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对甘肃的影响摘要: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开始迁建甘肃兰州,1944年全部迁建完毕。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迁入给甘肃带来了新气象,在提高甘肃高校的办学质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甘肃地区基础教育的起步与发展、推进民众教育、服务甘肃地方建设等方面对甘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有力地促进了甘肃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甘肃地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关键词: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甘肃;影响关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对甘肃的影响这一问题,中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在王明汉、衡均等编写的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989)【1】一书中,对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建校、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都有详细的叙述,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对甘肃的影响几乎未提。熊贤君的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2】一文中,主要提及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发展西部教育的一系列工作,略有提及其对甘肃社会教育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国立西北师院迁建甘肃后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入手,即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行民众教育、服务地方建设等方面探讨其对甘肃的影响。 一、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甘肃之前,甘肃的社会教育状况 在旧中国,甘肃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反映在文化教育上表现为封建、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知识分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当地群众大多出身农民,文化水平相当低。本省的高级干部职员,尤其缺乏。高等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在国立西北师院迁入甘肃之前,甘肃仅有两所高校,即于1938年在兰州创办的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院和在法政学堂基础上创建的甘肃省立甘肃学院。而中等教育学校在本省分布极为不均。初等教育,据统计,当时(1938年)本省学龄儿童约有70万人,但入学儿童仅15万左右,失学儿童占80%。【3】在师资方面,当时的教师数量既不充足,资格又多不合规定。在社会教育方面,各级社教组织不健全,经费又缺乏,致使在社教事业方面几近空白。 二、国立西北师院迁建甘肃兰州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在西安组成了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至陕南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并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为基础,设立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组,正式成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当时校址在陕西城固。城固地处陕南,位置偏僻,学校的发展极为有限。然而,甘肃省会兰州没有一所国立大学,为此,甘肃社会各界,尤其是甘肃省教育厅和省临时参议会多次向教育部和国民政府提出将师院迁至兰州的要求。1940年,教育部命令西北师院迁移兰州,1941年3月19日,又命令迅速筹备兰州分院。在教育部的督促下,1941年10月1日,兰州分院正式成立,并开始招考新生。1942年,教育部令兰州分院改为本院,迁移速度加快,最终于1944年迁建完毕。直至1949年去掉“国立”二字,名为西北师范学院。 三、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对甘肃的影响 韦卓民先生在三年来中国战时教育中说:“高等教育机构的内迁,并非一种纯粹不幸之事,因为他们所迁之地,过去文化是未开发之区,科学观念的传播,有助于推动国家内地现代化。”【4】抗日战争期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至甘肃,为甘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大提高了甘肃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的各类专业人才,也为甘肃民众思想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提高甘肃高校的办学质量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至甘肃之前,甘肃地区高等教育事业一直比较落后,高校数量少、教学质量低、教学条件差。而国立西北师院的迁入给甘肃带来了教育的新气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甘肃至1949年,甘肃的高校总数由当时(1939年)的两所上升到三所,增加的即1946年成立的国立兽医学院。【5】 国立西北师院的迁入对甘肃高等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高校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提高,它迁入甘肃使大批教育文化界的精英涌入甘肃,一批名师教授随之而来,大大提高了甘肃高校的师资水平和办学质量。1945年国立西北师院有教员179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26人,讲师43人,助教36人,副教授数,讲师数均列西北各院校第一位,讲师和助教总数为79人,位居各院之首,其后备力量充足,发展潜力很大。