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象学思潮 现象学phenomenology 第一节 现象学概况一 作为学院派的现象学与现象学理论的非学院化1 作为学院派哲学的现象学哲学家的哲学2 现象学理论的非学院化现象学运动二 现象学的由来1 现象概念 phenomenon知觉的直接对象经验的一般2 现象学定义 先验的心理科学 第一哲学 现象学并不纯是研究客体的科学 也不纯是研究主体的科学 而是研究 经验 的科学 现象学不会只注重经验中的客体或经验中的主体 因此 现象学研究的是意识的意向性活动 consciousnessasintentional 意识向客体的投射 意识通过意向性活动而构成的世界 美 詹姆斯 艾迪 什么是现象学 序言 审美经验现象学 P2 美国 斯通普夫 菲泽 西方哲学史 654 现象学将所谓事物的客观性撇在一边 而是建议我们从我们人类自身的经验中更主观地探讨现象 存在主义采用现象学的主观的方法 并进一步发展了人的经验的实践问题 如选择和个人承担义务的问题 三 现象学产生的背景 1 自然科学的危机 物理学革命 范式革命 思想革命科学失去基础见物不见人物质唯一单向度世界2 社会危机 信仰破灭 人生价值虚无3 哲学危机传统哲学的覆灭非理性主义的兴起礼坏乐崩 4 胡塞尔的努力与贡献 我们时代的真正的唯一有意义的斗争 是在已经崩溃的人性和尚有根基并为保持这种根基 或为新的根基而奋斗的人性之间的斗争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商务2001P25要通过找到可靠的 普遍的 永恒的东西 来给文明重新奠定基础 他的哲学产生于他的这样一种牢固的信念 西方文化丧失了它真正的方向和目的 而他将自己的终生目标确立为 拯救人类的理性 美国 斯通普夫 菲泽 西方哲学史 658 科学的基础 纯粹逻辑是理想规律和理论的系统科学 它纯粹以理想的含义范畴的意义为基础 即以基本的概念为基础 它们是一切科学的共同财富 在此意义上纯粹逻辑是理想的 可能性之条件 的科学 是一般科学的科学 或概念理论理想构造的科学 四 现象学的发展及影响 1 现象学理论思潮的兴起2 现象学运动的世纪进军胡塞尔海德格尔舍勒萨特列维纳斯梅洛 庞蒂伽达黙尔利科3 哲学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无定形的复杂的现象领域 斯皮格伯格 现象学运动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 一 胡塞尔生平 EdmundHusserl1859 1938 犹太血统的德国哲学家 生于奥匈帝国的普热斯尼察 现在捷克 就读于莱比锡大学 柏林大学 维也纳大学和哈列大学 师从魏尔斯特拉斯 泡尔生和布伦坦诺 任教于哈列大学 哥廷根大学与弗赖堡大学 二 胡塞尔思想发展分期 1 前现象学时期 1900年前或1894年前 算术哲学 2 现象学前期 1901 1913或1907 逻辑研究 3 现象学后期 1913或1907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先验现象学时期 一 反对心理主义和 自然的心态 1 心理主义 将视逻辑规律为心理规律心理规律是经验科学的规律 由事实观察归纳而来 逻辑规律是 先天规范科学 的规律 由演绎而成2 自然的心态 注重客体 忽视主体 视对象为客观物 自然而然被赋予给我们3 主张 哲学的心态 1 主客并重 2 认识之谜 认识之谜 认识的可能性 1 意识之外 是否存在着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作为自在之物的对象 2 意识和这种自在之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本体 但意识为何能超越自身而达到对象 3 我们何从知道 我们的认识所描述的事物状态与事物本身相吻合 思存同一性问题 纳须弥于芥子 至于由感官所发生的那些印象 据我看来 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 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实地断定 那些印象还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 还是心灵的创造能力的产生的 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 休谟 人性论 P101 二 现象和 面向事物本身 1 现象定义 经验的一般 意识 常项 1 现象即本质本质不在现象之外而在现象之中 2 现象是被直观到的非感性的思维直观 立方体之例 2 面向事物本身 Tothethings直面事实就事论事 三 现象学的还原 1 现象的还原 悬置epoche 源于古希腊皮浪中止判断shelve搁置御批 知道了 加括弧 加括号 存在的加括号 关于存在的判断历史的加括号 历史知识 2 本质的还原essencereduction 自由想象的变更本质的直观eidetischenvariation 看 直观而知intueri 拉丁 去看而不是去猜测 用对事实状态的贴近描述从事实状态回到它的本质结构 是描述意识行为及其对象的本质一般性 数学家对理想几何学对象的想象 直观 从具体对象的各种变异中得到不变的常态 立方体 人的本质 哺乳动物 狗 猪 猿 杂食动物 鳮 熊发音动物 黄鹂 百灵 劳动动物思维动物人社会动物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具体之所以具体 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 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 