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一 含水量试验1 含水量及常用测定方法1.1 含水量含水量是土在100150摄氏度下烘干到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土的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是描述土的干湿程度的重要指标。1.2 常用测定方法(1)烘干法: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2)酒精燃烧法:精度要求不高时常使用此方法,所需时间较短;(3)比重法:适用于砂性土;(4)炒干法:适用于含砾较多的土。1.3试验目的测定土样的含水量。1.4试验原理首先称量含水土样的质量,然后称量去除水分后干土的质量,将两者的差作为土样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去除水分的方法直接决定测量结果,理论上土样中所含水的质量是指其中自由水的质量,当温度在100150摄氏度范围时,一般不会破坏结合水,所以要求精确测量时温度应控制在100150摄氏度的范围内。2 试验步骤2.1 烘干法2.1.1 仪器设备(1)烘箱:真空电热烘箱,温度保持100150摄氏度;(2)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3)其它辅助工具,如称量盒等。2.1.2 操作步骤(1)称量装土样的称量盒的质量;(2)取适量代表性试样放入称量盒内,迅速盖好盒盖,称量得;(3)去掉盒盖后,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盒放入烘箱,在100150摄氏度下烘到恒量,(一般土质量为15g30g时,砂土约需1h2h;粉土约需6h8h;粘土约需10h);(4)烘干后取出试样,盖好盒盖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5)按下式计算含水量:2.1.3 试验数据整理含 水 量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试验方法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土样编号土样说明盒号盒质量盒+湿土质量盒+干土质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含水量平均值2.2 酒精燃烧法2.1.1 仪器设备(1)酒精:纯度95%以上;(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3)其它辅助工具,如称量盒、滴管、调土刀、火柴等。2.1.2 操作步骤(1)称量装土样的称量盒的质量;(2)取适量代表性试样放入称量盒内,迅速盖好盒盖,称量得;(3)去掉盒盖后,滴入酒精直至出现自由液面为止,点燃酒精完全燃烧(燃烧次数为三次);(4)盖好盒盖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5)按下式计算含水量:2.1.3 试验数据整理含 水 量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试验方法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土样编号土样说明盒号盒质量盒+湿土质量盒+干土质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含水量平均值3思考题(1)测定含水量试验中,烘干温度为什么要控制在100150摄氏度的范围内?(2)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相比,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3)称量湿土质量时,为什么迅速盖好盒盖?(4)测定含水量试验中,同一土样的两个试样含水量差值超过2%,问测量结果是否合理?若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请试述可能出现错误的操作。(5)自行设计一种含水量测定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试验二 密度试验1 密度及常用测定方法1.1 密度1.1. 1天然密度土的密度是土的单位体积质量。对天然土求得的密度称为天然密度。1.1.2干密度土的干密度是土的固相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可由下式表示: (g/)土的干密度越大,土越密实,强度也越高,水稳定性也越好。干密度常用做填土密实度的施工控制指标。1.1.3饱和密度土的饱和密度是当土的孔隙中全部充满水时的密度,由下式表示: 1.2 常用测定方法对一般粘质土采用环刀法。如果土样易碎裂,难以切削,可用蜡封法。在现场条件下,对粗粒土,可用灌砂法和灌水法。1.3试验目的测定土样的密度。1.4试验原理试验原理即密度计算公式,其关键是体积的测定。2 环刀法试验步骤2.1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高23cm;(2)天平:称量500g。感量0.01g;(3)其它辅助工具,如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2.1.2 操作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2)称量并计算得土样质量;(3)计算土样体积;(4)测定土样的含水量;(5)按下式计算土样的天然密度及干密度:2.1.3 试验数据整理密 度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土样说明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土样编号土样类别环刀号湿土质量体积天然密度平均天然密度干土质量干密度平均干密度3思考题(1)测定密度试验中,试述制备扰动土样的步骤。(2)测定密度试验中,粘土和砂性土的土样是如何取得的?(3)测定密度试验中,试述砂性土体积的测定方法及步骤(4)试推导干密度计算公式:。(5)自行设计一种干密度测定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6)测定密度试验中,试述可能导致误差产生的操作并加以改进。(7)土样的干密度、天然密度、饱和密度三个指标在土力学及实际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试验三 土粒密度试验1 土粒密度及常用测定方法1.1 土粒密度土粒密度是干土粒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可由下式表示: (g/)土粒密度过去称为比重,主要取决于土的矿物成分,不同土类的土粒密度变化幅度不大。