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新风系统详述.docx_第1页
负压式新风系统详述.docx_第2页
负压式新风系统详述.docx_第3页
负压式新风系统详述.docx_第4页
负压式新风系统详述.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什么是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就是能科学定义和组织室内空气流动路径,使室外的空气经过滤后源源不断送入室内,污浊的空气有组织地及时地排到室外的不间断置换循环的控制系统。 二、新风系统的常见类型单向流(半机械式)1、负压式 集中式 分户式 2、正压式 双向流(全机械式)1、普通双向流 2、热交换双向流 3、壁挂式三、什么是负压式新风系统负压式新风系统是由排风主机、进风机装置,排风装置、过滤装置、安装辅料和控制装置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强制排风,自然进风”,即排风主机将室内污浊空气经排风装置排向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同时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室外空气通过安装在各功能区的进风装置过滤后变成新鲜洁净的空气进入室内,从而使室内外空气得到有效循环四、负压式新风系统的原理图五、负压式新风系统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欧洲,当时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建筑物的气密性大大提高,而由此带来室内通风率不足,室内空气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一些人出现头痛、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致病建筑综合症”的状况在很多欧洲国家不断发生,1968年,欧洲率先提出现代室内新风概念,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新的通风换气形式来改善人们迫在眉睫的健康忧患。于是,在经济、科技发达又注重生活品质的欧洲就出现了住宅微循环空气置换系统,简称VMC,也就是通称的中央新风系统。 它是持续而且能控制通风路径的通风方式,通过性能良好的风机和气流控制系统,使新风的更换完全得到控制,这种技术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甚微。在欧洲,中央新风已广泛使用了50多年,在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法国、瑞典等,中央新风系统已经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已是建筑的标准配置。在欧洲已有90%以上的家庭安装了中央新风系统。 其中负压式的新风系统已经成为欧洲建筑中新风系统最常见的形式,事实也证明了微负压的环境是人类居住最舒适的环境!在中国,随着国家建筑节能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在人们强调室内装饰设计高档化、材料人工化、物品多元化的同时,住房的密封性也随之越来越好,但许多房屋由于户型和层高问题,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空气的基本需求,那么安装一个新风系统就很有必要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许多社区在建房时都加入了新风系统,在保证住宅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21世纪的中国人,在非典、流脑等疾病的流行后,越来越开始关注健康、关注环保、关注空气质量 。2004年,沿用了30多年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废止了,替之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最低新风量”的要求首次在国家强制性规范中以强制性条文出现,要求“必须严格执行”。 新风系统成为第八届住博会“明日之家” 十大新技术之。 2011年国家提出PM2.5的空气质量标准,加上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谈霾色变,各种空气净化器开始脱销,2014年中央新风系统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中国市场的新风产品品类繁多,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将新风作为新的卖点,却又不想增加过多的成本,所以负压式的新风系统成为各大地产商的首选。 负压式新风系统在未来会成为建筑标准,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欧洲这种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六、负压式新风系统的适用性负压式新风系统是单向流新风系统的一种,与正压式新风系统相对应,因其进风无管道,非常适合于对吊顶层高有限制的高层建筑,其造价相对于双向流新风系统、全热交换新风系统、显热交换新风系统而言比较经济。该系统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型办公室、医院的病房,宾馆客房等区域七、负压式新风系统优缺点1、通风不足的不良现象 对人体而言 即时影响:处于高浓度空气污染物的房间内,会令人眼、鼻、喉有强烈的不适感觉,并伴有头痛、头晕及疲劳等症状。 