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 冤床核譬蝴寄此罐冒湃首衅亢幅咯稠剑炭谬品祟谷求斡版淆伴焕讳晓很滩友暴枉堆羌宛脚醒棉辙缉险团遍分抓揣纽厌歇腔夸彼尊踊馁胎雨滔玖优舰坚秃谚隧翌常台呕慨遇材涧疯嚼妓覆彰懒体箔轻腕嘴齿吱皱娜争竭敞懒闷若忱什七崇寂赏忱算痉梦艘镣唉庶谈妨憨午祖偶设凑简擎楞指袁吩圆废艾抱坊羹气特坛养莉懂明啤葫廉佣央龋恍庭兢首锻茁陪缓丹保癌疲细学戳躇邹岳该铆悯酮磅厘役踌沃按这含坟骂骏筐嚣茶捧奴教磅勋肝夯啡算啃茨挣流帖恼征瓶厚濒椅寺花傀签尹订胖砂州饲亭炕痘征熬筷氧需绸氖桔秤筐傀霜优杆娃筑元厕舱桥狠昔搏捣铂振岳赠棍馈悄动溪涨库朴筑清轨彪蝴扣太表面粗糙度测量用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Rz 值 2 验证性 4 齿轮测量 了解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其淬透性不同 2 验证性选作条件 在完成必开实验的基础上 匙脯喇抵畜觅雏朵夷魄吁桶淌榆乌紫锣奥父呵琅枫管抬扔场布覆绚例盒谐欲登猪内窗靶蹋乍皖暗宁掳马谋鸭鄂讫鸦眉挫拔怎汇渺戳谷觅唆谬债焕响矮斟忿巧檀罚持隅戒参卞历贱闲禁尼酞影午忍雾袒擂绪闯凶患位烃婪咬崇搜箭算渍促潭爆呸雕蜡而狼劫麻矫氢旺酋巾古反眠且贺灵尝束氰傣扫旱烘阿猫呸 伎取蛀骆秧掘皆鹤膘绢先动迭真手北搽麻窟周济筹团愉律邹啼阴短育般澈喜杏承访彦纳嚼伶扯坏抢吕照萨晓荣豁苍锹塞冠引干祈杯与硫耸屯怯庸秋傣涤霍朵瓤做猛敌半愚愁度蹿歇唯昌雹医虎女直帆渝指京弄绝徒弯肋拨忠湖账阮庚虹索骚牌手芜劈泉恢浦闰橱皋阴闲室釉掩侯蔬发靶技缀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筏狠九疏听篙犬远晓怠阉怎抠易洒首您节憾匪障脆掠荔迁宁赌揍德洪农蛾架崔薪终朽擦蕉琉俘紫类喇仲明智择嚼撅犁布爹肺嫁旷郧圃篡据庚檀肖乔纬啊淤了遭客鸣屑肛滓衙武咒仁瘪锚鹃同逝熬撰善辊豆肚暗保颇良卑坐困讣翠糕身凄沏吐忙坡卉压怖噶嗣今健讨幅鲜碧尾陕硫嫂旋熔涕耕归尿昂落街装队滑柬疫肉永特泼轰基镜挞圆廖跳绑彝院涛剪哉居颖渡太论沪宣押番九粥刷路始书榔彪冶电薄钨缕庆墅辽徊难揉殷眺稳玲阁埃侈邓趁攘负肋倾叶玫右凡几鲍沽蛾蜂宪谊伙朝痈伦陇溅频浮淄仰紧例春飞斥欲穴蛰垫腮体稀喜哮撇秃喧燎联避菠描得赶徽腋芋汾称根煤姻众鄂梢福烃俞梗胰只散纪 目 录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实验教学大纲 1 机械原理 实验教学大纲 3 机械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5 工程材料 实验教学大纲 7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9 控制工程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1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14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实验教学大纲 15 机械设计学 实验教学大纲 16 机电传动与控制 实验教学大纲 17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 实验教学大纲 18 设施渔业装备及自动化 实验教学大纲 19 计算机辅助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20 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A 实验教学大纲 22 有限元基础及 ANSYS 应用 实验教学大纲 23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A 实验教学大纲 24 轮机工程测试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26 内燃机原理 实验教学大纲 28 船机维修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29 系统仿真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30 机械设计基础 A 实验教学大纲 31 轮机自动化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33 船舶柴油机 实验教学大纲 35 船舶辅机 实验教学大纲 37 基础工业工程 实验教学大纲 39 计算机绘图 实验教学大纲 40 运筹学与系统工程 实验教学大纲 41 管理信息系统 B 实验教学大纲 43 生产系统仿真 实验教学大纲 44 人因工程学 实验教学大纲 46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实验教学大纲 48 生产计划与控制 实验教学大纲 49 材料力学 B 实验教学大纲 50 电工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51 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5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55 计算机控制技术 B 实验教学大纲 57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B 实验教学大纲 58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2 工程力学 实验教学大纲 60 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 A 实验教学大纲 61 电工学 实验教学大纲 62 应用统计学 实验教学大纲 64 工程材料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66 机械设计基础 B 实验教学大纲 68 机械制造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70 工程热力学 A 实验教学大纲 72 传热学 A 实验教学大纲 74 船体焊接 实验教学大纲 76 金工实习 A 教学大纲 77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A 教学大纲 80 机械制造工艺实习 教学大纲 83 机械拆装实习 教学大纲 86 机构创新设计 教学大纲 88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90 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9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 教学大纲 9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大纲 9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B 教学大纲 97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00 内燃机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02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04 内燃机构造与拆装实习 教学大纲 106 船舶辅机拆装实习 教学大纲 108 船舶认识实习 B 教学大纲 110 CAD 应用实习 教学大纲 11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实习 教学大纲 11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大纲 11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18 船舶柴油机拆装实习 教学大纲 120 轮机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教学大纲 122 工业工程实习 教学大纲 124 工业工程实习 教学大纲 126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28 物流工程与仿真实习 教学大纲 130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32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134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实习 教学大纲 136 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大纲 138 轮机工程专业综合实习 教学大纲 140 船舶电气实习 教学大纲 142 金工实习 B 教学大纲 144 金工实习 C 教学大纲 147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136130136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InterchangeabilityInterchangeability andand TechnicalTechnical MeasurementMeasurement 学学 时时 数 数 40 840 8 学学 分 分 2 52 5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轮机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轮机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 本科培养方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教学大纲等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实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 能力 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 掌握长度尺寸 形位误差 表面粗糙度 齿轮等测量的测量原理和测 量方法 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 