土粒相对密度是指土的质量与4摄氏度时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其值与土粒密度相同,但没有单位,在土的三相指标计算时必须乘以水的密度才能平衡量纲。1.2 常用测定方法(1)对粒径小于5mm的土,采用比重瓶法进行;(2)对粒径大于5mm的土,其中含大于20mm颗粒小于10%时,采用浮称法;含大于20mm颗粒大于10%时,采用虹吸筒法,粒径小于5mm的部分采用比重瓶法进行,然后加权平均。1.3试验目的测定土样的土粒密度。1.4试验原理试验原理即土粒密度计算公式,其关键是土粒体积的测定。土粒体积的测定方法直接决定测量结果2 比重瓶法试验步骤2.1仪器设备(1)比重瓶:容量100ml或50ml;(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01g;(3)恒温水槽:灵敏度;(4)砂浴;(5)真空抽气设备;(6)温度计:测量范围050,精确至0.5;(7)其它:烘箱、纯水、漏斗、滴管等。2.1.2 操作步骤(1)选择液体:一般土采用纯水测定,若土中含有可溶盐、亲水性胶体或有机质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等)测定;(2)烘干比重瓶后,将15g的烘干土装入100ml比重瓶中,称得瓶与土的总质量;(3)将纯水注入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中(控制水量至比重瓶的一半处,以防煮沸时土粒溢出),摇动比重瓶,并将比重瓶放在砂浴上煮沸,砂质土不少于30min,粘性土不少于60min;(4)将纯水注入比重瓶,略低于比重瓶的刻度;(5)待比重瓶内悬液温度稳定及瓶上部悬液澄清,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处;(6)擦干比重瓶后,称量瓶、水及土的总质量(7)按下式计算土样的土粒密度:式中:4时纯水的密度;4时100ml纯水的质量。2.1.3 试验数据整理土 粒 密 度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试验方法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土样编号比重瓶号液体密度瓶+干土质量瓶土液总质量液体温度瓶质量液体质量土粒密度平均土粒密度3思考题(1)测定土粒密度试验中,若土中含有可溶盐、亲水性胶体或有机质为什么须用中性液体测定。(2)测定土粒密度试验中,如果不烘干比重瓶测量结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试用计算公式说明?(3)测定土粒密度试验中,试述土粒体积的测定方法及步骤(4)试推导土粒密度计算公式:。(5)自行设计一种土粒密度测定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6)测定土粒密度试验中,试述可能导致误差产生的操作并加以改进。(7)土样的土粒密度指标在土力学及实际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8)测定土粒密度试验中,将比重瓶放在砂浴上煮沸的目的是什么。试验四 界限含水量试验1 界限含水量及常用测定方法1.1 界限含水量1.1.1界限含水量细粒土由于含水量的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即土体含水量若超过液限,土体则处于流动状态;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即土体含水量若低于塑限,土体则处于半固体状态;缩限是细粒土从半固体状态过渡固体状态时体积不在收缩的含水量。1.1.2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塑性指数用来描述土的塑性大小,习惯上用不带百分号的数值表示,由下式计算:液性指数用来表示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关系,由下式计算:1.2 常用测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搓条法、蝶式液限仪、平衡锥式液限仪、液塑限联合测定等方法。此次试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的方法。1.3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塑限含水量及其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确定。1.4试验原理液塑限联合仪的圆锥下沉深度h与含水量在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关系,即:2 液塑限联合试验步骤2.1 仪器设备(1)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3)式样杯:内径40mm,高30mm(4)其它:烘箱、干燥缸、铝盒、调土刀、筛网(0.5mm)、凡士林或润滑油、纯水等。2.2 操作步骤(1)液塑限联合试验原则上采用天然含水量的土样制备式样,但也可用干土制备式样。首先取土并去除土样中大于0.5mm的土颗粒。;(2)按下沉深度约为45mm,910mm和1618mm范围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在保湿缸中,静置时间视含水量大小而定,一般为24h;(3)将土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的填入式样杯中,刮平表面后放在仪器底座上;(4)取出圆锥仪,在锥体表面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5)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锥体;(6)调节屏幕准线,使初始读数位于零刻度处;(7)调节升降座,使锥体刚好接触土面;(8)断开电磁铁电源,使圆锥仪在自重下沉入土内,5s后读取下沉深度并记录;(9)将试样取出10g左右,测定其含水量;(10)重复(3)(9)步,做完其余两个试样。2.3 试验数据整理2.3.1制图将三个含水量与相应的圆锥下沉深度绘于双对数坐标纸上,三点连一直线。如果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通过高含水量与其余两点连两根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两个含水量,如果差值小于2%,用平均值点与高含水量点作一直线。如果差值大于2%,应补做试验。