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宋明理学一 儒学的危机1 魏晋南北朝时期 道教迅速传播 儒学发展出 现危机 佛教 唐宋 2 时期 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领域 二 程朱理学 1 代表人物 程颢 和 程颐 朱熹 2 内容 1 理 是世界的本原 他们所说的 理 就是以 三纲五常 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2 把握 理 的方法是 格物致知 3 在处理 天理 与 人欲 关系上主张 3 地位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朱熹编著的 四书章句集注 在元朝以来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三 陆王心学1 陆九渊 提出 心即理也 和 以求理 的方法 发明本心 2 王守仁 其思想核心是 强调自我的主 动作用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致良知 四 宋明理学的影响1 作为宋明儒学主流 在政治生活 文化教育和 方面影响深远 社会教化 2 理学注重气节 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现了人性的庄严 3 理学用 和名分等级维系专制统治 压抑 扼 杀人的自然欲求 具有消极性 三纲五常 1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 理 学的代表人物北宋 二程 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a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b 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c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 天理 就是 三纲五常 等伦理道德解析 理学的基本主张是万物皆源于 理 所谓 理 即指 三纲五常 等伦理道德 答案 d 2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 存天理 灭人欲 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 d 发明本心 解析 理学家强调当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 要 存天理 灭人欲 对妇女贞节的极端强调就由此而来 答案 a 3 朱熹说 天得之 理 而为天 地得之 理 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 之为五常 他主要是 a 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 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c 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 为了规范人际关系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 材料表明 朱熹认为所谓 理 就是儒家的三纲五常 这明显是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的伦理道德 答案 a 4 史学家张岱年称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 炬 其中的 良知 是指 a 内心世界c 社会规律 b 自然规律d 天的意志 解析 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 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 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答案 a 问题一 宋代理学兴起的社会原因及特点分别有哪些 引思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历代儒 学大师吸收各种思想而形成理学 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 显示 出儒家思想与时俱进 兼容开放的特点 问题详解 1 社会原因 1 两宋时期 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 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 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2 魏晋以来 儒 佛 道三家日趋融合 儒学吸收佛 道有益的成分 发展为更为理性化 思辨化的新儒学体系 3 宋代的 重文轻武 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 境 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2 特点 1 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2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带有明显的佛学 化的特点 1 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解析 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从元代以来就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答案 c 2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 在 这一时期 a 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 心学广泛传播c 以 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 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解析 两宋时期 儒学通过吸收佛道思想 完成了其思辨化的过程 形成了程朱理学 即以 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答案 c 问题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点 引思 魏晋南北朝以来 儒学出现危机 到宋明时期形成了理学 程朱理学讲究勤奋钻研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追求内心的反省 发明本心 问题详解 1 共同点 1 思想主张上 都承认 理 的存在 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都重视主观意志 强调自我修养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2 都是儒学的新发展 其实质都是以儒家纲常伦理来维护 专制统治 3 地位和影响上 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 都在政治生活 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不同点 1 对世界本质认识上 程朱理学认为 理 是世界本原 理 在 心 外 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 心 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理 在 心 中 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2 求知方法上 程朱理学主张 格物致知 而陆王心学 则主张 发明本心 致良知 3 理会得熟时 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 刑法 天文 地理 军旅 官职之类 都要理会 虽未能洞究其精微 然也 要识个规模大概 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 格物致知 c 知行合一 b 发明本心 d 致良知 解析 理学注重人身修养 格物致知 是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 使人明事理 材料中 理会 能使事物通透就是 格物致知 的范畴 而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 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 理 理 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答案 a 4 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 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 独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 你可以 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 存天理 灭人欲 d 因信称义 致良知 解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但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 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程朱理学主张把 天理 和 人欲 对立起来 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因此要 存天理 灭人欲 答案 c 教材p16思考题 参考答案 格物致知 思想的前提是 理 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 要把握 理 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 理 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 探求事物发生 发展的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 规律 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 认识的 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 理 或 真知 1 2010年浙江文综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 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 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下列各项中 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 点的是 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 抓住关键词 理学 支离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曾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 支离 说了很多 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 因此 他反对埋头书册 主张 发明本心 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由此可见 这里的 甲方代表人物 指陆九渊 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 格物致知 是朱熹的思想 知行合一 是王守仁的思想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即 天理 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 二程 的思想 排除a c d三项 答案 b 2 2010年辽宁 湖南 宁夏文综 王安石提出 形者 有 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 物也 d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 王安石的话表达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b c d三项都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 只有a项属于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内容 与唯物主义是对立的 答案 a 3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 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 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 本题考查理学与先秦 秦汉儒学的关系 a项是理学与先秦 秦汉儒学的共性 不属于创新 c项是指董仲舒的新儒学 d项不属于理学的 创新 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家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 答案 b 4 钱乘旦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 并有着辉煌的 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 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 内容丰富 探索世界本原 解析 由 丰富性与普遍性 可知理学博大精深 由 中国之外的夷务 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可知理学具有封闭性 b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中中国人不关心夷务的意思不符 c项太绝对 d项只能体现材料前一部分的意思 答案 b 一 单项选择题1 三国演义 和 水浒传 中体现的忠义思想 明显来 自儒家思想中的 a 仁政 学说c 宋明理学思想 b 天人感应 学说d 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和施耐庵的 水浒传 都创作于元末明初 二者都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 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和施耐庵必然要受当时主流思想理学的重大影响 答案 c 2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之一 宋朝的 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 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 程颐的是 a 为政以德 节用而爱人 b 施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c 心即礼也 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 a项为孔子的主张 b项为孟子的主张 c项为王守仁的主张 d项为 二程 的主张 答案 d 3 2011届广东高州长坡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下面是朱熹 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 这些题字反映了 儒家思想有注意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学 生个人品德的养成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 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 b c d 解析 儒家思想到宋代朱熹时期发展到理学阶段 理学注重人身修养 注重对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理学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 所以 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朱熹的题字不能简单地用伪善和欺骗性来评价 所以可以排除 项 答案 a 4 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这里的 天理 是指 a 天体运行法则b 社会发展规律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 天人感应 理论解析 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 天理 是指儒家所倡导的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答案 c 5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 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 种哲学吻合 a 孔孟之学b 老庄哲学c 程朱理学d 陆王心学解析 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求摆脱红尘麻烦 陆王心学也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 明理 的境界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 朋友指着山 中开花的树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 同我心有何相关 王守仁回答 你不来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 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二 朱熹说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程颐说 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王守仁对 花 与 人心 关系的解释 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 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处 3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 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 对此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解析 第 1 问解答的关键在于对 主观唯心主义 的理解 第 2 问程朱理学的 客观唯心主义 也承认 理 的存在 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第 3 问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高考的重点 此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基础知识 调动 运用掌握的教材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 反映了王守仁的唯心主义观点 核心 致良知 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 理 的存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器生产工人劳动合同
- 废料收购协议书
- 上市公司流通协议书转让
- 人员合作协议书
- 车辆故障应急处置措施完整版
- 破产财产协议书
- D打印行业技术规范与趋势
- 汽车品牌活动推广方案
-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协议书
- 银行的协议书存款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 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
- 关于农民工工资催付告知函
- 实验室搅拌器实验室搅拌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GB/T 6426-1999铁电陶瓷材料电滞回线的准静态测试方法
- 广西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髋关节解剖资料课件
- 高二物理课件:竞赛薄膜干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