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单元第16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课件 大纲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单元第16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课件 大纲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单元第16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课件 大纲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单元第16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课件 大纲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8单元第16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课件 大纲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第16讲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1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1905年8月由 华兴会 光复会在日本东京联合成立 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兴中会 2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 内容 民族主义 推翻 的封建统治 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 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 核定全国 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涨价归国有 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2 评价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人民要求 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清王朝 共和国 地价 民主革命 民族独立 没有明确提出 要求 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 内容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要不要改变封建 2 影响 使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 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 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 是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秋瑾 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孙中山 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 反帝 土地制度 黄兴 1 清政府的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1 为应付国内危机 1901年 清政府实行 新政 其内容有派遣留学生 奖励实业等 但它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编练新军 2 为遏制革命形势 清政府决定实行 预备立宪 1905年 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年 清政府下诏 预备仿行立宪 后来 颁布 仍规定皇权至上 1911年 清政府裁撤军机处 设立 被称为 皇族内阁 预备立宪 实际是一个骗局 钦定宪法大纲 责任内阁 2 辛亥革命的爆发 1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 金兆龙等发动武昌起义 2 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 国号为 3 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 全国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军政府 中华民国 1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 成立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 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 为主体的政府 革命派 3 措施 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对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 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在 中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告各友邦书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2 内容 规定了人民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确立了 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3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权分立 民主宪法 3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 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破坏 武昌起义后 由准备干涉中国革命到 严守中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向临时政府施加压力 2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912年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 就任临时大总统 北京 4 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 功绩 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 推翻了清王朝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翻了 洋人的朝廷 沉重打击了 的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教训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 帝国主义 解放运动 归纳概括 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 同盟会的成立 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 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 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 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轻巧识记 辛亥革命 1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2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五个 第一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辛亥革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对点训练1 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 这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 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 浙皖起义b 黄花岗起义c 萍浏醴起义d 镇南关起义 解析 选a 学生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 浙皖起义的领导者为秋瑾和徐锡麟 黄花岗起义的领导者为孙中山和黄兴 萍浏醴起义的领导者为刘道一 镇南关起义的领导者为孙中山和黄兴 归纳概括 革命派 清政府 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1 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 2 革命派 清政府 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 武昌起义爆发后 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列强由准备干涉中国革命到宣布 严守中立 在此伪装下 积极扶植袁世凯为其新的代理人和侵华工具 并帮助策划 南北和谈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帝国主义采取军事 外交手段 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袁世凯也逼迫清帝退位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袁世凯最终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对点训练2 2011年北京海淀检测 1911年的中国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 表现在 a 多数省份宣布反清独立b 清帝退位 清朝统治结束c 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d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解析 选a 此题可按时间加以排除 b d都发生于1912年 c是1919年 而只有a出现在1911年 故此题正确选项是a 归纳概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的主要原则 1 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3 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 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 体现出责任内阁的原则 对点训练3 2011年北京宣武高三质检 1912年3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受之者 增惭 施之者 失体 义无取焉 嗣后各官厅人员 相称咸以官职 本文旨在倡导 a 自由的观念b 平等的观念c 博爱的观念d 互助的观念解析 选b 民国时期关于官制称呼的变革 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和思想 一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二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1 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三民主义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要求 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2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 中国同盟会 组织涣散 派系复杂 3 革命党人在发动起义的过程中单纯依靠会党 新军 不注意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 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 4 武昌起义成功后拱手把湖北军政府的大权交给旧军官黎元洪和立宪党人 5 在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情况下 各省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 从而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 6 武昌起义后 在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的压力下 同意停战议和 7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在 告各友邦书 中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8 在帝国主义的压力下 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下 在袁世凯的欺骗下 革命党人被迫妥协退让 把政权交给了袁世凯 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辛亥革命10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2012年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00周年 百年历史风云 弹指一挥间 我们为何对100年前的这场革命念念不忘 因为它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 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不仅推翻了清政府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实现了近代 视角1追踪社会热点 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而且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得到了宣传和推广 从百年纪念这一热点切入 可对辛亥革命进行全面地考查 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 右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 葫芦尚未捺下 瓢儿又起来了 它表明 a 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 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 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 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解析 本题考查武昌起义前的革命形势 漫画中的 葫芦 喻指四川保路运动 瓢 喻指湖北武昌起义 它预示着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故a项符合漫画的主旨 漫画题目 葫芦尚未捺下 瓢儿又起来了 说明保路运动尚未被镇压下去 故b项错误 瓢儿又起来了 说明武昌起义已经爆发 c项中的 即将爆发 错误 故可排除c项 当时革命派的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 单靠革命党人的力量尚不足以推翻清政府 由此可排除d项 答案 a 尝试命题1 2011年浙江杭州高中第二次月考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 在中国发生了两场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 领导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b 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c 两者都建立了革命政党 创办了刊物d 革命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 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解析 选d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d为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 尝试命题21911年4月21日 中国海军巡洋舰 海圻 号出航 它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 并出访美国 古巴 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 a 大清王朝的龙旗b 中华民国的五色旗c 中华帝国的青天白日旗d 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解析 选b 13个月后应是1912年5月 上海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区 故应升中华民国五色旗 视角2多角度考查高频考点 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 国家譬如一只船 皇帝是一个舵工 官府是船上的水手 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 倘若舵工 水手不能办事 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 水手换了 另用一班人 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天赋人权b 主权在民c 君民共主d 民贵君轻 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特征 陈天华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由材料信息可知 陈天华认为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 皇帝和官员分别是为东家服务的舵工 水手 东家可以解雇舵工和水手 即百姓可以解雇皇帝和官员 因此可知陈天华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正确 尽管天赋人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但材料并未涉及 c项不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 皇帝 与 人民 的共主关系 d项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答案 b 尝试命题31912年 孙中山自豪地说 这是 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 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 变局 和 创举 指 a 辛亥革命的爆发b 清朝统治被推翻c 中华民国成立d 临时约法 颁布 解析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理解 变局 创举 的含义 应指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大事 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 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一次质变 而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 且仅是实现这一 变局 的过程而非结果 尝试命题4我国汉字博大精深 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 中国近代史上 国 字的传统写法是 国 但在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献中 国 字却少了一点 即 囯 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 国 写为 囻 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 故 国 不完整 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 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得到体现 c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 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被推翻 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解析 选b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扫荡了王朝秩序 冲击了旧纲常名教 但太平天国领导人并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 囯 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华民国并未取得民族独立 a不正确 辛亥革命后的 囻 体现的是 民 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民权思想的体现 而不是民生 视角3多层面史料研习 史料 研习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史料 文本 材料1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 异族残之 外邦逼之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殆不可以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积重难返者 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近时志士 舌敝唇枯 唯企强中国以此欧美 然而欧美强矣 其民实困 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 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 发达最先 睹其祸害于未萌 诚可举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材料2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为止 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 民国政府亦承认偿还之责 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家 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告各友邦书 1912年1月 信息 解读 1 材料1孙中山的这段话联系欧美各国的历史发展状况 阐述了中国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政治革命 是指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革命 指要解决中国的贫富分化问题 措施是 平均地权 2 材料2出自 告各友邦书 为中华民国成立之初颁布的正式文件 对于研究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史料 应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