在此处粘贴对数坐标纸2.3.2 记录液 塑 限 联 合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试验方法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试样编号圆锥下沉深度盒号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含水量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3思考题(1)测定界限含水量试验中,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2)测定界限含水量试验中,如果土膏搅拌不均匀,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从那几方面加以改进?(3)测定界限含水量试验中,试述液限的测定方法及步骤(4)自行设计一种界限含水量测定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5)测定界限含水量试验中,试述可能导致误差产生的操作并加以改进。(6)土样的界限含水量指标在土力学及实际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8)测定界限含水量试验中,将土膏放置在保湿缸中静置的目的是什么。试验五 固结试验1 固结及试验方法1.1 固结固结:土的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叫固结。1.2 常用试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现场荷载试验。1.3试验目的固结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测定变形和压力的关系或者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变形和时间的关系,进而计算单位沉降量、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及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等。测定项目根据工程而定。1.4试验原理试验基于构成土骨架的矿物颗粒在土体变形过程中保持刚性且竖向变形是连续的假设前提。2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步骤2.1 仪器设备(1)固结仪:试样面积30或50,高为2cm;(2)加压设备:称量500kg1000kg。感量为0.2kg0.5kg的磅秤或杠杆式加压设备;(3)百分表:量程10mm,分度值为0.01mm;(4)其它:钢丝锯、天平、刮土刀等。2.2 操作步骤(1)制备式样:取原状土或按规定的密度及含水量制备式样;(2)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小心装入护环,在装入固结仪容器内,然后放上透水石和加压盖板,至于加压框下,对准加压框架的正中,安装量表。(透水石的湿度应尽量与试样保持一致);(3)为保证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良好,应施加1的预压荷载,然后调整量表归零;(4)对试样施加压力,加压等级一般为12.5、25.0、50.0、100、200、400、800、1600、3200,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上覆土层的100200;(5)需要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加压率应小于1,可采用0.5或0.25倍。最后一级压力应大于1000;(6)第一级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土的软硬程度,可用12.5、25、50等,注意要减去预压压力;(7)如果是饱和试样,则在施加第一级压力后,立即向水槽中注水至满。如果是非饱和试样,需用湿棉纱围住加压盖板四周,避免水分蒸发;(8)如果需要测定沉降速率,加荷后按下列时间顺序计量表读数:6”、15”、1、215”、4、615”、9、1215”、16、2015”、25、3015”、36、4215”、49、64、100、200、400、23h和24h,至稳定为止。如果不需要测定沉降速率,可按下列时间顺序计量表读数;10、20、60、120、23h和24h,至稳定为止;(9)固结稳定标准规定为每级压力下压缩24h;(10)如果做回弹试验,可在某级压力下固结稳定后卸荷,直至卸完为止;(11)整理设备。2.3 试验数据整理2.3.1计算、制图按下式计算各级荷载下对应的孔隙比:按下式计算压缩系数:按下式计算压缩模量:按下式计算压缩指数:在此处粘贴绘图纸2.3.2 记录固 结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土样编号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试样原始高度试验前孔隙比加压历时压力试样总变形量压缩后试样高度孔隙比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压缩指数024h24h24h24h24h24h24h24h24h24h3思考题(1)在土的固结试验中,如何确定压缩系数、压缩模量。(2)在土的固结试验中,为什么透水石的湿度应尽量与试样保持一致;在操作时是如何保证的?(3)在土的固结试验中,确定加压等级的依据是什么。(4)自行设计一种土的固结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5)在土的固结试验中,试述可能导致误差产生的操作并加以改进。(6)在土的固结试验中,如何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7)试从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等方面比较压缩模量、变形模量与弹性模量,它们与材料力学中的杨氏模量有什么区别。(8)在土的固结试验中,“加压至试样稳定”和“卸荷至试样稳定”中的“稳定”二字的含义是什么。试验六 直接剪切试验1土的抗剪强度及试验方法1.1 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求得破坏时的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和凝聚力。直接剪切试验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快剪是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固结快剪是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待排水固结稳定后,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慢剪是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及水平剪切力的过程中均需排水固结。