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化美文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docx_第1页
初中语文文化美文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docx_第2页
初中语文文化美文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在遗嘱中,他吩咐家人:不留骨灰不搞仪式,“我是普通画人就普通离去。”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无论身处什么年代,他的漫画几乎从不歌功颂德,而是执著于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揭露。作为一个有着独立风骨的知识分子,对任何一个时期,他都怀有同样的警惕,都持有平民的立场和批判的眼光。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他的勇敢和正直令人钦佩。出身漫画世家的“小人物”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丁悚有一批当时漫画界和其他艺术界的朋友,如张光宇、一叶浅予等,彼此来往频繁。然而鼎鼎大名的漫画家父亲并没有教他画画,甚至不愿意儿子今后走他的路,但丁聪自己却喜欢上了这门艺术。有一天,十六七岁的丁聪忽然把自己画的京剧速写拿出来给前辈们看,满堂俱惊,父亲遂不再阻拦他学画。从上中学开始,丁聪便不停地画漫画,向报刊投稿,发表了不少作品。1935年,中学毕业的丁聪,为补贴家用,开始了编电影画报的生涯,不久,经过黄苗子的介绍到当时颇有影响的画刊良友当美术编辑。当时,对丁聪的生活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张光宇、叶浅予。他们的画,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态,这让丁聪触动很深,也影响着他后来那种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一次,丁聪画了一幅漫画要发表,报馆让他署个名字,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七七”事变后,丁聪的漫画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改变了丁聪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这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条红线,从此一直贯穿于丁聪的作品之中。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1937年上海沦陷后,丁聪来到香港,协助叶浅予编辑日寇暴行实录,和马国亮创编大型邮报大地,宣传抗日英雄事迹,直到1941年香港沦陷才停刊。在香港的4年中,丁聪除编画报外,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星岛晚报上画过100期连载的4幅漫画小朱从军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商报上发表了20幅描写司机的公路依然伸展着等高质量作品,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旅港剧人协会”,做了大量的舞台设计工作。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在广东党组织的协助下辗转来到重庆,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这一时期,丁聪创作丰富,社会活动频繁。先后举办过“香港在受难”画展,与廖冰兄等10人举办过漫画联展,又负责了北京人、家、雾重庆等剧的舞台美术设计。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彩墨画花街,受到徐悲鸿的高度评价,创作的24幅鲁迅阿Q正传木刻插图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被认为是经典之作;反映大后方抗战悲惨生活的现象图为中外多家报纸杂志转载,蜚声欧亚。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来,便遭到国民党雇佣流氓的撕毁。他也因此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红色年代的资深“运动员”1949年年初,丁聪被任命为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大鸣大放中,丁聪对“外行领导内行”提出的批评,连同筹办万象的构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状。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聪和黄苗子等乘上一列开往东北的火车,去了北大荒850农场云山畜牧场劳动改造。在北大荒,漫画家小丁成了猪倌,也扫厕所,男厕所女厕所一个人包。丁聪什么活儿都干过,只有一样不许他干:画画。丁聪“贼心不死”,“不让我画我偷着画”。他偷偷地从家里带来一卷日本宣纸,空闲时,他就偷偷画工地上的劳动景象和人物,还画下了听北京的声音等作品,这些珍贵的作品至今都保存了下来。丁聪说,正是这些画,帮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使他恢复了自信和乐观。后来,丁聪被调到北大荒文艺当编辑,让他画插图却不给分文,也不让署名,这一切都未使他感到不公平,因为只要允许他拿画笔,他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冷眼热肠的丁聪画了一辈子漫画,多为讽刺漫画,“骂”得入木三分,但丁聪为人却很和善。运动中,有人让丁聪揭发好友黄苗子,他不干,结果被关在黑屋子里写材料。最后,丁聪只好说:“黄苗子这人真不好,干反革命的事一桩都不告诉我,要不我也可以讲一讲嘛。”迎接他的是一顿狠打,他却反而笑了,“我就是天真,相信事情最后会水落石出,也相信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活了下来,我也很直率,在背后揭露朋友的事我是不干的,自己的事可以承担下来,但是让我坑害别人却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能胡说八道。”吴祖光也“反革命”了,又和丁聪一起是所谓“二流堂”的骨干分子,自然又得丁聪“揭发”。实在没啥可揭发的,丁聪只好老老实实地说:“吴祖光确实和我是老朋友,我了解他。我俩在上海一起主编过清明月刊。他不该在刊物上发表一些进步人士的文章,他也不该不先弄清自己姓啥、为老几,就给当时的地下党夏衍等人借我们的编辑部多次秘密开会。此人脑袋可灵了,文章写得漂亮,出手又快。当然毛病也有,比如才高八斗,难免会有几分傲气”结果,又挨了一顿打。岁月难掩的赤子之心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幽默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三中全会到80年代的一段时期,是丁聪认为最开放的时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对社会不良现象的讽刺,实际上对政府是有好处的。英美都没有限制,法治国家,什么题材都可以。”身为丁聪右派时的“难友”、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曾作打油诗一首:“丁侯作画不糊涂,笔底才情敌万夫。今日语言无禁忌,只缘身畔无仙姑。”丁聪认为,漫画若离开现实,就不成其为漫画。2000年,他在一次采访中说,“画漫画的人总是喜欢找问题,见到坏人、坏事、坏风气就想讽刺讽刺,不讽刺就着急我有一句话,叫做:愿听逆耳之言,不做违心之事。”“小丁”一辈子都是笑呵呵的,一副天真孩童的形象。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爱憎分明,用漫画把对社会和现实的讽刺和鞭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我画的都是老百姓想的事情,老百姓通得过的,我才画。虽说我为这个吃过不少苦头,可我总觉得我没做过坏事,对得起良心了。这也叫贼心不死吧?”冲破父亲阻拦、画了一辈子漫画的丁聪,最终却选择了和父亲一样的态度,坚决不让后代学画。理由?“太危险!”百年丁家漫画,就此中断。30年来,丁聪已连续出版了40多本漫画集,可谓高龄高产!但越到晚年,精力、反应大不如前。有时他也常常为画不出画或画不好画而苦恼。他自嘲他画画“就像妇女难产一样,痛苦几天几夜,终于生出来,大舒一口气。即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