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医学免疫学教案首页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年 级 级专业、层次教 师张荣波专业技术职 务副教授授课方式(大、小)大班学时2学时授课题目(章、节)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医学免疫学(第四版)陈慰峰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吞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2 掌握NK细胞的表面标志,活化杀伤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3 掌握树突状细胞在抗感染作用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辅以启发式提问,配以多媒体投影1、 吞噬细胞及其生物学功能。(0.5学时)2、 树突状细胞的抗感染作用。(0.5学时)3、 NK细胞的表面标志,活化杀伤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0.75学时)4、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0.2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研室审阅意见: _(教学组长签名) _(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4年 月 日(教案续页)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非特异性免疫 亦称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非特异性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第一节 吞噬细胞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pre-monocyte)、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Mon)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 M)。它们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此类细胞具有粘附玻璃及塑料表面的特性, 故又称粘附细胞(adherent cell)。 (一)单核吞噬细胞的来源和主要特征 单核吞噬细胞由骨髓干细胞衍生而来。骨髓中的髓样干细胞受骨髓微环境的作用发育成前单核细胞。前单核细胞在单核细胞诱生因子剌激下,发育成单核细胞,并不断进入血流。单核细胞在血液中仅存留数小时至数日,即移行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为M。定居在组织中的Mf一般不再返回血流,它们可在组织间隙中自由移动成为游动的M,或在组织中成为固定的M。不同器官组织中的M其名称各异,如枯否细胞(肝脏组织)、小胶质细胞(脑)、肺泡巨噬细胞、破骨细胞(骨组织)等(表8-3)。M的寿命长达数月以上,其形态较大,表面皱褶多,内含溶酶体,具有粘附能力及强大的吞噬能力。正常组织中的单核吞噬细胞组织部位细胞名称骨髓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骨髓和血液单核细胞 各种组织巨噬细胞:组织细胞(结缔组织)、枯否(Kupffer)细胞(肝)、破骨细胞(骨)、肺泡巨噬细胞(肺)、游走及固定巨噬细胞(淋巴结)、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游走及固定巨噬细胞(脾)、固定巨噬细胞(骨髓)、腹腔巨噬细胞(腹膜腔)、胸腔巨噬细胞(胸膜腔)、组织细胞(皮肤)、滑膜A型细胞(关节)(教案续页)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二)M主要生物学功能体内M一般处于静止状态。病原体或细胞因子等可激活M,并使Mf功能明显增强。Mf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 1吞噬杀伤作用 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和杀伤能力,是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的重要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可作为效应细胞直接消除各种异物,杀伤肿瘤细胞和胞内寄生的病原体。 2抗原提呈作用 M是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可参与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并激发免疫应答。(见第九章) 3免疫调节 M通过提呈抗原、产生和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IL-1、IL-3、IL-6、TNF-、IFN-、IFN-等)、某些神经肽(-内啡呔)及激素(ACTH)等,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抑制性M能分泌PGE,从而抑制免疫应答。 此外,M还具有致炎症、调节生血、止血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等生理作用。第二节、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大类重要的专职APC,其细胞膜向外伸展出形成许多树状突起,可通过胞饮作用摄取抗原异物,或通过其树突捕获和滞留抗原异物。体内DC的数量较少,但分布很广,其抗原递呈能力远强于M、B细胞等其它抗原提呈细胞。 (一)DC来源、分化与发育 1DC的来源 DC主要来源于骨髓和脐血中CD34+造血祖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包括细胞因子作用)中,不同分化阶段的淋巴系干细胞、髓系干细胞、单核细胞前体和胸腺细胞前体等可分别分化发育成各种类型的DC,并定居于机体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例如:淋巴系来源的DC最后发育成为淋巴DC和胸腺DC;体外用GM-CSF、TNF-或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刺激祖细胞后,可使之转换为DC,这是体外获取DC的主要来源。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属于血源性,某些单个核细胞在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变为DC。另外,某些非髓源和血源性的DC(如滤泡树突状细胞)可能来源于间质。 2DC的分化与发育 DC由不成熟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的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同时伴有DC表面标志及功能的改变。 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程的重要因素。参与DC个体发育起始阶段的细胞因子种类很多,包括促进DC分化的GM-CSF、TNF-,以及辅助(教案续页)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DC成熟的IL-1、IL-6和IL-12等。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所表达粘附分子的影响。 来源于骨髓的DC前体经血循环进入非淋巴组织,分化为非成熟的DC,定居于上皮组织、胃肠道、生殖和泌尿管道、气道以及肝、心、肾等实质脏器的间质。这种非成熟的DC具有很强的摄取、处理和加工抗原的能力,但其提呈抗原的能力很弱。在微环境中炎性因子(如TNF-、IL -1)和抗原物质刺激下,DC逐渐成熟,并通过输出淋巴管和/或血循环进入局部淋巴结。