1.2试验目的测定土体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1.3试验原理库仑定律。四个试样要在四种不同的垂直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一个要相当于现场压力、一个要大于现场压力、另外两个要小于现场压力2 直接剪切试验步骤2.1 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直接剪切仪:试样面积30或50,高为2cm;(2)加压设备:称量500kg1000kg。感量为0.2kg0.5kg的磅秤或杠杆式加压设备;(3)百分表:量程10mm,分度值为0.01mm;(4)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5)其它:环刀、直尺、刮土刀、秒表等。2.2 操作步骤2.2.1 快剪试验(1)制备式样:取原状土或按规定的密度及含水量制备式样;(2)对准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与透水石厚度相等的不透水板。将装有试样的环刀平口向下,对准剪切盒口,在试样上放不透水板,然后将试样徐徐推入剪切盒内,移去环刀(透水石的湿度应尽量与试样保持一致);(3)转动手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量力环接触,调整量力环中量表归零。顺次加上加压盖板、钢珠、压力框架、垂直量表并记录起始读数;(4)对试样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拔去固定销,开动秒表,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速率旋转手轮,使试样在35min内剪坏。如果量力环中量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显著后退,表示试样已剪坏。但一般宜剪至剪切变形达到4mm。如果量力环中量表指针继续前进,则剪切变形应达到6mm为止;(5)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的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垂直压力,框架,钢珠和加压板等。取出试样,测定剪切面附近土的含水量。2.2.2 固结快剪试验(1)制备式样:取原状土或按规定的密度及含水量制备式样;(2)对准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透水石。将装有试样的环刀平口向下,对准剪切盒口,在试样上放湿滤纸,然后将试样徐徐推入剪切盒内,移去环刀(透水石的湿度应尽量与试样保持一致);(3)转动手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量力环接触,调整量力环中量表归零。顺次加上加压盖板、钢珠、压力框架、垂直量表并记录起始读数;(4)对试样施加垂直压力后,待试样达到固结稳定。(如果是饱和试样,则在施加垂直压力5min后,向剪切盒内注水;如果是非饱和试样,只要在加压板周围包以湿棉花,以防水分蒸发);(5)然后拔去固定销,开动秒表,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速率旋转手轮,使试样在35min内剪坏。如果量力环中量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显著后退,表示试样已剪坏。但一般宜剪至剪切变形达到4mm。如果量力环中量表指针继续前进,则剪切变形应达到6mm为止;(6)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的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垂直压力,框架,钢珠和加压板等。取出试样,测定剪切面附近土的含水量。2.2.3 慢剪试验(1)制备式样:取原状土或按规定的密度及含水量制备式样;(2)对准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透水石。将装有试样的环刀平口向下,对准剪切盒口,在试样上放湿滤纸,然后将试样徐徐推入剪切盒内,移去环刀(透水石的湿度应尽量与试样保持一致);(3)转动手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量力环接触,调整量力环中量表归零。顺次加上加压盖板、钢珠、压力框架、垂直量表并记录起始读数;(4)对试样施加垂直压力后,待试样达到固结稳定。(如果是饱和试样,则在施加垂直压力5min后,向剪切盒内注水;如果是非饱和试样,只要在加压板周围包以湿棉花,以防水分蒸发);(5)然后拔去固定销,开动秒表,剪切速率应小于0.02mm/min,直至试样被剪坏;(6)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的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垂直压力,框架,钢珠和加压板等。取出试样,测定剪切面附近土的含水量。2.3 试验数据整理2.3.1计算、制图按下式计算所测试样的剪应力及剪切位移:式中:量力环定率系数,;量力环量表读数,0.01mm剪切位移,0.01mm;手轮转数。以剪应力为纵坐标,剪切位移为横坐标绘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 选取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上的峰值点或稳定值作为抗剪强度。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垂直压力为横坐标绘制图象,直线的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直线与纵坐标轴上的截距为凝聚力在此处粘贴绘图纸2.3.2 记录直 接 剪 切 试 验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试验方法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手轮转数量力环量表读数剪切位移剪应力垂直位移手轮转数量力环量表读数剪切位移剪应力垂直位移3思考题(1)在直剪试验中,试述砂性土样的快剪试验步骤。(2)在直剪试验中,快剪试验、固结快剪试验、慢剪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在直剪试验中,通过什么来判断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量力环接触。