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_第1页
2019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_第2页
2019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_第3页
2019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_第4页
2019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My-name’s-Gina-Section-B(2a-2c)教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t1 My name is Gina备课班级Grade 7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Unit1 My name is Gina. Section B(2a-2c) 课时第五课时教学设计课 标要 求让学生学会询问他人的电话号码,了解朋友们的信息。教材及学情分 析本部分以学习数字入手,在会说的基础上进行听力练习,继而学会询问他人的电话号码,学会交朋友,了解朋友们的信息.通过阅读短文辨别英文中的姓氏与名字,了解中英文中姓名之间的区别。学生在小学已学过数字,对中英文姓名的差异颇感兴趣,可以抓住这个切点,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课时教学目标1) 能掌握以下单词:zero nine, telephone, number, phone, first name, last name, friend, middle school2) 能掌握以下句型: Whats your/his/her telephone number? Its Whats your first/last name? My first/last name isWhats his/her first/last name? His/Her first/last name is 3) 能辨别英文中的姓氏与名字,了解中英文中姓名之间的区别。重点让学生学会询问他人的电话号码,了解朋友们的信息。难点让学生学会询问他人的电话号码,了解朋友们的信息。教法学法指导1) 辨认英文姓氏与名字。2) 阅读短文及句子获取相关信息。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Step 1:Warming- up and revision1.Lead Ss review “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 忆旧引新教学过程 Step 2: Work on 2a:Step 3: Work on 2b 1.Ss read the messages and match them with the pictures.2.Check the answers.1.Ss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telephone numbers.2.Check the answers.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感知姓名的文化差异教学过程 Step 4: Work on 2c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板书设计Section B 2a-2c1.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2.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Its 281-9176. 3. first name 名字 last name姓氏 Whats your first/last name? My first/last name is 4. 2a: 1. F 3. L 4. F 5. F 7. L 8. L 9. L 10. F 5. 2b: 1. B 2. C 3. A Eric Brown; Gina Smith; Dale Miller; Zhang Mingming; Jenny Green; Mary Brown 2c: Eric Brown, 357-5689; Gina Smith, 232-4672; Dale Miller, 358-6344; Zhang Mingming, 929-3155; Jenny Green, 281-9176; Mary Brown, 257-8900 Friends: 1. Jenny Green; Gina Smith 2. Dale Miller; Eric Brown 3. Mary Brown; Zhang作业设计 1. Remember the numbers (zero nine). (必做题)2. Ask Ss to collect some numbers (car number, room number etc), asks them to read out. Then write them down on the workbook. (选做题)教学反思18愚公移山1作品简介列子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保存了寓言故事、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其作者列子,本名列御寇,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2文言文考点链接“其”的用法“其”是文言文中常用、中考常考的虚词之一,用法灵活多样,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1)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译为“他”“它”。如愚公移山中“惧其不已也”的“其”。用在名词之前,作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愚公移山中“帝感其诚”的“其”。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也可译作“其中的”。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的“其”。(2)语气词。“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如愚公移山中“其如土石何”的“其”。(3)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译为“如果”;表选择,译为“还是”。【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5)。01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始龀(chn)孀妻(shung)箕畚(bn)万仞(rn) 穷匮(ku) 亡以应(w)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2)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3)聚室而谋曰 室:家(4)杂然相许 杂然:皆,共同许:赞同(5)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丘:土山(7)荷担者三夫 三夫:三个人(8)叩石垦壤 叩:敲。这里是凿的意思(9)始一反焉 始:才反:回(10)甚矣,汝之不惠 甚:太,过分(1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地面长的草木(12)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息:长叹(13)汝心之固 固:固执(1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15)何苦而不平 苦:愁,担心(16)操蛇之神闻之 操:持,拿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3)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1)以以残年余力(凭,靠)河曲智叟亡以应(用来)(2)焉且焉置土石(哪里)始一反焉(语气词)(3)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4)之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5)其其妻献疑曰(代指愚公)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6)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他们)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再增高,担心什么铲不平?6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寓言,选自列子集释,这则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2)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寒暑易节,始一反焉。02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四个方面?方七百里,高万仞:山的高和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缺乏劳动力;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工具简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遥远。9“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这一内容从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10“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不相同,“其妻”其实是支持愚公的,只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不足以“移山”,所以献疑。而智叟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才会嘲笑愚公。其实愚公不是真的愚,而智叟也不是真的智,两者相反。11文章描写智叟劝阻、神仙帮忙搬走大山,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何重要意义?文章描写智叟的劝阻和愚公的反驳是为了从侧面突出了愚公的目光长远;写神仙帮忙搬走大山,表现了愚公精神的感人,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12结合全文说说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13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03拓展阅读(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见课文愚公移山【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释】治:修建。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即簸箕,这里指用箕畚装土石(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没有(3)无地置土置:安放,放置(4)公遂止遂:于是,就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季节变换,才往返一次。(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损毁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16【甲】文中愚公和智叟对比,一个远见,一个平庸;愚公妻子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遗男(邻人/小孩)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17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愚公:抱负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主见,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遇难而退。(概括合理即可。)附【乙】文参考译文: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