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 准 Q SY HB XXXX 2011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BM surface engineer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报批稿 2010 XX XX 发布 2010 XX XX 实施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发布 Q SY HB XXXX 2011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煤层气收集 处理及储运 2 6 材料及管件的检验 2 7 容器及设备安装 3 8 管件制作 管道安装及焊接 4 9 试压 防腐与保温 4 10 试运转 4 11 工程验收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油井生产系统效率测试仪校准记录 格式 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管道试压工艺计算 8 Q SY HB XXXX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梅永贵 郭简 杜晓冬 Q SY HB XXXX 2011 1 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地面集输工程建设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75 98 压缩机 风机 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T 15543 油气田液化石油气 GB T 50183 石油天然气防火规范 SYL 04 83 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量方法 SY T 0076 2003 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 T 0089 2006 油气厂 站 库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Y T 0515 1997 油气分离器规范 JJF 1059 199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增压站 compressor stations 在矿场或输气管道上 用压缩机等对煤层气增压的站 3 2清管设施 pigging systems 为提高管道输送效率而设置的清除管内凝聚物和沉积物的全套设备 其中包括清管器 清管器收发 筒 清管器指示器 4 技术要求 煤层气集输流程应根据煤层气田开发设计 煤层气的物性 产品品种 产品质量及外输条件等要 求 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 采用可靠的先进工艺技术 全面考虑 煤层气收集 处理 增压 储运等工艺 Q SY HB XXXX 2011 2 5 煤层气收集 处理及储运 5 1 煤层气计量 5 1 1 一般要求 5 1 1 1 煤层气集输中水按质量计量 以 t 表示 气按标准体积 20 101325Pa 计量 以 Nm3 表示 5 1 1 2 煤层气计量点应该按下列要求设置 a 应结合煤层气集输流程和总体布局 按照适当集中 方便管理 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布置 b 煤层气产量设置井口计量 出站计量或分区块计量 5 1 2 煤层气计量可分为三级 一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外输干气的交接计量 二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干线的生产计量 三级计量指煤层气田内部单井的生产计量 5 1 3 煤层气计量的综合误差 计量系统精度 应根据计量级别确定 一级计量应在 1 5 以内 二级计 量应在 5 以内 三级计量应在 10 以内 5 1 4 煤层气计量仪表应按下列要求配套 一级计量 选用超声波流量计 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统一按标方计算 仪表精度应 不低于 1 级 二级计量 选用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 智能旋进漩涡流量计 统一按标方计算 仪表精度应不低于 1 5 级 三级计量 可采用旋进漩涡流量计 或其他气体流量计 统一按标方计算 仪表精度应不低于 2 级 5 1 5 标准孔板差压流量计 节流装置的安装应符合 SYL 04 83 的规定 5 2 气液分离 5 2 1 气液分离宜采用重力分离器 选择原则如下 a 液量较少 要求液休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短时 宜选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b 液量较多 要求液体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长时 宜选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5 2 2 重力分离器的设计 制造应符合 SY T 0515 的有关规定 5 2 3 距集气站较远的气井管线在低洼处加凝液缸等放水装置 5 2 4 分离器排出的污水应密闭收集 集中处理 并应符合 SY T 0089 的规定 5 3 煤层气脱水 5 3 1 煤层气脱水宜采用三甘醇吸收法脱水工艺 5 3 2 煤层气脱水应符合 SY T 0076 的规定 5 4 煤层气增压 Q SY HB XXXX 2011 3 5 4 1 煤层气处理厂增压宜采用电动机或燃气机驱动往复式压缩机组 5 4 2 压缩机组宜选用橇装形式 5 4 3 往复式压缩机组宜根据工艺要求选型配置 多台机组并联时 宜设有备用机组 5 4 4 进入压缩机的煤层气必须设置过滤器清除机械杂质 必要时还应设置分离器清除凝液 分离器应 设液位高限报警及超高限停机装置 5 4 5 煤层气集气站 增压站的压缩机宜露天布置或半露天布置 应根据压缩机机型 外形尺寸 设备 检修方式等进行布置 且满足操作及检修要求 5 5 煤层气排放和火炬 5 5 1 煤层气集气站和中央集输处理站火炬放空场地设置应为围栏式 5m 5m 其它装置设置应符合 GB T 50183 的规定 5 5 2 正常生产中 由安全阀 减压阀排放出的气体应引至火炬处理 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少量煤层气直 接排至大气 6 材料及管件的检验 材料及管件的检验应符合 GB 50251 的规定 7 容器及设备安装 7 1 一般规定 7 1 1 容器及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具有齐全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 7 1 2 容器及设备基础应在容器及设备到货验收合格后 或基础尺寸核对正确后方可施工 7 2 容器及设备安装 7 2 1 容器 设备与基础的连接应牢固 采用固定螺栓连接时 固定螺栓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或 容器 设备的有关技术规定 7 2 2 容器附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7 2 3 容器钢结构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且便于生产和检修操作 7 2 