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doc_第1页
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doc_第2页
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doc_第3页
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doc_第4页
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也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后 港 镇 小 学 王 少 芹“昨天我不是说过了吗?你怎么又错了?”“刚才我说了多少遍了,你带脑筋了吗?”“你怎么这么不认真啊,又错了”诸如此类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喋喋不休的唠叨,日复一日的的埋怨,的确,我们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近来我重温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一下恍然大悟,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也许正如华罗庚所说:只有哑巴才没说过错话,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的题,那么何况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呢?为什么他们没有权力犯错?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有谁真正关注过他们吗?有没有想过,也许错误的背后就是他们的一次思维的飞跃,一次灵感的凸显,只不过我们没有去发现罢了。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前不久,我有幸在南京参加“现代与经典”活动,聆听华应龙老师的报告课堂因融错而精彩,我又不得不再次反思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 “错”。 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出来的错误呢?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每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还在于于老师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参加了“第九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聆听了几位大师的精彩报告,并欣赏到他们独特的教学魅力,其中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24时记时法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片段一:师:猜一猜这是什么音乐?生:新闻联播。师:新闻联播几点看?生:7点看。(老师重复了两遍7点看,学生没反应过来)师;今天的新闻你看过了吗?(没有)为什么?(还没到晚上7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19时。师:你跟你爸爸妈妈都是这样说话的吗?17时来接我放学回家。生:不这样说,下午5点放学。思考:我也是利用了新闻联播的音乐让学生猜,然后说什么时候首播,学生说7时,我就跟着问了一句是早上7时吗?现在再来看看黄老师的设计,我觉得我自己过于急躁了,孩子肯定知道是晚上7时,但是通过孩子的嘴说出来和老师讲出来效果不一样,然后通过播放看显示屏得到19时,和我们说的晚上7时产生冲突,为什么会有两种记时法呢?引起学生往下探究的兴趣。教师要舍得让学生出错,要舍得留时间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老师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学画卷。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开启智慧,迈入知识的殿堂。 1、找准错误,寻找起点 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片断二:师: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你们自己探索,还是我和大家一起探索?生:我们自己探索。师:好,那老师提供一些素材给你们。8:10 10:25 14:00 16:40 22:00上午 8:10 上午10:25 下午 2:00 下午4:40 晚上10:00学生自主探索。师:你能给这两种记时法起个名字吗?生:上面的叫24时记时法,下面的叫12时记时法。师:那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区别呢?生:24时记时法不要叫上午、下午等这些词语,12时记时法要加这些词语。师:那你认为哪种记时法不容易混淆呢?生:12时记时法。(老师问了几遍,学生都回答是普通记时法)思考:学生的回答是跟他的生活经验有关,我们平时都有特定的生活环境,一般都习惯于说几时几时的,很少用24时记时法来表达,所以学生认为普通记时法不容易混淆也是理所当然的,这时通过老师的讲解,钟面的演示,学生对24时记时法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师:多亏了这个同学出的这个问题,要不然我们同学还不清楚这个关系呢。(掌声)思考: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个难点,这两者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本来就很模糊,我班好多同学就认为是凌晨的1时是一天的开始,老师借助学生的错误,通过线段图演示新一天的开始和前一天的结束是同一个时刻。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24时记时法的感知和体验。2、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三、诱“错”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我们要让“错误”美丽起来。只有在“出错”、“纠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活的,教学才是美的,教师也才是称职的。就像华应龙老师说的: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