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2课离骚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1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2课离骚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2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2课离骚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3页
浙江省2018版高考语文32课对点备考第22课离骚学业水平考试.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遭到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骚体”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赋,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体诗。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风土物产、世态人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特点。楚大夫屈原是它的创造者。与他同时代的楚国作家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们都效仿屈原写出了这类体裁的作品。这类体裁的作品,屈原所作最多,质量最高,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其代表作,全篇曲折变化,起落无际,浪漫主义色彩极浓,并广泛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具体形象构成悠远的意境,波澜壮阔而又结构完美,对楚辞和后代的文学创作影响极为深远,故后人称楚辞为“骚体”。1通假字(1)肇锡余以嘉名同“_”,_(2)扈江离与辟芷兮 同“_”, _(3)来吾道夫先路 同“_”, _2古今异义(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_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_今义:美貌的女子。(3)纫秋兰以为佩古义:_今义:认为。(4)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义:_今义:年纪;年代,年头儿;年成。3一词多义(1)度(2)修(3)之(4)以(5)名(6)与4词类活用(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_(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3)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_(4)不抚壮而弃秽兮:_(5)纫秋兰以为佩:_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肇锡余以嘉名:_(2)恐年岁之不吾与:_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陬(zu)庚寅(yn)揆(ku)B肇锡(zho) 搴(qin) 阰(p)C骐骥(q j)驰骋(chn) 秽(hu)D辟芷(zh) 苗裔(y) 扈(h)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B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C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D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中“名”“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北虽貌敬,实则愤怒B去今之墓而葬焉C抶而仆之D纫秋兰以为佩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恐美人之迟暮B乘骐骥以驰骋兮C惟草木之零落兮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5下列各句中,句式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A恐年岁之不吾与B肇锡余以嘉名C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D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6下列各句中,与“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为巡船所物色B断头置城上C来吾道夫先路D而今安在哉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皇览揆余初度兮,_。(2)_,惟庚寅吾以降。(3)日月忽其不淹兮,_。(4)_,纫秋兰以为佩。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8下列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B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由“朕”“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9下列对“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诗人具有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B说明诗人在被楚王放逐后,曾经管理过花草树木。 C此句运用了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即互文见义的表达方式。 D句中的木兰喻指美好的事物,宿莽喻指丑恶的东西。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中诗人自述了家世、出生年月和名字的由来。表现了诗人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B三、四节中的“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写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品行。 C第五节写诗人深感时不我待,借以慨叹时光飞逝,引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D最后两节诗人用“美人”比喻自己,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答案精析基础梳理1(1)赐赐给(2)僻幽僻(3)导引导2(1)递相更替。(2)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3)把作为。(4)岁月。3(1)时节/法度/估计(2)美好的/修建/长,高/整治(3)助词,的/音节助词/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连词,不译/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5)名词,名字/名词用作动词,起名字,命名/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动词,说出(6)动词,待/连词,和/动词,亲附4(1)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取字(2)形容词用作名词,美质(3)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4)形容词用作名词,指秽恶之行(5)动词用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5(1)介宾短语后置句(2)宾语前置句依纲扣点1A“寅”读yn。2BA项“锡”同“赐”。C项“道”同“导”。D项“辟”同“僻”。3B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表面上。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D项动词用作名词,佩戴在身上的饰物。4A“美人”古义:喻指君主。一说,美人是自喻。今义:美貌的女子。5BB项和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6D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被动句,B、C两项是省略句。7(1)肇锡余以嘉名(2)摄提贞于孟陬兮(3)春与秋其代序(4)扈江离与辟芷兮8A这句话交代自己的出身与身世之高贵。9C互文见义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