慢性影响:长时间接触空气污染物或多次接触室内空气污染物会直接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甚至癌症。长期缺氧对身体的伤害极大。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温伯格医生曾经提出一个正常细胞与癌症的最大差异点在于:正常细胞需要充足的氧才能生存;而癌细胞却讨厌氧,只有氧气不足,亦即血中氧浓度太低,或自由基浓度太高时,才会分裂与蔓延。简单地说,在氧充足的环境中,癌细胞会变得死气沉沉,正常细胞则生气勃勃。故心脏因血流充足而极少患癌,但被乌烟瘴气侵蚀的肺、或被毒素污染的肝,因血氧饱和度低,患癌几率将大大增加。对室内环境而言 墙体霉变,装饰物脱离; 异味弥漫,病菌滋生; 装饰材料损坏,家具变形; 影响建筑寿命。2、 负压式是新风系统的的优势1) 只有排风有动力,节能环保2) 管道集中在卫生间或厨房的吊顶内,占据空间小,对室内是否吊顶做要求3) 进风没有管道,避免了冷热交替产生的霉菌,即管道产生的二次污染4) 低进高排,对于比较短小的房间,空气循环更充分,不易出现空气短路或空气死角5) 避免家具发霉,保护建筑墙体6) 有组织的进排风,通风换气效果佳7) 部分负压式新风系统的过滤可以过滤pm2.58) 过滤装置更换简单,方便3、负压式新风系统的缺点1)对房屋密闭性要求较高八、负压式新风系统设计原则1、住宅通风规范1)欧洲:每 2 小时空气全部更换一次 2)中国:每人每小时新风需求量30m3 2、风量计算公式排风量计算公式: 1)所需排风量=房屋面积净层高每小时换气次数(家庭住宅)2)所需排风量=室内人数30m/h (工程类)新风量计算公式 1)新风量=80%排风量 2)新风量=排风量 计算送、排风口数量 1)排风口数量= 排风量/每个排风口平均风量 2)进风口数量= 新风量/每个进风口平均风量3、设计原则 1)一般污浊空气从浴室、卫生间及厨房排出,而新鲜空气则从起居室、卧室等区域送入2)按国家通风规范,每人每小时必须保证30立方米。 3)保证新风的连续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 九、负压式新风系统安装方式1、排风主机,主机一般放置卫生间、厨房或室外等远离生活区域的地方2、管道一般布置在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吊顶内,管路排布尽量平直,减少阻力3、住宅进风口安装在窗户下方,离地约50公分,布置在室内人体最需要的区域(如客厅、卧室、书房等),与排风口成对角线布置,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气流组织流向,避开人体(床体)头部区,与中央空调回风口保持一定距离; 4、排风口主要布置在室内空气较为污浊的区域(如卫生间、衣帽间等),其次是过廊、餐厅等区域什么是智能新风系统?1、 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1) 室内污染五大主要杀手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序号 类别 参 数 单 位 标 准 值 备 注 1 物理性 温度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0.2 冬季采暖 4 新风量m3/h30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m3 0.5 1h均值 6 二氧化氮NO2 mg/m3 0.24 1h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m3 10 1h均值 8 二氧化碳CO2 % 0.10 日均值 9 氨NH3mg/m30.201h均值10 臭氧O3 mg/m3 0.16 1h均值 11 甲醛HCHOmg/m30.101h均值12 苯C6H6mg/m30.111h均值13 甲苯C7H8 mg/m3 0.20 1h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m3 0.20 1h均值 15 苯并a芘B(a)P ng/m3 1.0 日平均值 16 可吸入颗粒PM10mg/m30.15日平均值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mg/m30.608h均值18 生物性 细菌总数 cfu/m3 2500 依据仪器定 19放射性氡222RnBq/m3400年平均值(行动水平)2、室外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1)pm2.5的定义 PM2.5即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 室内pm2.5的来源 建筑装饰材料:石料、水泥、木制品、绝缘材料、阻燃材料、油漆 电器设备:电视、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等 日常生活:人体代谢活动、动植物生理活动、吸烟、空气清新剂、化妆品3) 室外pm2.5的来源 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 植物花粉 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裸露的煤原大火 燃料燃烧: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工、纺织印染、供热、烹调排放的烟尘 汽车尾气:各种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尾气4) pm2.5的国家标准2、 什么是新风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