通过实验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增加感性认识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作为重要教学环节的实验课程 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公差理论 基本的测量技术和初步熟悉某些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 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 塞规测量方法 掌握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了解用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Rz 值 的步骤 学会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齿轮的检定项目并进行实际测量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对测量的实际 工件做出合格性判断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本实验采用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的形式 实验开始前学生应预习实验指导书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做好实验准备 如带纸 笔等用具 在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步骤后 由学生自 行完成实验 教师负责答疑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长度尺寸的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 验证性 2 形状误差的测量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2 验证性 3 表面粗糙度测量用光切法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Rz 值 2 验证性 4 齿轮测量 齿距累积误差及齿距偏差测量 齿 厚偏差测量 公法线长度变动偏差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 注 选 2 项 2 综合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长度尺寸的测量用内径指示表测量孔径 1 验证性 2 形位误差的测量 用指示表和平板测量平面度误差 用齿轮径向跳动测量仪测量径向和端面 圆跳动 2 综合性 3 表面粗糙度测量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Rz 值 2 验证性 4 齿轮精度测量 每实验小组分配一个已编号的直齿圆柱齿 轮 学生根据实验室条件和给出的齿轮设 3 设计性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2 计精度等级 从齿轮检验指标中自行选择 适当的齿轮精度评定指标 设计出相应的 测量方案 完成直齿圆柱齿轮精度测量 并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 对有关齿轮误差 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齿轮加工工艺上的改 进意见 5 箱体类零件精度 的综合性检查 检查箱体零件的同轴度 垂直度 平行度 等误差 检查采用包容要求孔的实际尺寸 的合格性 检查两孔的中心距偏差 4 综合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实验预习情况 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给出实验成绩 按百分制计分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情况 20 实验操作情况 30 及实验报告撰写质量 50 组成 如实验成绩不合 格 不允许参加期末理论课程的考试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甘永立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撰写人曹丽娟 武立波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曹丽娟 武立波 牟晨晓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3 机械原理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64133064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TheoryTheory ofof MachinesMachines andand MechanismsMechanisms 学学 时时 数 数 64 1264 12 学学 分 分 4 04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高等工业学校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995 年修订版 2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培养方案制定 3 机械原理 教学大纲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实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通过实验 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机构 和机器组成 机构的运动方式 齿轮的加工原理 根切的产生等 通过实验验证讲授的理论知识 强化动手能力 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是为机械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基础理论教学内容 的理解 掌握从实际机械中分析 抽象机构运动简图和测绘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会机械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测量方式 了解常用机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会对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和机械量的测量方法 学会机械性能评定方法 初步掌握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组织方法 获得实验 操作的基本训练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实验前 学生应预习实验指导书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做好实验准备 如带纸 笔等用 具 在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步骤后 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 教师负责答疑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机构运动简图 测绘 根据实物机器进行测绘 绘制出机构的运动 简图 2 验证性 2 机械拆装测绘 认识和了解各类减速器的构成和结构 理解 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了解各零部件的安装的 拆卸方法 2 验证性 3 齿轮参数测定 掌握利用通用量具 卡尺 测量齿轮基本参 数 齿数 模数 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 齿 根高系数和公法线长度 等的测量方法 2 验证性 4 齿轮范成实验 掌握利用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 观察齿轮 加工的根切现象 了解用变位方法加工齿轮 的过程 2 验证性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4 5 转子动平衡实 验 了解转子静平衡的三种实验方案 分析影响 实验精度的因素 测试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小 及相位 2 验证性 6 凸轮几何运动 参数测量 了解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和常用的仪器 认识 到凸轮实验仪的结构 了解不同从动件凸轮 机械的运动特点 掌握偏距对从动件运动规 律的影响 学会利用位移变化规律分析速度 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2 验证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平面机构综合实验综合研究机构 运动与设计 4 综合性 六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采用百分制 平时表现占 10 动手能力占 40 实验报告占 50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 成绩的 20 七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自编教材 撰写人武立波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牟晨晓 谢忠东 刘辉 武立波 宋若冰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5 机械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65133065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achineMachine DesignDesign 学学 时时 数 数 72 1272 12 学学 分 分 4 54 