【6】同时为了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国立西北师院从全国各地陆续调来了黎锦熙、易价、胡国钰、叶鼎彝、金澍荣、严顺章、张翔、曹怀玉、尉松明、卢金州等多名教授、副教授来校讲学或任教,大大充实了教师队伍,加强了教学力量,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给师院带来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他们将我国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长期积累的办理高等学校的经验搬到了甘肃地区,大大缩短了甘肃教育与其他地区高等教育的差距。2. 学术研究空前繁荣首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兰州后,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创办了具有极强学术性质的学术季刊,作为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1941年8月,学校设立了出版组,同年10月,学校出版委员会决定:“为发挥教育最高学府之效能起见,国立西北师院刊印学术一种内容须为学术性质之作品。西北区特殊文化;我国固有学术文化与近代科学;中等师资与专业培训;与抗战有关之文学作品。”【7】这个决定提出了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体现了学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强调研究西北地区文化和中等师资与专业训练,使刊物有地方特点和师范特点,这是学报至今还在遵循的原则。作为学术刊物,破例为抗战文学作品留有一席之地,说明它对当时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极端关切。除了学术季刊,1941年,国立西北师院区党部还发行了建进月刊,该刊一为“阐抒党义”;二为“发扬文化”。【8】1942年底到1943年,出版了带有学术性的刊物师声以及反映和指导全国中等学校教育的综合性刊物中等教育季刊等。这些刊物的发行使甘肃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其次,师范研究所和小学教育通信研究处是开展教育研究的两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师范研究所有李建勋等8名教授指导专题研究和授课,研究所“研究高校教育学术、训练教育学术专才及协助师范学院所划区内教育研究机关研究教育问题,并改进其教育设施为目的”。【9】据1944年底统计,由教师完成的研究成果9项,基本完成的5项。研究生有李天佑、凌洪龄、贾则复、郭士豪、杨少松等16人,其中,当时已经教育部审核者3项。小学教育通信研究处属教育系领导,它在研究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辅导小学教师进修、改进小学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并得到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嘉奖。嘉奖令说:“查该院举办小学教育通讯研究颇著成绩,殊堪嘉许,仍仰继续努力,尽先汇印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研究报告,分发参考”。【10】后汇集成小学教育实际问题,李建勋在本书的序中说:“就研究之性质论,既非根据实验,比较其结果;又非调查各方取得之集中趋势;与深刻之研究较,亦觉弗及,但问题虽少,实为小学常感到之困难;研究虽浅,均系参照学理与经验而成。小学教育,亦可籍以获得相当之进步也。”【11】小学教育通信研究处的成立为小学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最后,在科研方面,应该特别提及的是黎锦熙教授,他一生孜孜不倦,勤于著述,共出版论著600余种,在西北师院执教期间(19391946年)的主要著作有国语运动史纲、钱玄同传、方志今议、洛川方言谣谚志、同官方言谣谚志、中华新韵、词类大系、汉字形义通典、汉藏对照四行课本、全国注音字母总表等12种。其中,中华新韵由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核定颁布推行,它是代表民国时期审音正韵的一部官书。3.甘肃地区基础教育的起步与发展。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对甘肃落后的基础教育的推动作用可以从充实师资和新建中小学的数量上得到反映。首先,开展教师的辅导培训工作,1941年4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召开了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三项任务;第一.培养师资。第二.指导现任教师进修。第三.辅导本区的各项中等教育之改进。此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逐年举办暑假培训班,这使甘肃地区有了规模相当体制正规的中小学教师资源地。同时,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又开办了在职教师培训班,以后又增设了专修科,以适应甘肃各县中学规模小、教师少,从而亟待补充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需要。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至1949年共培养本科生1021人,加上专科生共1537人,这些人遍布甘肃及西北地区,不少人成为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极大的充实了西北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除培养师资外,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还肩负着甘肃的现任教师进修和中等教育改进等方面的任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对此极为重视,“教育事业的促进可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方面必须注意师资培训,中小学师资的专业的培训,应为西北文化建设的根本。”【12】为此,师院先后成立了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中等学校教育进修班和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等机构。如金澍荣和李庭芗所著的初级中学英语课本之分析和高级英语课本之分析等书都是研究英语教材教法和西北中等教育师资状况的力作。其次,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至甘肃,使甘肃的文化开发和科学知识观念获得了较大提高,纷纷创办中小学校,如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中。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设立分院,附中亦于1943年在兰州十里店设立分校,这所学校不仅发扬了优良的学风,还保持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1941年,在全国国立中学会考中夺魁,国民政府教育部曾颁发“启迪有方”匾额,予以嘉奖。【13】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1942年在兰州设立的。1947年定校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小”,直至解放,7年间学生累计总人数为418人。