菌立体栽培互相促进 建立一个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 一 配方 一 培养料的配制 二 拌料 二 栽培方法 熟料袋栽法 一 装袋 饱满充实 二 灭菌 装锅留缝 三 接种 四 管理1 发菌期 增氧 每次翻堆结合刺孔刺3 4次 场所 套棚 2 排袋期 不脱袋 卧排菇架上 间距5 8cm 排袋方式 管理方式 促丝倒伏 转色15 20天菌筒表面形成棕褐色菌膜 3 分化催蕾期 喷水 4 育菇期 5 采菇 菌盖尚未全展开 呈现铜锣边时 捏住菌柄拧转而下 6 间歇期 概述生活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黑木耳栽培 一 概述 分类地位营养价值药用价值 一 分类地位 又名 木耳 光木耳 细木耳 品种 木耳属中除木耳外 还有毛木耳 皱木耳 黑皱木耳等10多种 但它们因食用价值低 很少栽培 唯有黑木耳味好 营养价值高 为目前大量栽培品种 二 营养价值 木耳不仅具有独特口味 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1 蛋白质 含量相当于肉类 2 氨基酸 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全部都具备 赖氨酸和亮氨酸比较丰富 3 矿物质 Fe质比一般肉类高100倍 Ca 比一般肉类高30 70倍 三 药用价值 1 清肺益气 滋补强身 补血活血 止痛止血等作用 2 治疗风湿性腰痛 手脚抽筋麻木 痔疮出血 痢疾 产后虚弱等病症 3 含有各种多糖类 具有一定抗癌效果 4 胶质 较强吸附力 润肺 清涤胃肠和易消化作用 二 生活条件 1 营养 营养 黑木耳完全依靠其菌丝体从基质中吸取营养 C源 木耳菌丝能分泌多种酶分解基质中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淀粉 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 使它们成为木耳菌丝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N源 蛋白质 氨基酸 铵盐 硝酸盐等无机盐 K Mg Ca等 段木栽培 由于耳木的种类及生态环境条件不同 其所含水量养分及质地差异很大 应选生长在肥沃壤土和阳坡的适宜树种用于栽培黑木耳 袋料 用木屑等为原料 生产黑木耳 因适当添加麸皮 糖 无机盐等 使培养料更适合黑木耳生长 产量较段木生产提高近10倍 生产中 若出现高温 高湿条件 木耳子实体易腐烂而出现 流耳 3 湿度 木耳要求低温条件 群众总结出 干干湿湿 的水分管理办法 一般采耳后有一段干的时间 以便提高培养料透气性 促进菌丝体的发育 然后再连续浇水 促进子实体发育 这样 干湿 交潜 干长菌丝 湿长耳 干湿交替 因此 结耳阶段 采取喷水晒干交替进行 即采耳后 晾晒耳木 使菌丝恢复生长 耳芽形成时 喷水提高 RH促进子实体生长发育 4 空气 5 光照 木耳子实体在强光下无多大影响 只是在强光下 水分大量蒸发 木耳干燥 子实体生长缓慢 故以 四阳六阴 为宜 菌丝体生长 黑暗和散射光下都能生长良好 原基形成 一定散射光能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 子实体发育 需要大量散射光 而且还要一定的直射光 6 酸碱度pH范围4 0 7 0 最适5 6 4 配方 棉籽壳88 5 木屑10 生石灰0 5 石膏1 料水比1 1 2 1 3 玉米芯56 5 木屑30 麸皮10 豆饼粉2 石膏1 生石灰0 5 料水比1 1 2 豆秆76 木屑12 麸皮10 石膏1 生石灰1 料水比1 1 1 1 2 杂木屑62 5 麸皮10 棉籽壳24 豆饼粉2 石膏1 生石灰0 5 料水比1 1 2 六 出耳管理 降温 20 24 不能高于30 增湿 空气相对湿度为85 90 光线 1000Ix 1250Ix通风调节 保持空气清新流畅 七 采收与晾晒 当耳片充分舒展 耳基开始收缩 子实体腹面见白孢子粉时开始采收 采收前停水1 2天 八 后期管理 采收后要进行消毒 杀虫 清理菌袋表面的耳基 养菌 停水3 4天 减少光照补水 喷重水或向袋内注水 使袋内栽培料含水量达到60 增加光照和空气相对湿度 大约10天后会出第二茬耳 四 病虫害防治 危害黑木耳的主要杂菌有环纹炭团菌 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