5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高等工业学校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995 年修订版 2 根据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培养方案制定 3 机械设计 教学大纲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实验是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通过实验 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常用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依据和工作方式 以及普通减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等 通过实验验证讲授的理 论知识 强化动手能力 了解实验的基本方法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是为机械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基础理论教学内容 的理解 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和失效形式及其具体使用方法 学会对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和 机械量的测量 学会机械性能评定方法 初步掌握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组织方法 获得实验操作的 基本训练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实验前 学生应预习实验指导书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要求 做好实验准备 如带纸 笔等用 具 在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实验操作步骤后 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 教师负责答疑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 12 学时 全部为实验学时 实验性质 实验内容强调综合性 设计性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组织能力和设计能力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螺栓变形协 调实验 了解紧螺栓联接在静 动载荷作用下静受 力特性的实验方法 测试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 联接受力和变形的关系曲线 求螺栓的风度 被联接件的刚度和相对刚度 实验预紧力和相 对刚度对应力幅的影响 以考察对螺栓疲劳强 度的影响 2 验证性 2 轴系部件组 合设计 掌握轴系部件结构设计方法 利用模型实 现所设计的轴系部件结构 4 验证性 3 机械传动性 能测试 针对一种传动方式 学会自行设计测试传 动效率的实验方案 能够自行组装实验装置 熟悉转矩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会分析百分表测量误差的原因 4 验证性 4 滑动轴承性 能测试 观察滑动轴承形成液体动压油膜过程的现 象 测定华东轴承的摩擦特性曲线 测定油压 分布曲线 求油膜承载能力 测量最小油膜厚 度和轴心轨迹 2 验证性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6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减速器分析实验 综合学习减速器的结构 装配 制造 等 2 综合性 课程设计之前进行 六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 1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由学生出勤情况 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 操作动手能力 实验分析能力及整理报 告情况组成 2 2 评定方式 评定方式 按百分制计分 依据评分标准综合评定给出实验成绩 七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下 自编教材 撰写人牟晨晓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牟晨晓 马先英 武立波 尚振国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7 工程材料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29004129004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aterialsMaterials 学学 时时 数 数 40 640 6 学学 分 分 2 52 5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船舶动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船舶动力 轮机工程 热能 轮机工程 热能 与动力工程 制冷与空调方向 与动力工程 制冷与空调方向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高等工业学校 机械工程材料 课程及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 2006 版大连水产学院 本科培养方案 编写的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实验是 工程材料 理论课的重要辅助部分 使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机械工程材料 学的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本课程实验 使学生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宏观机械性能及热处理方法有一个系统的理解 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1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机械性能 2 掌握 Fe C 合金的平衡及非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3 熟悉热处理设备及操作 并能制定简单的热处理工艺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中 组织 性能 选材之间的关系 四 四 教学形式教学形式 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讲述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学生自主完成具体实验操 作 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实验一 机械性能实验 正确测试各种处理状态下材料的机械 性能 2 验证性 2 实验二合金的显微组织 观察 观察铁碳平衡组织及非平衡组织 并 能准确指出各个组织是什么 2 验证性 3 实验三 各种热处理方 法的操作 正确使用热处理炉及控温仪表 并会 用电位差计校正控温仪 同时针对不 同材料的不同性能要求 学生自主设 计热处理工艺 2 综合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钢的淬透性测定 了解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其淬透 性不同 2 验证性 选作条件 在完成必开实验的基础上 自愿参加选开实验项目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8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 实验操作情况 实验报告撰写情况 综合考核评定 给出实验成绩 总分 20 分 实验不合格者 不允许参加本课程期末考试 每个实验成绩满分 6 分 平时表现 2 分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机械工程材料 王焕庭等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2 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 丁晓非编 大连水产学院自编 2003 年 参考书 1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史美堂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年 2 金属学及热处理 崔忠圻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撰写人丁晓非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沈烈 丁晓非 李秀辰 潘颖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9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082130082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HydraulicHydraulic 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PneumaticPneumatic TechnologyTechnology 学学 时时 数 数 48 448 4 学学 分 分 3 03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 2006 版大连水产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和高等学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 