3 1 钢结构拼装时 不得采用冷加工或硬拉的方法调整部件的距离和间隙 7 2 3 2 平台 梯子 栏杆的安装应牢固 构件应无毛刺 锐角 栏杆 扶手的转弯处应成平滑弧线 7 2 3 3 钢结构吊装应有保证结构稳定和防止变型措施 承受安装荷载的焊缝应按设计规定进行焊 接 7 2 4 容器安装完毕应进行隐蔽验收检查 并做好隐蔽检查记录 7 2 5 容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Q SY HB XXXX 2011 4 表 1 容器安装允许偏差 mm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容器或底座安装坐标位移10 2容器或底座标高 10 纵向水平 L 容器长度 L 1000 目 3 3 卧式 容器 横向水平 D 容器直径 D 1000 目 3 4立式容器垂直度 H 容器高度 H 1000 目 5 5方位5 6成排同型容器端面平行度 15 7数组同型容器底面水平度5 7 2 6 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 8 管件制作 管道安装及焊接 管件制作 管道安装及焊接应符合 GB 50251 的规定 9 试压 防腐与保温 9 1试压 9 1 1压力试验前应检查已安装的容器 管道 管件 阀门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9 1 2容器的试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或容器出厂质量证明文件的要求进行 9 1 3容器强度试压一般以清水作为试压介质 条件不具备时可用空气代替 但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 施 严密性试压宜采用空气作为试压介质 9 1 4系统试压的试验压力高于容器的设计试验压力时 应将系统与容器隔离 9 1 5容器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容器及其附属系统施工完毕 并符合设计要求 b 试压用压力表已经校验 精度不低于 1 5 级 量程为最大被测压力的 1 5 2 倍 压力表不少于两 块 c 具有完善的并经批准的试压方案 9 1 6系统上水时 应将空气排尽 试压时 环境温度宜在 5 以上 否则必须有防冻措施 9 1 7强度试验介质以洁净水为宜 若水源困难或地形条件限制 亦可采用压缩空气为介质 严密性试 验以压缩空气为介质 9 1 8试验压力 以洁净水为试验介质时 其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 5 倍 以压缩空气为试 验介质时 其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 1 25 倍 严密性试验时 试验压力应等于设计压力 Q SY HB XXXX 2011 5 9 1 9管道强度试验应缓慢进行 压力分别升至试验压力的 30 和 60 时 各稳压 30min 检查管道无 问题后 继续升压至强度试验压力 稳压不小于 4h 目测管道无变形 不破裂 无渗漏 压降 液压试 验时 小于或等于试验压力的 1 为合格 气压试验时 压降应按附录公式 B 1 计算 P 1 为合格 严密性试验时 稳压 24h 以管道无渗漏 压降 液压试验时 小于或等于试验压力的 1 为合格 气压 试验时 压降应按附录公式 B 1 计算 P 1 为合格 9 1 10安全阀定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容器系统试压合格后 安全阀应做至少两次的开启试验 并达到 设计要求 9 1 11压力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试压时严禁敲击及碰撞带压系统 严禁带压修理 b 泄漏处理后 应重新试压达到台格要求 c 水压试验台格后 应将系统内的水排净 d 应作好试压记录 9 1 12管道系统的试压应符合 GB 50251 的规定 9 2吹洗 9 2 1容器应作清扫处理 无法作清扫处理的 应进行吹洗 9 2 2容器的吹洗方法应根据使用要求 工作介质及内部的脏污程度确定 吹洗一般由容器的排污管排 放 9 2 3吹洗前应将仪表拆徐或隔离 待吹洗后复位 9 2 4管道系统的吹洗应符合 GB 50251 的规定 9 3防腐与保温 9 3 1防腐与保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9 3 2防腐与保温应在试压合格后进行 9 3 3防腐与保温应符合 GB 50251 的规定 10 试运转 10 1工程安装完毕 应对设备机泵进行试运转 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必须事先熟悉有关技术资料和试运 方案中的各项细则规定 10 2试运转时应先部件后组件 先单机后联合 试运转前 其电气部分应先经运转或试验合格 10 3机泵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用听音器 或棒 听轴转动的声音 不得有异常的声音 b 轴的径向震动和轴向串动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c 滑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 70 滚动轴承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 75 d 填料温升应正常 密封应良好 10 4机泵设备的试运转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 GB 50275 98 的有关规定 Q SY HB XXXX 2011 6 11 工程验收 11 1工程完工后 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检查验收 并进行签证 11 2工程交工验收时 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a 材料 容器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 质量证明书 产品说明书及检验报告单 b 设计变更单 施工联络单 材料代用单 c 焊缝无损探伤报告 d 隐蔽工程记录 e 压力试验记录 f 吹洗记录 g 安全阀调试 试压记录 h 机泵设备安装试运转记录 i 竣工图 Q SY HB XXXX 2011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油井生产系统效率测试仪校准记录 格式 油井生产系统效率测试仪校准记录 格式 见 A 1 表 A 1 油井生产系统效率测试仪校准记录 格式 送验单位送检人校准项目送检日期 仪器制造厂家仪器型号仪器测量范围仪器准确度 标定台架型号标定台架测量范围标定台架准确度所依据技术规范 检定地点检定时间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外观检查记录 外壳铭牌接头连接线 检查结果 实验记录 检定点序号标准值123平均误差 1 2 3 4 5 平均误差 检定结论 校准人 复核人 日期 Q SY HB XXXX 2011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管道试压工艺计算 B 1 气体管线实际压降率计算式 1001 zs sz Tp Tp p B 1 21sss ppp 21zzz ppp 式中 压降率 p 稳压开始时管内气体绝对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 K s T 稳压终了时管内气体绝对温度 单位为开尔文 K z T 稳压开始时管内气体绝对压力 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