4.努力推行乡村民众教育迁入甘肃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每一位师生都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开拓的思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甘肃主动帮助甘肃地区改变教育、社会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落后面貌,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也称兼办事业)工作,开拓了甘肃人民知识和伦理的新领域,也促进了地方文化观念的转化。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甘肃之后,成立了数个社会教育施教区:划定东至徐家湾,西至安宁堡为试验区域,在孔家崖为中心,学校设办事处,以十里店为中心从事城镇社教试验,以孔家崖为中心,从事乡村社教试验;【14】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使社会教育试验能得到深入,在陕西城固成立的家庭教育试验区也随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地区,在甘肃地区举办家庭讲习会、讲习班、讨论会和演讲会等活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兰州市政府合办的国民教育实验区,于1943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划定东至徐家湾,西至孔家崖为实验区。在这些实验区内,办理补习教育,利用夜晚举办男女培训班;提倡新生活,宣传引导民众过整洁、简单、朴素的生活;成立宣传队,将国内的广播新闻,摘要成简报,张贴在街市中心并向群众讲解,以激励民众的爱国情操;破除迷信,给他们讲解医疗和卫生知识,改变他们拜佛求神的观念。以上这些社教活动的开展,对甘肃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时,甘肃民国日报及中央通讯社都曾报道西北师院推展社教工作的消息,称赞他们是“西北教育的拓荒者,普及文化的传播人”。【15】四、对甘肃开发献言献策,努力服务甘肃建设 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教师十分关心甘肃地区史地的研究和实地调查工作,希图以此为地方经济的建设贡献力量,为此李蒸院长在略谈西北文化建设一文里指出:“西北各省为研究工作之丰富地区,因吾国固有文化发源于西北,从事考古学及史地方面之研究者能得到许多宝贵资料,自然科学方面亦以地下蕴藏甚富需要研究农田、水利、矿产、畜牧等项均为西北一带重要研究对象,须有专家从速探讨,以开发研究工作与教育工作相附而行。”【16】在李蒸的倡导下,师院发表了多篇研究西北史地、西北社会状况的论文。如,邹豹军甘肃走廊的重要性、由地理和边缘方面论兰州将来的发展、兰州的出海路线、甘肃走廊在西北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自然景观和甘肃走廊的经济建设和移民问题等文章,这些都是紧密关注甘肃地区的经济建设的重要论文。其中,甘肃走廊在西北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自然景观【17】中作者指出,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河西走廊的建设,“得之则兴,失之则亡”。作者还为甘肃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方法:第一,在耕作方面,不妨采用轮作法及等高线耕种法;第二,广植牧草,防止片状的侵蚀;第三,培植林木,保护土壤;第四,建筑梯田;第五,在山谷内选择适宜的地点建筑堤堰,防止流水或减少流水的速度。以上建议与当时甘肃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这有利于促进甘肃地区的经济建设。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建甘肃兰州,对甘肃教育、文化发展所起的影响和作用是持久的、深远的。不仅使甘肃结束了无国立大学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为教育滞后的甘肃带来了新气象。有利的配合了甘肃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推动了甘肃地区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充分显示了高等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新篇章,奠定了新中国发展西部高等教育的基础。注释:【1】【7】【8】【14】王明汉,衡均.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389)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16,17,15. 【2】【9】【10】熊贤君.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期,2003.5,67. 【3】抗战期间之甘肃教育Z.甘肃:甘肃省政府教育厂编印,1949.25.【4】张燕,胡崇芝.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对中国高校地域性发展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期,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人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正式员工合同范本「」
- 大学生策划书范文4篇
- 高三生物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应用
- 鲁迅药解析课件
- 2025年皮肤科痤疮护理知识综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砂石骨料生产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全员c1证题库北京及答案解析
- 厂级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珍珠岩制品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贵州省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原卷及解析)(江苏专用)
- 2025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音乐学科会考练习卷及答案
- 化妆详细教程课件
-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课件
- 合同的效力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经济法律法规-纳税事务-财经商贸大类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5-2030中国农机金融租赁业务模式创新与风险定价策略报告
- 2025年秋期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