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港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些变革意在()A强化血缘亲疏关系B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C构建官僚等级秩序D延续百家争鸣的影响3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4历史学家李怀孔指出:“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由材料可知元朝()A地方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原则B行省长官是由中央派遭官员担任C以山川地形来划分地方行政区域D吸取了汉唐省级行政区划的经验5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6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A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7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代有一条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的高官员选拔()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B注重出身和门第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8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9有学者指出: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然分析其常见的美德高行,不外乎是让爵(父有高爵兄让弟袭)、推财(兄弟分财推多取少)、借交报仇(友有仇怨许身代报)、清节(一介不取推财与人)等。与上述士人作为联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现象是()A佛道盛行B察举选官C儒学正统D刺史监察10有学者在论及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度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且其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材料所指制度应指()A世卿世禄制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六部制11古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往往设置机构或人员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官员一名让他“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这一官员是()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刺史D锦衣卫12有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的实施威胁了中央集权B行省设置主要偏重于其经济职能C行省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权力 D行省与中书省相互制衡以确保皇权独大13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统治范围B加强中央集权C密切经济交流D改革官吏制度14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统一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皇帝可直接章承六部职能B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C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D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15中国从两汉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职并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央监察机构统领,监督机构相对独立。这一特色()A有利于监察效能的发挥B改变了监察制度的初衷C削弱了地方官吏的行政权D导致了监察权力的滥用16明代史料记载:“内阁之职同于古相,所不同者,主票拟而不身其事。如(大学土)高拱之经掌吏部等,俱出拟启事,人而调旨。”这反映了()A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B内阁并不直接总政务大权C内阁已拥有对国是的部分决策权D六部演化为内阁的下属机构17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A人文思想严重缺失的蒙昧国情B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C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D商品经济十分落后的发展水平18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损失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A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B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C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D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19历史探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亦有别。下列探究步骤及论证方法相对严谨的是()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甲 观点:“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证据:伯里克利的言论 B 乙 观点:“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 证据:当时投票用过的陶片残片 C 丙 出示图片:十二铜表法模拟图 结论:世界第一部成文法诞生 D 丁 出示史料:比较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异同 结论: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0公元前342年罗马通过盖努西乌斯法,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又通过了波提利乌斯法案,禁止以人身抵债,废除了债务奴役。这表明罗马()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D注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21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A注重调解商业纠纷B重形式且程序繁琐C保留习惯法的痕迹D道德意识融入法律22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人口2万多人;而到1891年,有城镇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谢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阶级矛盾趋于缓和B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C议会改革势在必行D责任内阁制开始出现232016年7月13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走马上任,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任命,组建新政府。这反映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首相对国王负责B首相掌握了行政权力C议会对内阁负责D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24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A发展资本主义B实行民主共和C实行民主政治D实现自由平等25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产生于都铎王朝君权极为强大的时期,经历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完善、英国大革命时期的转折,最终在1695年,英国革命派永久性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了言论出版自由,这一举措产生的政治影响是()A提供了议会政治完善的条件B实现了英国社会的自由平等C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D最早确立了言论自由的观念26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A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B具有一定的伸缩性C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D缺乏应有的权威性27“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材料表明,美国()A司法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B司法权和行政权间的冲突C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28为了保护已有的利益,费城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不同的利益集团)必须建立一种高于各自利益的公共利益,并建立一种高于各自权威的公共权威来贯彻公共利益。由此,制宪会议的各州代表主张()A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B创造基于各自利益的绝对权威C建立地方服从中央的政体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29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30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说明此宪法()A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B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C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311871年宪法规定: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立法机构,统率帝国军队;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据此说明此时的德意志帝国()A内阁首相全面控制国家军队B正在努力构建民主共和制度C立法机构掌握国家实际权力D皇帝居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32俾斯麦曾说:“重视对于王朝的感情,把王朝的不可或缺当作联系手段,并以王朝名义来维持民族内的稳定,是帝国德意志人的特征。”这表明当时的德意志帝国()A君主制得到各阶层的拥护B权威政治有其法律合理性C继承了旧时专制主义传统D君主立宪制民主形同虚设二、材料阅读33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8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发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8分)34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政的迷人风彩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施的基础之上。” 整理自夏新华借鉴与移植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 材料二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7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出发,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对德国政治发展的这种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所谓统治阶级适时而进的“防御性”策略,是指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潮流和革命“威胁”面前,能够“先发制人”,主动顺应历史潮流和满足某些“革命”要求,进而达到驾驭时局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利益的目的。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解读材料,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及解析1_10 ACCA C DDCBC 11_20CCBDA BBCDB 21_32 DCCCA BBDBB DC 33【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4分)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4分)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4分)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6分)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