表现为结果 而不是表现为起点 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 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在第一条道路上 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 在第二条道路上 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因而黑格尔陷入幻觉 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 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 其实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选集V2 214 因而黑格尔陷入幻觉 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 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结果 其实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选集V2 214 青原惟信语录 吉洲青原惟信禅师 上堂曰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 有个入处 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 而今有个休歇处 依前见山只是山 见水只是水 大众 这三般见解 是同是别 有人缁素得出 许汝亲见老僧 五灯会元 卷十七1135 3 先验的还原transcendentalreduction 把内在与超越还原为先验意识和先验主体现象学的剩余phenomenologicalresiduum 自我 我思 我思对象先验的自我transcendentalego 用无中介的直观取代概念的推论和玄虚的思辨 悬置各种成见和前概念 追求绝对公正的中性观察和直观描述 是胡塞尔自始至终的根本立场 四 意向性理论 这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理论 胡 意向性表明了意识的基本性质 全部现象学的问题 都与这密切相关 意向性 intentional 源于拉丁文intendere 意为 指向 对准 即意识对某物的指向性 意向性是 心理现象赖以区别物理现象的最首要和最根本的特征 心理现象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心理现象是在意向中的存在 心理现象总是指向某一对象 每一个心理对象都以不尽相同的方式包含着作为其自身内部对象的某物 在某一表象中某物被呈现着 在一个判断中某物被肯定着或否定着 在爱中某物被爱着 在恨中某物被恨着 在欲望中某物被欲望着 诸如此类 1 意向性的基本结构 Noesis Noema意向行为 意向活动 意向对象 意向内容 意向相关物 2 意向性基本结构的关系 1 意向行为决定意向对象的存在 没有意向行为就没有意向对象 一定的意向行为必然伴随相应的意向对象的呈现 2 一定的意向对象意味着意向行为的被给予 意向对象必定依赖意向活动而存在 是意向活动的 意识相关物 3 意向行为的结构由意义授予 意义实现构成意义授予类似无质料的形式 意义实现相当于无形式的质料前者抽象而后者具体 两者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即意向的本质 4 意向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意向对象包括实在内容和意向内容狭义的意向对象是意向内容即意义实在内容包括意识活动和感觉材料意向内容包括意识对象及其被给予的方式 5 意向性结构是动态结构式 两者都可以运动变化 意向性结构意向行为 意向对象 1 意义授予2 意义实现 1 广义 实在内容 1 意识活动 2 感觉材料意向内容2 狭义 意向内容 1 意向对象 2 被给予方式 如果纯粹意识是一座灯塔 先验自我就是光源 意向性则是耀眼的光束 而光芒四射的范围就是意识对象的领域 传统西方哲学以主体和客体的划分 而求两者如何统一 从而构成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 胡塞尔现象学的新方法使人们有可能直接看清人的认识和经历的结构本身 使人可以从主客二分的传统认识论立场上解放出来 3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 从 逻辑研究 到 现象学的观念 笛卡尔的沉思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强调意向活动的积极意义 a 意向活动解释对象b 意向活动统一对象c 意向活动丰富对象在直观上d 意向活动构成对象前期指非现实对象 后期则包括现实对象 境由心造 万法唯心 胡塞尔并不认为心外无物 但他更关心的是使一切事物 实际存在或不存在 得以向我们呈现的意识 客观存在的事物 以某种形式在我们意识中出现 否则只能是 绝对的无 即使如此 它也是我们的意向对象 想象或名称 意向性理论实质是一种意识理论张汝伦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P256 离开了物质 就没有世界 离开了意识 世界的一切就无从谈起 五 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 一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交互主体性1 