(4)自行设计一种内摩擦角和凝聚力测定方法,或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5)在直剪试验中,试述可能导致误差产生的操作并加以改进。 (6)土样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在土力学及实际工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试验七 土的粒度成分分析试验1 土的粒度成分分析及常用测定方法1.1 土的粒度成分分析土的粒度成分分析是测定干土中各种粒组所占该土总质量的百分数的方法。1.2 常用测定方法(1)筛析法:适用于颗粒大于0.1mm的土;(2)比重计法:适用于颗粒小于0.1mm的土;(3)综合法:适用于粗细颗粒兼有的土。1.3试验目的通过土的粒度成分分析,明确颗粒大小的分配。2 试验步骤2.1 筛析法2.1.1 仪器设备(1)标准筛:孔径变化范围0.1mm100mm;(2)天平:称量1000g。感量0.01g;(3)摇筛机(3)其它:烘箱、毛刷、漏斗、白纸、量筒等。2.1.2 操作步骤(1)取风干土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最大粒径大于40mm的土4000g以上,;最大粒径大于20mm小于40mm的土2000g4000g,最大粒径大于10mm小于20mm的土1000g2000g,最大粒径小于10mm的土300g900g;(2)在摇筛机安放标准筛,孔径由下到上依次增大,然后将土样放入并摇动;(3)由最大孔径筛开始,顺次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扣摇晃,如仍有砂粒漏下,应继续用手轻扣摇晃,至无砂粒漏下为止。漏下的砂粒应全部放入下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分别称量,准确至0.1g;(4)按下面公式计算小于某颗粒直径的土质量百分数:2.1.3 试验数据整理土 的 粒 度 成 分 分 析 试 验(筛析法)工程名称 试 验 者 土样编号 计 算 者 试验日期 校 核 者 筛号孔径(mm)累计留筛土质量(g)小于该孔径土的质量(g)小于该孔径土的质量百分数小于该孔径的总土质量百分数用小于某孔径土的质量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直径(mm)的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颗粒大小分配曲线,并根据下面公式确定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在此处粘贴绘图纸3思考题(1)土的粒度成分分析试验中,试述筛析法的试验步骤。(2)土的粒度成分分析试验目的是什么?(3)试述粒径级配的概念,满足哪些条件的土可以被称作级配良好。(4)试述沉降分析法的试验原理。(5)不均匀系数反映了土的什么特性。(6)曲率系数反映了土的什么特性。试验八 测定密度和含水量的关系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试验目的是用标准击实方法测定土的密度和含水量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相应的最优含水量。1.2 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土粒直径小于5mm的土样,对于粒径大于5mm的砾质土,应按粗粒土击实试验规程试验。粗细混合土料中,当粒径大于5mm的含量小于总土质量的50%时,可用计算方法近似的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2 仪器设备2.1 标准击实仪,技术性能如下:(1)击锤:质量2.5Kg。锤底直径5.0cm,落高30cm;(2)击实筒:直径100.0mm,高127.3mm,体积1000.0;(3)单位击实功能:607.5(3)单位面积冲量:。2.2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2000g,感量1g;2.3 台秤:称量10Kg,感量5g;2.4 筛:孔径5mm;2.5 其它:烘箱、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保湿设备等。3 操作步骤3.1 试样制备:一般分为干法制备和湿法制备。3.1.1干法制备3.1.1.1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6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拌匀备用,土样量不少于20Kg;3.1.1.2测定风干土样的含水量,按土的塑限估计其最优含水量,并依次相差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家居财务报表数字化生成与分析技术
- 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 从供应链视角分析机电产品碳足迹的影响因素
- 高职医卫类专业群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
- 《上下五千年》课件
- 乐博士机器人课件
- 公司员工下班安全培训课件
- 公司后厨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DMG-PEG-SH-MW-5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丽声拼读课件公开课
- JG/T 463-2014建筑装饰用人造石英石板
- T/CCMA 0015-2023高处作业吊篮和擦窗机检查、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则
- DB32/T 3946-2020平原水网地区闸控航道通航标准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个人理财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4月全国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真题
- 银行保险机构安全保卫工作自查操作手册
- 社保培训课件视频
- 2025-2030中国咖喱粉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效益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餐饮食堂“十统一六到位”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