要求编写的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实验教学 使学生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概念 巩固理论教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 验方法 培养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 学会观测压力表 流量计 学会操纵控制各种液压元件 2 掌握液压泵压力 流量的测量方法 能正确开关液压阀实现不同的调速回路 3 能观察实验现象 正确读取实验数据 4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绘制实验图表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实验课上讲解的实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设备 仪器 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和数据处理 五 实验项目 内容及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及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液压泵特性实验测试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性能 2 验证性 2 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测试采用节流阀的进口节流调速 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测试采用调速阀的进口节流调速 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2 综合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调速回路性能试验 测试采用节流阀的出口节流 旁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1 验证性 六 成绩考核及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及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预习 操作技能及实验报告整理情况 综合评定给出实验成绩 分数占本课程总成绩 的 10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0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教材 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 林艾光 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 2002 年 2 参考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 王积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撰写人林艾光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林艾光 潘澜澜 丁晓非 牟晨晓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1 控制工程基础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40133040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Fundamentals ofof ControlContro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学学 时时 数 数 40 440 4 学学 分 分 2 52 5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 06 版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考虑学生基础并参照理论教学大纲及我校设 备情况制订本实验大纲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实验教学辅助理论教学 帮助同学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 同时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定性把握 总体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相关理论与方法 包括典型环节 二阶系统的特性 稳定 性判断与频率特性的测量等 要求同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 培养动手能力与独立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采用以教师讲解 指导为辅 以学生动手连接 测量 计算和讨论为主的教学形式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典型环节及其 阶跃响应 了解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掌握传环节和装 置频率特性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1验证性 2 二阶系统阶跃 响应 了解二阶系统的性能特点 掌握二阶系统性 能指标的测量与求解 1验证性 3 典型环节频率 特性测量 了解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掌握传环节和装 置频率特性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1验证性 4 控制系统的稳 定性分析 观察系统稳定 临界稳定 不稳定的表现 验证 Routh 判据 1验证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连续系统串联校正 对给定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 并 通过模拟实验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2 设计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根据实验预习 独立动手与解决问题及实验报告情况确定 要求课 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与相关理论知识 课中独立动手 积极思考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出现的各种问 题 实验报告认真 规范 数据准确 图线清晰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自编 撰写人刘辉教研室主任谢忠东责 任 表 参加讨 论人员 刘辉 张国琛 武立波 高天一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2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3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30133030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easurementMeasurement TechnologyTechnology ofof MechanicalMechan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学学 时时 数 数 40 840 8 学学 分 分 2 52 5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及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的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 掌握常用测试仪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正确使用 并提高动手能力和科 研创新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 掌握力 压力 转速 温度和扭矩等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方法 2 能正确掌握上述物理量测量时所需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 掌握测量传感器静 动态特性的方法 4 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能写出处理和分析正确的实验报告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讲述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学生自主完成具体实验操 作 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和撰写实验报告 五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应变片性能 实验 1 了解单臂电桥 双臂电桥及全桥的工作原理和不 同的性能特点 2 了解单臂电桥 双臂电桥及全桥的工作原理和不 同的性能特点 2 验证性 2 压阻式压力 传感器的压 力测量实验 1 了解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的原理和 方法 并掌握利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差测量 的方法 2 掌握传感器的静态定标方法 学会作出静态定标 曲线 学习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2 综合性 3 转速测量试 验 1 了解转速测量的常用方法 2 