从 先验自我论 到 先验社会性 在 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 完成的只是 纯粹意识单子 及其构造的世界 单个的意识及其相关物 这一先验现象学只是 先验自我论 只是最底层的先验现象学 而不是完整的先验现象学 一门完整的先验现象学显然还包含着由先验唯我论通向先验主体间性的进一步途径 2 主体间性所涉及的问题 它并非传统认识论问题 我作为一个主体是否及为何能够认识客体 它超越了主客体理论 不将它人当客体 1 我作为主体是否以及为何能够认识另一个主体 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如何对我成为有效的事实 2 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问题 A 为何有些东西对我有效而对大家 你 他 无效 因而被认为是 主观的 B 为何有些东西对我有效而且对大家有效 因而被认为是 客观的 世界是对组成共同体的每个个人显现的 Anintersubjectivitycommunityofindividuals世界也是在这个共同体内被构成的 个人的自我是体现在这个主体间性中的 二 生活世界LebensweltLife world 出于上述目的 胡想将先验自我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以对抗 科学世界 并要求返回到 生活世界 1 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世界 是我们原始的感性世界和我们的文化 历史世界的复合体 2 生活世界优于科学世界 科学描述的自然世界 A 生活世界在历史上先于科学世界B 生活世界是普遍给予的而科学世界则不然 并非所有文化和民族都有近代科学描述的自然世界 C 创造秩序上的优先性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 科学世界是对生活世界抽象归纳的高层建构 3 生活世界的内容 水平域 视域 Horizon 意识流 无时间的 永恒不变的绝对 而是历史的意向性的发生 生命和创造 意向生命的时间就是历史 当下的生命体验的意义来自一个普遍的境域 这就是生活世界 4 生活世界现象学 A 欧洲文明是哲学文明 科学文化 科学危机是生活危机 生活意义的丧失 其具体表现是自然主义和历史主义 自然主义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待一切 包括人的生命 历史主义用偶然的世界观将一切有永久价值的东西相对化 B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脱节 是从伽利略将自然数学化开始 其中笛卡尔发明的解析几何使几何学算术化 促进了世界数学化 C 将生活世界作为哲学问题研究 必须将客观的科学和自然的生活态度悬置起来 最终还原到先验的自我即人类的自我 六 胡塞尔现象学简评 1 意向性理论标志西方哲学的意识研究的实体观的消解 胡塞尔是第一个将意识看作行动序列而非实体的人 倪梁康译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商务99P98 2 意向性理论标志着哲学研究的焦点转移由关注世界的实在问题向关注世界的意义问题转移 意向对象是否与实在对象相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意义 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 3 突破近代哲学实体性思维方式 克服主客对立的二元模式 将近代哲学意识的实体论改造为现象学的关系论 使实体思维转化为具体思维 4 缺陷 A 依然浓厚的认识论色彩 对意向性的研究仍在意识中进行B 将世界悬置化与先验化 实质取消了世界的存在 难以真正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和意义问题 日本学者鹫田清一在 梅洛 庞蒂 提到 胡塞尔尝怀着孤寂的心情回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纠纷中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与赔偿协议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安徽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练习(含答案详解)
- 体育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 《航空保险》课件
- 《电商直播》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45号钢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 肺部感染与抗生素使用课件
-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 设备拆装施工方案
- 矿山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图
- 2024-2030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重点调研及应用需求潜力分析报告
- 《第2课 多样的数据》参考课件1
- 院前急救技能大赛(驾驶员组)理论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