在DC成熟过程中,其功能发生变化,即捕获和处理抗原的能力逐渐降低,但提呈抗原的能力则明显增强,表现为协同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增高,产生IL-1等细胞因子的能力增强。 DC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具有特殊的迁移能力,其摄取抗原或受到炎性刺激后可以成熟,然后从非淋巴组织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从而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因此,DC体内迁移是其分化成熟和实现其抗原提呈功能所必需。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 细胞是不同于T、B细胞的第三类淋巴细胞,它们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在其胞浆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伤某些靶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以及机体某些正常细胞。因此,NK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功能。此外,NK细胞亦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一)来源及分化 NK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其发育、成熟过程依赖骨髓微环境,而不依赖于胸腺。人类和小鼠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在淋巴结以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少量NK细胞存在。人外周血NK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7。NK细胞的属性尚未完全清楚,其许多特性与T细胞相似,例如:部分NK细胞为CD2、CD3、CD8阳性;表达IL-2R,在IL-2刺激下可增殖;活化的NK细胞可产生IFN-;表达FcgR等。(二)生物学特征人和小鼠、大鼠的NK细胞主要属于细胞体积较大的淋巴细胞群体,其直径约1016m,形态上具有异质性,是不均一的细胞群体。NK细胞表达不同的表面标志,但多为与其他免疫细胞所共有。目前临床将CD3-、CD56+、CD57+、CD16+淋巴样细胞认定为NK细胞,该类细胞具有典型的(教案续页)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NK样活性。(三)NK细胞识别靶细胞的受体NK细胞可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突变的肿瘤细胞,而对宿主正常组织细胞一般无胞毒作用,即具有识别正常自身组织细胞和体内异常组织细胞的能力。近年发现,NK细胞表面具有两类受体:一类是可激发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称为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ory receptor,KAR);另一类是能够抑制NK细胞杀伤作用的受体,称为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 1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NKR-P1是人类NK细胞表面的KAR,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为型跨膜糖蛋白。其胞膜外C型凝集素区域含有糖类蛋白识别受体,它们与巨噬细胞表面糖类识别受体类似,能广泛识别并结合分布于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NKR-P1分子胞浆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可介导活化信号的传递。当NKR-P1与相应糖类配体结合后,可通过胞浆内ITAM激活信号途径,使NK细胞活化并产生杀伤作用。此ITAM激活信号途径可被NK细胞表面KIR所产生的抑制信号阻断。2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人NK细胞KIR可按其分子特征被分为两类,即:属Ig超家族成员的P58和P70,其胞浆内含有ITIM;属C型凝集素家族成员的CD49/NKG2A复合体,其中CD49亦为膜蛋白,与C型凝集素同源,但其胞浆区内缺乏信号传递装置;NKG2A为跨膜蛋白,胞膜外区含C型凝集素结构,胞浆内区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ITIM)。上述两类KIR均可识别自身组织细胞表面MHC-类分子,并通过胞浆内ITIM启动并传递抑制信号,阻断NK细胞活化,使之丧失杀伤活性。(四)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引起靶细胞溶解;通过Fas/FasL途径引起靶细胞凋亡;释放细胞因子,如NK细胞毒因子和TNF等,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杀伤靶细胞;NK细胞表达Fc受体,可通过ADCC杀伤相应靶细胞。NK细胞通过其胞毒作用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此(教案续页)基 本 内 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外,NK细胞亦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NK1.1+T细胞 是近年来发现的另一类T细胞,表达NK细胞表面分子NK1.1和TCR-CD3复合物,故称为NK1.1+T细胞或 NK1.1+CD4+T细胞,其识别抗原不受MHC限制。人类NK1.1+T细胞主要识别有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抗原。NK1.1+T细胞被激活后分泌大量IL-4,在Th0向Th2分化以及IgE类别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节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教案末页)小 结学习本章应掌握:吞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NK细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础拼音试题及答案
- 门窗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临床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含答案)
- 树洞秘密课件
- 数字化物流商业运营 习题答案-模块2
- 2025年夹具厂家供货合同范文大全
- 2025年材料员网络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安全应急知识培训中心课件
- 北京医院看病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四川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业务拓展员岗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 2025年成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南
- 《幼儿园工作规程》知识测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材料管理岗位考试题库
- 年级主任职责详解及管理要点
- 储能项目投资测算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5秋】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大单元设计》课件
- 2025年长沙中考化学试卷真题解读及复习备考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