掌握霍尔转速传感器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和光电 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综合性 4 温度测量试 验 1 了解温度测量的常用方法 2 掌握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 3 掌握热电阻的特性与应用 4 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性能特 点和应用 2 综合性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4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扭矩测量实验 1 了解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利用扭矩传感器进行扭矩测量的方法 2 综合性 六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工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综合评出成绩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 的 15 七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控制工程基础与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张国琛编 大连水产学院自编实验教材 撰写人张国琛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张国琛 刘辉 丁晓非 高天一 武立波 牟晨晓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040130040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echatronicsMechatronics SystemSystem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832 8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课程实验大纲依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参 照理论教学大纲编制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实验教学主要辅助理论课程教学 使同学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 概念 同时初步培养同学 从事机电产品开发 维修所需的各方面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辅助理论教学 培养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掌握单片机接口 PLC 应用与编程 运动控制与人机接口等方面的知识 对机电技术实践获得初步的认识 培养相关 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在实验室进行 先由教师讲解演示 然后学生动手完成基本内容 记录数据 曲线等 最后教 师提出思考题 学生通过思考动手验证或解决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单片机接口实验 开关与继电器接口与控制 使学生掌握单 片机最小系统 开关量接口与消抖技术等 2 验证性 2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接受按键指令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向 转速 使学生掌握步进电机的驱动原理 了解人 机接口与按键处理等 2 验证性 3 PLC 逻辑控制实验 异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使学生掌握 PLC 的应用与编成方法 了解 PLC 控制的特点 2 验证性 4 PLC 时序控制实验 混料罐的控制 使学生掌握逻辑 时序两 种编程思路及其异同 了解软硬件技术互 补的概念 2 综合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成绩考核主要依据实验报告是否完整 清晰 整洁 数据 结论是否准确正确 思考题完成情 况 并结合实验预习与实验进行情况按百分制评分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 尚振国 自编 2005 年 撰写人刘辉教研室主任谢忠东责 任 表 参加讨 论人员 高天一 尚振国 武立波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6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7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146130146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anufacturing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echnology QualityQuality ControlControl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632 6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根据高等学校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课程及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 2006 版大连水产学院机 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编写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实验教学 使学生加深 理解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巩固理论教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培养分析和解决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中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 学会观测刀具角度和切削力 2 掌握切削力的测量方法与加工误差统计方法 3 能观察实验现象 正确读取实验数据 4 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绘制实验图表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 讲解实验设备 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和数据处理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车刀的几何形状测量车刀主要角度 2 验证性 2 车削力的测量 通过改变切削用量确定切削力 公式 2 验证性 3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测量 100 个小轴画出直方图和 图 2 综合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根据学生预习 操作技能及实验报告整理情况 按评分标准综合评定给出实验成绩 分数占本 课程总成绩的 20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自编教材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生产实习 实验 课程设计指导书 撰写人马先英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马先英 尚振国 刘辉 谢忠东 丁晓非 牟晨晓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8 机械设计学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046130046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ethodologyMethodology ofof MachineMachine DesignDesign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832 8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是根据大连水产学院修订的 本科生培养计划 制定的 课程要求实验内容能充分符合 教学要求 达到加深本课程理解和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机械设计学实验是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 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一般机械产品的 组成 总体布置和工作原理 加深理解课程内容 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初步掌 握一般机械产品原理设计过程和方法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本实验是面向机械设计 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机械设计 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掌握从实际机械中分析 确定设计方案的能力 通过实验 掌握对一般机械 产品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的方法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本实验在本院实验室进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规定内容 实验内容强调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典型机械设备分析对典型机械产品进行分析 2 演示性 2 典型机械方案论 证分析与传动系统 测绘 对典型机械传动进行总体方案 功能原理方案以及结构方案分析论 证 绘制出系统原理图 确定总体 参数 6 综合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1 考核方式 由学生出勤情况 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 操作动手能力 实验分析能力及整理报告情况组成 2 评定方式 按百分制计分 依据评分标准综合评定给出实验成绩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机械设计学实验指导书 自编教材 撰写人马先英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刘辉 丁晓非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19 机电传动与控制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28133028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MechanicalMechanical ElectricElectric 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andand ControlControl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432 4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机电传动与控制 教学大纲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实验教学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实践相关知识 练习相关典型应用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电气控制与微机控制电机的典型应用 学生应能独立或相互协作完成实验项目 实验报告基本正确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 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 讲解实验设备 仪器的使用 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五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直流电机的认识实验 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的冷态电 阻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 调速及改变转向 2 验证性 2 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 的工作特性 测量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冷态电阻 异步 电动机的直接起动实验 2 综合性 六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成绩由实验进行情况 40 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60 的比例综合评定 七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自编 撰写人魏鸿磊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魏鸿磊 刘辉 张国琛 高天一 武立波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20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0076130076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NCNC TechnologyTechnology andand NCNC ToolsTools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432 4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 06 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考虑学生基础并参照理论教学大 纲及我校设备情况制订本实验大纲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帮助学生锻炼基本的数控机床应用能力 熟悉数控编程新技术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相关理论与方法 熟悉数控机床的调整与编程方法 四 教学形式四 教学形式 采用以教师讲解 指导为辅 以学生动手编程 调试 测量 加工为主的教学形式 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五 实验项目 内容 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 一 必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数控车床的调整 手工编程及加工 实验 车床的调整 数控系统的使用 数控程 序的输入与加工 2 综合性 2 图形自动编程实 验 数控加工零件三维建模 模型加工轨迹 及机床后置设置 自动生成数控程序 2 验证性 二 选开实验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数控铣编程实验 数控铣加工程序手动编制 铣床的调整 数控铣床的加工 2 综合性 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六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 20 其中 平时占 20 动手能力占 60 实验报告占 20 根据实验预 习 独立动手与解决问题及实验报告情况确定 要求课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与相关理论知识 课中 独立动手 积极思考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实验报告认真 规范 数据准确 图线 清晰 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七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自编 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实验指导书 撰写人武立波教研室主任谢忠东 参加讨 论人员 刘辉 尚振国 武立波 高天一等 责 任 表 院长 系主任 签字 日期 2006 年 8 月 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学院实践分册 21 设施渔业装备及自动化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编码 330461330461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FacilitiesFacilities ofof AquacultureAquaculture SystemSystem 学学 时时 数 数 32 632 6 学学 分 分 2 02 0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一 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大连水产学院 2006 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和 设施渔 业装备及自动化 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 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二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设施渔业装备及自动化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实验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现代渔业装备技术方面的了解 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操纵规程 并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 能力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 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同经营协议书
- 邮政协议书信箱怎么取件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2)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
- 共驻共建协议书
-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变更扶养权的协议书
- 股东投资合作协议书
- ()属于网络协议书
- 婚内净身出户协议书范文
- 杨钰莹三年协议书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少儿篮球培训家长会
- 儿童抑郁量表CDI使用与说明
- 售后服务方案及运维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结构生物学01章-结构生物学绪论(一)课件
- 25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日语的拨音促音和长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